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练习)_第1页
2.3声的利用(练习)_第2页
2.3声的利用(练习)_第3页
2.3声的利用(练习)_第4页
2.3声的利用(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1005035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成都东站候车厅内,当听到广播播报“由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D1920次列车开始检票……”后,购买了该次列车车票的乘客纷纷收拾行李开始排队检票,这说明()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A【解析】解:当听到广播播报“由绵阳开往成都东的C6321次列车开始检票……”后,购买了该次列车的乘客纷纷收拾行李开始排队检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答案】A【解析】解:A.地震时会伴随有低频的振动,产生次声波,故A错误;B.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D.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故CD正确。故选:A。3.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答案】A【解析】解:A、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C正确;D、“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A。4.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答案】D【解析】解: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5.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A、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而响度不同的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D、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6.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B.乙图中,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丙图中,蜜蜂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46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D.丙丁中,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最右边的瓶子音调最低【答案】C【解析】解:A、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A错误;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错误;C、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460次,f=460次D、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其质量不同,敲击时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最右边的瓶子总质量最小,振动的频率最大,音调最高,故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形容声音的音调很高B.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人与人的音色不同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直接减弱噪声D.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能传递信息【答案】B【解析】解:A、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A不正确;B、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故B正确;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出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正确;D、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能传递能量,故D不正确。故选:B。8.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抽出罩内空气实验,现象结果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图拨动钢尺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图敲击音叉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图轻弹橡皮膜,附近的烛焰随着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答案】A【解析】解:A、图中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B、图中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轻弹橡皮膜,附近的烛焰随着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是一款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Hz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关于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次声波B.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量大,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声源不需要振动【答案】C【解析】解: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在30~60Hz,而次声波的频率要小于20Hz,所以该装置发出的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情况,与声现象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能量的道理C.演奏排箫时,排箫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吹出音调不同的声音D.把塑料桶底钻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看到纸杯纷纷落下,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解:A、钟锤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其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但同一编钟的音调是相同的,故A错误;B、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的道理,故B错误;C、演奏时,箫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不同长度的箫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故C正确;D、把塑料桶底钻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看到纸杯纷纷落下,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11.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响度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频率相同【答案】D【解析】解:A、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A错误;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将水花激起,利用了转换法,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f=600次D、观察两种乐器发出的波形图,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两种波的形状不同,即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答案】C【解析】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错误。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D错误。故选:C。13.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超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的方位和强度B.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次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目标和位置C.利用B超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解:A、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时会产生次声波,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可以判断方位和强度,故A错误;B、蝙蝠的“回声定位”是靠发射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目标位置,故B错误;C、利用B超检查身体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的知识,故C正确;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有关声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A.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处理相关信息可以确定活动的深度和方位,这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B.利用声波武器震慑海盗时,可以向他们发出高频高响度的刺耳噪音,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C.医生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答案】B【解析】解:A、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利用次声波能传递信息,确定活动的深度和方位,故A正确;B、利用声波武器震慑海盗时,海盗能听到声音,不是超声波,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C、医生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D、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B。15.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细机械C.老师在教室里讲课,产生的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D.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没有危害【答案】D【解析】解:A、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故其中的“闻”是据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教室里,由于教师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教师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教师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在工农业、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6.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答案】C【解析】解: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出现回声,故A错误;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17.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此时发生的情况是()A.和正常时一样B.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C.小李什么也听不到D.小华先听到“我来也”,然后追上小李【答案】B【解析】解: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因为声速小于小华追小李的速度,所以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声音才慢悠悠地传播过来;因为声速小于小华追小李的速度,则在小华追上小李后,他先听到的是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的是先发出的声音,因此他听到的声音是“也来我”。故选:B。18.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s、0.30s、0.14s、0.30s、0.16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答案】B【解析】解:根据v=s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B=sD>sA=sE>sC,故B符合题意。故选:B。19.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答案】D【解析】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20.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在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关于倒车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B.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能量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答案】B【解析】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故A正确;B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错误、C正确;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高于20000赫兹,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故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医生利用的“B超”是通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超声波在真空中(选填“能”或“不能”)传播。【答案】超声波;信息;不能。【解析】解:B超是超声波的应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超声波;信息;不能。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说明声音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人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答案】信息;音色。【解析】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意思是指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我们之所以能辨别不同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声音音色不同。故答案为:信息;音色。23.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答案】振动;音色;信息。【解析】解:鼓面由于振动发声,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音色,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答案为:振动;音色;信息。