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卷I)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
气中C0?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
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EDTA-Fe2+-e-=EDTA-Fe3+
+2+
②2EDTA-Fe,++H2S=2H+S+2EDTA-Fe
纲喳
―
天然气a食天然气
(CH,、CO等)(CH,、CO2、H2s等)
质子交换膜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0)2+2*+2院=0)+乩0
B.协同转化总反应:C02+H2S=C0+H20+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Fe?+取代EDTA-Fe'+/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答案C
解析0)2在ZnO@石墨烯电极上转化为CO,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为阴极,电极反
应式为C02+2H++2e-=C0+H。A正确;根据石墨烯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可知①X2+
+
②即得到H2S-2e-=2H+S,然后与阴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总反应式为COa+Hf=CO+HQ
+S,B正确;石墨烯电极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因此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
电极上的高,C错误;由于铁离子、亚铁离子均易水解,所以如果采用Fe底/Fe?+取代EDTA-Fe3
+/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D正确。
2.(2018•全国卷H)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二次电池。将
NaClO,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银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
应为:3C02+4Na2Na£0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
A.放电时,CIO;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02+4e-=2C0r+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答案D
解析放电时是原电池,C10;向负极移动,A正确;电池的总反应为3C02+4Na
ZNazCOa+C,因此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B正确;放电时是原电池,正极是二氧
-
化碳得到电子转化为碳,反应为:3C02+4e=2C03~+C,C正确;充电时是电解池,正极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反应为2C(T+C—4e-=3C()2,D
错误。
3.(2018•全国卷HI)一种可充电锂一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与Li+在
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02-.t(%=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非水电解质/A聚物隔膜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V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口曲-,=2口+1—尹
答案D
解析放电时,。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多孔碳材料
电极为正极,A错误。因为多孔碳材料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子应该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材
料电极(由负极流向正极),B错误。充电和放电时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放电时,Li
+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移动,充电时向锂电极移动,C错误。根据图示和上述分析,可知放电
时,电池的正极反应是0z与Li+得电子转化为LiG-,,电池的负极反应是单质Li失电子转
化为Li+,所以总反应为:2Li+(l—1)()2=Li202-“充电时的反应与放电时的反应相反,
所以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S02+=2Li+(l—孤,D正确。
4.(2018•全国卷HI)用0.100mol-L-1AgNOs滴定50.0mL0.0500mol•L-1CP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V(Ag、(b)/mL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匾(AgCD的数量级为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mol-L-1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L-'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选取横坐标为50mL的点,此时向50mL0.0500mol•的Cl一溶液中,加入
了50mL0.100mol•的AgNOs溶液,所以计算出此时溶液中过量的Ag*浓度为0.025
mol•(按照银离子和氯离子1:1的比例沉淀,同时不要忘记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
由图示得到此时C厂的浓度约为1XIO"mol•L-1(实际稍小),所以扁,(AgCl)约为0.025X10
f=2.5X10'°,所以其数量级为10‘°,A正确。由于K(AgCl)极小,所以向溶液滴加硝
酸银就会有沉淀析出,溶液一直是氯化银的饱和溶液,所以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c(Ag
+)•c(Cl)=心(AgCl),B正确。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
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50mL0.0500mol•的溶液改为50mL0.0400
mol•广’的C广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0.8倍,所以滴定终点需
要加入的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0.8倍,因此应该由c点的25mL变为25mLXO.8=20mL,
而a点对应的是15mL,C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AgCl)
大于A;p(AgBr),将50mL0.0500mol•「'的溶液改为50mL0.0500mol•「的Br
一溶液,这是将溶液中的氯离子换为等物质的量的滨离子,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或澳离子都
是按比例1:1沉淀的,所以滴定终点的横坐标不变,但是因为溟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
溟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c向b方向移动,D正确。
5.(2018•北京高考)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z和CHi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COOH的
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O()
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i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LCIM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一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CH,与CO?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OLCOOH,总反应为CH,+C()2傕化•
CHa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正确;CR在①过程中,有1个
C-H键发生断裂,B正确;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一②放出能量,对比
①和②,①一②形成C—C键,C正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
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
6.(2018•天津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4越小,则NaA的《(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1150H和CH30cHs
答案B
解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UA的《,越小,代表HA越弱,所以/T的水解越强,
应该是NaA的用(水解常数)越大,A错误。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形成锌铁原电池,因为
