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
手册
年级:七年级__________
学科:_______科学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时间:2013学年第1—学期
学期教学计划
此书为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总共四章。
第一章:科学入门。让学生了解科学。亲近科学,激发学生学习
科学的兴趣;初步学会长度、体积的测量;学会温度的测量;认
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第二章:观察生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动物
和植物的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细胞的基本结构
材和生理功能;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等。为以后深层次学习生物
打好基础。
分第三章:地球与宇宙。介绍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一地球。主
要有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经纬网,半球划
析分,地图三要求,组成地壳的岩石,地壳运动和火山、地震、泥
石流,板块构造,地形及地形图等。
第四章:物质的特征。本章内容涉及较广,紧密联系现代生活、
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实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亲切
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对物质的特性认识更深一层次,
同时也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一章:让学生了解科学。亲近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初步学会长度、体积的测量;学会温度的测量;认识科学探究的
一般过程。
第二章:1.建立生物个体的组成与群体组成的层次性;2.生物与非
教生物的区别;3.细胞的结构、分裂、生长和分化。4.多细胞生物的
学组成。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6.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第三章: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地球仪上经纬线的特点
重及经纬网的应用。3.地图三要素及应用。4.岩石的划分及三大岩石
占的特点。5.火山地震与地壳运动。6.泥石流发生条件及预防方法。
八八
7.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说及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8.等高线地
形图的判断。
第四章:物质的构成;物质密度的测量;物质的比热;晶体的熔
化,气体的液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
情
分
析
帮
辅
对
象
教
学
难
八声、、
单元目标分解基本教学策略
单元目标分解基本教学策略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1.1科学并不神秘施教时间
教学知识和技能
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
(2)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
理的解释;
(3)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
环境,协调与人类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树立学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决心。
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
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了解科学探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
重点难点
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大烧杯、筷子、多媒体课件
准备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导入:小调查:有经历过外出旅游的同学的人数。
请其中几位同学讲述看到的难忘的景象。
过度:我们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其中
有无数奇妙的景象。(出示CAI课件:奇妙的自然现
象)
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从高科技到身
边的自然现象,通过图片介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
活中与此对应的现象,讨论为什么会这样。
演示实验:直筷子插入水中;
要想知道筷子为什么“断了”你必须要学懂有关科学
知识(造成悬念)
新课知识:一、科学是什么
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的问题。
所以我们来学习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一门研
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
学问。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瓦特的蒸汽机,强调多注
意身边的事物。只要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
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技改变了世界
过渡陈述: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人们对自然界
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了比
较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
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
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问题:讨论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有哪些好处,又
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出示CAI课件: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小结:要想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我们必须
认真学好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索的本领。我们要运
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
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那么,怎样学好《科
学》呢?
三、怎样学习《科学》
强调:
仔细观察]
卜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
积极实验J
认真思考
课件逐一呈现详细做法
四:总结
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
类带来负面影响。如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
曾经是新时代工业的代表,但它排出的废气和产生的
噪声却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
坏。因此,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学会探究科学奥秘的
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观察、
多实验、多思考,运用掌握的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
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
活。
作业:作业本一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门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通
过小学的常识对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急于要求证两者是否相同,
也想知道两者的区别。因此,上好第一节科学课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是
教
向学生揭示科学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方向。这堂课我特别强调科学的
后
探究模式和演示实验来增加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基本上还可以,另外
反
在提问过程中对总结显的少了些,课堂气氛较好但是层次和内涵有待提
