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熊学用也阊扬帆起航温习双基
「学习目标3」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是反应过程中能量变
化的决定因素。
3.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基础盘点3」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角度)
⑴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⑶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
要原因。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宏观角度)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
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释放能量。
如图A所示。
(2)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如图B所示。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的物质发生转化时,总质量保持不
变。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
量,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①盐酸与铝反应,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Ba(OH)2-8H2。与NH4cl反应,烧杯变凉,玻璃片与烧杯粘在
一起,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
2NH4Cl===BaCb+2NH3H2O+8H2。。
③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释放的热量。
(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人们利用热能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探索物质的组成、
性质或制备所需的物质,如高温冶炼金属、分解化合物等。
三、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1.柴草时期:从火的发现至18世纪产业革命,以树枝杂草为主
要能源。
2.化石能源时期:从18世纪中期到现代,以煤、石油、天然气
为主要能源。
3.多能源结构时期: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为主
要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等。
「自主训练但>」
1.(2018・甘肃师大附中期末)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
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天然气等;二
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风能③石油④煤⑤潮汐能⑥木材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④⑤⑥D.①②⑤
解析:石油和煤是化石燃料,燃烧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之外,
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毒的气体,煤还有固体废弃物需要处理,③④
不属于绿色能源;木材属于传统能源,燃烧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之外,还有固体废弃物需要处理,并且破坏绿化,⑥不属于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属于绿色能源。
答案:D
点燃
2.已知2H2+02=2?=2抵0,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能量
C.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质量
解析:A、B、D三项正确;C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答案:C
3.(2018•佛山市第一中学期中)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
反应的图是()
反应过程
D
解析: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此时反应放热,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此时反应吸热,故选A项。
答案:A
蔡潞要隐奥禳我率童直深化理解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定义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
宏观解释
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
微观解释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
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吸收的总能量
能1能量
反应物的回到_____t
生成物的L____生成物
总能量\放出总能量
r吸收
图示y能量/能量
反应物的____
生成物的1V总能量|反应z物___
总能量星成物
o反应过程
O反应过程
①大部分化合反应
①大部分分解反应
②金属和水或酸的反应
②较典型的反应:
常见实例③可燃物的燃烧反应及
Ba(OH)2-8H2O和NH4cl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
高温
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C+C02-------2C0
⑤铝热反应高温…
C+H2O(g)-------CO+H2等
加(2018•北京师大附中期中)下列事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温煨烧石灰石的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B.中和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铝粉和盐酸反应时,溶液温度通常会上升
D.氢氧化领晶体和氯化镂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析】石灰石分解是吸热反应,应是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
物总能量,A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应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
成物的总能量,B正确;铝粉和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溶液温
度通常会上升,C正确;氢氧化领晶体和氯化铁晶体在常温下就能发
生反应,但属于吸热反应,D正确。
【答案】A
空变式训练V(2018•信阳高级中学期中)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
热反应的是()
①碳与水蒸气反应②将胆矶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H2s。4
稀释④氯化镂晶体溶于水⑤H2在C12中燃烧
⑥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⑧碳酸钙热分解
A.①②④⑥⑦⑧B.①②⑥⑦
C.④⑥⑦⑧D.①②⑦⑧
解析:③④⑥不是化学反应,错误;H2在C12中燃烧,是放热反
应,⑤错误;①②⑦⑧是吸热反应。
答案:D
知识点口利用化学键数据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
原因。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变化可粗略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以H2+Cb==2HCl为例,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变化计算,化学反
应中的能量变化,1molH2和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1的能量转
化如图所示:
吸收@®
436kj/mol-----------/++
能量@@键断裂
吸收--
243kj/mol
能量
放意出缸放出
431kj/mol431U/mol
能量能量
断裂1molH—H键和1molCl—Cl键吸收的总能量
436kJ+243kJ=679kJ,
形成2molH—Cl键放出的总能量
431kJ+431kJ=862kJ,
反应的热量变化为679kJ-862kJ=-183kJ,即反应放出183kJ
热量。
2.相关计算公式
一什、为放热反应
(1)八。=0(吸)-。(放J)A院Q〉<0O,,为吸热反应
(2)AQ=Q(吸)一0(放)=反应物的总键能一生成物的总键能。
Q(吸)指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放)指生成物形成化学键释
放的总能量,A。表示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
①【特别提醒】
物质的稳定性与物质具有的能量的关系
(1)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参加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
量就越多;而如果是通过新化学键形成而生成该物质时,放出的能量
就越多。
