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更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堂巩固跟踪检测(45分钟100分)[基础巩固组]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缘由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缘由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缘由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A.⑧ B.⑦C.⑥ D.⑤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项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项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项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项错误。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1.A2.D(2024·湖南重点中学联考)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腹地,是国家一级爱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月至7月集中产仔的主要地区。下面图甲示意1994~2014年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柔年降水量变更,图乙示意1994~2014年卓乃湖水风光 积年际变更。据此完成3~5题。图甲图乙3.1994~2010年卓乃湖水风光 积的年际变更主要是因为()A.年平均气温柔年降水量持续增加B.年平均气温柔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C.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呈削减趋势D.年平均气温呈削减趋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4.2012年卓乃湖水风光 积比2011年大幅度削减,主要缘由是()A.冰川融水量的增加导致溃堤B.持续强降水过程导致溃堤C.极端低温导致冰川融水量大幅下降D.上游修建大坝致使流入的水量削减5.卓乃湖水风光 积大幅度削减,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旁边藏羚羊饮水更便利B.湖岸旁边土地沙化削减C.下游水风光 积短期内增加D.湖泊环境调整作用增加解析:第3题,卓乃湖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由图可知,1994~2010年卓乃湖水风光 积增加,主要是由于年平均气温柔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并非持续增加)。第4题,卓乃湖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由图可知,2012年平均气温比2011年略有降低,故冰川融水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出现极端低温导致冰川融水量大幅下降的现象;由图可知2012年年降水量比2011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持续强降水过程导致水位猛涨,湖面快速扩大,溃堤后水位降低,湖面快速缩小;可可西里是我国的自然爱护区,不会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坝。第5题,卓乃湖水风光 积大幅度削减后,旁边藏羚羊饮水须要走更远的路,更不便利;下游水风光 积短期内会增加;水风光 积削减会使湖岸旁边土地沙化增加,湖泊环境调整作用减弱。答案:3.B4.B5.C(2024·宁夏高校附中一模)探讨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复原和土地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a、b两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图a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实力降低C.土壤的总储水实力提高非常显著D.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明显削减7.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阴坡缓坡 B.阳坡陡坡C.阴坡陡坡 D.阳坡缓坡解析:第6题,读图a可知,坡度大,土壤含水量小,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地表径流下渗,所以坡度增加使得地表径流流速加快,下渗补给的实力降低,B正确;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处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小,A错误;坡度增加,土壤总的储水实力降低,C错误;坡度增加使得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实力降低,说明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增加,D错误。第7题,读图b可知,在100cm以下深度,同一深度处阴坡的含水量较大;由图a可知,同一深度处缓坡的含水量较大,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阴坡、缓坡。答案:6.B7.A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缘由。(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缘由。(3)推想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缘由。解析:第(1)题,图示狐猴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区,该处热带雨林成因是“地形+迎风坡+暖流”。第(2)题,留意两个问题:丰富和独特。丰富可从环境多样角度分析,独特可从地域孤立而进化慢、人为干扰少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自然环境变更和人为干扰角度分析。答案:(1)热带雨林;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2)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困难,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削减,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食物削减;(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更,狐猴生存环境变更;(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实力较弱。[实力提升组](2024·江西名校学术联盟教学质量检测)垫状驼绒藜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寒旱核心区域,其顶芽常受某种损害,侧芽繁殖生长,年复一年,渐渐矮化成具有密集侧枝并呈紧贴地面生长的流线型垫状体。垫状体下多不定根,将枝冠牢坚固定于地面或下部的小土丘上。据此完成1~2题。1.顶芽受到的损害主要来自()A.低温冻伤 B.光照过强C.冰川侵蚀 D.沙尘掩埋2.垫状驼绒藜多不定根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A.气候高寒 B.土壤盐碱化C.常年多大风 D.土壤较贫瘠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知,垫状驼绒藜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寒旱是其最主要的环境特征。顶芽受到的损害必定是旱、寒中的一种,假如是旱,侧芽也会受到损害,因此顶芽受到的损害应是冻害,A正确;青藏高原光照强,对作物生长是有利的,B错误;冰川侵蚀不行能只伤顶芽,而是全部毁坏,C错误;沙尘掩埋是从下往上掩埋,D错误。第2题,材料中说垫状驼绒藜紧贴地面,而且垫状体有许多不定根,这些都说明该地多大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淡薄,植被较少,以戈壁和草原为主,地面的比热容比较小,在白天升温快,夜间快速散热,昼夜温差大,所以多大风。答案:1.A2.C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暖温带沙漠地区,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下图为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探讨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变更的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据图推想,该探讨区的风沙天气多出现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相对来说,下列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风速 B.气温C.降水 D.土壤5.依据其生长环境推想,胡杨()A.属常绿阔叶林 B.根系发达C.不耐盐碱 D.为地带性植被解析:第3题,依据图示可知,5~6月蒸腾速率快速增大;风速远大于平均风速,胡杨蒸腾作用快速增加,说明温度在上升,地表蒸发也越强,地表更加干燥,简单发生沙尘暴。夏季风速较小;10~11月风速整体低于5月,且蒸腾速率在渐渐降低,温度渐渐降低,蒸发渐渐减弱,不易发生沙尘暴。第4题,读图可知,夏季蒸腾速率大于春季和秋季,但夏季风速小于春秋季节,说明气温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比风速大。胡杨生长于干旱地区,降水稀有,土壤季节变更不大,故降水和土壤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较小。第5题,胡杨生长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夏热冬冷,为落叶乔木;为了获得水分,干旱地区的植物普遍根系发达,耐盐碱;胡杨生长在荒漠中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为非地带性植被。答案:3.A4.B5.B(2024·河北石家庄一中月考)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更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意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状况。据此完成6~7题。植被类型积雪起先时间(日)积雪结束时间(日)积雪日数(天)年最大雪深(厘米)稀疏灌0草6农5建设用4注:积雪年起先于每年的7月1日,结束于次年的6月30日。积雪起先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为标准。6.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A.稀疏灌木 B.草地C.农田 D.建设用地7.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积雪的保温效应,变更了土壤温度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C.积雪增加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积雪增加土壤湿度,削减地表径流解析:第6题,积雪厚度越大,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所以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农田。第7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变更了土壤温度,A对;积雪的反射率高,会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B、C错;地面积雪溶化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形成地表径流,D错。答案:6.C7.A8.(2024·广东广州天河综合测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几乎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旁边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大陆冰盖溶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渐渐消逝。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渐渐缩小。(1)说明该岛气候对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2)分析该岛土壤贫瘠的缘由。(3)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冰期时大陆桥出现的缘由。(4)简述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能连续进化且体型变小的缘由。解析:第(1)题,由纬度可推断该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生长特征主要体现在快慢方面,留意材料中“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的表述。第(2)题,土壤贫瘠的表现为土壤中养分少,可从养分消耗快、不易保存或难以保存角度分析;留意火山能供应矿物质,而该岛几乎无活火山则难以补给矿物质。第(3)题,可从“气候转暖,大陆冰盖溶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渐渐消逝”,反过来理解大陆桥成因:气候变冷,大陆冰盖形成,入海径流削减,大陆桥显现。留意要结合水循环环节进行描述。第(4)题,连续进化说明环境稳定;体型变小可能与食物、生存空间变更有关。留意比较原生存环境与该岛的差异,来分析食物、生存空间变更。答案:(1)全年高温多雨,光照、水分、热量充足,植被生长普遍快、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