思
高。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1.2走进科学实验室(一)施教时间
教学知识与能力
目标了解科学研究以实验室为基础,了解学校科学实验室的结构和分布,了
解实验仪器的存放要求,了解常见实验器材的用途。知道实验室必须注
意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守则和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能对常见意外事
故进行正确处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实验室,熟悉实验室环境、仪器及安全事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重点实验仪器的存放和安全守则难点实验的安全操作与意外事
故的处理
教学按规范要求整理好实验室,部分仪器放到实验桌上
准备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一、常用仪器介绍
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
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
资料和证据。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
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可先让学生上
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
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
2、停表
3、天平和祛码(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
详细介绍)
4、电流表电压表(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
测,注意量程等)
5、显微镜(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
育学生要注意卫生)
6、酒精灯(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
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
二、实验室安全守则
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有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
了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主要仪器的性能。
2.实验课前任课教师要预先分好实验小组,每组推
选组长一人,并为实验台(桌)编号。上课时组别与
台(桌)号应相符,保持相对稳定。
3.上实验课时学生不得迟到早退,也不得提前进入
实验室自行摆弄实验器材一。进入实验室后不得大声喧
哗和随意走动。
4.学生实验应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步骤进行,按操
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使用仪器,仔细观察、详细记录、
积极思考、完成实验报告。
5.学生应爱惜仪器设备和药品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不得乱拉别组器材,不得用仪器玩耍打闹。
6.实验中要加强安全观念,确保人身和仪器设备不
受损害。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进行防电、防火、防爆、
防腐蚀等教育,学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教师要求
进行实验,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增减实验器材和
药品量。实验中损坏仪器,应及时向教师报告,并按
情节轻重相应赔偿。
7.在实验中发现仪器设备和实验装置发生异常现
象,应立即停止实验及时向教师报告,采取妥善措施
处理。
8.实验完毕,每组学生应清点、整理、洗涤仪器或
玻璃器皿,处理好废液杂物,并按教师要求摆好仪器
或送交器材室,不得私自带走。
9.实验室应常备防火、防爆、防毒器材,以便应付
实验中出现的不安全事故。有条件的学校应使用实验
室能统一控制的专用电源,实验时严禁学生乱拉、乱
接或用湿手触摸电源。
三、一些安全标志的认识
四、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3.眼睛溅入液体:眼睛溅入液体,立即用生理盐水冲
洗。必须迅速。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10分
钟。
五、课后练习作业本第2节
这节课考虑到学生刚进中学,没有过化学实验的经验,所以,先通过老
教师的师范和个别学生的动手示范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操作,培养学
后生的观察能里。让学生知道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
反时间比较紧,因为学生的操作有快有慢,所以,用放大镜看指纹这点,
思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去穿插。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施教时间
1.2走进科学实验室(二)
教学知识与能力
目标知道滴管、酒精灯、放大镜的作用,会正确使用滴管、酒精灯、放
大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学会滴管、酒精灯、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实验安全意识,培养良好实验习惯。
重点滴管、酒精灯、放大镜的使用方法难点
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滴管、试管和试管架、分别盛有不同液体的试剂两瓶、酒精灯、火柴、
准备放大镜、小木棒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导入:实验室中有许多仪器,像我们比较熟悉的酒精
灯、试管、放大镜,应该怎样使用呢?
一、滴管的使用
1滴管的用途:取用少量液体
2滴管的结构介绍:由胶头和玻璃管组成
3演示滴管的使用:
1)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部分以保
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
滴加量。
2)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
3)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
中或试管内。
4)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
试剂。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
5)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
要及时更换。
6)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时,
该滴管尖端允许接触试管内壁。
7)胶头滴管常与量筒配套使用。
8)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
能吸取其他液体。
4使用注意
1)试剂瓶盖必须倒放在桌上
2)用滴管放液时先挤压胶头排气、后伸入液体中吸
液。
3)滴液时,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或与容器接触,
应在容器口的正上方、竖直、悬空。
4)滴管用后立即洗清,严禁用未经洗涤的滴管吸取
其他液体
5)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
二、酒精灯的使用
①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扣放在桌上。
②划着火柴,从侧面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
③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④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
用外焰。
⑤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身,右手取灯帽,快而轻
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检查灯捻,除掉烧焦部分,剪齐灯捻。
②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的2/3。
③拿掉灯盖或熄灭酒精灯时,一定扶好灯身,以免将
酒精灯弄倒。
④绝对不可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灯,否则容易
着火。
⑤万一灯内酒精洒出,使桌面或其它物体着火,不要
慌张,要迅速用事前备好的湿抹布盖
灭。
三:放大镜的使用
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
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
直至图象大而清楚。
方法二:把放大镜移动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象大
而清楚。
小结: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可适当调整物体、放
