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执法手册TOC\o"1-2"\h\u11461第1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概述 316267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意义与任务 3222961.1.1意义 3271361.1.2任务 42318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法律体系 414148第2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547192.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5306482.1.1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5109902.1.2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5209442.1.3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578222.1.4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5110962.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与责任 5180132.2.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制定 586562.2.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 5306882.2.3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5129682.2.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 5104552.2.5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6313352.2.6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 6128782.2.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发布 627139第3章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 6135913.1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630553.1.1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6294673.1.2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管措施 6324303.2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 6194913.2.1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 7145713.2.2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 7169083.3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与保护 729203.3.1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 7183123.3.2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 714141第4章农业投入品监管 7301574.1农业投入品的生产与销售监管 8254104.1.1许可与资质管理 8268554.1.2质量监管 8208904.1.3标签标识管理 8162724.2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 8324334.2.1使用规范 8252644.2.2农业投入品使用培训 8238664.2.3监督检查 866474.3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建设 8160984.3.1追溯系统建设 8241104.3.2追溯信息管理 8142924.3.3追溯体系应用 979884.3.4政策支持与宣传推广 931565第5章农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989005.1农业标准化体系 9250335.1.1农业标准化概述 926715.1.2农业标准分类 934695.1.3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9170145.2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922085.2.1农产品质量控制概述 9267275.2.2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分类 9203355.2.3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9285865.3农产品质量认证与标识管理 1055545.3.1农产品质量认证概述 10151975.3.2农产品质量认证分类 10162015.3.3农产品质量标识管理 10246245.3.4农产品质量认证与标识管理措施 105414第6章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 1056786.1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 10160136.1.1生产操作规范概述 10249616.1.2种植业操作规范 1023366.1.3养殖业操作规范 11293756.2农产品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1178376.2.1生产记录 115806.2.2档案管理 11320546.3农产品生产环节风险防控 11183336.3.1风险识别与评估 11286416.3.2风险防控措施 1129975第7章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 12281967.1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1284217.1.1市场准入标准 12182007.1.2市场准入程序 1242357.1.3监督与管理 12229767.2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 12164827.2.1追溯体系构建 12278837.2.2追溯体系运行 1242087.2.3违规行为查处 1228647.3农产品电子商务监管 1222947.3.1电商平台责任 12112087.3.2网络经营者监管 12318287.3.3网络交易信息管理 12305547.3.4跨境电子商务监管 1314651第8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13122698.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13223428.1.1风险评估概述 13157728.1.2风险评估程序 13146978.1.3风险评估方法 13117158.2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 13319688.2.1风险预警概述 1383818.2.2风险预警体系 141238.2.3预警方法与手段 14170068.3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与信息发布 14203568.3.1风险交流概述 1431088.3.2风险交流内容 14216458.3.3信息发布途径 14170588.3.4信息发布要求 147141第9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与处罚 14310489.1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依据与程序 14272739.1.1执法依据 14275769.1.2执法程序 14219619.2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查处 15187929.2.1违法行为类型 15104989.2.2查处措施 15110099.3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处罚与法律救济 1546229.3.1行政处罚 15264929.3.2法律救济 154704第10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162850610.1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 162506710.1.1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161802710.1.2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16671810.1.3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61459210.2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与考核 162956110.2.1培训的目的与意义 16396610.2.2培训的主要内容 162715210.2.3培训与考核的实施 162346210.3农产品质量安全文化建设与推广普及 17702610.3.1农产品质量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7539710.3.2农产品质量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72279310.3.3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普及的措施 17第1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概述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意义与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是保证我国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1.1意义(1)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扩大出口。1.1.2任务(1)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3)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法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法律体系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作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根本法律,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监管职责、生产者责任、经营者责任等内容。(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安全标准、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指导意义。(3)相关法规和规章:包括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具体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政策措施、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等,为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具体依据。通过以上法律体系,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制框架,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第2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2.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设置科学合理,形成了从到地方四级联动的监管体系。具体包括:2.1.1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1)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2.1.2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1.3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1.4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与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与责任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制定负责研究拟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法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法制保障。