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为负极,对正极铁起到了保护作用,延缓了铁管的腐蚀,B正确。反应
的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进行的应该是越困难(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翻越”的山峰越高,“翻
越"越困难),C错误。红外光谱是用来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或特定结构的,C2H50H和CH2cH
的官能团不同,所以可以用红外光谱区分,D错误。
7.(2018•北京高考)测定0.1molNazSOs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
如下。
时刻①②③④
温度/℃25304025
pH9.669.529.37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k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
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0r+H,0HS07+0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T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f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值相等
答案C
解析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SOT存在水解平衡:SOr+H2OHSO7+OH\HSO;+
H20H2SO3+OH-,A正确;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k溶液做对比实验,
④产生白色沉淀多,说明实验过程中部分NazSO,被氧化成NazSO,,①与④温度相同,④与
①对比,SOT浓度减小,④的pH小于①,即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T浓度减小造成的,
B正确;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①一③的过程升高温度,s(r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s(r)
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相反,c错误;D项,(
只与'温度有关,①与④温度相同,4值相等。
8.(2017•全国卷I)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M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
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心田必)的数量级为ICT
CUY-
B.曲线N表示pH与1g—『"的变化关系
C112A
C.NaHX溶液中c(H+)>c(OHD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答案D
解析由HaXH++HX可知:
小产匚.一,则c(.)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可得:pH,=
cH2AcHA
HX-cX2-
—1gE+lgC—o同理,由HXH++X”可得:pH2=-1gk2+lg[7T7~。因1
cH2XcHX
cHX-cX2"
〉禽》乙,则一1gAZ,<-lg心。当=,'uv-时,有pHiVpHz,故曲线N
Cri2ACnA
rY2-
表示pH与1grS1的变化关系,曲线M表示pH与1g的变化关系,B项正确。
CO2ACnA
2-2-
cVcV
由曲线M可知,当pH=4.8时,]g~~~7—^—0.6,由pH2=-1g恁+lg~~7—^■一可得:
CHXcHX
1g心比一0.6-4.8=-5.4,^=10-5"=100-6X10-6,故4的数量级为IO",A项正
确。NaHX溶液中,<1,则<0,此时溶液pH<5.4,溶液呈酸性,所
cHXcHX
CY2-
以c(H+)>c(OFT),C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当lg=0,即C(X2-)=C(HXD
cHX
时溶液呈酸性,故当溶液呈中性时,c(Na2X)>c(NaHX),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c(X2-)>c(HX")>c(OH-)=c(H+),D项错误。
9.(2017•全国卷HD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广会腐蚀阳极板而
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
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UCuCl)的数量级为KT,
B.除反应为CU+CU2++2C「=2CUC1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效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答案C
rC]c
解析A对:当一1,…「「=0时,]g--『:约为—7,即c(C「)=lmol
mol,Lmol,L
c(Cu+)=10-7mol-r1,因此扁(CuCl)的数量级为KT?。B对:分析生成物CuCl的化合价
可知,C1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u元素由。价和+2价均变为+1价,因此参加该反
应的微粒为Cu、O?+和C厂,生成物为CuC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U2++2C「=2CUC1。
C错:铜为固体,用量改变平衡不移动,即Cu的量对除CU效果无影响。D对:2Cu+=Cu2
+
++Cu的平衡常数K=—c——,可取图像中的e(Cu+)=c(Cu2+)=lX10-6mol代入
cCu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计算,即为仁一::一尸1x10'L•molT,因此平衡常
1X10mol•L
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10.(2017•全国卷H)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
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3e-=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答案C
解析C错: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1r+2鼠==11"。
11.(2017•全国卷HD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
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s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6=8Li2s,(2<痣8)。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l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i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I).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S的量越多
答案D
解析A对:原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则a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
-+-+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有S8+2Li^+2e=Li2S8,3Li2Sa+2Li+2e=4Li2S6,2Li2S6+2Li+
+
2e-=3Li2S1>Li2S,+2Li+2e-=2Li2S2^,B对: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
电子时,氧化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14g。C对:石墨烯能导电,利用石
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错:电池充电时电极a发生反应:2Li2sz-2e-=Li2s«
+2Li+等,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少。
12.(2017•天津高考)常压下黑基化法精炼银的原理为:Ni(s)+4C0(g)
Ni(CO)式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仁2X10-。己知:Ni(C0)4的沸点为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模与C0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保。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0),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C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
C.第二阶段,Ni(C0),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y生成[Ni(C0)/=4/生成(C0)
答案B
解析A错:增加c(C0),平衡正向移动,温度不变,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B对:第
一阶段,生成的Ni(CO储是气态,应选择高于其沸点的反应温度,故选50℃。C错:230c
时,化学平衡常数{=2X10-5,有利于反应逆向进行,Ni(CO)”分解率较高。D错:反应达
到平衡时,4r生成仙式(:0)」=/生成(CO).