大镜、头部三者的位置,使观察物体清晰。
教同学对于滴管、酒精灯、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做
后练习题加强。另外课堂使用实验仪器显示效果较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
反极性。
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1.3科学观察施教时间
教学知识与能力
目标了解和观察实验的意义,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的判断的局限,知道借
助仪器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了解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方法,参照结
果对现象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测量使学生获得活动的体验,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以掌握观察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观察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怎样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重点难点
析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学
准备放大镜、印泥、白纸盐、鸡蛋、烧杯、玻璃棒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一、用心观察
判断: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前后,让学生知道,不能
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
尺量书上的线是否直,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证实。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拓展观察力
指纹实验2个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可让学
生回答大家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最后有印泥,让学
生把指纹映在上面,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让大家一起比
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利用这一点,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可以先让学生
举例回答。(007的指纹锁,银行用指纹确定身份,
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
二、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三、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1、鸡蛋上浮实验
①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要用到的一起的用
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
②思考:放入盐后鸡蛋会怎么样(一般学生都知道),
那么我们放糖呢,会怎么样,如果放熟鸡蛋呢,又会
怎么样)
③做实验:叫两位同学上来做,一男一女,男的用
玻璃棒搅拌,女的放盐,一般要放比较多的盐,期间
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鸡蛋浮起来的原因。(等
鸡蛋浮起来的时候,拿着瓶子在班级里逛一圈,让学
生记录现象)。
④然后用另一个烧杯里加糖,自己示范,故意说糖
不够,这样蛋就没浮起来。然后让学生回去自己做,
然后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
⑤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
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
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⑥把鸡蛋放入白醋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同时演示闻白醋的方法)
虽然观察课只是要进行简单的观察活动,但是观察活动是有一定的讲究
教的。以前我认为,是要学生看一看,记录所观察到的就可以了。其实一
后堂观察课要注意的地方很多,也要注意课堂气氛和效率。
反
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1.4科学测量(一)施教时间
教学1.了解测量的意义
目标2.了解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3.熟悉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
长度测量的结果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难点
测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
准备米尺、以厘米、毫米为最小刻度的刻度尺,投影片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新课引入:
1.测量的意义:
提问1:人们对长度的测量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在古代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
度或者不同两地之间的距离呢?
提问2:这些测量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测量是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
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提问1:请同学们列举出自己所知道的长度的单
位。
教师讲解:人们为了便于信息的交流,把米作为
国际统一的长度单位。(简介有关长度的单位和长度
基准的知识)
提问2:同学们在小学所学的千米、米、分米、
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教师补充:在实际应用中,比毫米还要小的单位
有微米、纳米,它们与米的换算关系是:1米=1(/
微米=109纳米(讲解有关纳米技术的知识)
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教材P10
图1—22和补充的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
毫米和1微米的实际尺度大小,对长度建立具体概
念。
学生活动2:让学生根据自己身体上的“尺子”
估计日常生活中熟悉物体的长度。
教师讲解:在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单位
记录和表示同一量值。例如测量课桌的长度为L205
米,也可以表示为120.5厘米。用不同的单位记录同
一长度,其数值虽然不同,但带上相应的单位,表示
的数值不变,表示的是同一个长度的物理量。把1.205
米换算为120.5厘米,这就是单位换算问题了。在进
行单位换算时,首先要弄清两个单位间的换算进率。
其次,单位换算时,要按等量代换的原则进行换算。
例1:120.5厘米=?米
分析:厘米与米两个单位的进率是1米=100厘
米,而小单位换算为大单位,其进率可写为1厘米=
1/100米,因此
120.5厘米=(120.5X1厘米=)120.5X1/100
米=1.205米
例2:25微米=?米
分析:在现代科学技术中,通常把一个数写成
10的基指数形式。在物理学中习惯把非常大的量或
非常小的量值用10的指数幕的形式来表示,即写成
aX10n(Ka<10),10“表示10的n次累,这种方法叫
做科学计数法。因此,在该题中,单位换算后的结果
可以用科学计数法计数。
25微米=25XICT米=2.5XIO3米
采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时一,要运用指数运算法
贝小同底数哥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相
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刻度尺的使用:
教师讲解:刻度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
工具。
学生活动:观察自己手中的刻度尺和投影出的卷
尺,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教师归纳:在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明确其测量范
围、零刻度线的位置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活动:观察使用刻度尺的正确图例和错误图
例,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并独立完成教材
P149中过程1的内容。
教师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将刻度尺
放正,并使被测物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学生活动:用不同最小刻度的刻度尺测量课本的
宽度,并汇报结果。
提问:为什么结果不同?
