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目初赛题目及答案_第1页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目初赛题目及答案_第2页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目初赛题目及答案_第3页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目初赛题目及答案_第4页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目初赛题目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目初赛题目及答案

启用前?绝密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自助阅览室

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第四届心理家园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学院班级

队名

队长队长电话队长学号

队员姓名

1

第一部分客观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第一个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教育学家、哲学家是(C)

A、艾宾浩斯B、冯特C、赫尔巴特D、

铁钦纳

2、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来自

(B)

A、实验室实验法B、医学临床经验C、心理分析理论

D、理论假设

3、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

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心理学学派是哪一个,(A)

2

A、行为主义心理学派B、格式塔心理学派

C、机能主义心理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4、“江ft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人格的

(C)

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D、能与社会以统一性

5、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

儿童,告诉他们的班

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

现“智力超常”儿童

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C)

A、反应定势B、肯定偏向

3

C、罗森塔尔效应1)、安慰剂效应

6、古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

人际吸引是指两个人在()方面的接

近。

(A)

A、经历B、时间C、空间D、态度

7、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

(D)

A、功能固着B、幻觉C、思维定势D、

错觉

8、张某自参加工作以来,对待工作一直态度认真、一丝不

苟、兢兢业业。他的直接上级李某对他

的评价极高。但由于多年未曾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其能力

4

与所从事的工作有些不匹配,以至影响

了工作效率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王某将这一现象反映给李某,但李某回

答:“不可能〜张工作一直

都是勤勤恳恳,我是了解的,绝对不可能出现你所说的那种现象〜”李某的判

断,是社会知觉中的:(C)

A、第一印象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效应D、近因效应

9、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

办法,只好依着他。

导致该儿童的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

(B)

A、经典条件反射B、耍赖行为受到强化

C、该儿童天生脾气坏D、该儿童有多动症

10、有人不可自控地思考“天上的白云为什么不掉下来,”,

5

这是强迫症中的(A)

A、强迫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情绪D、强迫情结

11、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

□这种失眠属于什么

失眠,

(D)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率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12、一患者在周围没有人说话的情况下,听到别人骂他,这是(C)

A、错觉B、关系妄想C、幻听D、被害妄想

13、在某个咨询案例成功后,咨询师感到十分满足,感觉自己改变了求助者的

生活,这说明(C)

6

A、咨询师有助人为乐的价值趋向

B、咨询师十分负责任

C、咨询师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平等地尊重求助者

D、咨询师超过了咨询的限度

14、从生理角度来看,味觉四种基本类型是

(A)

A、酸、甜、苦、咸B、酸、甜、苦、辣

C、酸、苦、辣、鲜D、鲜、甜、苦、咸

15梦吃、梦游和尿床等现象多发生在睡眠的哪一个阶段,

(C)

A、轻睡期B、沉睡期C、深度睡眠D、过渡阶段、

16、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

7

的现象称为(D)

A、社会促进B、从众C、利他D、社会惰化

17、心理学的研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任凭研究者的主观臆测来肯定或否定某

种结论,这是心理学

研究中要遵循的哪一个原则,

(A)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8、青少年矛盾心理不包括

(C)

A、理想与现实矛盾B、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C、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D、坦率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8

19、以下哪个观点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B)

A、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意识小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B、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

循环

C、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意识大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D、整体小于部分之和,意识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大于反射弧的循环

20、一位工作繁忙无暇陪孩子的父亲,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质来消除心中愧疚感

,并用这个行动来证

明他是照顾孩子的,另外新年时节,打破东西说是“岁岁平安”。这些都是采

用0的心理防御机

9

制。

(C)

A、反向B、合理化C、仪式于抵消D、理想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注:多选或少选,

该小题无分)

1、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

(ABCD)

A、意志的果断性品质不断增强同犹豫不决、仓促行事的意

志特点相伴

B、意志的自觉性品质不断提高于盲目性不同程度共存

C、在意志的坚韧性品质得到锻炼中,动摇、执拗意志特点

依稀存在

D、意志的自制力品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容易被情绪所

10

左右

2、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BD)

A、情绪B、记忆

C、意志D、语言

3、大学生学习在学习方法方面的特点是

(ACD)

A、学习的自主性比较大B、学习的批判性不足

C、学习的途径较多D、学习的自觉性较强

4、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

(ABCD)

A、多血质B、粘液质

C、胆汁质D、抑郁质

11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BC)

A、主观性原则B、协同性原则

C、预防性原则D、同质性原则

6、现代的“健康”指的是(ABCD)

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

道德健康

7、心理咨询的原则(BC)

A、自我开放原则B、保密原则

C、咨询与治疗互相结合原则D、治疗重于预防原则

8、交际的技巧有

12

(ACD)

A、换位思考B、共情

C、善用赞扬和批评D、移情

9、当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时,自我既要使现实能够

允许,又要使超我能

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以下哪一些

是常见的心理防御机

(ABD)

A、压抑B、潜抑

C、攻击D、转移

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人的

(BCD)

13

A、阴暗面B、情欲性

C、本能性D、自然性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

1、冯特发表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标志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因此冯特被称

为科学心理学之父。(x)

2、一般情况下,7~10岁的可持续注意时间约为20分钟。

(?)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X)

5、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

常常统称为“心理障

14

碍”。或称为异常行为。(?)

6、西蒙和赫尔曼等人共同创建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开辟了

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方向。

(X)

7、心理咨询主要是针对非正常人,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帮

助。(X)

8、心理防御机制是在超我受到自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

面的胁迫,却难以承受压力产生的焦虑

反应。

(X)

9、高原现象不是练习成绩的停顿现象。(?)

10、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

化的。(X)

15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它们分别是、

、、、O

2、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他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

次分别遵循的原则是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

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

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那么“五

快”是指吃得快、

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好”是指良好的个性人格

、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4、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

16

为反应,此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退回。

5、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

为主义,其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新的新行为主义,其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第二部分主观题(50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补偿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

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称为补偿。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

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

17

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研究需遵循以下几个基

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单阐述青蛙效应的来源,并说明该效应反映了什么道理。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

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

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

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

18

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