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8/12/wKhkGWcRqLyAZK5CAAHAVvsuj7M580.jpg)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8/12/wKhkGWcRqLyAZK5CAAHAVvsuj7M5802.jpg)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8/12/wKhkGWcRqLyAZK5CAAHAVvsuj7M5803.jpg)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8/12/wKhkGWcRqLyAZK5CAAHAVvsuj7M5804.jpg)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8/12/wKhkGWcRqLyAZK5CAAHAVvsuj7M58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五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ㅤㅤ新学期,学校举行lóngzhòng的开学diǎnlǐ,校长chēngzàn同学们精神焕发,他勉励同学们:“自私和lǎnduò都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在性格方面,我们要克服dǎnqiè的心理,做一个心胸开阔、信守chéngnuò,jùjué谎言的人;在学习上,要chéngrèn自己的不足,dāchéng快乐学习的列车,迎头赶上。”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A.搁板(gē)防御(yì) B.平衡(héng)岔道(cà) C.大臣(chéng)擅长(shàn) D.间隔(gé)拐弯(guǎi)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读音相同的是哪一项?()A.计划划船 B.削弱剥削 C.衣冠冠军 D.勉强强壮4.下列各组词语中,哪一组书写完全正确?()A.浩瀚暴发 B.保垒隐蔽 C.俯冲防碍 D.召集难兔5.“廉”字的意思可能与下面哪一项有关?()A.广大 B.兼并 C.房屋 D.道歉6.“同归于尽”的“尽”是什么意思?()A.光,只 B.死亡 C.全部使出 D.所有的7.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是哪一项?()(1)只要_____练习,日久天长,定能写出一手好字。(2)我们只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才能_____健康的体魄。(3)为了人民的安全,警察叔叔不辞辛苦地_____交通秩序。A.维持坚持保持 B.坚持维持保持 C.坚持保持维持 D.保持坚持维持8.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哪一组关联词最恰当?()ㅤㅤ此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_____要完成和“神舟十六号”乘组的在轨轮换,_____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_____,这注定是载入中国航天事业史册的时刻。A.不仅……还……因此…… B.即使……也……所以…… C.如果……就……然而…… D.不但……而且……但是……9.下列对语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句是()袁隆平爷爷是一个追梦人,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他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几十年,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严寒,他都执着地在大地间,播种着,耕耘着,属于他的,更是属于人类的梦想一一没有饥饿、没有苦难。历经半个世纪的水稻研究,袁爷爷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A.袁爷爷坐在稻穗下乘凉。 B.袁爷爷曾经做了一个梦。 C.袁爷爷是个爱做梦的人。 D.袁爷爷为梦想播种耕耘。10.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搭石》一文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B.《将相和》一文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C.《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歌颂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D.《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告诉我们流星体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比,流星体的速度更快。1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句子的主要意思。门口那只长着圆溜溜眼睛的大黄狗,一刻也不愿放松警惕,一听见风吹草动,它便立刻站起身来,先是东张西望,然后一顿狂吠。(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例:左右为难——大家都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过来进攻。同心协力——12.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1)《将相和》这篇课文依次记述、、三个小故事,从中我们读到了一个的蔺相如。(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葛洪告诫我们:“不饱食以终日,。”岳飞也提醒我们:“莫等闲,,。”陶渊明则说道:“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毛泽东则教导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迎接挑战:“多少事,;天地转,。,。”13.梳理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对话。ㅤㅤ【材料一】数字化是将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的重要手段。