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054-2014 凡士林防治板栗膏药病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T 2054-2014 凡士林防治板栗膏药病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T 2054-2014 凡士林防治板栗膏药病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T 2054-2014 凡士林防治板栗膏药病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T 2054-2014 凡士林防治板栗膏药病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4DB34/T2054—2014凡士林防治板栗膏药病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hestnutSeptobasidiumFeltControlbyVaseline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1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油茶(Camelliaoleifera)、茶(Camelliasinensis(Aleuritesfordii)、芒果(Mangiferaindica)、核桃(Juglansregia)、梨(Pyrusspp.金合欢(Acaciakalkora)、野花椒(Zanthoxylumsimulans)等多种果木。4发生(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2发生(危害)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等级,枝干发病率5%以下为轻,6~15%为中,16%以上为——枝干被害率10%以上;害生物共同危害造成的(危害症状参见附录B),防治时必须针对害虫和病菌同时进行;膏药病的菌膜3此外,对于树冠发病的部位,涂药比较困难,可在蚧类繁殖扩散期喷洒1%波尔多液准株上检查病斑在涂药后的扩展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入表格(板栗膏药病的防治效果可用感病百分率和感病指数进行计算,一般采用发病率及相对防治效果表相对防治效果%对照感病指数或发病率1004A.1调查方法记,以后按标准枝统计感病率或感病指数,将调查结果填A.2病情分级标准及感病指数计算值,然后按公式计算出标准地内油茶的感病0123A.3防效分级标准及感病指数计算0病斑上仅有零星菌落(5%以下)存活12345(资料性附录)灰色膏药病:枝干上的菌膜圆形或椭圆形,直径通常约1~5cm,初灰白色,后灰褐色或暗褐色。褐色膏药病:枝干上的菌膜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长宽一般为2~10cm,一开始即为紫褐色B.2病原特征病原菌为多种隔担子菌(Septobasidiu——茂物隔担耳(S.bogoriense边缘初期近白色,质地疏松,海绵状,全厚0.6~1.2mm,表面平滑,基层是较薄的菌丝层, 田中隔担耳[S.tanakae(Miyabe)Boed.etSteinm.]:引起褐色膏表面天鹅绒状,淡紫褐色、栗褐色以至暗褐色;初期圆形,后扩大直径可达10cm;周缘部通67[3]束庆龙,刘兰玉,董传媛,等.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