教师总结:这说明两次测量的准确程度不同,这
是由于两次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不同造成的,使用
毫米刻度尺比使用厘米刻度尺准确程度高。因此,要
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测量工具。
提问:在测量一个同学的跳远成绩和一位师傅在
安装玻璃使对玻璃进行测量时,应怎样选择测量工具
呢?
提问:对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是否为物体的真实
值?
教师讲解: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
差。我们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或使
用先进的测量工具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实验时不仅
要记录数据还要记录单位。
4.测量长度的其他工具和方法
教师:简介介绍测量长度的其它工具(卷尺、游
标卡尺、螺旋侧微器等)和其他方法(声纳测距、雷达
测距和激光测距)。
提问:用毫米刻度尺怎样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怎
样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怎验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教师归纳: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常会用到积累法、
替代法和辅助工具的方法等测量长度。
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学生在初中第一次运用
工具进行的测量。同时,长度的测量也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
正确使用刻度尺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之一。因
教此,教师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实
践中去体会和领悟刻度尺的使用知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
后
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度和严谨性。长度测量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因此
反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部分不能讲的过多,以免降低学生的
学习热情,但对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要在学生多次的测量活动中
思掌握。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1.4科学测量(二)施教时间
教学1.知道固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及其换算,熟悉量筒或量杯的刻
目标度特点。
2.能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重点体积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难点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教学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装液体的容器(各种药瓶、饮料瓶)。
准备2.教学器材:烧杯、水、量筒或量杯、不规则形状的小固体、细线。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设问:有一个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如何测量?
二、新课教学
1.体积的定义及单位
教师讲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学生观察:根据自己所带的盛纳液体的容器的容
积值,回答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毫升和升。
单位及换算关系。
教师指出: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1立方米
的体积大小既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的大小。
比立方米小的常用体积单位还有立方厘米等。常用单
位的具体换算关系如下:
1立方米=1000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6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学生练习:
500毫升=()立方厘米1.25升=()
毫升
355毫升=()升=()立方米
2.体积的测量
提出问题1:怎样测量出物体的体积?结合上节
课长度的测量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找到测量规则物体
的体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
提出问题2: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想
到用有刻度的容器,引出量筒和量杯。
类比观察刻度尺,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
学生:利用图1—47,让学生总结量筒和量杯的
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3:能否用量筒或量杯测较小体积的固
体?
学生:分析解决办法,并表述观察并表述观察结
果。
教师:对同学的讲解进行评价,组织同学得到一
个统一的方法,并由同学具体进行表述。
三、复习小结
1.小结巩固: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内容见板书)。
2.布置作业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利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液体和不规则
形状固体的体积,进而为下一步学习物质的密度奠定基础。因此,正确
使用量筒和量杯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通过设
置一个初步的探究实验,以“怎样测量物体的体积”为题,利用学生小
学已经掌握的体积公式来解决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这样既可以复习旧
教知识,又激发可学生的思维,效果较好;对于测量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的
后体积,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会提出用有刻度的容器来测量的办
反法,教师由此引入实验室中常用的量筒和量杯两个实验用具,最后让学
思生分析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并用实验加以验证。这样学生通过多
次在实践中去体会和领悟量筒和量杯的使用知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动
手能力,提高他们操作能力。还应注意的是学生使用量筒或量杯,教师
应强调:首先弄清楚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毫升;在观察水面到达的刻
度时,视线应与水面的凹面相平;排水法仅适用于不易吸水的固体物质
的体积的测定,像海绵、棉花之类易吸水的物质的体积,不能用排水法
测定。由于量筒和量杯是玻璃仪器,所以实验时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1.4科学测量(三)施教时间
教学1.理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目标2.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了解体温计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
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用方法。
重点难点
体温计的构造及其原理
教学普通温度计、体温计、烧杯、热水、温水、冷水
准备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引入]今天的天气比较热(冷);刚刚烧好的水很
烫…
师生共同分析:
凉——温度低
热——温度比“高”
烫温度高
结论:温度的高低与冷热程度有关。
[学生实验]:
1.室温时,用手去摸大理石与棉花,有何感
觉?
