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必修2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必修2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必修2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必修2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中生物学科水平考试必修2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下图所示,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④⑤⑥【答案】C【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析杂交实验过程①②④⑤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⑥为受精作用。【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过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形成2种配子,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③⑥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形成受精卵,没有发生基因重组;④⑤过程是两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4种配子,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为了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及致死现象),某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若后代只有一种表型,则不能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B.一对表型不同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雄个体的表型及比例都相同,则基因A、a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选用表型不同的雌雄果蝇正反交可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D.纯合的直毛雌果蝇和非直毛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都为直毛,则可判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C【分析】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一般与性别无关,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详解】A、若让两只表型不同的纯合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仅有一种表型,则此时后代的表型即为显性性状,A错误;B、一对表型不同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雄个体的表型及比例都相同,则基因A、a也可能仅位于X染色体上,如基因型为XAXa的果蝇与基因型为XaY的果蝇杂交,后代雌、雄个体表型及比例都为直毛:非直毛=1:1,B错误;C、选用表型不同的纯种雌雄果蝇正反交,如果后代表型均与性别无关,则可判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可判断基因A、a仅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D、纯合的直毛雌果蝇和非直毛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都为直毛,说明直毛是显性性状,不论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都会出现该现象,所以无法判断基因A、a的位置,D错误。故选C。3.研究发现,某种植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存在性反转现象,基因a纯合时可使雌株发生性反转成为雄株、而雄株不会发生性反转;皆因A无此现象。让纯合雄株与杂合雌株杂交,F1中雌株∶雄株=1∶3。不考虑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雄株中的纯合子占1/3B.F1中发生性反转产生的雄株占F1雄株的比例为1/3,且无法判断A/a基因的位置C.F1雄株的基因型有3种或2种D.F1中雌株的基因型与亲本雌株的基因型均相同【答案】A【分析】伴性遗传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叫做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不确定时,常用假设法分析。【详解】A、如果Aa在常染色体上,选择了纯合的雄株和与杂合雌株(Aa)杂交,F1中雌株∶雄株=1∶3,说明雄株基因型是aa,子代雌株基因型只能是Aa,雄株中基因型有1/3Aa,1/3aa,1/3aa(雌株转化为雄株),所以纯合子的比例为2/3,A错误;B、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纯合雄株(XaY)与杂合雌株(XAXa)杂交,F1雌株的基因型为1/4XAXa,F1雄株的基因型为1/4XAY,1/4XaY,14XaXa(性反转)。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纯合雄株(aaXY)与杂合雌株(AaXX)杂交,F1雌株的基因型为1/4AaXX,F1雄株的基因型为1/4AaXY,1/4aaXY,1/4aaXX(性反转)。综上,F1中由性反转产生的雄株占F1雄株的比例为1/3,且无法判断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B正确;C、根据A项解析,如果Aa在常染色体上,则F1雄性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根据B项解析,如果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F1雄株的基因型为XAY,XaY,XaXa(性反转),有3种基因型,C正确;D、根据AB项解析,aa或XaXa都会变为雄株,因此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雌雄基因型是aa和Aa,而子代中雌性只有Aa,如果基因在X染色体上,亲代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雄株的基因型为XaY,则子代雌性基因型为XAXa,综上,基因A、a无论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F1中雌株的基因型与亲本雌株的基因型均相同,D正确;故选A。4.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鱼引入世界各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总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品系。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品系个体做杂交实验(相关基因用B、b表示),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出现不同尾形鱼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中雌雄鱼自由交配,其子代中深蓝尾鱼所占的比例为1.2C.浅蓝尾鱼测交实验后代表型及比例是浅蓝尾∶紫尾=1∶1D.F2中深蓝尾个体与浅蓝尾个体杂交,F3中不会出现紫尾个体【答案】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A、浅蓝尾相互交配,F2出现了1:2:1的性状分离比,为3:1的变式,所以这对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B、深蓝尾和紫尾杂交,F1全为浅蓝尾,F1相互交配,F2中深蓝尾:浅蓝尾:紫尾=1:2:1,说明这对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且是不完全显性,假设深蓝尾是BB,紫尾是bb,浅蓝尾是Bb,如果F2相互交配,则产生的配子B:b=1:1,F3中依然是深蓝尾:浅蓝尾:紫尾=1:2:1,紫尾的比例为1/4,B错误;C、浅蓝尾个体的基因型是Bb,进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1:1,由于无法确定深蓝尾和紫尾个体的基因型哪个是BB,哪个是bb,所以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无法确定,C错误;D、F2的深蓝尾基因是bb或BB,和浅蓝尾Bb杂交,子代基因型是Bb和bb或BB和Bb,不会出现紫尾,D正确。故选D。5.A和a,B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染色质DNA的复制B.若AaBb个体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中都含有Aa,减数分裂Ⅰ的2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D.