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从2020年开始,每年采集7万到7.5万件文物信息,现在已公开发布8.3万件文物影像,并建立了“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展示平台“《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数字展览备受欢迎。ㅤㅤ【材料二】2021年,“‘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以5.3米高裸眼3D文物呈现纹样世界。数字化展示突破实体展览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观众通过对文物展品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了一次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对话,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选自《人民日报》)佳欣听说春明参观故宫博物馆回来了,好奇地问春明。佳欣:这次去故宫博物馆参观数字化展览,你有什么新的体验吗?春明:①。佳欣:真羡慕你,我也想去。春明:值得一去,②。佳欣:我真为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灿烂骄傲啊!14.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作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题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犀牛ㅤㅤ在四足兽中,犀牛的力量仅仅不如大象的力量,排名第二。犀牛的身躯庞大,从嘴部到尾部的长度不会低于5米,高度大约是2米,躯干的周长大约等于身体的长度,所以无论是体型还是重量,犀牛都与大象很相似。不过,在人们眼中,总是觉得犀牛要远远小于大象,因为根据身体比例来说,犀牛的腿要比大象的腿短得多。犀牛的腿部非常粗壮,脚上有两只巨大的爪子。犀牛的头部比大象的头部要长,但眼睛比较小,而且始终处于半睁开状态;上颌比下颌突出、上唇能够移动,而且能够拉到20厘米左右;嘴中央是一个尖尖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由肌肉纤维构成的,类似于人手或大象的鼻子,虽然不是很完整,但依然可以触摸、抓握物体。大象的防御工具是长长的牙齿,而犀牛的犄角和四颗锋利的门牙是最好的武器。犀牛除了四颗门牙,还有24颗臼齿。它的耳朵是竖着的,形状类似于猪的耳朵,但对于它的身体而言非常小——犀牛的耳部是唯一个有鬃毛的部位。犀牛的尾端类似于大象的尾端,有一束很结实、很坚硬的粗鬃。ㅤㅤ在本领和智力方面,犀牛远远没有大象厉害。虽然犀牛具有四足兽的一般特征,皮肤上没有感觉系统,缺乏手和专门的触觉器官,但它没有像象鼻一样的长鼻子,只是两片嘴唇比较灵活,所以它的灵敏性比较差。与其他动物相比,它的优势是力量和身躯,而且它的鼻子上有着坚硬的犄角,可以用来当作攻击武器,这个犄角的位置要比反刍动物犄角的位置更加有利,因为反刍动物的犄角只能保护它们的头部和脖子上部,而犀牛的犄角能够保护嘴的整个前部,保护鼻子、嘴巴、脸部不会受到攻击。因此,老虎宁愿去攻击大象,也不愿意去攻击犀牛,因为攻击犀牛可能会被开膛破肚。ㅤㅤ此外,犀牛的身体和四肢的外面包裹着一层皮。这层皮非常厚,大马士革刀和日本军刀都无法割破,标枪长矛也无法刺透,甚至子弹都无法伤害它;铅弹碰到它的皮时会被撞扁、铁制柱形子弹也无法穿透它的皮。它的皮对于犀牛来说,就像穿着一件铠甲,只有腹部、眼睛、耳朵周围是薄弱的部位,所以猎人不敢与它发生正面冲突,只敢跟踪它,等到它休息时进行偷袭。犀牛的皮肤黝黑,类似于大象皮肤的颜色,但比大象的皮肤厚得多、硬得多;大象对蚊虫的叮咬非常敏感,但犀牛不是这样。犀牛的皮无法皱缩,只有颈部、肩部、臀部的皮有褶皱,这种结构便于它的头部和腿部的运动。ㅤㅤ犀牛主要食用质量比较差的草、带刺的灌木等,与鲜美的青草相比,犀牛更喜欢粗粮;它还喜欢食用甘蔗和种子,但不喜欢食用肉类,所以它不会对小动物造成威胁;而且,它也不害怕大型动物,甚至能够与老虎和睦相处,老虎都不敢攻击它。ㅤㅤ犀牛不是群居动物,更不会聚集在一起行动;它们的性格比较孤僻,野性比较强,所以很难被猎捕、驯服。如果没有受到挑衅,它们绝对不会攻击人类,但受到挑衅之后,它们会非常愤怒,而且超级恐怖。(选自《百科知识》)(1)以下哪一个不是犀牛皮的特点?A.犀牛的皮又厚又硬。B.犀牛的皮肤黝黑。C.犀牛的皮无法皱缩。D.犀牛的皮对蚊虫的叮咬非常敏感。(2)老虎为什么宁愿去攻击大象,也不愿意去攻击犀牛?A.犀牛的身躯庞大。B.犀牛野性强,很难驯服。C.犀牛的本领远远没有大象厉害。D.犀牛的犄角既可以防御也可以用来攻击。(3)犀牛平时喜欢的食物有哪些?①粗粮②小动物③甘蔗和种子④质量比较差的草、带刺的灌木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犀牛躯干的周长远远大于身体的长度。B.犀牛的上颌比下颌突出,上唇不能移动。C.犀牛性格温和,很容易被驯服,能够与老虎和睦相处。D.猎人不敢与犀牛发生正面冲突,等到它休息时才敢进行偷袭。(5)为提高阅读速度,蔡小莎同学以下做法哪一项有误?A.尽量连词成句地阅读第一自然段,就知道这段话主要介绍犀牛各方面都与大象很相似。B.阅读第二自然段,借助关键词句,就知道这段话主要讲犀牛灵敏性较差但犄角的自我保护能力强。C.阅读第三自然段,带着问题“犀牛皮到底有多厚呢”,阅读这段话的速度快了,理解得也更快了。D.“犀牛的尾端类似于大象的尾端,有一束很结实、很坚硬的粗鬃。”不懂得“粗鬃”是什么意思,就不管它继续往下读。(6)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犀牛?(至少写四个方面)(7)本文介绍的是犀牛,但是多处提到大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15.阅读。疼痛中的花开梅寒ㅤㅤ1987年,我13岁,第一次离开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小镇中学规模不太,却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ㅤㅤ在那里,我参加了“华北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大奖赛。到如今记得清清楚楚,题目是“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在作文中写道:“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带着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花间树下做游戏嬉戏……”ㅤㅤ这篇言语雅拙的习作给我带来平生第一个荣誉。在那次比赛中,我获了三等奖,“小作家”的头衔也跟上了我。