2.2.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组织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2.2.3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发觉和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2.2.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依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2.5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2.2.6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2.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发布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提高监管透明度。通过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的设置和职能责任划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保证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第3章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3.1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节主要阐述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的标准和相关规定。3.1.1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2)水质环境质量:要求产地附近的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3)大气环境质量:要求产地附近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防止大气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3.1.2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管措施(1)加强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保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建立健全产地环境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对产地环境质量的执法检查。(3)对不符合环境质量标准的产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整改。3.2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为保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我国积极开展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3.2.1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1)监测内容:包括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因子的监测。(2)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监测频次:根据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和农产品生产需求,定期开展监测工作。3.2.2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2)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3)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分级,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科学指导。3.3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与保护针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存在的问题,我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与保护,保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3.3.1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1)治理措施: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技术对污染产地进行治理。(2)治理目标:降低土壤、水质、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使产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3)治理效果评估:对治理后的产地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保证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3.3.2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1)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法规建设,明确产地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2)加大农业环境保护投入,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3)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第4章农业投入品监管4.1农业投入品的生产与销售监管4.1.1许可与资质管理对农业投入品的生产与销售实行许可制度,严格审查企业资质,保证生产、销售企业具备相应条件。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动态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或吊销其许可证。4.1.2质量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的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对生产、销售的农业投入品进行定期抽检,对不合格的产品依法予以查处,防止流入市场。4.1.3标签标识管理规范农业投入品标签标识,明确产品成分、用途、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便于农民正确选择和使用。对不符合标签标识规定的产品,依法予以查处。4.2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4.2.1使用规范制定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指导农民合理使用,防止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4.2.2农业投入品使用培训加大对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意识和能力,降低因使用不当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4.2.3监督检查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觉和纠正农民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4.3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建设4.3.1追溯系统建设建立农业投入品追溯系统,对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追溯性。4.3.2追溯信息管理规范农业投入品追溯信息管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追溯信息进行定期审核,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3.3追溯体系应用推广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保障消费者权益。4.3.4政策支持与宣传推广加大对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的认知度和使用率。第5章农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5.1农业标准化体系5.1.1农业标准化概述农业标准化是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活动。它包括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标准。5.1.2农业标准分类农业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则针对特定区域或企业。5.1.3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四个环节。通过构建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5.2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5.2.1农产品质量控制概述农产品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农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5.2.2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分类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生产环节的技术、加工环节的技术和流通环节的技术。生产环节的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育、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加工环节的技术主要包括清洁、消毒、包装等;流通环节的技术主要包括冷链物流、质量追溯等。5.2.3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5.3农产品质量认证与标识管理5.3.1农产品质量认证概述农产品质量认证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确认并授予认证证书的活动。通过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权益。5.3.2农产品质量认证分类农产品质量认证分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各类认证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均有严格的要求。5.3.3农产品质量标识管理农产品质量标识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标识、说明和宣传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产品质量标识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农产品销售。5.3.4农产品质量认证与标识管理措施加强对农产品质量认证与标识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完善认证制度,规范认证行为;加强认证机构监管,保证认证质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第6章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6.1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6.1.1生产操作规范概述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阐述各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6.1.2种植业操作规范(1)产地环境要求:保证产地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种子与种苗:选用经认证的优质种子和种苗,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3)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肥料,严禁使用禁用肥料。(4)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5)收获与储运:规范收获、晾晒、储存和运输过程,保证农产品质量。6.1.3养殖业操作规范(1)养殖环境要求:保证养殖场环境卫生,防止疫病传播。