有丝分裂的子细胞是AaBb、减数分裂一定形成AB、Ab、aB、ab型4种子细胞【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Ⅰ: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分裂Ⅱ: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分裂只在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进行染色质DNA的复制,A错误;B、若AaBb个体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只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也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B错误;C、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相同,得到的2个子细胞中都含有Aa;减数分裂Ⅰ若发生互换,则减数分裂Ⅰ得到的2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C正确;D、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相同,都形成AaBb型2个子细胞;因A和a,B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若不考虑互换,则减数分裂能得到两种类型(AB、ab或Ab、aB)的子细胞,D错误。故选C。6.用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1为纯合子B.F1的表型为黄色圆粒C.F2有9种基因型D.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答案】A【分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YYRR×yyrr或YYrr×yyRR)作亲本,杂交获得F1(YyRr),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Y-R-)、黄色皱粒(Y-rr)、绿色圆粒(yyR-)、绿色皱粒(yyrr)的比例约为9:3:3:1。【详解】A、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YYRR×yyrr或YYrr×yyRR)作亲本,杂交获得F1(YyRr)为杂合子,A错误;B、F1(YyRr)的表型为黄色圆粒,B正确;C、F2的基因型有3×3=9种,C正确;D、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4,D正确。故选A。7.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16 B.1/8 C.3/8 D.0【答案】D【分析】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0×1/2×0×1/2=0。故选D。8.按自由组合定律,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形成的配子种类有()A.4种 B.6种 C.16种 D.32种【答案】C【分析】1、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2、AaBBCcDdeeFf有Aa、Cc、Dd、Ff4对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均能形成两种配子,而BB、ee只能形成一种配子。【详解】AaBBCcDdeeFf有AaCcDdFf4对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均能形成两种配子,能形成2×1×2×2×1×2=16(种)配子。故选C。9.如图是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 B.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分析】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据图可知,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分裂后期,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a至c为减数分裂I,d和e为减数分裂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a→b→c的过程,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分离B.图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图c、e中的细胞染色体移动出错会导致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异常D.图d时期的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答案】C【分析】据题可知,图中细胞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图a细胞中发生了联会配对现象,属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图b细胞中同源染色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属于减数分裂Ⅰ中期,图c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属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图d细胞正在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图e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色体分开,着丝粒不断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图a→b→c的过程,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A错误;B、图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B错误;C、图c、e分别处于减Ⅰ的后期与减Ⅱ后期,染色移动出错时会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异常,最终会导致精子染色体数目异常,C正确;D、图d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不进行复制,D错误。故选C。11.假如蛙的20个初级卵母细胞能正常分裂,能形成的卵细胞数目是()A.10个 B.20个 C.30个 D.40个【答案】B【分析】精原细胞与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区别: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精原细胞是均等分裂,卵原细胞是不均等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详解】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则20个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产生20个卵细胞,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下图是高等动物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Ⅰ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Ⅱ过程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C.Ⅲ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D.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答案】B【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分析题图:Ⅰ过程代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Ⅱ过程表示受精作用,Ⅲ过程代表个体发育的过程。【详解】A、Ⅰ过程代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两次,A正确;B、Ⅱ过程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该过程发生了没有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错误;C、Ⅲ过程表示个体发育,其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以在体细胞中,也可能发生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C正确;D、受精卵中细胞核DNA来自于父母双方,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D正确。故选B。13.观察下列细胞分裂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以上四个细胞可以来自同一个雌性动物B.图①中含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脱氧核苷酸链C.图④中存在着4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D.