后来,我渐渐痴迷写作,有意向在“作家”这条路上前行的时候,才知道当初那个昙花一现的小小成就,要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ㅤㅤ投稿,退稿,退稿,投稿……如此反复,十几年过去,写下的废稿有上百万字,终于熬到有出版社来和我签约。那是一份图书合同,要求在那个冬天来临之前交稿。我的时间,除了吃饭,几乎全部交给了那些文字。ㅤㅤ从早上起床睁开眼睛,到深夜,我眯瞪着一双困得发红的眼睛关了电脑,把自己抛到床上。昏天暗地一夏又一秋,我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修修改改,数易其稿,二十几万字的书稿终告结束。ㅤㅤ交给出版方的那天,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瘫倒在沙发上。其后,是漫长而又曲折的等待。我期待那一朵花的绽放。出版日期却一拖再拖。六个月时间过去,毫无动静。ㅤㅤ我去问责任编辑,她回:申请书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麻烦,请再耐心等一等。我便耐心地带下去。半年又过去了,我再问。她回:对不起,社里换了领导,先前审批过的书稿要重新审批。ㅤㅤ于是,我的等待又回到起点,从报选题开始一直到社里最后的审批意见下来。那一折腾,大半年的时间又过去了……ㅤㅤ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有些坐不住了,沮丧到了极点。我否定了自己的写作与梦想,甚至全盘否定我的生活。我不再坚持读书写字,也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快乐,日子一下子陷入一个黑色的漩涡……ㅤㅤ一位师长的话在瞬间照亮了我前面的路。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时机还未到,所以要自信,告诉自己再耐心等一等。这是他告诉我的,我从此铭刻在心,把眼眸盯在了前方的路上。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ㅤㅤ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让自己沉潜下来,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尝试着更好地融入生活,让自己学会思考,写下大量的美文随笔、历史人物传记。ㅤㅤ冬去春又来,我的十几本新书如一朵又一朵娇艳的小花儿竞相绽开在书架上,有数本还颇受读者朋友的喜爱,稳居网上畅销榜前列。ㅤㅤ我曾经陪父亲一起到果园,父亲拿着一把锋利的刀,把每一棵树的树干都切上口子,然后围着树干,把一小圈儿树皮切掉,看得我触目惊心,父亲却笑得很坦然:这是环剥,不这样子,来年树就疯长树条,就没力量去供花苞了。ㅤㅤ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有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每一朵花开的过程,都是漫长又寂寞的,都是由外到内地次第绽放,一瓣一瓣,层层绽开,每一层绽开都是一次破裂,每一次破裂都是一种疼痛。ㅤㅤ然而,每一次疼痛都是一次升华。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与升华中不断走向最美的自己。(摘编自《意林》2019年21期)(1)“我”“三十而立”时的梦想是什么?A.参加中学生作文大赛。B.成为一名人民教师。C.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D.在花间树下做游戏。(2)“我渐渐痴迷写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我”想继续写作,从而获得更多荣誉。B.“我”已经是一名作家了,享受到了快乐。C.“我”觉得写作很有趣,便想从中获得快乐。D.第一个荣誉激励“我”,“我”有意向成为作家。(3)第三自然段中,对“才知道当初那个昙花一现的小小成就,要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A.因为要付出代价,所以“我”放弃了自己的成就。B.“我”在作文大赛中获得的荣誉太小了,不足为奇。C.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D.“我”为那个小小成就而骄傲,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4)“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有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对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A.没有经过环剥的花和树都无法成长。B.花和树都需要经历一定的疼痛和挫折,才能成长得更好。C.花和树没有经历环剥,来年树就疯长树条,会吸收不好。D.“我”为给树环剥而感到喜悦,因为“我”得到了锻炼,有所收获。(5)文章中的“我”最终能圆了“作家梦”靠的是什么?①师长教诲②博览群书③体验生活④勤于练笔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请你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文本。作者围绕自己“在‘作家’这条路上前行”写了哪三件事情?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7)“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有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人也如此。”丁玲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有感而发,在句末添了“人也如此”四个字。你赞同她的这一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或生活实际作答。16.快乐习作。ㅤㅤ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曾陪伴在我们左右,温暖了我们成长的时光。请拿起笔写一位与你朝夕相处的小伙伴,选择一两个能突出他(她)特点的事例来写,注意把最能让你感受到温暖的部分写具体,表达你们之间浓浓的情意。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五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ㅤㅤ新学期,学校举行lóngzhòng隆重的开学diǎnlǐ典礼,校长chēngzàn称赞同学们精神焕发,他勉励同学们:“自私和lǎnduò懒惰都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在性格方面,我们要克服dǎnqiè胆怯的心理,做一个心胸开阔、信守chéngnuò承诺,jùjué拒绝谎言的人;在学习上,要chéngrèn承认自己的不足,dāchéng搭乘快乐学习的列车,迎头赶上。”