2025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干早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影响其种群密度B.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大于干旱环境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D.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2.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图1中①②③④表示神经纤维膜上的位点,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B.兴奋传导到②时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对应图2所示变化C.若要减小培养液中K+的浓度,则图2中P点将会上移D.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电流计只发生1次偏转3.有研究表明健康的心态能使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提高,其原因很可能是①健康的心态有利于T细胞的分化②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提高抗体的生成能力③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效应T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④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浆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4.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A基因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B.该细胞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而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该细胞产生的变异一定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D.该细胞的II号染色体有3条,故该细胞中一定含有三个染色体组5.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C.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长期缺碘会影响T4的分泌6.对珠峰高度进行新一轮精

确测量的登山队员在登山途中会发生一些机体变化,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饥饿时,下丘脑主要通过垂体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形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C.寒冷环境中机体调节使得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能维持体温恒定D.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糖类氧化分解加快都是神经调节的结果7.右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过程中都有信息分子释放B.神经系统可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基本无影响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成分组成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8.(10分)下列对有关科学家在生物遗传研究领域中所做出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提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假说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提出“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说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假说二、非选择题9.(10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成分。(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4)若图1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____kJ。10.(14分)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某一相对性状中野生型对突变型为隐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杂交,子代中偶然发现一雄株基因型为Bbb,分析认为该异常雄株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_______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该结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某一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则该变异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现用某正常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杂交,若子代中雌株全为野生型,雄株全为突变型,则该突变型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11.(14分)抗利尿激素(ADH)也称血管升压素。在全身水肿形成时,抗利尿激素增多的滞水作用也有一定意义。抗利尿激素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后,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使上皮细胞中cAMP的生成增加;cAMP生成增加激活上皮细胞中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的激活,使位于管腔膜附近的含有水通道的小泡镶嵌在管腔膜上,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增加水的通透性。试回答以下问题。(1)据研究表明,cAMP具有促进激素分泌的作用。当垂体分泌_________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中_______浓度增多,激活对应酶合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释放速率___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抗利尿激素与V2受体结合后最终改变了_______________。(2)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_____,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肾对水重吸收作用______,将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此现象称水利尿(waterdiuresis)。憋尿时,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同时____神经兴奋,血管____(填“收缩”或“扩张”)。这说明憋尿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3)某人患全身水肿,此时抗利尿激素含量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给此人注射0.9mol/L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抗利尿激素浓度__________。运动时出大量的汗液,人体内抗利尿激素浓度_____,醛固酮浓度____,所以在剧烈运动后推荐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做法)。12.如图为某人饥饿时行进在回家途中遭遇冻雨,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产生冷觉的A表示_________。此时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全身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调节。(3)饥寒交迫时,图中④_________分泌增加。(4)当正常人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时,肾上腺皮质会分泌_________发挥作用以维持血钠和血钾的平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详解】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使蝗虫的死亡率上升,从而影响其种群密度,A正确;B、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所以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小于干旱环境,B错误;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以预测蝗灾的发生率,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C正确;D、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D正确。故选B。2、C【解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A正确;B、兴奋传导到②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如图2所示,B正确;C、P点是动作电位的峰值,与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有关,钾离子浓度主要与静息电位有关,若减小培养液中K+的浓度,则图2中P点不变,C错误;D、刺激①时,兴奋先后到达电流计的右电极和左电极,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将阻断Na+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刺激①时,兴奋可以到达右电极,但不能到达左电极,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D错误。故选C。3、B【解析】①根据题意可知,健康的心态能使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提高,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起作用,因此健康的心态可能有利于T细胞的分化,①正确;②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生成的免疫活性物质,因此健康的心态可能有利于提高抗体的生成能力,②正确;③效应T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该细胞没有增殖分化的能力,而记忆细胞是由T细胞分化而来的,③错误;④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该细胞没有增殖分化的能力,并且体液免疫过程中的记忆细胞是由B细胞分裂分化而来,④错误。故选B。4、B【解析】据图分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Aa的细胞,说明根尖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另外Ⅱ号染色体三条,说明根尖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详解】A、水稻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引起的,A错误;B、细胞中II号染色体是3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根尖细胞发生的是有丝分裂,B正确;C、基因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进行观察,C错误;D、据题干信息可知:水稻是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三种可遗传变异的特点及含义,能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5、D【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A、由图示可知,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A错误;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作用于垂体,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B错误;C、由图示可知,甲状腺分泌的T4经过脱碘作用转化为T3后才能作用于垂体,抑制TSH的释放,C错误;D、T3和T4均含碘,长期缺碘不利于二者的合成,D正确。故选D。6、B【解析】人体在饥饿时,一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另一方面,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使它们分泌相应激素,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由上述血糖调节过程可知,胰岛A细胞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有血糖(或葡萄糖)、神经递质。【详解】A、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一方面下丘脑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血糖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A错误;B、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B正确;C、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只有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才能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D、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糖类氧化分解加快不都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如心跳加快的过程中可能涉及肾上腺素的作用,有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B。7、A【解析】A、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信息的是神经递质,免疫调节是中抗体和淋巴因子是信息分子,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子是信息分子,A正确;B、神经系统可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而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有反馈调节,B错误;C、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控制,还受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A。8、A【解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孟德尔并没有提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假说,A错误;B、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C、摩尔根提出“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说,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假说,并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光合作用(2).③④⑤(3).分解者(4).CO2(5).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6).4.5×107【解析】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通过食物链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物质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指的无机环境到生产者,因此指的是生产者光合作用;②代表绿色植物到消费者表示捕食关系,③是细胞呼吸,④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图中的序号为③④⑤。(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是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4)根据图2中的食物关系可知:E是生产者,其余生物生物是消费者,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则D和C种群中的能量最少是5.8×109×10%-1.3×108=4.5×108,所以A的能量最少是4.5×108×10%=4.5×107kJ。【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内容,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10、①.母本②.染色体片段的增加(增添、重复)或移接③.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④.XbYB【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产生含有X的染色体,雄性产生含有X的精子、含有Y的精子,比例是1:1,含有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发育成雌性,含有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发育成雄性。【详解】(1)纯合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杂交为BB×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Bb,子代中偶然发现一雄株基因型为Bbb,B来自父本,bb来自母本,可能的原因一是母本染色体结构变异,含有b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其他染色体或含有b的染色体重复;二是父本减数分裂正常,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离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用某正常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杂交,子代中雌株全为野生型,雄株全为突变型,由于野生型对突变型为隐性,野生型雌株基因型是XbXb,雄株基因型是XbYB,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XY型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生物变异的类型、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11、(1)①.促甲状腺激素②.cAMP③.变快④.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2)①.降低②.降低#减少③.减少④.增多⑤.交感⑥.收缩⑦.神经----体液调节(3)①.升高②.降低③.升高④.升高⑤.饮用含微量盐的水【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分析题意可知,cAMP生成增加能激活细胞中相应的酶,促进腺体细胞合成相应激素增多。【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垂体分泌保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中的cAMP增多,使甲状腺激素释放速率变快。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当其与V2受体结合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小问2详解】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促使肾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少。憋尿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血管收缩,这说明憋尿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小问3详解】若某人患全身水肿,说明体内组织液渗透压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