图②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或者有丝分裂的前期【答案】C【分析】图①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图②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图③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④着丝粒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图③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来自雄性动物,A错误;B、图①中含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B错误;C、图④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加倍,所以存在着4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D、图②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D错误。故选C。14.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萨顿通过研究蝗虫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形态和结构,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答案】D【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真核细胞中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萨顿通过研究蝗虫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形态和结构,结合孟德尔的实验,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是相同基因或者等位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C正确;D、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15.下列关于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DNA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染色体的相对稳定性【答案】D【分析】研究表明,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A、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A正确;B、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遗传信息的载体;对于RNA类型的病毒而言,遗传信息的载体是RNA,B正确;C、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1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D、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共同构成的,所以是蛋白质和DNA共同决定了染色体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D。16.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了染色体遗传理论,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如图是摩尔根研究果蝇眼色(红眼、白眼分别受B、b控制)遗传的部分实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F1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与亲本红眼雌果蝇不同C.F2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与亲本白眼雄果蝇不同D.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答案】C【分析】分析遗传图解:图中红眼与白眼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根据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红眼与白眼杂交,F1均为红眼,则红眼为显性性状;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故F1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XBXb,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XBY,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F1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与亲本红眼雌果蝇不同,B正确;C、F2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与亲本白眼雄果蝇相同,都是XbY,C错误;D、F1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XBXb,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XBY,故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D正确。故选C。17.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类比推理法 B.假说一演绎法C.同位素标记法 D.荧光标记法【答案】B【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详解】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用的方法是先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进行解释,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即假说演绎法,ACD错误,B正确。故选B。18.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雌雄果蝇都有控制图示相关性状的基因B.图示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图示基因间的关系互为非等位基因D.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答案】D【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雄果蝇都有X染色体,因此都有控制图示相关性状的基因,A正确;B、图示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位于一条染色体不同位置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C正确;D、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含有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D。19.某果蝇细胞内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发生变异的情况)()A.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倍增B.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cn基因的数目一定为2个C.有丝分裂后期、上图的四个基因不可能出现细胞的同一极D.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答案】D【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它们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型。2、题图分析:图中所示常染色体上有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两种基因,X染色体上有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两种基因,它们都是非等位基因的关系。【详解】A、中心粒在间期进行复制,A错误;B、果蝇为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2个,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的果蝇细胞来源于一个cn基因纯合的个体,则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内cn基因的数目有4个,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时,每一极都含有图示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因此图示四个基因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错误;D、果蝇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正确。故选D。20.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假设图中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3的基因型是()A.XBY B.XbY C.XBXb D.XBXB【答案】B【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②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详解】分析遗传系谱图: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他们所生患病男孩为XbY,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下列是对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异同点进行的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两个实验均符合对照原则,且都采用同位素标记法C.