(2)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参加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吸收的
能量就越少;该物质化学性质活泼,而形成该物质时,放出的能量就
越少。
说}已知2moi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484kJ,且1
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36kJ,水蒸气中1molH—0键形成
时放出热量463kJ,则O2中1mol0=0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
A.496kJB.188kJ
C.557kJD.920kJ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2H2(g)+O2(g)=2H2O(g),可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2molH20(g)放出热量484kJ,可设1mol0=0键
完全断裂吸收的热量为Q,则AQ=0(吸)一℃^)=2X436kJ+0—
4X463kJ=-484kJ,解得。=496kJ。
【答案】A
包变型l陶2,(2018・湖南师大附中期中)NF3是一种温室气体,
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
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N^NF—FN—F
键能(krmor1)946154.8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为吸热反应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
化学反应
解析:N2(g)—->2N(g)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应该吸收能量,A
错误;N(g)+3F(g)—->NF3(g)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正
确;反应N2(g)+3F2(g)==2NF3(g)的AH=(946+3X154.8一
283.0X6)kJ-mol-1=-287.6kJ-mol-1,AH<0,属于放热反应,C错
误;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NF3吸收能量后如
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答案:B
髓堂渡缀广赐执考通用小锹身孑
1.(2018•北京师大附中期中)未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将成为
人类利用新能源的主力军,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风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C.化石燃料都是清洁能源
D.氢能是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解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风能、太阳能对环
境无影响,是清洁能源,B正确;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
污染物,不是清洁能源,C错误;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电解水可以
获得氢气,因此氢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D错误。
答案:B
2.下列选项属于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的是()
A.糖类在人体内缓慢氧化
B.浓硫酸稀释
C.碳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D.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解析:A项化学反应放热,符合题意;B项不是化学反应,不符
合题意;C、D两个化学反应吸热,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如图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图。若昂〉&,
则下列反应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吸收能量用
I
旧化学键断裂
反应物-------------------►生成物
新化学键形成
I
释放能量E,
A.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B.锌与稀盐酸的反应
C.氢氧化钢与氯化镂固体的反应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解析:由于吸收的能量大于反应放出的能量,故反应总的能量变
化为吸收能量,A、B、D三项的三个反应为放热反应;C项反应为
吸热反应,故选C项。
答案:c
4.(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中期中)CH4在。2中燃烧生成CO2和气
态H2O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
A.核能转化成热能
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C.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中燃烧生成和气态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H42co2H2O
在放热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B正确。
答案:B
5.在一定条件下,M与N反应可生成P和Q,其能量变化如下
图:
M+N反应物发生反应M+N——P+Q.P+Q生成物
"总能量为
总能量为EiE2
体系(反应前)体系(反应后)
(1)若石1〉石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________(填“升高”或“降
低”),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EX<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________(填“升高”或“降
低”),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原因是
解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
能量的高低,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由能量守恒可知,
该反应过程释放能量,使体系能量降低,为放热反应,否则就得从环
境中吸收能量,表现为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答案:(1)降低放热(2)升高吸热反应物从环境中吸收能
量
源.跟麒瀚蒯I।.知怩检测全面梃升
「基础达标但」
1.(2018•南昌市第二中学月考)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存在化学
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A.烧制陶瓷B.冰融化成水
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
解析:烧制陶瓷是化学变化,该反应过程是吸热反应,有化学
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A不符合题意;冰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只
有热量变化,没有化学能转化成热能,B符合题意;粮食酿酒是放热
反应,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不符合题意;火药爆炸放出热量,是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摇摇冰”是一种即冷即用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
中的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A.固体硝酸镂B.氯化钠
C.生石灰D.固体氢氧化钠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变化过程吸热,A项NH4NO3溶于水吸热,
符合题意;B项NaCl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不符合题意;C、
D两项溶于水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解析:放热反应说明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选C项。
答案:c
4.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
光能
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气:2H2O==2H2f+02fO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氢气是理想的能源
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在这一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H2O分解需要吸收能量,属于吸热反应,且该过程中光能
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D正确;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产
