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618第1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概述 3241251.1汽车排放污染及危害 3195121.2汽车噪声污染及危害 463221.3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的意义 43507第2章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机理 416252.1污染物过程 483472.1.1燃烧室内化学反应 4255112.1.2排气系统内化学反应 4188772.2影响排放污染物的因素 570972.2.1燃油品质 590212.2.2燃烧过程 5137482.2.3发动机工况 5243112.2.4排气系统设计 5282032.3降低汽油机排放污染的措施 5227282.3.1优化燃油品质 5257802.3.2改进燃烧过程 5246692.3.3控制发动机工况 5181862.3.4采用排气后处理技术 577362.3.5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5282822.3.6加强维护与管理 622021第3章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机理 6187873.1柴油机排放污染特点 662663.2污染物过程 6312523.3影响排放污染物的因素 6187733.4降低柴油机排放污染的措施 77509第4章汽车噪声产生与传播机理 7169534.1汽车噪声来源与分类 7323364.1.1发动机噪声 7249484.1.2轮胎噪声 7273264.1.3车身结构噪声 730614.1.4空气动力学噪声 7126724.1.5电子设备噪声 892144.2噪声传播过程 8263884.2.1声波传播基本原理 8169814.2.2汽车噪声传播途径 898514.3影响汽车噪声特性的因素 8117724.3.1发动机参数 8313764.3.2车身结构 8119664.3.3轮胎特性 8150764.3.4气象条件 8309954.3.5路面状况 8165304.3.6速度与行驶状态 89764第5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 8150235.1汽油机排放控制系统 82515.1.1废气再循环(EGR)系统 8264335.1.2三元催化转化器(TWC) 9312645.1.3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 9237765.1.4空气喷射系统 9238595.2柴油机排放控制系统 9129135.2.1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 9675.2.2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 9321505.2.3废气再循环(EGR)系统 989475.2.4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996755.3新能源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991315.3.1电动汽车排放控制 9146655.3.2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放控制 990595.3.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控制 1066955.3.4燃料电池汽车排放控制 1013523第6章汽车噪声控制技术 10197926.1噪声源控制技术 10230506.1.1发动机噪声控制 10169576.1.2轮胎噪声控制 10275676.1.3车身结构噪声控制 10249986.2传播途径控制技术 1080736.2.1隔声技术 10252136.2.2吸声技术 11204736.3接收者保护技术 1181736.3.1车内噪声控制 11298336.3.2车外噪声控制 1116443第7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检测技术 11316867.1排放检测技术 11152837.1.1尾气排放检测 11309627.1.2汽油车排放检测 1130877.1.3柴油车排放检测 12277407.2噪声检测技术 12204697.2.1噪声源识别 12254377.2.2噪声检测方法 12193247.2.3噪声检测标准 12218317.3检测设备与标准 12137937.3.1排放检测设备 1232777.3.2噪声检测设备 1214877.3.3检测标准 1210666第8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法规及政策 12145608.1我国相关法规及政策 12257538.1.1汽车排放法规 12144108.1.2噪声控制法规 12204368.1.3政策措施 13194128.2国际相关法规及政策 13247498.2.1欧洲法规 13218908.2.2美国法规 13130758.2.3其他国家和地区 1391188.3法规及政策发展趋势 13158598.3.1法规日益严格 13215108.3.2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13101898.3.3加强国际合作 13232688.3.4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 149483第9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应用 1441619.1传统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应用 14219649.1.1排放控制技术 147859.1.2噪声控制技术 1418589.2新能源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应用 1414429.2.1排放控制技术 1473869.2.2噪声控制技术 14180779.3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518370第10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实训操作 15895410.1实训操作规范与要求 151012610.2排放检测实训操作 1514210.3噪声检测实训操作 16128610.4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实训案例分析 16第1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概述1.1汽车排放污染及危害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在为人们提供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排放污染问题。汽车排放主要包括尾气排放和颗粒物排放,其中尾气排放含有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等有害气体。这些排放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以下危害:(1)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加剧,引发全球气候异常。(2)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损害。(3)空气污染: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高于氧气,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1.2汽车噪声污染及危害汽车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传动系统、轮胎与地面摩擦等,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以下危害:(1)影响生活质量:汽车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降低生活质量。(2)损害听力: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的汽车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3)心理健康影响:长期受到汽车噪声的困扰,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大,甚至引发心理疾病。