24.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1s接收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障碍物距汽车为m;司机听到急促的报警声,知道距离障碍物太近,说明声音能传递。【答案】超声波;1.7;信息。【解析】解:(1)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工作的;(2)由题知,超声波到达障碍物所用的时间:t=1又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所以障碍物距汽车的距离:s=vt=340m/s×0.005s=1.7m;(3)司机听到倒车雷达报警声及时停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超声波;1.7;信息。25.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产生,通过传入人耳的;距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即声音的越高;距离报警器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即声音的越大。【答案】信息;振动;空气;音调;响度。【解析】解: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导盲杖距离障碍物越近,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提示音越尖锐;距离报警器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即声音的响度越大。故答案为:信息;振动;空气;音调;响度。26.声波不仅能传递,也能传递。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平时说的“B超”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次声波的频率(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20Hz。【答案】信息;能量;能量;信息;低于。【解析】解: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平时说的“B超”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故答案为:信息;能量;能量;信息;低于。2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课堂上展示“会跳舞的烛焰”,将扬声器对准蜡烛的烛焰,播放音乐时,烛焰就会随着音乐跳起舞来,烛焰会跳舞是由于声波能传递;我们能分辨出音乐里的钢琴声,是根据声音的判断的。【答案】能量;音色。【解析】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时,烛焰会随着音乐跳起舞来。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出音乐里的钢琴声。故答案为:能量;音色。28.如图所示,一种声波焊接器可以焊接塑料,它是将i1=50Hz的电流转换成i2=40000Hz电流后,输入发生器,产生与i2同等频率振动的声波,随后声波传播到焊头,再传播塑料棒A和塑料棒B的接合部,在接合部会产生热量致使接触的部分熔化,实现焊接的目的.(注:①“焊接”是指把两种固体材料互相接触,通过熔化接触面的材料,待冷却后,即可把两材料粘合在一起;②“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把塑料加热需要能量),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焊接器工作时,声波发生器每秒振动次(“一次”是指声波发生器振动一个来回);(2)该声波发生器发出用于焊接的声波,人耳是否能听到?;(选填“能”或“不能”);(3)该焊接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选填“声传递信息”或“声传递能量”)【答案】(1)40000;(2)不能;(3)声传递能量。【解析】解:(1)由材料可知,该焊接器工作时,声波的频率40000Hz,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说明声波发生器每秒振动40000次。(2)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该声波发生器发出用于焊接的声波的频率是40000Hz,超过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人耳不能听到该声音。(3)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致使接触的部分熔化,因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把塑料加热需要能量,所以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答案为:(1)40000;(2)不能;(3)声传递能量。29.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最高的是图,响度最小的是图。生活中,我们常用超声波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答案】丙;甲;能量。【解析】解:(1)从甲乙丙三幅图可知,甲和乙两种波形的频率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丙的频率最大,音调最高;乙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甲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2)我们常用超声波清洗物件,这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能量。故答案为:丙;甲;能量。30.(1)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越高(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越大(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2)课本小资料有记录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介质声速/(m•s﹣1)介质声速/(m•s﹣1)空气(0℃)331海水(25℃)1531空气(15℃)340冰3230空气(25℃)346钢(棒)3750较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①依据表格数据,你认为影响声速的因素有,理由是。②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海水温度为25℃),此处海底深度约m。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以下图示情景中,同样利用声音上述功能的有哪些?答:。【答案】(1)介质;音调;响度;(2)①温度;声音在声音在0℃空气、15℃空气、2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1531;信息;AB。【解析】解:(1)甲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乙实验中,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丙实验表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音叉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2))①分析声音在0℃空气、15℃空气、25℃空气中的速度可知,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速度越快;②由表格数据可知,声音在25℃的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531m/s,由v=s海底深度:h=12s超声波测距,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特征;A、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B、蝙蝠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发声喇叭旁的烛焰摇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超声波清洗机清晰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B。故答案为:(1)介质;音调;响度;(2)①温度;声音在声音在0℃空气、15℃空气、2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1531;信息;AB。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31.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这些实验说明了:(1)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不能听到真空罩闹钟的闹铃声,说明。(3)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更大,由此可得出声音的响度与有关。(4)用纸片接触转动的齿轮。与齿数较多的轮盘接触时纸片振动较(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较(填“高”或“低”)。【答案】(1)能量;(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4)快;高。【解析】解:(1)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真空不能传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不到罩内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3)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即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所以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4)纸片与齿数较多的轮盘接触时,纸片振动较快,频率较大,则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故答案为:(1)能量;(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4)快;高。3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2)在进行丙图所示实验时,某同学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3)若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小明距离障碍物是m。(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并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小明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两个实验内容的探究,分别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答案】(1)介质;(2)减小;真空不能传声,(3)255;(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1)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敲桌子,耳朵贴在桌子另一侧听,是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3)因为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s后听到了回声,故声音传到障碍物的时间t=1.5s由公式v=s(4)利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则在振幅相同时,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利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答案为:(1)介质;(2)减小;真空不能传声,(3)255;(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3.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有关(答两种即可);(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是。介质v(m/s)介质v(m/s)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软橡胶(常温)40﹣50水(20℃)1480软木500海水(25℃)1531铁5200(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同时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5)如图丙所示,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均填写丙图下的序号)。【答案】(1)温度;介质种类;(2)3062m;(3)发声体在振动;大;响度;(4)能量;(5)①②;①③。【解析】解:(1)观察表中数据,可以发现:①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②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2)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1由v=s(3)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用不同的力击打音叉,音叉的响度不同,会看到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明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泡沫小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4)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5)从三幅图可以看出,①②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①③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1)温度;介质种类;(2)3062m;(3)发声体在振动;大;响度;(4)能量;(5)①②;①③。34.下面四幅图片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图:(1)如图甲所示,当瓶中空气不继被抽出时,可听到振铃声,由此推理可知:,这种物理方法叫。(2)如图乙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的。我们可以放一些在鼓面上来比较振幅大小,这种物理方法叫。(3)如图丙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两次用的力一样大),能够听出卡片声音的发生了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4)如图丁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若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答案】(1)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理想实验法(实验加推理);(2)大;振幅;纸屑;转换法;(3)音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4)响度;低;发出的是次声波。【解析】解:(1)由实验现象可知,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罩内空气接近真空时,虽然还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但可通过推理知道真空不能传声。由于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最终的结果是通过推理得出的,所以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2)物体的振动幅度叫振幅,敲鼓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在鼓面放置一些纸屑,敲击鼓面,鼓面上纸屑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3)用硬卡片快速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小,音调高,慢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所以快拨和慢拨木梳齿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4)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