2.两手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把左
右手插入温水中,说出两者的感
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
低是
不可靠的。如冬天和夏天气温相差很大,但深井
里的水温变化,因此我们会感到冬天的井水比较
暖和,夏天的井水比较凉快。
[过渡]:如何准确测量温度呢?
引出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结构:
上面有刻度量程最小刻度
内径很细(粗细均匀)
下有玻璃泡,内有液体,与细管相连
单位:℃
[观察现象]:如用手握玻璃球或对它呵热气有何
变化?
启发思考:
1.水银柱升高与温度变化有何关系?
2.为什么有此关系?
[讲述]: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
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原理:液体的
热胀冷缩
[提问]:温度计上的刻度从那里来?(或如何规定
0℃>
100℃?)
[介绍]:温度计上刻度是如何得来的。(多媒体
课件)
[实验]:请学生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温水
的温度。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叫有操作错误的学生上台来演示,并让其他同
学纠正他,探讨正确的操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
分接触
③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
来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读数]:共同练习温度计的读数
[介绍]: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
除液体温度计以外,还有双金属温度计、
辐射
温度计、光测高温计等。
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不作为传授者,
教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讨论者。探究活动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
后完成,并得出结论的。这种让学生讨论、分析其他学生的结论,比单纯的
反教师授予知识,效果要好的多,能在学生动手、主动思考的同时,进
思一步哪他们的潜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1.5科学探究施教时间
教学1.形成科学探究的整体思路
目标2.了解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
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难点
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教学
台灯、插座、灯丝烧断的灯泡、灯泡、螺丝刀、磁铁、多个黑盒(内置
准备
铁球、木块、苹果或香蕉等)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一、新课引入
问1:看到什么现象?
2: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许多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如:①电饭锅没有火苗,为什么可以煮熟食物
②蚯蚓生活在土壤里,是不是靠吃土生存?
对于这些问题,你想过、但有没有研究过?你想
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
桌上有三盏台灯,请同学上前操作台灯的使用
学生操作:一盏灯亮,有两盏灯不亮
引入课题:科学探究
二、探究活动1:台灯不亮的原因
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根据生活经
验回答可能有儿种假设:
可能停电了
可能开关坏了
可能插销未插好
可能灯泡坏了
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学生通过思考上台操作排除故障
得出结论
由于灯丝断了、接触不良导致台灯不亮。
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身边发生的现象,了
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探究活动2:人的脚印与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人的脚印长短与人的高矮、胖
瘦、男女、大人、小孩等都存在关系。
[讨论]主要探究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
关系
问(1):谁知道自己的的身高,再用刻度尺测
量一下自己的脚印
找两个同学用刻度尺测自己的脚印(鞋长度)
问(2):从这两个学生的个案能不能得出结论?
分小组讨论、回答
[强调]:还应测量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
别、不同体重)的身高和脚印的长度,进行统计、得
出结论。
问(3):怎样记录测量数据?提出的方法有何
优点?
(表格法和图象法)
记录有何优点?(便于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
论)
如何再次检验结论是否正确?(同学间讨论交
流)
学生对脚印的了解,更多的是来自书本和影视知
识,属于间接经验。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探究
活动1总结的方法,感受脚印探究的意义,激发学生
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探究活动3:黑盒探究实验
简述:在台灯的探究中,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台灯
各部分的结构
在我们研究的脚印实验中,我们可直接测量脚印
的长度。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我们无法直接观察
和测量的。
如:我们生病发烧时,不能直接观察到病变的器
官,就像手里拿的黑盒子。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里面
的东西,对这样的问题应如何探究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打开来看看,但很多东西是不能
打开的。现在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已有的知识来探究
盒子里装的物体有多大?什么形状?估计是什么材
料做的?……并将操作记录在表中,最后阐述自己探
究的过程。
[实验]:探究盒子里装的东西。
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
学生上台交流,阐述探究过程,检验推测结果
根据推测结果,思考如何使设计方案更完备。
思考:黑盒是否一定是黑的?日常生活中,有那
些问题是黑盒问题?