1.3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的意义针对汽车排放与噪声污染,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改善环境质量:降低汽车排放和噪声污染,有利于改善大气和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促进绿色发展:加强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3)提升城市形象:降低汽车排放和噪声污染,有助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构建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4)履行国际责任:加强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是我国履行国际环境承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第2章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机理2.1污染物过程2.1.1燃烧室内化学反应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发生在燃烧室内。燃烧过程中,汽油与空气混合并在火花塞点火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排放污染物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以及颗粒物(PM)等。2.1.2排气系统内化学反应排气系统内的温度、压力及气体成分会影响排放污染物的。在排气系统内,部分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会继续氧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部分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氮氧化物(NOx)。2.2影响排放污染物的因素2.2.1燃油品质燃油品质对排放污染物的具有显著影响。燃油中硫含量、抗爆指数、芳烃和烯烃含量等均会影响燃烧过程及排放污染物的。2.2.2燃烧过程燃烧过程的稳定性、燃烧速率和燃烧温度等均会影响排放污染物的。优化燃烧过程参数,如提高点火能量、优化空燃比、提高燃烧室温度等,有助于降低排放污染物的。2.2.3发动机工况发动机的工况(如转速、负荷、温度等)对排放污染物的具有较大影响。在不同的工况下,排放污染物的量和种类有所不同。2.2.4排气系统设计排气系统的设计对排放污染物的和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排气系统设计可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如采用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2.3降低汽油机排放污染的措施2.3.1优化燃油品质选用低硫、高抗爆指数、低芳烃和烯烃含量的燃油,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2.3.2改进燃烧过程提高点火能量,优化空燃比和燃烧室温度,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污染物的。2.3.3控制发动机工况根据发动机工况实时调整喷油量、点火时机等参数,以实现最佳燃烧,降低排放污染物的。2.3.4采用排气后处理技术采用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排气后处理技术,将排放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2.3.5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优化发动机设计,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从而降低排放污染物的。2.3.6加强维护与管理定期对发动机进行维护,保证发动机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降低排放污染物的。同时加强排放监管,对超标排放的车辆进行整改,以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第3章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机理3.1柴油机排放污染特点柴油机作为一种内燃机,其排放污染物具有以下特点:(1)颗粒物(PM)排放较高: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燃油喷雾细化程度不足,导致局部缺氧,使燃油不完全燃烧,大量颗粒物。(2)氮氧化物(NOx)排放较低:相较于汽油机,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中温度相对较低,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3)碳氢化合物(HC)排放较低: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使燃油雾化更充分,燃烧更完全,从而降低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4)硫氧化合物(SOx)排放较高:柴油中硫含量较高,燃烧后硫氧化合物。3.2污染物过程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燃油喷射:燃油在高压油泵的作用下,喷射进入燃烧室,形成雾状燃油。(2)油气混合:雾状燃油与空气在燃烧室内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3)燃烧:在燃烧过程中,部分燃油未完全燃烧,颗粒物、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等污染物。(4)排气: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系统排出,其中包含氮氧化物(NOx)、硫氧化合物(SOx)等污染物。3.3影响排放污染物的因素影响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因素主要包括:(1)燃油品质:燃油的硫含量、十六烷值等指标会影响排放污染物的。(2)燃烧过程:燃烧温度、燃烧时间、燃烧室形状等因素影响污染物的。(3)进气条件:进气温度、压力、湿度等条件对燃烧过程和排放污染物有直接影响。(4)发动机负荷和转速:发动机在不同负荷和转速下,排放污染物的特性不同。(5)排放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EGR)、柴油颗粒过滤器(DPF)等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可降低排放污染物的。3.4降低柴油机排放污染的措施为降低柴油机排放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燃油喷射系统:提高燃油喷射压力,使燃油雾化更充分,燃烧更完全。(2)提高燃油品质:降低燃油硫含量,提高十六烷值,减少排放污染物的。(3)改进燃烧过程:优化燃烧室设计,提高燃烧温度和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4)应用排放控制技术:废气再循环(EGR)、柴油颗粒过滤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等技术,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排放。(5)发动机管理系统优化: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实时调整燃油喷射、进气等参数,实现排放污染物的高效控制。第4章汽车噪声产生与传播机理4.1汽车噪声来源与分类4.1.1发动机噪声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是汽车噪声的主要产生部位。其噪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燃烧噪声:由于燃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压力波动引起;(2)机械噪声:发动机内部运动部件间的摩擦、撞击及振动产生的噪声;(3)进排气噪声:发动机进气和排气过程中气流与气体相互作用的噪声。