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第18讲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第18讲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第18讲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第18讲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第18讲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休戚相关。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验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化。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线索二: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三: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始终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第18讲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耕作工具原始社会石刀、石斧、石犁,后来出现耒耜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起先运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渐渐推广两汉时期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了犁壁。运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始终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原始社会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期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春秋战国运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区形成了一年三熟制3.浇灌技术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浇灌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等细致视察下列中国古代耕作工具发展变更图:图一东汉牛耕图图二唐代曲辕犁图三清代牛耕图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有何重要变更?从图二到图三历经千年,说明白什么问题?提示:变更:反映了古代耕犁的结构发生了变更,由直辕到曲辕,省力的同时限制耕土的深浅,提高了耕地质量。问题:一方面,传统步犁定型,成为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没有实现革命性的变革。二、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1.集体劳动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全部,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内容: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是满意自家的基本生活须要和交纳赋税。(3)地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三、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2.商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1)缘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私田的出现。(2)形成①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类型:封建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地主土地全部制、农夫土地全部制,其中,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4)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峻。缘由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夫土地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和徭役的征派;导致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加剧贫富分化,激化阶级冲突和引发农夫起义缓解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依据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结果起了激励农夫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挡土地兼并1.经济重心南移(1)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慢慢超过北方。(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靠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接着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5)为将南方财赋顺当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输河,变更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途,缩短了航程。(6)元朝还创建性地开拓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2.宋朝社会的变更(1)宋朝无地农夫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2)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居处、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3.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1)随着新航路的开拓,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夫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得更多的收入。1.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输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浇灌工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维激活]铁器的推广对兴修水利及浇灌工程方面的作用巨大。2.自耕农的出现及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封建国家干脆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都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实行激励垦荒等政策,主动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常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思维激活]自耕农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古代经济的旺盛和政权的安危。►探究1精耕细作的农业史料一在牛犁耕作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运用时间极长的一般耕作方式……宋代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运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中国经济通史》史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摘编自《太湖地区农业史稿》(1)史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演化。(2)史料二反映出中国人地冲突突出,使得农耕技术无法取得突破性的发展。(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明清时期牛耕大量退出的缘由。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什么特点?[提示](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运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后世得到完善并沿用。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备,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变更农业环境:重视农田浇灌,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2)缘由: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地冲突突出;运用牛耕成本高,人力廉价。特点:小农经济是农耕经济的主流。精耕细作传统农业产生和发展的缘由(1)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为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农业作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相识基础上形成的,是长期农业生产阅历的升华。(2)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以及相互之间农业文化的沟通和融合,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供应了深厚的基础。(3)我国古代经济制度有其特有的、强大的自我调整实力和再生实力,从唐宋迄明清,正是地主经济的自我调整,使农夫进行生产的条件获得某种改善,从而使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精耕细作农业接着获得发展。这也是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缘由。(4)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以“人多地少”为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人多地少”这种状况迫使人们致力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探究2小农经济的特点史料一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协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洁再生产。——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料二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1)史料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解读时留意史料一信息“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夫的生活、生产状况。依据史料一、二,概括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提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担负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峻;具有脆弱性。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心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因素和经济基础。(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上: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好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确定了古代中国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很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志向和向往。(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上: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夫具有忠厚醇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留意孝道、重视邻里与家庭和谐的观念。运用唯物史观相识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代和唐初中唐及晚唐北方水利概况及影响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复原,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浇灌的胜利和关中水利的复原。