(2)饲料与饲料添加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禁止添加违禁药物。(3)疫病防控:建立疫病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制度,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4)养殖废弃物处理:按照国家规定处理养殖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6.2农产品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6.2.1生产记录农产品生产记录是追溯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生产者应详细记录以下内容:(1)生产过程:记录种子、肥料、农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情况。(2)病虫害防治:记录防治措施、药物名称、使用剂量和频率。(3)收获与储运:记录收获时间、储运方式和条件。(4)销售记录:记录销售时间、数量、去向等。6.2.2档案管理生产者应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计划:包括种植、养殖计划,投入品使用计划等。(2)生产记录:按照6.2.1要求进行记录。(3)检测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4)销售记录:按照6.2.1要求进行记录。6.3农产品生产环节风险防控6.3.1风险识别与评估(1)开展农产品生产环节的风险识别,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2)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估。6.3.2风险防控措施(1)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保证产地环境安全。(2)规范投入品使用,防止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造成的污染。(3)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生物安全水平。(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5)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第7章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7.1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7.1.1市场准入标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旨在保证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本节详细阐述各类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具体标准,包括品质、安全性及包装等方面。7.1.2市场准入程序规范农产品市场准入程序,明确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应提交的资料,以及市场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流程。7.1.3监督与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监管,对违反市场准入规定的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查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7.2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7.2.1追溯体系构建建立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7.2.2追溯体系运行明确追溯体系各环节的职责和任务,保证农产品流通追溯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7.2.3违规行为查处对违反追溯体系规定的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查处,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7.3农产品电子商务监管7.3.1电商平台责任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责任,要求其对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7.3.2网络经营者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网络经营者的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7.3.3网络交易信息管理规范农产品网络交易信息管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7.3.4跨境电子商务监管针对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强监管,保证进口和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以上监管措施,提高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第8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8.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8.1.1风险评估概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的活动。该环节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有助于提前预防和控制潜在风险。8.1.2风险评估程序本节主要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1)风险识别: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的危害因素。(2)风险评价: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分析其可能对消费者健康产生的影响。(3)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监管政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8.1.3风险评估方法本节介绍常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咨询、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定性描述。(2)定量评估:运用统计学、暴露评估模型等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8.2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8.2.1风险预警概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是指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8.2.2风险预警体系本节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构成,包括预警信息采集、预警分析、预警发布和预警响应等环节。8.2.3预警方法与手段本节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的方法和手段,包括监测预警、模型预警、专家预警等。8.3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与信息发布8.3.1风险交流概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是指部门、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就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进行沟通、传递和共享的过程。8.3.2风险交流内容本节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信息、预防措施、监管政策等。8.3.3信息发布途径本节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发布途径,如网站、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以及信息发布的规范和程序。8.3.4信息发布要求本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发布提出要求,包括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等,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社会稳定。第9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与处罚9.1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依据与程序9.1.1执法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和技术规范。9.1.2执法程序(1)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在接到投诉举报或发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检查,对涉嫌违法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调查。(2)证据收集:执法人员应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包括现场检查记录、询问笔录、样品检验报告等。(3)行政处罚决定:根据调查结果,执法部门依法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执行处罚: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并监督其改正违法行为。(5)案件归档:执法部门将案件材料整理归档,以备查阅。9.2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查处9.2.1违法行为类型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销售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2)使用禁用、限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3)伪造、变造、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4)未按规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疫。(5)其他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9.2.2查处措施(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要求立即改正。(2)对违法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查封、扣押、没收。(3)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4)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许可证,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9.3农产品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疫情防控安全应急演练计划
- 2025疫情后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课堂管理计划
- 文化艺术协会会长工作回顾报告
- 公共交通安全文明施工费用支付计划
- 运动健身O2O用户增长方案
-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流程与职能
- 七年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计划
- 工地安全施工守则计划
-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家校合作计划
- 2025年幼儿教师团队协作提升计划
-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数字政府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效能研究
- 危货车辆防汛救援应急预案
- 电信运营商网络升级计划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白鹅》课件(统编版)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帝豪EV450维修手册
- 未被列入违法失信名单承诺书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130客位栖凤湖游览船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