【解答】故答案为:隆重典礼称赞懒惰胆怯承诺拒绝承认搭乘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题目的括号里)。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A.搁板(gē)防御(yì) B.平衡(héng)岔道(cà) C.大臣(chéng)擅长(shàn) D.间隔(gé)拐弯(guǎi)【解答】A.有误,“防御”的“御”读音应为“yù”。B.有误,“岔道”的“岔”读音应为“chà”。C.有误,“大臣”的“臣”读音应为“chén”。D.正确。故选:D。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读音相同的是哪一项?()A.计划划船 B.削弱剥削 C.衣冠冠军 D.勉强强壮【解答】A.划:[huá]用桨拨水使船行动。[huà]设计。故“计划”的“划”读“huà”;“划船”的“划”读“huá”,读音不同。B.削:[xuē]义同“削”,专用于复合词。[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故“削弱”的“削”读“xuē”;“剥削”的“削”也读“xuē”,读音相同。C.冠:[guān]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guàn]居第一位。故“衣冠”的“冠”读“guān”;“冠军”的“冠”读“guàn”,读音不同。D.强:[qiáng]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qiǎng]勉强。故“勉强”的“强”读“qiǎng”;“强壮”的“强”读“qiáng”,读音不同。故选:B。4.下列各组词语中,哪一组书写完全正确?()A.浩瀚暴发 B.保垒隐蔽 C.俯冲防碍 D.召集难兔【解答】A.正确B.有误,防御敌人进攻用的坚固建筑物,一般建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故“保垒”的“保”错误。C.有误,妨碍:指阻碍、影响某事物的正常进行,使其不能顺利完成或达到预期的目标。故“防碍”的“防”错误。D.有误,难免:不容易避免。故“难兔”的“兔”错误。故选:A。5.“廉”字的意思可能与下面哪一项有关?()A.广大 B.兼并 C.房屋 D.道歉【解答】“廉”是外形内声的字,形旁是“广”,“广”在汉字中常常与房屋有关。故“廉”的意思,最可能与房屋有关。故选:C。6.“同归于尽”的“尽”是什么意思?()A.光,只 B.死亡 C.全部使出 D.所有的【解答】同归于尽:一同死亡或消灭;一起化为乌有。尽:死亡。故选:B。7.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是哪一项?()(1)只要_____练习,日久天长,定能写出一手好字。(2)我们只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才能_____健康的体魄。(3)为了人民的安全,警察叔叔不辞辛苦地_____交通秩序。A.维持坚持保持 B.坚持维持保持 C.坚持保持维持 D.保持坚持维持【解答】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坚持: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保持:维持下去,使不减弱或消失。(1)根据词义和语境,应填:坚持。(2)根据词义和语境,应填:保持。(3)根据词义和语境,应填:维持。故选:C。8.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哪一组关联词最恰当?()ㅤㅤ此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_____要完成和“神舟十六号”乘组的在轨轮换,_____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_____,这注定是载入中国航天事业史册的时刻。A.不仅……还……因此…… B.即使……也……所以…… C.如果……就……然而…… D.不但……而且……但是……【解答】“要完成和‘神舟十六号’乘组的在轨轮换‘与“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意思上是递进关系,根据语义选“不仅……还……”;“这注定是载入中国航天事业史册的时刻”与句子的前半部分是因果关系,故用“因此”连接。故选:A。9.下列对语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句是()袁隆平爷爷是一个追梦人,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他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几十年,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严寒,他都执着地在大地间,播种着,耕耘着,属于他的,更是属于人类的梦想一一没有饥饿、没有苦难。历经半个世纪的水稻研究,袁爷爷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A.袁爷爷坐在稻穗下乘凉。 B.袁爷爷曾经做了一个梦。 C.袁爷爷是个爱做梦的人。 D.袁爷爷为梦想播种耕耘。【解答】本段开头说袁爷爷是一个追梦人,中间在表述袁爷爷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了几十年,段尾在说明袁爷爷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全段讲述袁爷爷为梦想播种耕耘。故选:D。10.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搭石》一文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B.《将相和》一文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C.《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歌颂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D.《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告诉我们流星体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比,流星体的速度更快。【解答】ABC.正确;D.