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十三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自2019年7月以来,澳大利亚频繁发生森林大火,导致大面积森林被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中大量植被生长,林间阳光减少,枯枝落叶增多,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B.森林遭受火灾后,光照充足,土壤的无机养料增多,森林面貌得以逐渐恢复C.森林群落恢复的过程相比初生演替速度快,结果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群落类型D.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2.小儿“X染色体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B.B细胞活化后形成的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过程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C.该病可以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的方式治疗D.该病与艾滋病一样,属于免疫缺陷病3.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肝细胞间隙的液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肺泡腔内的气体 D.膀胱内的尿液4.如图所示曲线显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AB段,下丘脑活动加强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D.在D点以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5.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表现型正常,一个患有白化病,对该现象最好的解释是()A.白化病孩子的产生是这对夫妇的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B.形成配子过程中白化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发生了交叉互换C.这对夫妇都含有白化病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白化病的可能性D.孩子的性状分离比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该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6.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并具有一定湿度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铺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为什么寒暑假没有学校的铃声,你却依旧7点醒来呢?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呢?1994年,科学家Takahashi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了哺乳动物的生物时钟基因一Clock基因,才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人和动物的生物钟。生物钟又称生理钟,是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外周生物钟。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多,白天少,外界的光照变化会导致人体内褪黑素含量变化,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完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2)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水盐平衡,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8.(10分)西江某河段因沿线城市扩建等因素而严重污染,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请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群落的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研究该河段的物种丰富度,是在_____________层次上进行的研究。(2)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中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该河流受到污染后难以恢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的初期,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价值。(3)假设在一定时间段内,鲢鱼呈“J”型增长。如果最初投放3000条链鱼,每天增加5%,则30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30=_________________条(列出公式即可)。9.(10分)图1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回答:(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某一区域,进而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_____,使下丘脑中的_____兴奋性降低,进而在神经垂体中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____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_____、分化为记忆细胞和_____细胞。(4)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还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5)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____。(6)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7)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人体感染HIV后,两年内HIV的浓度变化是_____,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l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10.(10分)如图为江西某生态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食物网中,鹰占_____个营养级,兔子和蚱蜢的关系是_____。(2)在该食物网中,若蜥蜴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蚱蜢的数量在很短时间内将_____。(3)该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进行_____和_____的渠道。11.(15分)为治理城市水体污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如图),其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折水涧为阶梯式进水道,河水由此引入该系统。一段时间后,不仅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对引进的河水也有了一定的净化作用。请回答:(1)设计湿地景观生态公园应遵循________等生态学原理。(2)在该湿地景观公园中,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3)A区域种植芦苇能通过三种途径净化水体:①通过阻挡、吸附等使污染物沉降;②通过增加水中______,使微生物分解增强;③通过减弱______,抑制水体中藻类繁殖。(4)从净化水体、维持生态稳定的角度分析,水质较清的B、C区域种植沉水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答两点)。(5)若该湿地公园对引进的河水有净化作用,则与进水口水样相比,出水口水样中________。①总氮磷含量下降②浮游生物数量较多③有毒物质减少④溶解氧上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火灾后,该地区保留土壤条件甚至存留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火灾后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和有机物含量都是随着物种的增加而增加,生态系统也因为营养结构复杂使得抵抗力稳定性提高。2、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详解】A、森林中随着植被大量生长,林间阳光减少,枯枝败叶积累,增加了发生自然火灾的可能性,A正确;B、森林遭受火灾后,光照充足,火灾能烧掉地面的枯枝败叶,将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土壤的无机养料增多,使森林面貌得以逐渐恢复,B正确;C、因为森林大火后,土壤的基本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一些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因此森林群落恢复的过程相比初生演替速度快,结果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群落类型,C正确;D、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但不能提高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D。2、D【解析】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详解】A、B细胞应该在骨髓中分化、发育,A错误;B、只有浆细胞能分泌抗体,记忆细胞不能直接分泌抗体,B错误;C、该病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不能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的方式治疗,C错误;D、该病与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样,属于免疫缺陷病,D正确。故选D。3、A【解析】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A、肝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是人体内环境,A正确;BCD、膀胱中的尿液、肺泡腔内的气体以及小肠腔内的消化液都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中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BCD错误。故选A。