生C02,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B、C正确。
答案:A
5.(2018•宁夏育才中学期中)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
论不正确的是()
能।
1/A生成物
反应物
O
反应进程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不可能是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是吸热反应,
A正确;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可能发生,比如氢氧化锁晶体和氯化铁
反应就是常温下进行的吸热反应,B错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为吸热
反应,C正确;铝与氧化铁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一定不是吸热反应,
D正确。
答案:B
6.根据图中包含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36kj/mol
能量+
键断裂@
243kj/mol键
能量形
成
@@
431kj/mol工431kj/mol
\能量
A.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248kJ的
能量
B.436kJ/mol是指断开1mol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kJ
的能量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i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kJ的
能量
D.431kJ/mol是指生成2molHC1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kJ
的能量
解析: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放出的热量:431kJ/molx2mol
—436kJ/mol_248kJ/mol=183kJ/mol,A项错误;436kJ/mol是指断
开1mol七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B项错误;反应生
成2mol氯化氢气体放出的热量:431kJ/molX2mol_436kJ/mol—
248kJ/mol=183kJ/mol,故C项正确;431kJ/mol是指生成1molHC1
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kJ的能量,D项错误。
答案:C
7.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晶体,将小烧杯放
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
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o
(2)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反应混合物呈糊状。反应呈糊
状的原因是。
(4)通过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填“吸”或
“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高”或
“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固+固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常采
用研磨、搅拌等方法。Ba(OH)2・8H2O和NH4cl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晶体中含有水分,产物应为糊状。结冰也反
映出了该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
答案:(1)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
(2)Ba(OH)2-8H2O+2NH4cl==BaCb+2NH3-H20+8H2O复分
解(3)玻璃片上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产生少许刺激性气味气
体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4)结冰(黏结)吸低
8.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I2Bf2I2HC1HBrHIH2
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2B.Cl2
C.Bt2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HC1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
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0
(4)若无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⑶吗?你的依据是什
么?
解析:⑴⑵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大,则物
质越稳定,所具有的能量越低。(3)以氯元素为例计算,断开1mol
Cl—Cl键和H—H键需吸收能量:243kJ+436kJ=679kJ,而形成2
molHC1放出的能量为2X432kJ=864kJ,所以在C12+H2=2HC1
反应中放出864kJ-679kJ=185kJ的能量,同理可计算在Br2+
H2=2HBr,L+H2==2HI反应中分别放出103kJ、9kJ的热量,所
以C12与H2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4)C12、Br2、12属于同主族元
素的单质,非金属性:Cl>Br>I,所以稳定性:HI<HBr<HCl,故Cl2
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
答案:(1)A(2)A(3)C12(4)能,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生
成的氢化物越稳定,越易反应,放出的能量越多。
「能力提升8」
1.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
放出57.3kJ热量,用500mL0.6mol/L的稀H2SO4跟含1molNaOH
的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A.68.76kJB.57.3kJ
C.34.38kJD.17.19kJ
解析:NaOH(aq)+;H2so4(叫)==;Na2so4(aq)+H2O(l),放出57.3
kJ的热量。500mL0.6mol/L的稀H2s。4与含1molNaOH的溶液反
应时NaOH过量,以H2s。4进行计算生成的水为«(H20)=500mLxlO
-3L/mLX0.6mol/Lx2=0.6mol,所以中和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为:0.6
molx57.3kJ/mol=34.38kJ。C正确。
答案:c
2.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
能使它们重新组合,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
燃料,缓解能源危机。观察下图所示,判断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
阳能最终转化为()
燃烧放热
燃料燃烧产物
CH4.NH3.凡0、:。2、
网吧
太阳能
A.化学能B.电能
C.生物质能D.热能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及图中转化关系可知利用太阳能使C02、
H20>N2等重新组合,由图知这些物质组合成可燃物,可燃物燃烧可
转化为燃烧产物并放出热量,燃烧产物又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燃料,如
此循环,可判断出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热能,故选D项。
答案:D
3.(2018•北京师大附中期中)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能
1mol[2(g)+lmolH2(g)
里
放出12kJ
放出17kJ
.2molHI(g)
1molh(s)+lmolHz(g)吸收5kJ
A.1molL(s)与1molHz(g)化合生成2molHI(g)气体时,需要吸
收5kJ的能量
B.2molHI(g)分解生成1molb(g)与1molH?(g)时需要吸收12kJ
的能量
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培训后的总结与展望
- 幼儿大班社会安全标志教育
- 储能知识基础
- 幼儿园教育笔记的书写方法
- 引起消防安全的案例
- 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第三课时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护理诊断
- 房屋附加设施使用协议
- 三防设备操作课件
- 工作交流会课件
- 运动会入场方阵评分
- 实习证明模板(红头文件)
- 隐患排查奖励制度
- 广东佛山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
- 电子课件《英语(第一册)(第三版)》A013820英语第一册第三版Unit5
- IPQC制程检验作业流程
- 《航空气象》课件1.4 空气的垂直运动
- XX小学体育期末考试方案
- 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
- 35KV集电线路铁塔组立专项方案
- 板的配筋面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