有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是通过比较各种事物的速度,来引导读者了解速度的概念和不同事物的速度差异。文章并没有直接比较流星体和光的速度,而是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从猎豹的速度开始,逐步引入更快的事物,最终提到光速。文章的目的在于激发读者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不是简单地比较流星体和光的速度。故选:D。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句子的主要意思。门口那只长着圆溜溜眼睛的大黄狗,一刻也不愿放松警惕,一听见风吹草动,它便立刻站起身来,先是东张西望,然后一顿狂吠。大黄狗非常警觉,一有动静就会立刻起来查看并狂吠。(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例:左右为难——大家都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过来进攻。同心协力——在抗洪救灾现场,来自各地的救援队伍紧密配合,有的负责搬运沙袋,有的负责搭建防洪堤,还有的负责疏散群众,所有人都在共同努力,争取早日战胜洪水。【解答】(1)答题思路:首先,阅读句子,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句子描述了一只大黄狗的警觉行为,关注狗的动作和反应。然后,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出句子的主要内容,即大黄狗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惕和迅速反应。(2)答题思路:首先,理解成语“同心协力”的含义,即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然后,结合例句的格式,通过具体的情景来表现成语的意思。情景描述应包含多个个体或群体共同合作,各自承担不同任务,但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完成某项工作或解决问题。故答案为:(1)大黄狗非常警觉,一有动静就会立刻起来查看并狂吠。(2)在抗洪救灾现场,来自各地的救援队伍紧密配合,有的负责搬运沙袋,有的负责搭建防洪堤,还有的负责疏散群众,所有人都在共同努力,争取早日战胜洪水。12.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1)《将相和》这篇课文依次记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从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的蔺相如。(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葛洪告诫我们:“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岳飞也提醒我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陶渊明则说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毛泽东则教导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迎接挑战:“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解答】(1)《将相和》这篇课文依次记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从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的蔺相如。这三个故事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将军廉颇之间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蔺相如在面对强敌时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在处理与廉颇的关系时表现出的宽容和大度,这些品质使他成为了一个深受人们敬仰的历史人物。(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葛洪在《抱朴子•勖学》中告诫我们:“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整天只想着吃饱喝足,而要在每一刻都不放弃努力,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岳飞在《满江红》中也提醒我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不要浪费时间,否则等到老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陶渊明在《杂诗》中则说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强调了青春易逝,时间不等人,应该及时努力。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则教导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迎接挑战:“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思是世事变化很快,时间紧迫,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瞬间,积极进取,不要拖延。故答案为:(1)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2)不弃功于寸阴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从来急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三、【梳理与探究】13.梳理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对话。ㅤㅤ【材料一】数字化是将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的重要手段。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从2020年开始,每年采集7万到7.5万件文物信息,现在已公开发布8.3万件文物影像,并建立了“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展示平台“《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数字展览备受欢迎。