此活动的目的是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
情境。利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给学生更大的展示
空间,并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发挥所有学生参与学习
的积极性。
教师评析:同学们的探究过程是在不断建立假
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能说
明“可能是”什么,只有打开才能证明。
这节课我们通过“台灯不亮”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脚印
教的研究”熟悉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又通过“黑盒”问题参与了探究的实
后验,我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培
反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4.1物质的构成施教时间
教学1.了解分子式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目标2.了解分子间存在空隙以及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分子概念的建立
重点难点
2.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微观概念的建立
教学
准备方糖放大镜筷子玻璃棒试管(加标签)烧杯量筒水酒精(已
染色)大米花生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情境一::从我们闻到芬芳的花香着手,但又看
不到花的什么东西跑到我们的鼻子里引入。
设计意图:设计悬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
新课。
情境二:回忆甘蔗的味道,从细胞是构成生命的
基本单位,甘蔗汁是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的,那
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
成的呢?
引入学生实验: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
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顺便提及研钵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一步一步考虑,最后让学生从
水变甜的事实,或蒸发后有糖晶体析出确认蔗糖没有
消失,只是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
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
情境三:让学生说说还想了解分子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开翅膀想象,对分子提出更
多疑问,通过今天学习解决或留到课后查阅,延续学
习的积极性。
情境四:根据学生们的提问质疑,引入分子体积
大小与质量的大小。
事实:用扫描显微镜才能看到,一滴水中含有的
水分子数有100000000000000000000个。
形象例子:如果让人去数,每秒种数一个,要数几十
万亿年;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
例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之比。计算一个水分子的质
里.O
设计意图:引出分子的概念后,进一步通过形象对比,
比喻及计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情境五:一支试管加入部分水和部分酒精,记下
液面标记,提问振荡混合后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猜想。
学生实验:同上做试验,看看现象如何?学生交
流,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实验:黄豆和芝麻混合的总体积减少的实
验。
设计意图:用黄豆和芝麻之间有空隙进行类比,
直观表现构成物质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空隙,水分子和
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两者混合时,由于分子
填补了这些空隙,所以总体积就会减少。
学生体会:针筒分别装水与空气,挤压后的感觉及
现象。
设计意图:用体会说明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小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一般气体的分子间隙
较大。
情境七:如果你是一个分子,你如何介绍自己?
学生代表介绍我是一个分子。
小结:1.我是分子,我很小,可在各个角落都
有我们的身影,但你们人类看不见我。
2.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我们的个头一般都小,我
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但我们又保持适当的距离。
学生练一练。(课内练习)
情境七:作业布置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能充分
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
教
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探究实验教学富有启
后
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
反
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课堂
思
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4.2质量的测量(一)施教时间
教学知道质量的含义和单位,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和维护方法;
目标学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学生体验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体验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获
取知识的重要
途经,感受实验的严谨和成功的乐趣,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托盘天平的使用;估计物体
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难点
的质量
教学
准备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准备一熟鸡蛋或鸭蛋;调查生活中测量质量的
工具;调查一斤鸡蛋的个数;
教师:托盘天平,冰冻矿泉水,鸡蛋,壹圆硬币,一瓶牛奶,一杯水,
一盒饼干,科学书,铅球,苹果,实物投影,杆秤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新课引入:
学生课余调查反馈(包装袋上的质量和每个鸡蛋的平
均质量)
新课过程:
质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o1千克有多少个鸡蛋呢?斤不是SI中的单位,
千克与•公斤・斤.两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教师
点拨)
学生继续体验1千克的大小:一铅球的质量是4
千克,一苹果的质量约0.15千克,一鸡蛋的质量约
0.05千克,某同学的质量约45千克,一头蓝鲸的质
量约L5XIO,千克。(出示铅球,鸡蛋和苹果)
在SI中,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符号是t:1吨
=1000千克;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符号是g,
mg,1千克=1000克=106毫克
学生换算:1.一鸡蛋的质量约0.05千克,即多少
克?
2.包装袋上的质量
学生估计物体的质量:科学书,一瓶牛奶,一杯
水
二.质量的含义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
少就用质量表示。质量不是重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
讲的物体重多少实际是指物体的质量。
学生思考讨论:(出示实物,创设情景)
1.一包饼干撕开前后质量是否一样?