13.(2016•全国卷I)298K时,在20.0mL0.10mol•广,氨水中滴入0.10mol•L
t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广,氨水的电离度
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X盐酸)/ml.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酰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D=e(cr)=c(n+)=c(oir)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答案D
解析强酸滴定弱碱,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A错误;
若氨水和盐酸恰好反应生成NHQ1,由于NH:水解,溶液呈酸性,要使pH为7,盐酸应偏少,
即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小于20.0mL,B错误;M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应为c(NH:)
=c(C「)>c(H+)=c(0H-),C错误;N点对应的溶液为氨水,。(01)=0.lOmol•L-,X1.32%
=1.32X103mol•LSc(H1)=---TT;---=.3mol•L_1,pH=ll+lg1.32<12,
CvJri1(oJoNxZ/'1U
D正确。
14.(2016•全国卷III)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1广
A.向0.1mol•Ldh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一市而「减小
cCHBCOOH
B.将(K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C,溶液中一高£鼠~而一增大
cCH3COOH0•°c0H
cNUT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
cC1
cCP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lX,溶液中丁而一不变
答案D
解析温度不变时,CHa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4=j是不变的,加
CCH3COOH
cH+
水时cGFLCOO)变小,一莅不布丁一应变大,A错误;CH3COO+H2OCFLCOOH+OH一的平
cCH3COOH
CH3C0011*cQir
衡常数/=£,升温,4增大,
CCH3COO一
,CH;/:";0H=我小,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得c(NH:)+c(H+)=c(CT)
Niir
+c(0H),溶液呈中性时c(H+)=c(0H)则c(肌)一("),Fc-=I,C错误;向
cciTAg+•cC「%AgCl
AgCI、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CL.1B-
Ag*,cBrKsvAgBr
温度不变,K>(AgCl)、《KAgBr)均不变,则"I~~——不变,D正确。
15.(2016•天津高考)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
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中和百分数/%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检〉后>航)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湖寸,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0H-)-c(H+)
答案C
解析浓度均为0.1mol・L'的HA、HB和HD三种酸溶液的pH不同,pH越小,则酸
的电离常数越大,A正确;滴定至P点时,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B与NaB的混合
溶液,溶液显酸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强于B-的水解程度,故c(B-)>c(Na+)>c(HB)>c(H
+)>c(0H-),B正确;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C错误;根据质子守恒
知,D正确。
16.(2016•海南高考)向含有MgCOs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
列数值变小的是()
A.c(C03)B.c(Mg2+)
C.c(H+)D.^(MgCOa)
答案A
解析含有MgCOa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CCUs)Mg2+(aq)+C07(aq),加
入少量浓盐酸后,H+和cor反应,促使MgCO,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Mg>)增大,AUMgCOs)
只与温度有关,在该过程中不变,c(cor)=,则c(c(r)减小。
,cM丁g'
17.(2016•海南高考)(双选)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反应进程
A.由X-Y反应的A"=区一名
B.由X-Z反应的<0
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答案BC
解析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X-Y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X(g)=3Y(g)△/六笈一反;反
应后气体体积增大,降低压强,平衡正向移动,Y的产率升高,A项错误,C项正确;X-Z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X(g)=Z(g)△H=E\f<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
向移动,Z的产率降低,B项正确,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8.(2018-全国卷I)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
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凡0$,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
种气体,其分子式为,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zOs(g)分解反应:
2N2O5(g)--4N0z(g)+62(g)
2NzO,(g)
其中NO2二聚为NQi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所示(£=8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00
p/kPa35.840.342.5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05(g)=2N20I(g)+02(g)
XH、=-4.4kJ,mol1
2NO2(g)=N2Ojg)
△"=-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02(g)+暴(g)的A//=kJ•mor'c
②研究表明,心056)分解的反应速率片2义10-3><闭205(1^^・。11-1)。1=62min时,