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复原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浇灌实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削减,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浇灌实力也在下降南方水利概况及影响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抗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浇灌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接着运用外,还比较广泛地运用了水车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比较普遍的运用——《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解析]由材料表格可知,在隋代和唐初,北方水利发展较快,提高了浇灌实力;到中唐及晚唐,北方因战乱,残存的水利工程浇灌实力大大下降。隋代和唐初,南方虽无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但也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唐和晚唐,南方水利快速发展。水利与农业休戚相关,由南北方水利发展可看出当时南北农业发展状况,由此可知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渐渐南移。[答案]示例: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渐渐南移。阐述: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复原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同时,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运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创新。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的严峻破坏,农业生产实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渐渐南移。(“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全面相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缘由: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有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南方政权的重视。(2)历程①魏晋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②中唐以后,经济重心起先南移。③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④元朝,南北经济差距接着扩大。⑤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3)特点①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肯定的影响。④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渐渐转移。(4)影响海外贸易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快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城市发展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人口分布南方人口快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人才教化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生态环境南方某些地区被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风俗习惯的影响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考法示例】运用生活情境,隐性考查宋代农耕经济的发展(2024·全国Ⅰ卷·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独创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变更知情境:本题以北宋占城稻的种植、大麦小麦的推广为生活情境,要求分析推断宋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明立意:以宋朝时期农作物的种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说明等核心素养。抓关键:“江淮两浙”→“北方”→“广南东路惠州”“四川”,从以上地理区域的变更入手解答此题。理思路:解答本题,务必要弄清晰题干所透露出的信息,细致阅读题干后会发觉,这个信息是:稻、麦等农作物及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占城稻的种植从江淮两浙扩大到北方,大、小麦在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后,南宋时期又在四川广泛种植,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呢?无非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土地的利用率,从北宋到南宋,在不断地提高。很明显,A项与此分析最为吻合。【真题体验】1.曹操大力发展屯田(2024·全国Ⅲ卷·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全部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冲突D[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因而“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这有利于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的解决,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冲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D项符合题意。]2.清代江南的租佃制(2024·全国Ⅲ卷·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全部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乎其微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C[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旧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土地全部权的变动状况,故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故解除B项;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解除D项。]3.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2024·全国Ⅱ卷·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需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忱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B[依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选B项。]4.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024·全国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讪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起先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样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C[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因此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讪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C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行能是“南茶起先北运”,故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样,故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D项错误。]5.唐代的土地政策(2024·全国Ⅲ卷·26)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峻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A[依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从土地规模(亩)、户数和户数比例数据比较分析,“户数比例”最多的家庭拥有的土地规模为20~130亩可知,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拥有较多土地的户数占的比例并不大,不能反映土地集中现象突出,故B项错误;均田制是政府将驾驭的无主荒地进行安排,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均田制是否遭到破坏和农业生产效率的状况,故C、D两项错误。]6.汉代的田庄经济(2024·全国Ⅰ卷·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D[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全部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限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肯定政治色调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1.(2024·包头二模)在出土的汉简牍资料中,记载了明乐奴所卖土地的面积35亩和地价900钱,立契约是须要有人在旁边作证的。若“丈田即不足,计亩数还钱”。地节二年(前68年),巴州杨罿买山刻石,“直钱千百,作业冢,子孙永葆其毋替”。由此可以推知,西汉中期()A.国有土地出现私有趋势B.国家法律体系完备C.土地的商品化特征明显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由材料“明乐奴所卖土地的面积35亩和地价900钱”“巴州杨罿买山刻石”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了这一时期土地买卖的现象,说明土地的商品化特征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有土地的信息,且汉朝时期的土地主要以私有为主,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西汉中期土地买卖的现象,与国家法律体系无关,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解除。]2.宋代规定地方刑事案件须在一个月内审结,但对地方民事诉讼有“务限法”,即地方司法机构以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至每年十月初一“开务”后,始行受理。这一举措意在()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保证农时不妨农务C.强化中心集权制度 D.确保地方司法公允B[依据材料“宋代规定地方刑事案件须在一个月内审结……即地方司法机构以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可知,宋代地方司法机构审理案件具有时间限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正是农忙时期,同时又规定“案件须在一个月内审结”,这种规定有利于避开因审理案件耽搁农时,故选B项;依据材料“即地方司法机构以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可知,在此时间段内,会积压大量案件,不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从不违农时的角度动身,限制案件审理时间,未涉及中心集权,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从不违农时的角度动身,限制案件审理时间,不能确保司法公允,解除D项。]3.(2024·荆门模拟)《宋史·食货志》载当时的农夫,“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这说明当时()A.钱庄盛行 B.借贷流行C.租佃关系发展 D.社会和谐稳定B[题干信息说明当时农夫的生产活动,很多均是负债进行的,故而才有“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