ㅤㅤ【材料二】2021年,“‘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以5.3米高裸眼3D文物呈现纹样世界。数字化展示突破实体展览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观众通过对文物展品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了一次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对话,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选自《人民日报》)佳欣听说春明参观故宫博物馆回来了,好奇地问春明。佳欣:这次去故宫博物馆参观数字化展览,你有什么新的体验吗?春明:①这次参观真是太震撼了!我看到了“《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还有“‘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通过数字化展示,我不仅能近距离观看文物,还能通过互动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特别是那个5.3米高的裸眼3D文物呈现,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纹样世界中。佳欣:真羡慕你,我也想去。春明:值得一去,②这些数字化展览不仅突破了实体展览的局限,还让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展览,更像是在与五千年中华文明进行对话。通过这些展览,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真的是大开眼界。佳欣:我真为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灿烂骄傲啊!【解答】首先,题目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佳欣和春明之间的对话。在回答问题时,春明需要结合材料中的信息,描述自己在故宫博物馆参观数字化展览的新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可以提到“《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和“‘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并强调数字化展示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接着,春明需要回应佳欣的羡慕之情,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强调数字化展览的教育和文化价值,以及为自己带来的知识增长和文化自豪感。通过这样的对话补充,不仅展示了春明在故宫博物馆的数字化展览中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感受,还体现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故答案为:①这次参观真是太震撼了!我看到了“《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还有“‘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通过数字化展示,我不仅能近距离观看文物,还能通过互动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特别是那个5.3米高的裸眼3D文物呈现,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纹样世界中。②这些数字化展览不仅突破了实体展览的局限,还让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展览,更像是在与五千年中华文明进行对话。通过这些展览,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真的是大开眼界。四、【阅读与鉴赏】14.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作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题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犀牛ㅤㅤ在四足兽中,犀牛的力量仅仅不如大象的力量,排名第二。犀牛的身躯庞大,从嘴部到尾部的长度不会低于5米,高度大约是2米,躯干的周长大约等于身体的长度,所以无论是体型还是重量,犀牛都与大象很相似。不过,在人们眼中,总是觉得犀牛要远远小于大象,因为根据身体比例来说,犀牛的腿要比大象的腿短得多。犀牛的腿部非常粗壮,脚上有两只巨大的爪子。犀牛的头部比大象的头部要长,但眼睛比较小,而且始终处于半睁开状态;上颌比下颌突出、上唇能够移动,而且能够拉到20厘米左右;嘴中央是一个尖尖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由肌肉纤维构成的,类似于人手或大象的鼻子,虽然不是很完整,但依然可以触摸、抓握物体。大象的防御工具是长长的牙齿,而犀牛的犄角和四颗锋利的门牙是最好的武器。犀牛除了四颗门牙,还有24颗臼齿。它的耳朵是竖着的,形状类似于猪的耳朵,但对于它的身体而言非常小——犀牛的耳部是唯一个有鬃毛的部位。犀牛的尾端类似于大象的尾端,有一束很结实、很坚硬的粗鬃。ㅤㅤ在本领和智力方面,犀牛远远没有大象厉害。虽然犀牛具有四足兽的一般特征,皮肤上没有感觉系统,缺乏手和专门的触觉器官,但它没有像象鼻一样的长鼻子,只是两片嘴唇比较灵活,所以它的灵敏性比较差。与其他动物相比,它的优势是力量和身躯,而且它的鼻子上有着坚硬的犄角,可以用来当作攻击武器,这个犄角的位置要比反刍动物犄角的位置更加有利,因为反刍动物的犄角只能保护它们的头部和脖子上部,而犀牛的犄角能够保护嘴的整个前部,保护鼻子、嘴巴、脸部不会受到攻击。因此,老虎宁愿去攻击大象,也不愿意去攻击犀牛,因为攻击犀牛可能会被开膛破肚。ㅤㅤ此外,犀牛的身体和四肢的外面包裹着一层皮。这层皮非常厚,大马士革刀和日本军刀都无法割破,标枪长矛也无法刺透,甚至子弹都无法伤害它;铅弹碰到它的皮时会被撞扁、铁制柱形子弹也无法穿透它的皮。它的皮对于犀牛来说,就像穿着一件铠甲,只有腹部、眼睛、耳朵周围是薄弱的部位,所以猎人不敢与它发生正面冲突,只敢跟踪它,等到它休息时进行偷袭。犀牛的皮肤黝黑,类似于大象皮肤的颜色,但比大象的皮肤厚得多、硬得多;大象对蚊虫的叮咬非常敏感,但犀牛不是这样。犀牛的皮无法皱缩,只有颈部、肩部、臀部的皮有褶皱,这种结构便于它的头部和腿部的运动。