测得体系中32=2.9kPa,则此时的项205=kPa,/=kPa•min-'»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C,则NQs(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8(35℃)63.1
大
填
等
或
于
原
是
于
于\
因
、)
z
、
④25℃时,N2O,(g)2N0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a(4为以分压表示的平
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05(g)-4N02(g)+02(g),
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0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R+NOs-NO+NOz+O?慢反应
第三步NO+NOa-2N02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填标
号)。
A.『(第一步的逆反应)>「(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03
C.第二步中NO?与N0;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答案⑴G
(2)①53.1②30.06.0X10③大于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0?
生成N。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④13.4
(3)AC
解析(1)氯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硝酸银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会升高,所以
氧化产物是氧气,分子式为
(2)①已知:i.2N2O5(g)=2N20..(g)+O2(g)
△〃=-4.4kJ•mol7
ii.2N02(g)=N204(g)A'=-55.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2—ii即得到
N20s(g)=2N0z(g)+$2(g)△仁率一A々=+53.1kJ•mol,
②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氧气与消耗N2O5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又因为压强之比等于
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消耗NzOs的压强是2.9kPaX2=5.8kPa,则此时NQ的压强是35.8
kPa-5.8kPa=30.0kPa,因此此时反应速率r=2.0X10^3X30(kPa•min^')=6.0X10
2(kPa,min')(,
③由于温度升高,容器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NO,生成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
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2。59)完全
分解后体系压强。-(35℃)大于63.1kPa。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NQ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63.1kPa,根据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时
最初生成的NO2的压强是35.8kPaX2=71.6kPa,O2是35.8kPa+2=17.9kPa,总压
强应该是71.6kPa+17.9kPa=89.5kPa,平衡后压强减少了89.5kPa-63.1kPa
=26.4kPa,所以根据方程式2N0式g)NO(g)可知平衡时N。对应的压强是26.4kPa,
10O2
NO2对应的压强是71.6kPa-26.4kPaX2=18.8kPa,则反应的平衡常数4=葡彳
kPa=13.4kPa。
(3)第一步反应快速平衡,所以第一步的逆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反应速率,A正确;
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间产物还有NO,B错误;根据第二步反应生成物中有NO,可知N02
与NO:,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正确;第三步为快反应,所以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较低,D错
误。
19.(2018•全国卷n)CH「C0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0和H2),还对温室气体
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⑴CH4-COz催化重整反应为:CHKg)+C02(g)=2C0(g)+2H2(g)o
-1
已知:C(s)+2H2(g)=CH4(g)A//=-75kJ•mol
C(s)+02(g)=C02(g)
△"=-394kJ-mol-1
C(s)+102(g)=C0(g)
AH——111kJ,mol'
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kJ-moFo有利于提高CHJ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CH„1molC0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
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mol2-I/?。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
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CHi(g)=
C(s)+2H2(g)消碳反应
C02(g)+C(s)
=2C0(g)
AH/(kJ•mol-1)75172
活化能/
(kJ,mol-1)
催化剂X3391
催化剂Y4372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
积128
碳
量
4
/(%)
0
500550600650700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
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
碳反应的平衡常数(给和速率(力的叙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一如{消均增加
B.「积减小,♦.增加
C.一积减小,《消增加
D.%增加的倍数比叱增加的倍数大
-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02)]
。-5(«为速率常数)。在HCHJ一定时,不同6C0J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
A(CO2),田(⑩)、Pc(C()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积
碳
状
/
g(
g/
催
化
剂
)
答案(1)247A;
(2)①劣于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
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AD②R(COZ)、A(C02),自(CO?)
