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_第1页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_第2页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_第3页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_第4页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高考历史必修(bìxiū)一知识点】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

1.“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sìhǎi)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jìndài)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túzhì)》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2.以下(yǐxià)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展的产物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根底

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

3.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4.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那么孔也,其心那么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根底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5.近代某思想家说:“然那么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那么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B.改进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6.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7.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8.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说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9.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以下言论属于维新派的()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那么并立,合之那么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假设舟车之有两轮也〞

10.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11.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那么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抨击封建思想,学习西方探寻强国之路

C.彻底否认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开展

12.以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13.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那么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那么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此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开展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对君主制

14.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15.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假设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专制专制B.建立革命政党,发开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16.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空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7.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

1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D.民主和科学思想

19.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说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

20.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21.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

22.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3.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4.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25.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开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反对专制统治D.对抗外来侵略

26.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

27.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28.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A.各有特色B.扬中抑西C.扬西抑中D.无法相通

29.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说明他()

A.彻底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C.倡导民主共和政体D.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

30.“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进化的。〞这一主张出自()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

31.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民主与科学思想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C.问题与主义之争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2.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指()

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

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

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二)

33.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进步为其先导。观察以下图

图一魏源和《海国图志》图二严复和《天演论》图三孙中山及同盟会纲领

图四陈独秀和《新青年》图五李大钊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请答复:

1.上述五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8分)在思想解放方面各起了怎样的作用(10分)

2.根据图二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拟图二人物和图三人物在实施资本主义方案的方式、政体的不同点,(8分)并指出两者分别借鉴了哪些国家的近代化模式(2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它们表达出怎样的特点(2分)

4.五组图片表达的共同历史主题是什么从图五看,近代中国对这一历史主题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结果如何(4分)

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一轮课件(三)

一、选择题

1—5ABCBB6—10ADDCA11—15BCDBC16—20CDAAC

21—25DCCCB26—30ABCDD31—32DD

二、非选择题

1.图一:“睁眼看世界〞(2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2分)。

图二:维新变法运动前后大量介绍西学(2分);起到思想启蒙作用(1分);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1分);

图三:民主共和国方案确实立(2分);促进辛亥革命的开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图四、五:新文化运动(2分)。动摇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正统地位,打倒了传统权威,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2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2分)。

2.途径:改进派主张改进(改进);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4分)。

政体:改进派主张君主立宪制;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