ㅤㅤ犀牛主要食用质量比较差的草、带刺的灌木等,与鲜美的青草相比,犀牛更喜欢粗粮;它还喜欢食用甘蔗和种子,但不喜欢食用肉类,所以它不会对小动物造成威胁;而且,它也不害怕大型动物,甚至能够与老虎和睦相处,老虎都不敢攻击它。ㅤㅤ犀牛不是群居动物,更不会聚集在一起行动;它们的性格比较孤僻,野性比较强,所以很难被猎捕、驯服。如果没有受到挑衅,它们绝对不会攻击人类,但受到挑衅之后,它们会非常愤怒,而且超级恐怖。(选自《百科知识》)(1)以下哪一个不是犀牛皮的特点?CA.犀牛的皮又厚又硬。B.犀牛的皮肤黝黑。C.犀牛的皮无法皱缩。D.犀牛的皮对蚊虫的叮咬非常敏感。(2)老虎为什么宁愿去攻击大象,也不愿意去攻击犀牛?DA.犀牛的身躯庞大。B.犀牛野性强,很难驯服。C.犀牛的本领远远没有大象厉害。D.犀牛的犄角既可以防御也可以用来攻击。(3)犀牛平时喜欢的食物有哪些?C①粗粮②小动物③甘蔗和种子④质量比较差的草、带刺的灌木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BA.犀牛躯干的周长远远大于身体的长度。B.犀牛的上颌比下颌突出,上唇不能移动。C.犀牛性格温和,很容易被驯服,能够与老虎和睦相处。D.猎人不敢与犀牛发生正面冲突,等到它休息时才敢进行偷袭。(5)为提高阅读速度,蔡小莎同学以下做法哪一项有误?DA.尽量连词成句地阅读第一自然段,就知道这段话主要介绍犀牛各方面都与大象很相似。B.阅读第二自然段,借助关键词句,就知道这段话主要讲犀牛灵敏性较差但犄角的自我保护能力强。C.阅读第三自然段,带着问题“犀牛皮到底有多厚呢”,阅读这段话的速度快了,理解得也更快了。D.“犀牛的尾端类似于大象的尾端,有一束很结实、很坚硬的粗鬃。”不懂得“粗鬃”是什么意思,就不管它继续往下读。(6)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犀牛?(至少写四个方面)(7)本文介绍的是犀牛,但是多处提到大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答】(1)本题的考点在于理解并辨别犀牛皮的特点。答题思路是通过阅读原文,找到与犀牛皮相关的描述,然后逐一比对选项,找出与原文不符的选项。原文中提到“犀牛的皮无法皱缩,只有颈部、肩部、臀部的皮有褶皱”,说明犀牛的皮在某些部位是可以有褶皱的,因此选项C“犀牛的皮无法皱缩”不是犀牛皮的特点。(2)本题的考点在于理解老虎为何选择攻击大象而非犀牛的原因。答题思路是通过阅读原文,找到关于老虎攻击行为的描述,然后结合犀牛的特点进行分析。原文中提到“因此,老虎宁愿去攻击大象,也不愿意去攻击犀牛,因为攻击犀牛可能会被开膛破肚”,说明犀牛的犄角对老虎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使得老虎在选择攻击对象时更倾向于大象。(3)本题的考点在于理解犀牛的食物选择。答题思路是通过阅读原文,找到关于犀牛食物选择的描述,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原文中提到“犀牛主要食用质量比较差的草、带刺的灌木等,与鲜美的青草相比,犀牛更喜欢粗粮;它还喜欢食用甘蔗和种子”,说明这些食物是犀牛喜欢的。(4)本题的考点在于理解并辨别关于犀牛的正确描述。答题思路是通过阅读原文,找到与选项相关的描述,然后逐一比对选项,找出与原文相符的选项。原文中提到“犀牛的头部比大象的头部要长,但眼睛比较小,而且始终处于半睁开状态;上颌比下颌突出、上唇能够移动,而且能够拉到20厘米左右”,说明犀牛的上颌确实比下颌突出,但上唇是可以移动的,因此选项B“犀牛的上颌比下颌突出,上唇不能移动”是正确的。(5)本题的考点在于理解并评价蔡小莎同学的阅读策略。答题思路是通过阅读原文,找到与选项相关的描述,然后结合蔡小莎同学的做法进行分析。原文中提到“犀牛的尾端类似于大象的尾端,有一束很结实、很坚硬的粗鬃”,这里“粗鬃”是指犀牛尾巴末端的一束坚硬的毛发,如果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能会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选项D“不懂得‘粗鬃’是什么意思,就不管它继续往下读”是不正确的。(6)本题的考点在于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答题思路是通过阅读全文,找到文章中关于犀牛的各个方面的描述,然后进行总结。文章主要从犀牛的体型、皮肤特点、生活习性、食物选择、防御能力等方面来介绍犀牛,这些方面的内容分别出现在文章的不同部分,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对比,让读者对犀牛有了更全面的了解。(7)本题的考点在于理解作者使用对比手法的目的。答题思路是通过阅读原文,找到文章中关于犀牛和大象的对比描述,然后分析这些对比的作用。作者在介绍犀牛时多处提到大象,是为了通过对比突出犀牛的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犀牛的特征,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示犀牛的独特之处,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故答案为:(1)C;(2)D;(3)C;(4)B;(5)D;(6)文章主要从犀牛的体型、皮肤特点、生活习性、食物选择、防御能力等方面来介绍犀牛。(7)作者在介绍犀牛时多处提到大象,是为了通过对比突出犀牛的特点。例如,通过比较犀牛和大象的体型、皮肤颜色、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犀牛的特征。同时,通过与大象的对比,也能更好地展示犀牛的独特之处,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15.阅读。疼痛中的花开梅寒ㅤㅤ1987年,我13岁,第一次离开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小镇中学规模不太,却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ㅤㅤ在那里,我参加了“华北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大奖赛。到如今记得清清楚楚,题目是“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在作文中写道:“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带着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花间树下做游戏嬉戏……”ㅤㅤ这篇言语雅拙的习作给我带来平生第一个荣誉。在那次比赛中,我获了三等奖,“小作家”的头衔也跟上了我。后来,我渐渐痴迷写作,有意向在“作家”这条路上前行的时候,才知道当初那个昙花一现的小小成就,要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ㅤㅤ投稿,退稿,退稿,投稿……如此反复,十几年过去,写下的废稿有上百万字,终于熬到有出版社来和我签约。