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二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二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二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二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二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普洱市二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取样调查法被用于许多生物问题的研究,“随机取样”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下列调查中一定没有采取随机取样的是()A.调查成都市人口中色盲的发病率时对人群的取样B.调查贵州某地“百里杜鹃花海”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频率时的取样C.调查龙门山脉野生大熊猫时,发现一只,套环并编号一只D.用样方法调查某闲置农田中蒲公英的种群数量时采用等距取样或五点取样2.身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是导致皮肤衰老的“元凶”。自由基会破坏胶原蛋白,使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从而造成皮肤组织活力下降、失去弹性、产生皱纹,出现皮肤老化、肤色暗沉等现象。某些抗氧化剂能清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可以延缓细胞衰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均与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有关B.自由基攻击磷脂并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C.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可能与自由基有关D.DNA的结构稳定,自由基不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B.人工种子制备中,需向人工薄膜内添加植物激素,以促进愈伤组织发育C.胚胎移植中,需向受体注射免疫抑制剂,以避免受体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D.胚胎干细胞可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培养,从而维持其分裂而不分化的状态4.微生物学家发现,当两种不同的噬菌体颗粒(均为DNA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菌细胞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会出现新的基因组成的噬菌体。该过程体现了()A.噬菌体的DNA分子可以发生变异 B.噬菌体的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C.噬菌体颗粒中包含了RNA聚合酶 D.噬菌体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后利用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6.医学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1oop结构有关。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从理论上讲R-loop结构中含有5种碱基B.R-loop结构中mRNA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遗传信息改变D.R-loop结构抑制基因的表达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科研人员用3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将生长状况相似的三株天竺葵分别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在其他环境因素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气室中二氧化碳浓度,绘制了下图。假设天竺葵的呼吸作用强度始终不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组天竺葵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2)B组天竺葵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呼吸速率。(3)C组天竺葵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____________。在0~x1时间范围内,C组天竺葵植株的平均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m/s。(4)在此条件下,若想确定完全光照是否是天竺葵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9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该主题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下图为HIV的结构模式图,其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请回答下列问题:(1)HIV外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V专一性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DNA,然后再表达出膜蛋白等蛋白质,整个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解表示)。(3)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异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为研究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最适浓度,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的种植地,随机分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一段时间后,测得玉米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及去除杂草百分率,如表所示。曲线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24h后,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请分析回答问题:异丙草胺浓度/(mg•L-1)叶绿素b/(mg•L-1)叶绿素a/(mg•L-1)去除杂草百分率(%)01.567.55051.637.5030151.667.4590250.351.7892350.341.7595(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_____上;若要提取叶绿素,常用_____作为提取液。(2)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适宜的异丙草胺使用浓度为_____mg•L-1。虽然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它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而使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这两个指标可直接通过实验测出的是_____。(4)曲线图中,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10.(10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等功能。湿地公园内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公园中的某种植物由近水边到陆地沿地表随机分布,这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区别两个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湿地受到轻度污染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湿地中以草籽和食草昆虫为食的某种鸟类属于第______营养级,食草昆虫同化的能量不能全部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在湿地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图是晴朗夏日一天在自然光照和遮光1/1条件下测定的大豆净光合作用相对含量(单位CO1μmol/m1.g)。(l)根据上图实验结果推测,遮光处理可能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豆的光合作用效率。(1)请写出大豆光合作用时CO1中C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大豆在自然光照下14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4)有人认为,适当遮光会导致大豆叶绿素含量增加。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以上都是对于数量较多的种群进行的估算方法。而对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详解】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和大种群基因频率都是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得的;大熊猫稀少且个体大,发现一只编号一只,属于调查方法中的逐个计数法,没有进行随机取样;样方法中的等距取样和五点取样是强制性的随机取样,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不同目的的取样调查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调查实验的理解能力。2、C【解析】

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美国科学家Harman1955年提出的,核心内容有三条:

(1)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细胞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容易产生自由基,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

(2)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时,又能产生自由基,从而攻击别的分子,引发雪崩式反应;

(3)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详解】A、细胞进行氧化反应也会产生自由基,A错误;B、自由基攻击磷脂并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B错误;C、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故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可能与自由基有关,C正确;D、自由基会攻击DNA从而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3、D【解析】