2.一枚壹圆硬币在夏天与冬天里质量是否一
样?
3.放在桌上与放在水里质量是否一样?
4.一瓶矿泉水冰冻前后质量是否一样?
结论:物体的质量大小由物体本身决定,不随物
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继续思考讨论:宇航员在太空处于悬浮状态,
他有质量吗?
测量物体的质量需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学生反馈: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教师
补充)
学生演示:用杆秤称一瓶矿泉水的质量(教师指
导)--------引出平衡原理。
实验室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出示托盘天
平)
三.托盘天平的结构
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自下而上,自左而右,自
前而后)和各部分作用:
底座,标尺,游码,横梁,平衡螺母(左右),托
盘(左右),指针,分度盘,祛码
学生复述:天平的结构-------对照实物
天平也是依靠平衡的原理来测物体质量的-----
横梁平衡。
四.托盘天平的使用
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要学会正确使用天平,
使用期间应注意:
使用前:应注意天平的测量范围,估计被测物的
质量,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使用时:不能用手摸托盘;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
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不能用手接触祛码,必须
用镜子轻拿轻放。
使用后:把祛码及时放回祛码盒内,天平和祛码
要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生锈。
2.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镜子向右盘由
大到小的加减祛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
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被测物质量=所用祛码总质量+游码指示
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
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3.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将祛码放回到祛码
盒内。
学生初步操作--------用天平测熟鸡蛋的质量
(教师边讲边巡视学生边操作)
小节学生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并作一课的小节。
学生完成书后练习-----知识巩固。
课后思考:
1.使用天平时,为什么要左物右码?
2.使用天平时,为什么要由大到小加减祛码?
学生对于质量的概念掌握还算到位,但是对于托盘天平认识还不够深
教亥fJ,需要多记多看。
后
反
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4.2质量的测量(二)施教时间
教学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和维护方法;
目标学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难点盘天平的使用;估计物体的
质量
教学
准备托盘天平,冰冻矿泉水,鸡蛋,壹圆硬币,一瓶牛奶,一杯水,一盒饼
干,科学书,铅球,苹果,实物投影,杆秤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本堂课为正确使用托盘
托盘天平的使用:天平的练习课,通过练习
一、估计来巩固知识。
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1零.刻度线
2.由于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
度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
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
32..天平的量程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祛码盒内祛
码的总数加游标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43..最小刻度值(感量)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
质量数。
二、放平、归零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位上
三、调平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对
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
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
四、测量
1.物左祛右
2.用镶子向右盘里加减祛码
3.加减祛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
4.用镜子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
衡.
五、读数
练习:
1.下图是某物体质量的测量结果,请读数:
0^1
50克20克3克
即
2.某同学用一架调节号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
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祛码为:100克一个,
20克祛码二个,10克祛码一个,5克祛码一个。游
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这本书的质量为()
A.153.8克B.156.2克
C.153.6克D.156.4克
3、某同学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右盘,50g
祛码放在左盘,游码指示的质量为0.2g,求物体的
质量0
4、某同学在调平时,游码未归零,指示为1克,则
最后称量的物体读数会0
(填“偏大”或“偏小”)
课堂练习:
1、下列物体中,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A、一瓶牛奶B、一只鸡蛋
C^一枚硬币D、一块橡皮
2、有一宇航员把质量为3千克的铜块带到太空中,
则铜块的质量将(变大、变小或不
变)
3、小明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鸡蛋的质量。
当右盘放一个50克和一个10克的祛码时,游码右移
至下图所示的位置则鸡蛋的质量是
克。
012345(克)\
4、使用托盘天平时,把天平放在--------,把游码
放在--------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
衡螺母,使---------指在---------------
的---------------中线处,这时-------------。
把被测物体放在----------盘,向
盘加减祛码并调节游码在上
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祛码的
加
上----------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
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祛
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
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A.减少祛码B.增
