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全国Ⅰ卷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全国Ⅰ卷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全国Ⅰ卷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全国Ⅰ卷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全国Ⅰ卷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全国Ⅰ卷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捕食和竞争实现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对有利变异的定向选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D.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 B.②④ C.③② D.③①3.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增加了种群个体之间基因交流的概率B.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小越容易控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C.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发出吼叫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行为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4.2020年初在东非爆发的蝗灾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其中沙漠蝗虫因食量大、繁殖力强,危害极大。某科研小组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蝗虫的数量C.蝗虫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D.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不利于沙漠蝗虫的增长5.下图所示为某种鱼迁入太平湖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A.该种鱼迁入太平湖后呈“J”型增长B.该种鱼在太平湖中的环境容纳量为10年时鱼数量的两倍C.20年后该种鱼在太平湖中将逐渐消失D.第10年该种鱼在太平湖中的种内斗争最激烈6.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上述过程消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浓度高时可以抑制生长B.成熟的叶片不含生长素,故而可以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7.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 B.c>b>dC.b>a>c D.a=b=c8.(10分)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甲状腺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A.减少、增加、增加、降低 B.增加、增加、增加、不变C.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二、非选择题9.(10分)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不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分析,请回答问题:(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III1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I代中______个体。(4)若III3与III4结婚,生育患乙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5)若III5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她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分析胎儿是否患乙病,医生建议她需要进行下列哪种检测_______。A.染色体数目检测B.性别检测C.基因检测(6)人类遗传病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其中________________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10.(14分)夏季的草原绿草如茵,牛、马、羊漫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正如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__。有同学认为图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2)图中Z、Y1、Y2、Y3表示的能量是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100%.通常情况下,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第二营养级的,其主要原因是___。(3)草原上的牧民会定期对草原进行除虫和灭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4)下表为该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请画出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8013.2012.900.28200.00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该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_______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__________调节的特点。(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起_______(填Na+或Cl-)内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3)如果某同学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________区参与。1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活。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研究表明,强噪声会导致耳蜗听毛细胞死亡。听毛细胞的顶端纤毛浸浴在高K+浓度的内淋巴液中,当声音刺激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向某侧偏转时,纤毛上的K+通道打开,K+____________(填“内”或“外”)流使听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听觉中枢的过程中会经历________________的信号转换。(2)研究表明,噪声会导致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反射性地引起肾上腺合成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会使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强,出现敏感、烦躁、易怒等表现,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角度分析,该现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既可作为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3)研究表明,噪声能抑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涵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详解】A、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种类,因此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A错误;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可以通过捕食和竞争实现的,也可以通过种间互助实现,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D、由于体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2、D【解析】1、因2上有神经节,即2为传入神经;1为感受器;3为神经中枢;4为传出神经;5为效应器。2、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反射弧结构中的兴奋总是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单向传递的。【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即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递没有阻断作用。要达到实验目的,可将药物放在C处或A处,并刺激B处,如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而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则说明药物在A处不起作用而在C处起作用,即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其中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是对照组;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是实验组。故选D。3、B【解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2、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增加了种群个体之间基因交流的概率,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也能使种群中的个体具有较大的变异性,A正确;B、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小越容易控制,但保护区内生物受到外界干扰的机会就越多,从而不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B错误;C、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因此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发出吼叫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行为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C正确;D、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选B。