那是一份图书合同,要求在那个冬天来临之前交稿。我的时间,除了吃饭,几乎全部交给了那些文字。ㅤㅤ从早上起床睁开眼睛,到深夜,我眯瞪着一双困得发红的眼睛关了电脑,把自己抛到床上。昏天暗地一夏又一秋,我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修修改改,数易其稿,二十几万字的书稿终告结束。ㅤㅤ交给出版方的那天,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瘫倒在沙发上。其后,是漫长而又曲折的等待。我期待那一朵花的绽放。出版日期却一拖再拖。六个月时间过去,毫无动静。ㅤㅤ我去问责任编辑,她回:申请书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麻烦,请再耐心等一等。我便耐心地带下去。半年又过去了,我再问。她回:对不起,社里换了领导,先前审批过的书稿要重新审批。ㅤㅤ于是,我的等待又回到起点,从报选题开始一直到社里最后的审批意见下来。那一折腾,大半年的时间又过去了……ㅤㅤ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有些坐不住了,沮丧到了极点。我否定了自己的写作与梦想,甚至全盘否定我的生活。我不再坚持读书写字,也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快乐,日子一下子陷入一个黑色的漩涡……ㅤㅤ一位师长的话在瞬间照亮了我前面的路。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时机还未到,所以要自信,告诉自己再耐心等一等。这是他告诉我的,我从此铭刻在心,把眼眸盯在了前方的路上。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ㅤㅤ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让自己沉潜下来,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尝试着更好地融入生活,让自己学会思考,写下大量的美文随笔、历史人物传记。ㅤㅤ冬去春又来,我的十几本新书如一朵又一朵娇艳的小花儿竞相绽开在书架上,有数本还颇受读者朋友的喜爱,稳居网上畅销榜前列。ㅤㅤ我曾经陪父亲一起到果园,父亲拿着一把锋利的刀,把每一棵树的树干都切上口子,然后围着树干,把一小圈儿树皮切掉,看得我触目惊心,父亲却笑得很坦然:这是环剥,不这样子,来年树就疯长树条,就没力量去供花苞了。ㅤㅤ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有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每一朵花开的过程,都是漫长又寂寞的,都是由外到内地次第绽放,一瓣一瓣,层层绽开,每一层绽开都是一次破裂,每一次破裂都是一种疼痛。ㅤㅤ然而,每一次疼痛都是一次升华。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与升华中不断走向最美的自己。(摘编自《意林》2019年21期)(1)“我”“三十而立”时的梦想是什么?BA.参加中学生作文大赛。B.成为一名人民教师。C.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D.在花间树下做游戏。(2)“我渐渐痴迷写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DA.“我”想继续写作,从而获得更多荣誉。B.“我”已经是一名作家了,享受到了快乐。C.“我”觉得写作很有趣,便想从中获得快乐。D.第一个荣誉激励“我”,“我”有意向成为作家。(3)第三自然段中,对“才知道当初那个昙花一现的小小成就,要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CA.因为要付出代价,所以“我”放弃了自己的成就。B.“我”在作文大赛中获得的荣誉太小了,不足为奇。C.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D.“我”为那个小小成就而骄傲,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4)“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有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对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BA.没有经过环剥的花和树都无法成长。B.花和树都需要经历一定的疼痛和挫折,才能成长得更好。C.花和树没有经历环剥,来年树就疯长树条,会吸收不好。D.“我”为给树环剥而感到喜悦,因为“我”得到了锻炼,有所收获。(5)文章中的“我”最终能圆了“作家梦”靠的是什么?D①师长教诲②博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实践
- 汇报沟通职场中的软实力
- 未来商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
- 生产线工艺改进的思路与实践案例
- 吊装工程专项方案
- “比赛场次”(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 《7 栽小葱》(说课稿)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 Module 1 Unit 2 I'm Danny(说课稿)-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二年级上册
- 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001
- 16 宇宙的另一边 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世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和管理指南解读及跌倒应急处理-
- GB/T 7251.2-202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 四川省地图模板含市县图课件
- 带拼音生字本模板(可A4打印)
-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 英语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新编)第一单元教案
- 超高大截面框架柱成型质量控制
- GB 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 森林法讲解课件
-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