两个实验均选用结构简单、增殖迅速的生物为材料D.两个实验的实验思路不相同【答案】C【分析】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过程:利用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提取灭活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蛋白质、RNA等物质,分别和R型肺炎双球菌共培养,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的形态。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①标记噬菌体: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或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用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③短时间培养后,搅拌、离心。④检测和记录结果。【详解】A、两个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B、两个实验均符合对照原则,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没有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C、两个实验都选用了细菌、病毒这些结构简单、增殖迅速的生物为材料,C正确;D、两个实验的实验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各成分的作用,D错误。故选C。22.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该实验表明(

)A.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D.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答案】A【分析】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详解】T2噬菌体的结构中有DNA和蛋白质,用同位素32P标记DNA分子,结果表明含32P的DNA分子进入细菌体内并在子代中检测到32p,因此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研究人员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结果可推知DNA在24h内连续分裂3次B.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氢键C.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若直接将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也能得到两条带【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将DNA被14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5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5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5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代的2个DNA分子都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详解】A、由于14N单链∶15N单链=1∶7且最初应该有两个含有14N的单链,推出DNA分子有8个,复制了3次,A正确;B、DNA分子双链之间的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配对且形成氢键,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氢键,B正确;C、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只能判断DNA单链的标记情况,但无法判断DNA的复制方式,C错误;D、DNA复制3次,有2个DNA是15N和14N,中带,有6个都15N的DNA的重带,共两条条带,D正确。故选C。【点睛】24.下列为DNA片段及碱基配对示意图,碱基之间的虚线代表氢键,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A和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5.在对DNA结构的探索中,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B.在双链DNA分子中,G/C碱基对越多,其结构越稳定C.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其空间结构千差万别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其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答案】C【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B、在双链DNA分子中,G/C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A/T碱基对之间有两个氢键,G/C碱基对越多,含有的氢键就越多,DNA的结构就越稳定,B正确;C、DNA分子具有相同的双螺旋结构,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其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即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C。26.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后产生的前体RNA会被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切除内含子转录的RNA片段并使之快速水解,外显子转录的RNA片段则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剪接体的结构组成与染色体相同B.图中a和c表示能编码氨基酸的外显子转录出的RNA片段,b表示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不具有编码序列C.剪切体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前体mRNA中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剪切下来D.mRNA中具有启动翻译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翻译的终止密码子【答案】A【分析】1、真核细胞的基因由内含子和外显子组成,内含子转录出来的RNA片段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外显子转录出来的RNA片段能编码蛋白质,故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出的mRNA片段需要加工后才能转变为成熟的mRNA,直到蛋白质的合成。2、由题干“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后产生的前体RNA会被剪接体切除内含子转录的RNA片段并使之快速水解,外显子转录的RNA片段则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可以推知:图中a、c是由外显子转录出来的RNA序列,b是由内含子转录出的RNA序列,b被剪接体切除后会快速水解。【详解】A、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剪接体的结构组成与染色体不同,A错误;B、由图可得知:剪接体将前体mRNA中的b切除,将a、c连接在一起形成成熟mRNA,所以a和c表示能编码氨基酸的外显子转录出的RNA片段,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b是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不具有编码序列,B正确;C、剪切体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将前体中内含子转录的RNA片段剪切下来并将外显子转录出的RNA片段则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C正确;D、mRNA中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分别是翻译的起点和终点,D正确。故选A。27.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翻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翻译需要DNA作模板,tRNA作为转运工具B.翻译是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不需要酶的参与C.原核细胞中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D.