4.1.2轮胎噪声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轮胎振动以及轮胎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4.1.3车身结构噪声车身结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激励而产生的振动,进而引起车身板件振动产生的噪声。4.1.4空气动力学噪声汽车行驶过程中,空气与车身表面及车身周围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4.1.5电子设备噪声汽车内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噪声。4.2噪声传播过程4.2.1声波传播基本原理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遵循声学基本原理,包括声压、声速、声阻抗等概念。4.2.2汽车噪声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噪声源直接向车外传播;(2)反射传播:噪声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3)绕射传播:噪声波遇到障碍物时,沿着障碍物边缘传播;(4)透射传播:噪声穿过车身结构进入车内。4.3影响汽车噪声特性的因素4.3.1发动机参数发动机类型、排量、转速、负荷等参数对汽车噪声特性有直接影响。4.3.2车身结构车身结构的刚度、阻尼、质量分布等对汽车噪声传播具有显著影响。4.3.3轮胎特性轮胎的胎面花纹、硬度、气压等特性对轮胎噪声产生重要影响。4.3.4气象条件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对汽车噪声传播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3.5路面状况路面的平整度、粗糙度等对汽车噪声特性产生影响。4.3.6速度与行驶状态汽车速度、行驶状态(如加速、减速、制动)等对汽车噪声特性产生影响。第5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5.1汽油机排放控制系统5.1.1废气再循环(EGR)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通过将部分排气气体重新引入燃烧室内,降低氮氧化物的。本节介绍EGR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其在汽油机中的应用。5.1.2三元催化转化器(TWC)三元催化转化器是降低汽油机排放的关键部件,能够同时转化CO、HC和NOx为无害气体。本节阐述TW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排放控制系统中的作用。5.1.3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燃油系统蒸发的碳氢化合物排放。本节介绍EVAP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5.1.4空气喷射系统空气喷射系统通过向排气系统喷射空气,促进CO和HC的氧化。本节介绍空气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其在汽油机排放控制中的应用。5.2柴油机排放控制系统5.2.1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柴油机氧化催化器主要用于降低CO和HC的排放,同时转化部分PM。本节介绍DO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排放控制系统中的作用。5.2.2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柴油机颗粒过滤器用于捕捉和去除排气中的颗粒物。本节阐述DPF的过滤原理、再生方法及在柴油机排放控制中的应用。5.2.3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与汽油机相似,柴油机也需要EGR系统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本节介绍柴油机EGR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5.2.4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通过向排气中喷射尿素水溶液,降低NOx排放。本节阐述SCR系统的原理、催化剂及其在柴油机排放控制中的应用。5.3新能源汽车排放控制技术5.3.1电动汽车排放控制电动汽车无需燃油,但其动力电池和驱动系统仍可能产生有害排放。本节介绍电动汽车排放控制的措施及关键部件。5.3.2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放控制氢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为能源,排放主要为水蒸气。本节阐述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放控制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5.3.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控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排放控制系统需综合考虑两者的排放特性。本节介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5.3.4燃料电池汽车排放控制燃料电池汽车以燃料电池为动力来源,具有零排放的优点。本节介绍燃料电池汽车排放控制的技术特点及挑战。第6章汽车噪声控制技术6.1噪声源控制技术6.1.1发动机噪声控制发动机作为汽车的主要噪声源,其噪声控制是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关键。应采取以下措施:a.优化发动机设计,降低燃烧噪声和机械振动;b.采用减振支架和隔声材料,降低发动机与车体的连接传递噪声;c.使用降噪型发动机零部件,如静音型齿轮、皮带等;d.对发动机冷却风扇进行优化设计,降低风扇噪声。6.1.2轮胎噪声控制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轮胎噪声控制措施包括:a.选择低噪声轮胎,降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b.轮胎结构优化,减小轮胎的振动传递;c.轮胎气压控制,保持合适的气压,降低轮胎噪声。6.1.3车身结构噪声控制车身结构振动引起的噪声也是汽车噪声的重要来源。控制措施如下:a.优化车身结构设计,提高车身刚度,降低振动;b.采用隔音、吸音材料,减少车身结构的噪声传递;c.使用阻尼材料,降低车身板件的振动噪声。6.2传播途径控制技术6.2.1隔声技术隔声技术主要通过在汽车内外表面采用隔音材料、隔音结构等方式降低噪声传播。具体措施如下:a.车身内外表面使用隔音泡沫、隔音垫等材料;b.车门、车窗采用密封条、双层玻璃等结构;c.车身底部采用密封底涂、隔音地毯等材料。6.2.2吸声技术吸声技术主要通过在汽车内饰表面采用吸音材料,降低车内噪声。具体措施如下:a.内饰件采用吸音功能良好的材料,如毛毡、吸音泡沫等;b.内饰表面设计凹凸结构,增加吸音面积;c.采用主动降噪技术,通过声波叠加原理消除车内噪声。6.3接收者保护技术6.3.1车内噪声控制车内噪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健康产生影响。车内噪声控制措施如下:a.优化内饰设计,降低内饰件振动噪声;b.采用隔音、吸音材料,降低车内噪声水平;c.对车内音响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减少声学干扰。6.3.2车外噪声控制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也需要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a.对排气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排气噪声;b.车辆通过噪声敏感区域时,采用限速、禁鸣等措施;c.城市道路采用低噪声路面,降低汽车行驶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7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检测技术7.1排放检测技术7.1.1尾气排放检测本节主要介绍尾气排放检测的方法和原理。尾气排放检测主要包括对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的检测。