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取表层土进行采集、调查B.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采集、调查C.采集的小动物只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D.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保证空气流通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3.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咸味食物中Na+浓度比唾液高,Na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促进递质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咸味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Na+内流进入神经细胞不需消耗ATPC.咸味觉形成包含一次完整的反射过程 D.Na+内流使得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4.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B.注射疫苗后,志愿者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若该志愿者第15天感染SARS病毒,此时抗体迅速产生主要途径是记忆细胞→抗体D.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5.某兴趣小组以“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研究课题,他们选择调查的对象应该是()A.红绿色盲患者家族 B.随机家庭C.随机人群 D.某红绿色盲患者6.为了更好地对果园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农林技术人员研究了果树的15种不同种植方法对各类昆虫(寄生性昆虫寄生在植食性昆虫中)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三叶草和苹果树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苹果树、三叶草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各类昆虫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C.纯苹果种植园的营养结构比复合种植园的简单,两者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D.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可导致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数量明显减少7.下列有关糖类、脂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多C.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糖类、脂质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8.(10分)组织液可对细胞产生缓冲和保护作用。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可以是淋巴细胞的生存环境C.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尖细胞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__________。(2)下图是换上高倍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①观察到的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着丝粒分裂,__________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②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其结构异常导致的。10.(14分)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家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低血糖症状,而A组则无低血糖症状。(1)注射胰岛素溶液后,B、C、D三组家兔均出现了低血糖症状,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进行第二次注射,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给D组注射葡萄糖溶液。(2)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低血糖症状都得到缓解,其中最先得到缓解的_____组家兔。C组低血糖症状缓解的机理是____________;D组低血糖症状缓解的机理是____________。(3)二次注射后,与A组家兔相比,若C组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4)二次注射后,若D组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11.(14分)植物在遇到不良环境影响时,会引起系列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这一过程称为胁迫响应。而胁迫相关基因的转录与其启动子区DNA分子的甲基化修饰(DNA分子上连入甲基基团)密切相关。为研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胁迫响应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1)AB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起________作用。当植物处于胁迫状态时,体内ABA含量会升高,ABA处理可模拟外界不良环境,使植物产生胁迫响应。(2)研究发现,拟南芥R基因编码的D酶能够切除某些基因启动子区DNA分子上的甲基基团,即DNA去甲基化,从而改变染色质结构,使_________能够与该部分启动子结合,从而开启相关基因的转录。①科研人员以R基因突变体及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ABA进行处理,统计种子萌发率,所得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R基因突变体由于D酶活性丧失,种子萌发对较高浓度的ABA胁迫更加敏感,可能与胁迫响应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有关。甲基化程度影响了植物对ABA的响应。②研究发现NIC基因是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所需的关键基因之一。科研人员检测了1.2μMABA处理后,拟南芥R基因突变体及野生型种子中NIC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的DNA甲基化程度,结果如图2所示。(注:图中甲基化程度用数字表示,绝对值越大,表明甲基化程度越高。DNA中一条单链的甲基化程度用0~1表示,另一条用-1~0表示。)图2结果显示,突变体NIC基因启动子的A、D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结合上述研究,推测在种子萌发过程中,R基因突变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对ABA胁迫更加敏感。12.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1)除图1中所示的生物类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_____。若图1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_kJ。(4)若干年后,该池塘形成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_____演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解】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去除表层土后利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错误;B、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错误;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C错误;D、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保证空气流通,确保小动物进行正常的呼吸,D正确。故选D。2、C【解析】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注射的霍乱病原菌对鸡的抗性进行选择,而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由“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可知存活鸡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即二次免疫应答,C正确;由“巴基斯坦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可推知初次注射鸡体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但由于二次注射的是新鲜病原菌,没有经过初次免疫的鸡的抵抗力比较弱,会由于病原菌的侵染而死亡,D错误。【考点定位】二次免疫3、C【解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依题意可知,Na+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促进递质释放,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B、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属于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C、咸味觉形成不属于反射,信号传导到味觉中枢缺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Na+内流使得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D正确。故选C。4、C【解析】疫苗是经过减毒处理的抗原,它不会使人体致病,但可使人体在未发病时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有相同抗原入侵时,这些抗体可立即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记忆细胞也可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增强免疫功能。