4、B【解析】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详解】A、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蝗虫卵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A错误;B、据图可知,蝗虫数量变化和降雨呈负相关,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其数量,B正确;C、蝗虫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C错误;D、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可能导致气温升高,有利于沙漠蝗虫的数量增长,D错误。故选B。5、B【解析】由题意可知,图示曲线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0~10年间,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种群数量逐渐增多,到10年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10~20年间,种群增长速率逐渐降低,但此时种群数量仍然增加,到20年增长速率接近0,种群数量达到K值。【详解】A、该种鱼迁入太平湖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B、10年时该鱼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此时种群数量约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所以该种鱼在太平湖中的环境容纳量为10年时鱼数量的两倍,B正确;C、20年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说明该种鱼的数量达到K值,并在K值上下波动,或者由于资源有限逐渐减少,C错误;D、20年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说明该种鱼的数量达到K值,种内斗争最激烈,D错误。故选B。6、A【解析】1、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2、顶端优势指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详解】A、顶端优势能体现低浓度生长素促进顶端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A正确;B、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B错误;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C错误;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但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能运输到茎的接近根的基部,不能运输到根尖,D错误。故选A。7、B【解析】感受光刺激和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部分即伸长区。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玻璃隔板可以阻挡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还存在纵向运输。【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第一个图,胚芽鞘尖端中间插入玻璃板,使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受阻,因此尽管存在单侧光照,尖端下部的生长素分布仍然是均匀的,即a=b;第二个图胚芽鞘尖端中间没有插入玻璃板,受单侧光照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因此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即c>d,因此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关系是:c>a=b>d,分析选项中只有c>b>d符合该关系,B正确。故选B。8、B【解析】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保持不变。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X(答“性”不得分)②.隐③.常④.隐性致病基因只有在常染色体上,Ⅰ3和Ⅰ4的后代才可能出现患病的女儿(或:若隐性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Ⅰ4应该为患者,而系谱图中Ⅰ4正常)。⑤.3⑥.⑦.C⑧.染色体异常⑨.多基因遗传病【解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题意分析,Ⅰ1和Ⅰ2均不患甲病,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儿子Ⅱ1,因此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Ⅰ2不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均不患乙病,却生出了患乙病的女儿Ⅱ3,因此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遗传病。(2)乙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致病基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隐性致病基因只有在常染色体上,Ⅰ3和Ⅰ4的后代才可能出现患病的女儿,或者说由于Ⅰ3和Ⅰ4均不患乙病,却生出了患乙病的女儿Ⅱ3。(3)根据伴X遗传病交叉遗传的特点可知,III1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Ⅱ2,进而来自I代中3个体,即Ⅰ3。(4)若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致病基因用B/b表示,则III3的基因型为(1/3BB、2/3Bb)XAXa,III4的基因型为BbXAY,则III3与III4结婚,生育患乙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患病的几率较大,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5)III5的基因型为Bb,该女子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她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分析胎儿是否患乙病,由于III5为乙病基因携带者,而且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也不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此需要分析胎儿的基因型,因此需要做基因检测,即C正确。故选C。(6)结合分析可知,人类遗传病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其中多基因遗传病表现为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点睛】熟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解答本题的的关键,掌握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致病方式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关于遗传病概率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不赞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还有光合细菌,如蓝藻(3).(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4).X3/X2(5).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越少,种群数量也就越少(6).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7).【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由图分析可知,X1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X2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X3是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Z、Y1、Y2、Y3表示的是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详解】(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该同学的观点不完全对,因为在草原上能固定太阳能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此外还可以包括光合细菌、蓝藻等自养生物。(2)图中Z、Y1、Y2、Y3表示的是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X1是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X2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X3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X3/X2×100%。通常情况下,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第二营养级的,其主要原因是每一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一部分能量,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所以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该营养级能量的10%~20%,能养活的生物个体数就会减少。(3)牧民定期对草原除虫和灭鼠的目的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根据能量流动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可知,戊的能量最多为第一营养级,乙和丙的能量差不多,都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丁为第四营养级。五种生物种群的营养关系为:。【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意义,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问题,正确分析题图,规范作答。11、(1)①.脊髓②.非条件③.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④.分级(2)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②.抑制③.③受体④.Cl-⑤.外正内负(3)S(或运动性语言中枢)【解析】题图分析:图甲中:②→③→①为膝跳反射,④→⑥→⑦为缩手反射。图乙为突触的结构组成图:①突触小泡、②突触前膜、③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④突触后膜、⑤突触间隙。【小问1详解】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人脑中的高级中枢对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因此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这说明膝跳反射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这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小问2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