1、动物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适宜的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中,需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A错误;B、人工种子是以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幼苗,不需要添加植物激素,B错误;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向受体注射免疫抑制剂,C错误;D、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4、A【解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子代噬菌体中会出现新的基因组成”可知噬菌体的DNA分子可以发生变异,A正确;B、该过程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错误;C、噬菌体颗粒中不包含RNA聚合酶,该酶由大肠杆菌提供,C错误;D、细菌不能分解利用噬菌体,噬菌体可利用细菌中的有机物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DNA,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A【解析】

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①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②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只能将原有性状进行重组组合,C错误;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B【解析】

本题属于信息题,注意题干信息“R-I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hI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的应用。【详解】A、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DNA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R-loop结构中有8种核苷酸,5种含氮碱基,A正确;B、R-loop结构中mRNA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似,只是U替代了T,B错误;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可推测R-loop结构既影响DNA复制又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大于从叶绿体扩散到线粒体和细胞外(密闭气室)(y3-y1)/x1进一步探究思路:在30%至完全光照之间,设置不同梯度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跟本实验相同,测定气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密闭气室中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CO2浓度,对比曲线可知,A组只进行呼吸作用,故CO2浓度上升,B、C组光照,其中B组CO2浓度基本不变,C组CO2浓度显著下降,说明完全光照条件下天竺葵光合作用速率最强,且30%光照强度下净光合速率几乎为0。【详解】(1)A组在黑暗条件下,天竺葵只进行呼吸作用,其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据图可知,B组天竺葵的密闭气室内CO2浓度不变,说明该条件下天竺葵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和天竺葵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相同,因此,B组天竺葵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

(3)C组天竺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从叶绿体扩散到线粒体和细胞外(密闭气室);在0~x1时间范围内,A组CO2浓度为y3,说明呼吸作用强度为(y3-y2),而C组CO2浓度为y1,即C组净光合作用强度为(y2-y1),则C组天竺葵植株的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强度=(y2-y1)+(y3-y2)=(y3-y1),因此C组天竺葵的平均实际光合速率是(y3-y1)/x1ppm/s。

(4)在此条件下,若想确定完全光照是否是天竺葵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强度,需要进一步设置光照强度梯度进行实验,实验思路如下:在30%光照和完全光照之间,设置多个梯度的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与原实验相同,测定、比较单位时间内各密闭气室的二氧化碳浓度。【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理解曲线图,并能根据图示信息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进行判断。8、脂质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糖类)T淋巴细胞具有HIV的特异性受体,其他细胞缺乏H1V的特异性受体自身的RNARNA→DNA→RNA→蛋白质HIV可杀死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后,免疫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HIV【解析】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约占)50%和蛋白质(约占4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占2%~10%),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HIV的增殖过程:其遗传物质RNA,首先逆转录形成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再转录形成RNA,进而翻译形成蛋白质,RNA和蛋白质组装形成子代病毒。【详解】(1)根据题意,HIV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则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糖类);HIV专一性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T淋巴细胞具有HIV的特异性受体,其他细胞缺乏HIV的特异性受体。(2)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然后再表达出膜蛋白等蛋白质,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3)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是因为HIV可杀死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后,免疫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点睛】本题围绕HIV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免疫调节以及中心法则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9、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无水乙醇(或丙酮或95%酒精加无水碳酸钠)15光反应氧气消耗速率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

据图分析: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整体上看玉米中叶绿素的含量会下降,去除杂草百分率上升;分析曲线图可知,异丙草胺浓度为0时,氧气消耗速率大于氧气生成速率,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氧气消耗速率先略有升高再略有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氧气生成速率先略有升高再逐渐下降。【详解】(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去除杂草百分率较高时对应的较低浓度的异丙草胺适合玉米田除草,故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浓度为15mg•L-1。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过低而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而使光合速率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是指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之和,不能直接测得,氧气消耗速率是指呼吸速率,可以直接测得。(4)曲线图中,在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此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表格数据,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0、不属于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二、三其同化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次生演替【解析】

1、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2、群落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1)公园中的某种植物由近水边到陆地沿地表随机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