4、C【解析】1、人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要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中,要减少产热,增加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2、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3、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在温热的刺激下,刺激皮肤中另一种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而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接受下丘脑的调节,A正确;B、从25℃转移至15℃,寒冷环境下,散热量增加,机体了保持体温恒定,就会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代谢增强,产热增多,B正确;C、处于33℃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汗液增多,以此来增加散热,C错误;D、D点后血流量持续增加,汗液增多,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D正确。故选C。5、C【解析】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1)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样,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从而使子代产生变异;(2)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详解】A、该遗传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A错误;B、白化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发生了分离而不是交叉互换,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B错误;C、由于一对正常的夫妇都是杂合体,都含有白化病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白化病的可能性,C正确;D、由于后代的数量太少,偶然性大,所以不一定符合显性:隐性=3: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故选C。6、D【解析】腐乳制作流程图: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毛霉的生长:温度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①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腌制腐乳时,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接近瓶口的表面要将盐铺厚一些。配制卤汤:(1)卤汤的作用是调节腐乳的色、香、味,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2)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3)香辛料可以调节腐乳的风味,防腐杀菌的作用。【详解】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具有一定湿度,A正确;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铺面的盐要铺厚一些,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过高会延长腐乳的成熟,过低可能导致豆腐变质,C正确;D、卤汤中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香辛料的多少影响腐乳的风味和质量,并非越多口味越好,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神经(2).反射弧(3).下丘脑(4).抗利尿(5).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解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1)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首先由视网膜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光照变化信号后,由传入神经将兴奋传递给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把兴奋传递到相关效应器分泌褪黑素,这个过程是神经调节。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调节水盐的平衡。【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下丘脑的功能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下丘脑的功能,理解神经调节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题。8、①.物种组成②.群落③.溶氧量④.污染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⑤.间接价值⑥.N30=3000×1.0530条。【解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其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正反馈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详解】(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据此可知,河流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该河段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是在群落层次上进行的研究。(2)由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过多,河水中N、P含量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体溶氧量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这一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该河流在受到污染后难以恢复的原因是污染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的初期,可以通过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从而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J”型曲线增长函数为Nt=N0λt,最初种群的个体数量N0=3000条,t=30天,每天的增长率λ=1.05,则30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30=3000×1.0530条。【点睛】熟知群落的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水体富营养化具体表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种群和群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1)甲状腺(2)①.下降②.渗透压感受器③.减少(3)①.增殖②.浆(4)细胞毒性T细胞(5)降低T细胞活性,免疫功能下降(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7)先升高后降低【解析】1、据图分析,H7N9病毒→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体温上升。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3、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导致与产热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体温上升。【小问2详解】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使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进而垂体中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减少,导致尿量增加。【小问3详解】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小问4详解】细胞毒性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小问5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焦虑紧张的情绪下,由于降低T细胞活性,免疫功能下降,所以更容易被病毒感染。【小问6详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小问7详解】从图中看出人体感染HIV后,两年内HIV的浓度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点睛】本题以H7N9病毒为素材,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0、(1).2(或二或两)(2).竞争(3).增加(4).物质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套接扣压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钒钛球团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轻型燕尾式桌虎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图书馆电动遮阳帘施工方案
- 14 夏季星空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
- 第三单元《算法和程序设计》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知识整合讲义人民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4.2元素周期律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习题课1电场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 GB/T 19342-2024手动牙刷一般要求和检测方法
- SLT824-2024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归档规范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胶合板公司人员招聘与配置(模板)
- 团建方案版攻防箭对战
- 桩身强度自动验算表格Excel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 燃气轮机LM2500介绍
- (精选)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 堆垛机速度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