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秋季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秋季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秋季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秋季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季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自然人单位D.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2、下列属于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是______。A.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B.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C.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D.A国公民在B国贩卖了巨量毒品后进入了我国3、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指______。A.依法被关押的人员B.罪犯C.犯罪嫌疑人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4、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不得假释的是______。A.惯犯B.累犯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D.再犯5、根据规定,在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______。A.应以抢夺罪论处B.应以抢劫罪论处C.应以抢夺罪的加重犯处罚D.应以抢夺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6、高利转贷罪的主观方面是______。A.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B.犯罪故意,并且具有使用的目的C.犯罪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D.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7、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原则依据是______。A.犯罪同类法益B.犯罪的对象C.犯罪的客体D.犯罪的手段8、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实行时间是______。A.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B.在合同履行过程中C.在谈判过程中D.在合同签订过程中9、我国刑法中的赦免是指______。A.特赦B.大赦C.特赦和大赦D.大赦、特赦和免除10、量刑的对象只能是______。A.犯罪嫌疑人B.被羁押的人C.犯罪人D.人犯11、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累犯应从重处罚贯彻的刑法原则是______。A.罪刑法定原则B.平等适用刑法原则C.罪责自负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12、妨害公务罪中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______。A.是暴力、威胁方法B.可以是作为和不作为C.只能是作为D.没有限制13、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______。A.犯罪目的说B.犯罪构成说C.犯罪结果说D.犯罪行为说14、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人民警察D.国家工作人员15、在我国适用面最广的主刑是______。A.无期徒刑B.有期徒刑C.罚金D.死刑16、不属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是______。A.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B.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C.影响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D.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17、走私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故意,并且具有______。A.贩卖的目的B.牟利的目的C.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D.传播的目的18、我国现行刑法对其溯及力采用的原则是______。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19、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医生B.医生和护士C.医院的工作人员D.医务人员20、狭义的刑法是指______。A.特别刑法B.单行刑法C.刑法典D.附属刑法二、多项选择题21、间谍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______。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为境外人员提供情报E.参加恐怖组织22、关于刑法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严厉性B.补充性C.保护范围的广泛性D.保护范围的不完整性E.对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性23、犯罪未遂的特征包括______。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B.犯罪未得逞C.尚未着手实行犯罪D.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E.存在于任何犯罪中24、刑法分则条文对基本罪状的描述方式有______。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参见罪状)E.复杂罪状25、下列属于赖以实现特殊预防的刑罚功能有______。A.限制再犯条件的功能B.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C.个别威慑功能D.教育感化功能E.安抚功能三、名词解释题26、罚金27、减轻处罚28、集资诈骗罪29、特别刑法四、判断说明题30、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表明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1、对于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缓期执行期间抗拒改造,就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32、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数额巨大,同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均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六、简答题33、贪污罪客观方面的特征。七、论述题34、论述被害人承诺排除犯罪性的原因与条件。八、案例分析题3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15年陈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7年刑满释放后,某日到某商场金店,见其柜台里存放有一条重14.09克,价值人民币4103元的金项链,与自己原有的一条假金项链的式样完全相同,遂产生以假换真的邪念。她随后到家中取出假的金项链带在身上。然后返回该柜台,向售货员谎称购买金项链,要售货员将金项链拿出供其挑选。陈某在“挑选”过程中,趁售货员不备,用假项链换了上述的真项链,然后借口不买了,离开了现场。数日后,当陈某再次到金店准备以同样手段调换项链时被发现,并被当场抓获。对于陈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本罪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2、A[解析]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情况是指,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中国刑法。我国《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意味着即使上述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不适用我国刑法。3、D[解析]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4、B[解析]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5、B[解析]根据司法实践,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①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②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③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6、D[解析]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还必须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归还信贷资金的意图。否则成立贷款诈骗罪。7、C[解析]我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类法益。如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决水等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公共安全是这类犯罪的同类客体。正确认识犯罪的同类客体,有利于对犯罪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8、A[解析]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9、A[解析]赦免是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其罪、免除其刑的一种法律制度,包括大赦与特赦。我国已经取消了大赦制度,《刑法》所指的赦免应仅限于特赦。10、C[解析]量刑,是指依法对犯罪人裁量刑罚。具体地说,是指审判机关在查明犯罪事实、认定犯罪性质的基础上,依法对犯罪人裁量刑罚的审判活动。11、D[解析]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的处罚方式,体现了罪行相适原则。12、A[解析]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以及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13、B[解析]关于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通常采取犯罪构成说。即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行为数次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的也是数罪。14、B[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行政执法人员,即依法具有执行行政法职权的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15、B[解析]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是名副其实的主刑。其特点与内容如下:①有期徒刑剥夺犯罪人的自由。②有期徒刑具有一定期限。③有期徒刑的基本内容是对犯罪人实行劳动改造。