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关:古诗鉴赏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_第1页
第八关:古诗鉴赏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_第2页
第八关:古诗鉴赏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_第3页
第八关:古诗鉴赏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_第4页
第八关:古诗鉴赏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2025年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全国通用)古诗鉴赏2025年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全国通用)考察趋势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考察趋势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语文古诗鉴赏部分的考察趋势也在发生变化。预计2025年的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素养的考查:试题将不仅仅局限于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还会涉及对作者情感、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以及对古诗文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2.实践应用能力:学生需要能够将古诗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展现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应用。3.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表达,如对古诗文进行改编、续写等。4.信息技术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古诗文的学习和鉴赏可能会融入更多数字化、多媒体的元素,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使用电子设备辅助阅读和分析。5.文化传承与创新:试题可能会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以及在传承中寻求创新的能力。6.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笔试评价,可能会增加口头表达、小组讨论、项目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综上所述,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部分的考察将更加全面和深入,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备考时应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加强实践应用,以及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能力。思维导图解题方法01、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02、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鉴赏技巧: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手法)步骤二:(写什么内容)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例4】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03、语言赏析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2)诗中某个词能否改为其它的词,说说你的看法。【例5】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问)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例6】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

③“生”字和“入”字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④透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答题步骤:1、寻找有表现力的词,如:动词、色彩词等等。

2、有运用表现手法的再赏表现手法。04、对诗意的理解能力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6、诗人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昌龄的雄健浑厚,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韩愈的奇特新颖,李贺的忧郁激愤,元稹的艳丽浅近,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黄庭坚的自然流畅,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辛弃疾的气势雄壮。复习要点中考古诗鉴赏复习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古诗的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2.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熟悉古诗的格律、韵律、对仗等基本形式,以及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3.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4.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评价诗歌的语言美、结构美、意蕴美等艺术特点。5.学习古诗的鉴赏方法:掌握如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鉴赏古诗,如从文学史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等。6.练习古诗的默写和背诵:通过默写和背诵来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7.阅读和分析历年中考古诗鉴赏的真题和模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通过以上要点的复习,可以系统地提高古诗鉴赏的能力,为中考古诗鉴赏部分的考试做好准备。知识点覆盖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诗词常用典故和惯用意象古诗常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平时接触过后和常识的一定要尽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柳”与“留”谐音,借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2.长亭。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如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3.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4.酒。酒除可排解愁绪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思乡类意象(多表达思念家乡、牵挂亲人之情)1.月亮。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鸿雁。如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双鲤。因古人常将书信叠成双鲤形或将书信夹在鲤鱼形的木板中寄出,故文学中常以“双鲤”作为书信的代称。如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4.捣衣砧声。古时,妇女常于寒冬来临之际的秋夜,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把布帛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进而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在外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不禁回想起家中的温暖,于是徒添胸中无尽的乡愁。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愁苦类意象(用以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1.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芭蕉。表达孤独忧愁的心绪,特别是离情别绪。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3.流水。多为抒写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猿猴。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李白《远别离》:“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5.杜鹃/子规。杜鹃鸟的哀鸣,多代表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6.斜阳(夕阳、落日、残阳)、西风。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7.黍离。多表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萧德藻)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代表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如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2.梅花。代表孤清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松柏。代表坚贞不屈的人格。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4.竹。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代表不争艳丽、不媚不谄、凌雪不凋、顽强不屈的高尚品格。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5.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3.连理枝、比翼鸟。多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如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战争类意象(表示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的向往)1.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楼兰。指边境之敌。古诗文中,常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羌笛。多见于唐代边塞诗,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东篱。因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文人多借“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悠闲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2.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古诗词中常见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常见情感(1)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感(2)沧海桑田、昔盛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委婉批评当今统治者(4)追慕先贤的才华与功绩,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怆(5)借古人故事言自己的生平遭遇,感慨悲愁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常见情感(1)单纯咏物,表达诗人热爱自然、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2)托物言志:名为咏物,实则为了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行、不俗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常见情感(1)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2)表示对黑暗官场或社会现实的不满(3)表达对自由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4)表明超脱、淡泊、闲适、恬静的心境,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清高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