翻译时所需的氨基酸种类与密码子的数量相等【答案】C【分析】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详解】A、翻译需要mRNA为模板,tRNA作为转运工具,A错误;B、翻译是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需要多种酶的参与,B错误;C、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是细胞质,所以可以边转录边翻译,C正确;D、氨基酸由21种,密码子有64种,翻译时所需的氨基酸种类一般小于密码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C。28.如图是某种tR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tRNA可携带20种氨基酸B.该tRNA中含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C.由于不同tRNA携带的氨基酸可能相同,tRNA共20种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识别终止密码子的tRNA可能有多种【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tRNA结构示意图,关于tRNA,其结构一般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特点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作用是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详解】A、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B、t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因此其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tRNA分子中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因此一定含有氢键,B正确;C、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但一种tRNA只携带一种氨基酸,C错误;D、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故没有识别终止密码子的tRNA,D错误;故选B。29.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沿一定方向的流动叫信息流,如图所示,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个过程可在神经细胞中发生B.根据氨基酸序列能推出唯一一种核糖核苷酸序列C.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所有生物均存在图中①②③④⑤过程D.原核生物拟核基因的②和③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未分开的【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详解】A、人体的神经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而不存在图中①过程,A错误;B、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的特点,即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一到多个密码子,故根据氨基酸序列不能推出唯一一种核糖核苷酸序列,B错误;C、题图①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体内,存在①②③,但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存在①;DNA病毒在其宿主细胞内存在①②③;普通的RNA病毒在其宿主细胞内存在③④;逆转录病毒在其宿主细胞内存在①②③⑤,C错误;D、原核生物在拟核区边转录边翻译,故原核生物拟核基因的②和③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未分开的,D正确。故选D。30.下列关于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C.基因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选择性丢失D.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答案】C【分析】1、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控制性状,包括: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否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调控的。2、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详解】A、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控制性状,其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B、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控制性状,其一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正确;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此细胞分化的本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是基因丢失,C错误;D、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D正确。故选C。31.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导致配子种类多样化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答案】D【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类型: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详解】AB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导致配子种类多样化,ABC正确;D、纯合子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D。32.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B.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正常人细胞内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且相关基因也会表达【答案】C【分析】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详解】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因此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A正确;B、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下降,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B正确;C、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C错误;D、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因此正常人细胞内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且相关基因也会表达,D正确。故选C。33.酪氨酸酶基因(A)有3种隐性突变基因(a1、a2、a3),均能使该基因失效导致白化病。下图为3种突变基因在A基因编码链(与转录模板链互补)对应的突变位点及碱基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三种突变基因之间互为等位基因B.a1基因与A基因的表达产物相比,多一个甘氨酸而其他氨基酸不变C.a2和a3基因都只替换一个碱基对,表达的产物只有一个氨基酸差异D.对白化病患者父母(表型正常)进行基因检测,双方都含突变基因(a1、a2、a3)中的一个【答案】C【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A、图中A基因突变为a1、a2和a3三种基因,这三种基因是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也可以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正确;B、a1是在A基因编码链的GAG的GA之间插入了GGG,编码链变为GGGGAG,相比以前多了三个碱基GGG,所以其模板链多了CCC,转录形成了mRNA多了GGG,因此多了一个甘氨酸,而其他氨基酸不变,B正确;C、a2基因CGA变为TGA,DNA分子的模板链是ACT,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密码子为UGA,是终止密码子,所以如果发生a2突变,则编码的蛋白质少了多个氨基酸,C错误;D、白化病患者父母表型正常,携带患病基因,可能发生在a1、a2或a3,因此进行基因检测,可含其中三种基因,D正确。故选C。34.下图中代表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是()A.

B.

C.

D.