16、C[解析]危害结果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意义包括:①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当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要件时,如果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成立犯罪,过失犯罪便是如此。②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不管人们以什么标准区分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可以肯定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发生了危害结果,才可能成立犯罪既遂。③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在一切犯罪中,危害结果对量刑都起影响作用。因为危害结果是反映社会危害性的事实现象,刑罚必须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17、C[解析]走私淫秽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走私淫秽的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书刊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行为。本罪主观上不仅要求故意,而且要求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18、C[解析]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19、D[解析]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即直接从事诊疗护理事务的人员,包括国家、集体医疗单位的医生、护士、药剂人员,以及经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个体行医人员。20、C[解析]刑法可以分为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刑法典是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二、多项选择题21、ABC[解析]间谍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三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①参加间谍组织充当间谍。②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进行间谍活动。间谍组织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成员的指使、委托、资助,进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活动的人。③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22、ABCDE[解析]刑法具有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有属性,包括:①刑法保护的范围很广泛,保护人身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社会秩序等许多方面的法益(法所保护的利益)。②刑法保护的范围虽然很广泛,但它同时具有不完整性。③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法益时,才由刑法保护。④刑法具有严厉性。其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⑤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23、ABD[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未遂具备以下特征:①已经着手实行犯罪;②犯罪未得逞;③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24、ABCD[解析]罪状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对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基本罪状);②对加重或减轻法定刑的适用条件的描述(加重、减轻罪状)。分则条文对基本罪状的描述方式,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即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空白罪状(参见罪状)。25、ABCD[解析]赖以实现特殊预防的刑罚功能包括以下内容:①限制、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②个别威慑功能;③教育感化功能。上述三个方面的功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限制、消除行为人再犯条件的措施本身,就是个别威慑的力量所在和促使其接受教育改造的前提。三、名词解释题26、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罚金的处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①选处罚金;②单处罚金;③并处罚金;④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7、减轻处罚是指低于法定最低刑判处刑罚。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①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时予以减轻处罚;②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需要减轻处罚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减轻处罚。28、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特征有:①本罪客观方面必须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并且数额较大。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资金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或者其他骗取集资款的手段。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法规有关集资的实体规定或者程序规定,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集资以承诺回报为前提,但所承诺的回报不必具有确定性。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才成立本罪。②本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③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9、特别刑法是仅适用于特别人、特别时、特别地或特别事项(犯罪)的刑法。一般来说,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属于特别刑法。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仅适用于中国的特别地,也可谓中国的特别刑法。当某种行为同时符合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的规定时,应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仅适用特别刑法;如果某一行为同时符合两个同等效力的特别刑法的规定,则应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仅适用新的特别刑法;如果某一行为同时符合两个效力不同的特别刑法,则应适用效力更高的特别刑法。四、判断说明题30、错误。理由:认定因果关系不等于认定刑事责任。认定某种行为与某种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特定危害结果。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与所造成的结果在客观上是什么性质、在刑法上属于何种类型,这不是因果关系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判断行为与结果的性质。另一方面,应否负刑事责任不仅取决于客观事实,还取决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所造成的结果的心理状态;在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没有刑法所要求的故意与过失,因而不可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有刑事责任。31、正确。理由:对于被判处死缓的犯罪人,有三种处理结局:①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②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③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这里的故意犯罪,仅限于表明犯罪人抗拒改造、情节恶劣的故意犯罪,而不是泛指任何故意犯罪。32、错误。理由: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定罪处罚,而非一律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六、简答题33、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其客观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权力与地位所形成的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2)必须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①侵吞,即将自己因为职务而占有、管理的公共财物据为己有或者使第三者所有,包括对公共财物进行事实上的处分与法律上的处分。②窃取,是指违反占有者的意思,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③骗取,是指假借职务上的合法形式,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办法取得公共财物。(3)必须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本罪对象必须是公共财物,但不限于国有财物。但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成立贪污罪,必须是非法占有了国有财物。七、论述题34、被害人的承诺,符合一定条件,便可以排除损害被害人法益的行为的犯罪性。(1)被害人承诺排除犯罪性的原因:被害人请求或者许可行为人侵害其法益,表明其放弃了该法益。既然如此,法律就没有必要予以保护;损害被放弃的法益的行为,就不构成犯罪。(2)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①被害人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对于国家、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故只有被害人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才有可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但即使是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也有一定限度。如经被害人承诺而杀害他人的行为,仍然成立故意杀人罪。②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③承诺必须是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故戏言性的承诺、基于强制或者威压作出的承诺无效。但如果仅仅是关于承诺动机的错误,应认为该承诺具有效力,成为排除犯罪的事由。④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被害人在结果发生前变更承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