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语文科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3、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4、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内涵,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2、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3.文体链接《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三、读,感知声韵美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泠(línɡ)经纶(lún)横柯(kē)嘤嘤(yīng)鸢飞(yuān)戾天(lì)2.教师范读,注意节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自由朗读,注意重音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视频朗读5、自由吟读,读准语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轻快)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舒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促、欢快)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轻松、欢快)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慨叹、平缓、轻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惊叹)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轻松、欢快)6、根据画面伴随音乐朗读,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四、译,感知意境美(一)学生根据在读的过程中的理解,结合注释、工具书等,对文章进行直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露出阳光。)(二)文言知识积累1.重点实词(1)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2)从流飘荡(跟,随)(3)水皆缥碧(青白色)(4)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5)泉水激石(冲击,撞击)(6)横柯上蔽(树枝)(7)疏条交映(互相掩映)2.通假字(1)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叫声,这里指蝉鸣)(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3.古今异义(1)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大约;今义:赞许,允许)(2)鸢飞戾天(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3)经纶世务(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指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4)蝉则千转不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5)猛浪若奔(古义:飞奔的马;今义:奔跑)4.一词多义①一百许里(数词,实指,一百)(1)百②猿则百叫无绝(数词,虚指,极言其多)①天下独绝(绝妙)(2)绝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①势竞上(向上)(3)上②横柯上蔽(在上面)5.词类活用(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4)负势竞上(动词作状语,争着;名词作动词,向上)(5)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6)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7)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6、文言句式①省略句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吾”)B.急湍甚箭(“甚”后省略介词“于”)C.互相轩邈(省略主语“其”,指树)②倒装句鸢飞戾天者(定语后置,即“飞戾天(之)鸢者”)(三)翻译句子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富阳到桐庐100多里,(一路)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头也能看的清清楚楚。(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腾的骏马。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山峦凭借(高俊的)地势,争着向上,互相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得心;那些忙于世俗世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天,也仍然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之处,偶尔还能见到阳光。(四)按要求写出句子。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文中以动写静,赋予景物以蓬勃向上之势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五)按要求用文中的原句回答。A、文中最能反映作者随心所欲、心神无束的一句是。B、文中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一句是。C、文中以动写静,赋予景物以蓬勃向上之势的一句是。D、《小石潭记》中有一句:“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本文中有与之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E、《三峡》中有一句:“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本文中有与之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六)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种意境?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异水 千丈见底 水之清 急湍猛浪 水之急"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奇山 高山寒树 树之奇负势轩邈 山之势泉鸟蝉猿 山之音 息心忘反 山之力 横柯疏条 林之密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发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七)本文第三段写山,哪些句子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⑴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视觉、听觉)⑵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视觉、听觉)⑶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视觉)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劳工合同范本
- 与企业有关合同范本文档
- 书籍委托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年温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加油站公司合同范本
- 2024年厦门市集美区杏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温州文成农商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凤岗酒店蔬菜配送合同范本
- 2024年六安霍邱联合村镇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私立医疗机构2025年运营策略与计划
-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2
- 2025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第2篇-深度研究
- 2024年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课件】化学与人体健康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