【答案】C【分析】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详解】A、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3条,所以是三个染色体组,A不符合题意;B、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2条,所以是两个染色体组,B不符合题意;C、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1条,所以是1个染色体组,C符合题意;D、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所以是四个染色体组,D不符合题意。故选C。35.秋水仙素能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其原因是(

)A.能够促进细胞的融合B.能够促进DNA的大量复制C.抑制细胞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D.能够促使染色体大量复制【答案】C【分析】1、多倍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细胞在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由于受到某些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骤变等)的影响,使得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染色体不能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于是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在此细胞基础上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形成加倍的组织或个体。2、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聚乙二醇能促进细胞融合而不是秋水仙素,A错误;BD、秋水仙素只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能促进DNA或染色体的大量复制,BD错误;C、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故选C。36.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会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A.随机交配 B.基因突变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答案】A【分析】群体中的基因频率能保持稳定的条件:①群体是极大的;②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产生;④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⑤没有自然选择。【详解】A、随机交配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正确;B、基因突变会导致生物的基因发生改变,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C、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错误;D、染色体变异可能会使生物的基因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37.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玉米(二倍体)与矮秆(d)易染锈病(t)玉米培育矮秆抗锈病玉米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C.过程④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此育种方法选出的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答案】D【分析】分析图可知,图示为单倍体育种,纯种高秆抗锈病的基因型为DDTT,纯种矮秆易染锈病的基因型为ddtt,F1基因型是DdTt。①表示杂交,②表示减数分裂,③表示花药离体培养,④表示秋水仙素处理的过程。【详解】A、过程①表示杂交获得子一代,其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误;B、③是将花药培育为幼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受精作用,B错误;C、③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形成种子,因此④过程应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错误;D、F1基因型是DdTt,其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T:Dt:dT:dt=1:1:1:1,该雄配子发育的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T:Dt:dT:dt=1:1:1:1,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DDTT:DDtt:ddTT:ddtt=1:1:1:1因此该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矮秆抗锈病)的品种占1/4,D正确。故选D。38.某种螳螂褐体色对绿体色显性:在某地区释放一群人工饲养的螳螂,这群螳螂中,褐体色占90%,而褐色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60%;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下降至80%;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以下分析正确的有()A.被释放的群体中、显性基因频率为53%B.第二年褐体色比例下降的原因是原野生螳螂种群隐性基因频率很高C.该地区绿体色较褐体色更有利于螳螂生存D.连续两年的调查,初步证明体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答案】D【分析】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基因型频率+1/2杂合体基因型频率。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详解】A、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基因型频率+1/2杂合体基因型频率;被释放的群体中,褐色体中杂合子约为90%×60%=54%,显性纯合子比例为90%-54%=36%,则显性基因频率约为36%+54%/2=63%,A错误;B、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稍有下降,说明褐体色螳螂个体数的减少与种群中个体的出生、死亡有关,故第二年褐体色比例下降的原因不是原野生螳螂种群隐性基因频率很高,B错误;C、第二年在该地区对该种螳螂进行调查,发现褐体色稍有下降,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从题意分析,绿体色螳螂个体比例保持基本不变,说明该地区绿体色螳螂能适应环境生存,而不是该地区绿体色较褐体色更有利于螳螂生存,C错误;D、第三和第四年的调查结果都与上一年相似,说明褐体色和绿体色个体数目比例保持不变,则初步证明体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频率相对稳定不变,D正确。故选D。39.贵州省关岭生物化石群是全球著名的生物化石群之一,保存了大量的海百合等化石。这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A.胚胎学证据B.化石证据C.比较解剖学证据D.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答案】B【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详解】贵州省关岭生物化石群保存了大量的海百合等化石,这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化石证据,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正确,ACD错误。故选B。40.草甘膦是一种常用除草剂,但亦能杀死玉米。如果把抗草甘膦基因整合到玉米体细胞(二倍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再将该细胞经过组织培养获得的多个玉米植株混种在一块实验田,得到F1;科研人员用草甘膦对F1玉米植株进行处理,有约1/4的个体被淘汰掉,将剩下的玉米植株再进行田间混种得到F2,再用除草剂处理,如此下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理论上,在F3存活的玉米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植株占4/9B.稳定遗传的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后代偶然会出现不抗个体,可能是发生了突变C.用草甘膦处理实验田中玉米植株是一种人为的定向选择D.该实验田中的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种群发生了进化【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由于导入的抗草甘膦基因整合到大豆体细胞(二倍体)的一条染色体上,相当于Aa,自交一代,F1种植的抗草甘膦的植株基因型为1/3AA、2/3Aa,进行田间混种得到F2,再用除草剂处理,如此下去,F2中为4/9AA、4/9Aa、1/9aa,即F2种植了1/2AA、1/2Aa,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3:1,在获得的F3中,AA=9/16、Aa=6/16、aa=1/16,能稳定遗传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植株占9/16,A错误;B、能稳定遗传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基因型相当于AA,后代偶然会出现不抗草甘膦的个体,且这种特性能够遗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变异(缺失了A抗性基因),B正确;C、用草甘膦处理大豆植株抗除草剂,可减少环境的污染,是一种人为的定向选择,C正确;D、科研人员用草甘膦对F1大豆植株进行处理,有1/4的个体被淘汰掉,导致实验田中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发生了进化,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41.