加祛码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6、一架天平,测量前左盘低右盘高,未经调节,称
得一铁块的质量是50克,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应比
50克_________.(填〃大〃或〃小”)
7、某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称量前发现指针
左偏,那他应该();该同学将天平调节平衡后,
称量时发现指针左偏,那他应该()
A.减少祛码或游码左移
B.增加祛码或游码右移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
1)若用破损的祛码测物体的质量,则测出来的质量
跟真实值比偏(”
2)若用生锈的祛码测物体的质量,则测出来的质量
跟真实值比偏();(填“偏小”或“偏大”
或“不变”)
9、一同学称量一木块的质量,其步骤如,请你将正
确的顺序写出:5
A:把天平放在一平稳的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D: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E;向天平右盘中加减祛码,然后移动游码,直至天
平恢复平衡。
天平使用口诀:
天平放在水平台,
游码移至零刻线。
调节螺母到平衡,
物左祛右居两边。
祛游需用镜子夹,
称量完毕要复原。
教
后
反通过本堂课的练习题,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托盘天平测量。
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4.3物质的密度(一)施教时间
教学1、认识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目标2、知道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会写密度的定义公式,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说出密度单
位(国际主单位和液体的常用单位),以及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能说出密度的概念,从密度表中掌握有关信息。
5、通过习题教学,初步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6、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7、通过学习,感受到物质的客观存在性、物质可认识性等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密度的概念、单位和测定。难点密度的单位及计算。
教学
准备量筒、天平、铝块
预设教学流程修正策略
【新课引入】
怎么鉴别铜铁铝,三种金属。除了用颜色、磁铁之外,
还有什么办法?
【新课展开】
1、学生演示实验:P134活动1演示
纠错的机会,达到复习量筒及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的
目的。
讲解: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等。
2、实验:活动2,
完成下表:
体积(厘质量/体积(克/
物质质量(克)
米3)厘米D
铜1089
铁1079
铝1027
3、讨论:从实验表格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4、密度的概念及计算
1.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用符号表不为:P=m/V
公式中P—密度,m—质量,V—体积。
2.密度的单位:国际制主单位一千克/米3,
常用单位一克/厘米3
换算关系:1克/厘米3=1X10,千克/米
1千克/米3=0.001克/厘米3o
水的密度=1X10,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
为1米3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3.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有一定的数值,它反映
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
关。
4.对于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不同物质间
密度大小的比较方法有两种: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
大的物质密度大;当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质密度
大。
【典型例题解析】
[例1]根据密度公式P=m/V可知,物质的密
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样的看法对吗?
为什么?
[解析]这样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密度是物
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质量、体积的大小均无
关。当物质的体积扩大一倍时,其质量也随之扩大一
倍,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值不变。
[答]略
[例2]“铁比棉花重”这种说法对不对?
[解析]我们平时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实际是
“铁的密度比棉花大”的不严格的讲法,或者是当体
积相同时,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的一种省略说
法。事实上,一枚铁制的大头针要比一条棉絮轻(质
量小)得多。
[答]略
6、常见物质的密度表:阅读密度表,回答系列问题
⑴.密度表中,除水蒸气外,其他气体都是在0℃、1
标准大气压下所测定的数值。
【思考】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说明在温度不同、气压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物
质的密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密度与物
质的熔点、沸点一样都属于物质的特性之一。
⑵.从表中可以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别。
一般地说,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气体比
它们小1000倍左右。
⑶.铁的密度为7.9X10:5千克/米3,它表示1米
铁的质量是7.9X103千克。
水银的密度为13.6XIO,千克/米它表示1米3
水银的质量是13.6X10:'千克。
【课内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重型反击式破碎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痰喘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烟道内置式飞灰取样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公司述职报告的个人发展规划
- 在哪能买课程设计
- 小兔子案例课程设计
- 变速器课课程设计
- 名师课件:3.3.1 单项式
- 骨科常见病小讲课
- 头架课程设计
- 古诗词考级方案
- 质量检验员培训教材(共62张)课件
- 《清明上河图》-完整版PPT
- 奇瑞汽车转向系统碰撞建模指南V
- 防孤岛测试报告
- 一种用滚轮装置进行桥架电缆敷设的方法
- 治理校园噪声五年级综合实践上册课件
- GWJ 009-2016 无线电管理频率数据库结构技术规范
- 应急处置与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 CRM系统操作手册
- 儿科应急预案及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