7.1.2汽油车排放检测针对汽油车排放特点,本节阐述汽油车排放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7.1.3柴油车排放检测本节主要介绍柴油车排放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以及与汽油车排放检测的区别。7.2噪声检测技术7.2.1噪声源识别介绍汽车噪声源识别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轮胎噪声等。7.2.2噪声检测方法本节详细阐述汽车噪声检测的常用方法,如声级计法、声压级法等。7.2.3噪声检测标准介绍我国及国际汽车噪声检测的相关标准,为汽车噪声检测提供依据。7.3检测设备与标准7.3.1排放检测设备本节介绍常用的汽车排放检测设备,如尾气分析仪、五气体分析仪等,以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7.3.2噪声检测设备介绍汽车噪声检测设备,如声级计、声学传感器等,以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7.3.3检测标准介绍我国及国际汽车排放与噪声检测的相关标准,为检测工作提供依据。第8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法规及政策8.1我国相关法规及政策8.1.1汽车排放法规我国对汽车排放的控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主要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重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这些法规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限值、测量方法以及排放标准的实施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8.1.2噪声控制法规我国对汽车噪声的控制同样重视,相关法规主要包括《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汽车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等。这些法规对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噪声限值、测量方法以及噪声标准的实施时间等进行了规定。8.1.3政策措施为了加强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品质、实施汽车排放和噪声污染治理工程等。还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低排放、低噪声汽车。8.2国际相关法规及政策8.2.1欧洲法规欧洲是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法规较为严格的地区。主要法规包括欧盟的《汽车排放法规》和《汽车噪声法规》等。这些法规对汽车排放和噪声的限值、测试方法以及实施时间进行了规定,并不断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8.2.2美国法规美国对汽车排放与噪声的控制同样严格,主要有《清洁空气法》和《噪声控制法》等法规。美国环保局(EPA)负责制定和实施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标准,并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认证程序保证汽车满足法规要求。8.2.3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也制定了严格的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法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8.3法规及政策发展趋势8.3.1法规日益严格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各国纷纷加大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的力度,法规限值不断收严,测试方法更加科学,以降低汽车对环境的影响。8.3.2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为应对能源危机和减少排放污染,各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通过政策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8.3.3加强国际合作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是全球性问题,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技术成果,共同应对汽车排放与噪声污染的挑战。8.3.4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未来,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将更加依赖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如远程监控、智能检测等,以提高监管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第9章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应用9.1传统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应用9.1.1排放控制技术在传统汽车排放控制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技术:(1)机内净化技术:通过优化发动机设计,提高燃油燃烧效率,降低排放污染物;(2)尾气后处理技术:利用催化转化器、颗粒物过滤器等设备对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和过滤;(3)电控技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对发动机喷油、点火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降低排放。9.1.2噪声控制技术传统汽车噪声控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声学包装:在汽车内饰中使用吸音、隔音材料,减少噪声传播;(2)隔振技术:采用减振器、橡胶悬挂等装置降低车身振动传递;(3)声学优化:对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等噪声源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噪声产生。9.2新能源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应用9.2.1排放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在排放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表现为:(1)零排放: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尾气排放;(2)低排放: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在低负荷工况下可以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3)尾气后处理:部分新能源汽车也采用尾气后处理技术,进一步降低排放。9.2.2噪声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噪声控制技术主要包括:(1)电机噪声控制:优化电机结构设计,采用隔音、隔振措施降低电机噪声;(2)电池噪声控制:对电池包进行声学设计,降低电池振动噪声;(3)整体声学优化: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对车身结构、内饰材料等进行声学优化,提升乘坐舒适性。9.3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1)机内净化技术持续优化,提高燃烧效率;(2)尾气后处理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