某二倍体自花传粉的植物,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一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定律。(2)上述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是。(3)亲本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F2中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F2中的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4)小组利用该植物继续进行杂交实验,涉及的两对相对性状是: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填“是”或“否”),依据是。【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2)aaBB(3)AAbbAABb和AaBb5/五(4)否因为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分析】由题意分析及杂交实验可知,白花基因型为A_BB、aa__;粉红花基因型为A_Bb;红花基因型为A_bb。【详解】(1)杂交实验中,F1自交后代出现3:6:7的分离比,是9:3:3:1的变形,据此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杂交实验中,纯合白花(AABB或aaBB或aabb)×纯合红花(AAbb)→粉红花(A_Bb),F1自交后代出现3:6:7的分离比,说明F1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3)亲本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纯合白花(aaBB)×纯合红花(AA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2白花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基因型。(4)实验结果中圆:长=3:1、单:复=3:1,但未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42.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一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餐、酸)(1)图中b过程称为;所需的酶主要是。(2)图中①~⑤表示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有(填数字):⑤转运的氨基酸名称是。(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与③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A.乳酸杆菌 B.噬菌体 C.染色体 D.烟草花叶病【答案】(1)转录RNA聚合酶(2)②③⑤苯丙氨酸(3)D【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①是DNA;②是mRNA;③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④为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⑤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详解】(1)b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转录所需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2)核糖是组成RNA的重要成分,图中含有核糖的是②mRNA、③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和⑤tRNA;⑤是转运RNA,其上的反密码子是AAG,对应的mRNA是UUC,氨基酸是苯丙氨酸。(3)③为核糖体,成分是蛋白质和RNA,因此与③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烟草花叶病。故选D。43.如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坐标图中的曲线是数量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a=。(2)坐标图的EF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条。(3)HI表示发生了作用,形成的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分裂。(4)分裂图中的各细胞可同时存在于该动物的(器官)中,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5)减数分裂过程使配子的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加上受精作用过程中,导致同一双亲的后代基因型呈现多样性。(6)下图为该器官中观察到的某一细胞分裂图像,若该细胞分裂产生的某细胞可继续分裂形成甲细胞和乙细胞,请在下图中画出乙细胞的示意图。甲

乙【答案】(1)核DNA2(2)2或4(3)受精有丝(4)卵巢①、④(5)精子和卵细胞(配子)的随机结合(6)【分析】1、分析坐标图:图中BC段表示含量加倍,说明为核DNA变化曲线;AC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2、分析分裂图: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1)由于坐标图中的曲线中,BC段逐渐加倍,所以其表示核DNA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核DNA是4个,所以a为2。(2)坐标图根据DE段和FG段可知DNA有两次减半,故AG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曲线,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由分裂图可知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目减半为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增倍为4,故坐标图的EF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或4条。(3)HI表示DNA数目加倍,恢复后与体细胞相同,说明发生了受精作用,受精作用形成的细胞是受精卵,其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4)分裂图③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是卵子形成过程图,分裂图中的各细胞可同时存在于该动物的卵巢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分裂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④。(5)受精作用是精核和卵核发生融合的过程;故减数分裂过程使配子的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加上受精作用过程中精核和卵核随机结合,导致同一双亲的后代基因型呈现多样性。(6)题图可知该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发生过交叉互换,若该细胞分裂产生的某细胞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减半,其继续分裂,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独立的染色体,分别随机进入子细胞,形成甲细胞和乙细胞,则乙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白色染色体与甲相同,黑色染色体与甲大小相同但具有部分白色,如图:

。44.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各个种群通过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方向由决定。(2)C湖泊中全部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经历了图示变化之后,鳉鱼是否产生了新物种?(填“是”、“否”、“不确定”)。(3)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多样性: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且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个体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多样性。这些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结果。(4)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