解析⑴已知:@C(s)+2H2(g)=CH4(g)
△〃=-75kJ,mol!
②C(s)+02(g)=C02(g)A//=-394kJ•moP1
@C(s)+1o2(g)=C0(g)—kJ♦mor'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X2一②一①即得到CH「C()2催化重整反应CH.,(g)+COz(g)=2CO(g)
+2H?(g)的A//=+247kJ•mol-'。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有利于提高CH,平
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答案选A;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iCH」、
1molC0,以及催化剂进行催化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根据方程式可知
CH,(g)+C02(g)=2C0(g)+2似g)
起始浓度
10.500
mol•L
转化浓度
।0.250.250.50.5
mol•L-l
平衡浓度
,0.750.250.50.5
mol•L-1
所以平衡常数为:,:售mol2•mol2-
U./DXu.ZO3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
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所以催化剂X劣于Y。正反应均是吸
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4积、芯洒均增加,A正确,C错误;升高温
度反应速率均增大,B错误;积碳量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升高温度积碳量降低,这说明「济增
加的倍数比h蹭加的倍数大,D正确。
②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知在0(cn,)一定时,生成速率随P(COD的升高而降低,根据图
像可知A(COZ)、A(COz)、R(C0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R(C02)、自(⑩)、A(C02)O
20.(2018•全国卷UDKI0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
列问题:
(l)KIOs的化学名称是一。
(2)利用“KClCh氧化法”制备KI0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14)
「---nrnr-^n-----------
KCI°'T盥卜逐-盘-溶解-调1汨-粼~KIO,
比0」-----------------------------------
滤液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3)2、C12和KC1。“逐C1」采用的方法是。“滤
液”中的溶质主要是«“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I0;,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阳面子交换膜
KOH+1:KOH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O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其迁移方向是。
③与“电解法”相比,“KC1。,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写
出一点)。
答案(1)碘酸钾
(2)加热KC1KH(10:!)2+KOH=2K103+ILO(aKHI03+KOH=K103+1120)
-+
(3)02H2O+2e=2OH-+H2t(2)Ka至Ub
③产生Ch易污染环境
解析(1)根据氯酸钾(KC1OJ可以推测KI0,为碘酸钾。
(2)将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排出的一般方法是将溶液加热,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
上升而减小。第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中的氯气在“逐Ch”时除去,根据图示,碘酸钾在最
后得到,所以过滤时KH(I0:;)2在滤渣中,所以滤液中的溶质主要为KC1。“调pH”的主要目
的是将KH(103)2转化为KI03,所以方程式为:KH(IO3)2+K0H=2KI03+H20(^HI03+K0H=KT03
+H.0)。
(3)①由图可知,阴极为氢氧化钾溶液,所以反应为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电子,反应为
2H2()+21=20口+出1。②电解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应该向阴极迁移,明显是溶液中大量
存在的钾离子迁移,方向为由左向右,即由a到b。③KCIO3氧化法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生
产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氯气。
21.(2018•北京高考)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
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太
热
阳电
一
能
能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网络安全企业安全办公用品采购合同
- 2025年数字式直流电流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企业专项培训委托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石油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Module 1 Unit 1 My Futur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5年度房贷合同编号智能匹配与合同查询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房产过户与离婚协议联合书
- 2025年对外贸易原材料进出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与充电服务购销合同
- 2025年窗式包装袋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C语言大学实用教程课后参考答案苏小红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课件PPT
- 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5节多普勒效应课件
- 全套桥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 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