【详解】A、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A正确;B、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所以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若该志愿者在注射SARS灭活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途径是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C错误;D、SARS病毒含有RNA和蛋白质,则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故选C。5、A【解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详解】调查人类遗传病常选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人类的红绿色盲,且调查遗传方式时应该在患者家族中进行,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调查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及调查内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6、B【解析】分析图示:由图可知,植食性昆虫在复合种植时减少,而肉食性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虫增多,说明肉食性性和寄生性昆虫抑制了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复合种植时生物量增多使腐生性昆虫增多。因而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详解】A、三叶草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或绿化观赏,而苹果树是阳生植物,选它跟苹果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B、苹果树、三叶草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各类昆虫不一定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B错误;C、纯苹果种植园只有苹果树,而复合种植园园中生物种类较多,因此纯苹果种植园的营养结构比复合种植园的简单,两者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C正确;D、复合种植园中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导致害虫明显减少,D正确。故选B。【点睛】复合果园中植食性昆虫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得以提高。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这可能是随着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来消灭害虫。7、C【解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属于单糖,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3、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详解】A、组成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而麦芽糖和蔗糖属于小分子,没有单体,1分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1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A错误;B、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这也是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原因之一,B错误;C、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正确;D、糖类中的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脂质也不是大分子,D错误。故选C。8、A【解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b、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c、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详解】A、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A错误;B、淋巴细胞可以位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故血浆、淋巴、组织液都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C、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不能通过淋巴回到血浆,导致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C正确;D、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少,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全能②.分化(2)①.a②.姐妹染色单体③.纺锤丝【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析题图,A液是解离液,B液是清水,C液是染色剂。图a细胞中的染色体集中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图b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小问1详解】能由根尖细胞发育为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小问2详解】①图a细胞中的染色体集中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有丝分裂实验,熟悉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②.D③.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④.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⑤.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⑥.增加⑦.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解析】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详解】(1)胰岛素是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其生理功能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2)由于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给D组注射葡萄糖溶液,其中葡萄糖可以直接补充血糖,故最先得到缓解的是D组家兔;C组中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3)C组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非糖物质转化,其中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故与A组家兔相比,C组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4)二次注射后,D组注射葡萄糖,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故导致该组尿量增加。【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作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11、(1).调节(2).RNA聚合酶(3).①ABA浓度为0.9、1.2μM时,突变体种子萌发率较野生型明显降低(4).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野生型(5).缺失R基因,D酶活性丧失,不能去除NIC基因的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导致NIC基因不能转录(转录降低)【解析】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含有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和转录起始所需的保守序列,多数位于结构基因转录起始点的上游,启动子本身不被转录。但有一些启动子(如tRNA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下游,这些DNA序列可以被转录。启动子的特性最初是通过能增加或降低基因转录速率的突变而鉴定的。【详解】(1)ABA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当植物处于胁迫状态时,体内ABA含量会升高,ABA处理可模拟外界不良环境,使植物产生胁迫响应。(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部位,故拟南芥R基因编码的D酶能够切除某些基因启动子区DNA分子上的甲基基团,即DNA去甲基化,从而改变染色质结构,使RNA聚合酶能够与该部分启动子结合,从而开启相关基因的转录。①科研人员以R基因突变体及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ABA进行处理,统计种子萌发率,分析图1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结果显示,ABA浓度为0.9、1.2μM时,突变体种子萌发率较野生型明显降低;推测R基因突变体由于D酶活性丧失,种子萌发对较高浓度的ABA胁迫更加敏感,可能与胁迫响应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有关,甲基化程度影响了植物对ABA的响应。②研究发现NIC基因是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所需的关键基因之一。科研人员检测了1.2μM的ABA处理后,拟南芥R基因突变体及野生型种子中NIC基因启动子不同区域的DNA甲基化程度,分析图2结果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