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肺炎概述CONTENTS1定义与流行病学2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3分类4临床表现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预后与预防01.定义与流行病学第一节肺炎的定义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的特点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抗菌药物应用以前,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抗菌药物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现状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病死率并未进一步降低,甚至有所上升。定义与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年发病率:约为(5~11)/1000人口。病死率:门诊治疗者<1%~5%,住院治疗者平均为12%,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者约为40%。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年发病率:约为(5~10)/1000住院病人。相关病死率:15.5%~38.2%。定义与流行病学02.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第一节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正常的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包括支气管内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巨噬细胞等细胞防御的完整性等,可使下呼吸道免于细菌等致病菌感染。肺炎发生的因素:取决于病原体和宿主因素,当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和/或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时,可发生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途径:空气吸入、血行播散、邻近感染部位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途径: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胃食管反流)和/或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肺炎的病理变化:病原体直接抵达下呼吸道后,滋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可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易形成空洞,肺炎治愈后多不遗留瘢痕,肺的结构与功能均可恢复。内科学(第9版)03.分类第一节解剖分类:大叶性(肺泡性)肺炎:发病机制:病原体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导致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X线影像: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分类解剖分类: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发病机制: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军团菌等。X线影像:显示为沿着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肺下叶常受累。分类解剖分类:间质性肺炎:发病机制:以肺间质受累为主,累及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组织及肺泡壁。病原体: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X线影像: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不规则阴影,可呈磨玻璃状、网格状,其间可有小片肺不张阴影。分类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肺真菌病:如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肺孢子菌、毛霉等。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如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弓形体(如鼠弓形体)、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如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类脂性肺炎等,但通常所说的肺炎不包括此类。分类肺炎的患病环境分类:分类依据:由于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培养结果滞后,目前多按肺炎的获得环境分成两类,因为不同场所发生的肺炎病原学有相应特点,有利于指导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定义: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临床诊断依据:①社区发病。②肺炎相关临床表现:a.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呼吸困难/咯血;b.发热;c.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啰音;d.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③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符合①、③及②中任何1项,除外其他疾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和呼吸道病毒等。分类肺炎的患病环境分类:医院获得性肺炎(HAP):HAP的定义:病人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未处于病原感染的潜伏期,且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新发生的肺炎。VAP的定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及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临床诊断依据:胸部X线或CT显示新出现或进展性的浸润影、实变影、磨玻璃影,加上发热(体温>38℃)、脓性气道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⁹/L或<4×10⁹/L这3个临床症状中的2个或以上。分类肺炎的患病环境分类: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诊断注意事项:HA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特异性低,应与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基础疾病肺侵犯、药物性肺损伤、肺栓塞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相鉴别。临床诊断HAP/VAP后,应积极留取标本行微生物学检测。病原学特点:非免疫缺陷的病人HAP/VAP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随地区、医院等级、病人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情况不同而异,并且随时间而改变。我国HAP/VAP常见病原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治疗要点:在经验性治疗时,了解当地医院的病原学监测数据更为重要,应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甚至特定科室的病原谱和耐药特点,结合病人个体因素来选择抗菌药物。分类04.临床表现第一节临床表现症状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严重症状:病变范围大时可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热情况:大多数病人有发热。体征:
早期体征: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重症体征: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发绀。肺实变体征: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也可闻及湿啰音。胸腔积液体征:患侧胸部叩诊呈浊音、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05.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节第一步判断肺炎诊断是否成立第二步评估CAP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场所第三步确定病原体肺炎的诊断程序确定肺炎诊断:根据肺炎诊断标准确定诊断,并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医院获得性肺炎,同时需与其他疾病鉴别。与肺炎鉴别的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气管支气管炎: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但无肺实质浸润,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鉴别。类似肺炎的疾病:肺结核: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等,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抗菌治疗疗效不佳。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痰中带血丝,白细胞计数不高,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炎症消退后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必要时需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肺栓塞: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呼吸困难明显,可咯血、晕厥,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可有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需通过相关检查鉴别。非感染性肺部浸润:与间质性肺炎、肺水肿、肺不张和肺血管炎等疾病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估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性:肺炎诊断成立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决定治疗场所(门诊、入院或ICU)至关重要。严重程度的因素:取决于肺部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重症肺炎的诊断:重症肺炎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同的诊断标准,如果肺炎病人需要呼吸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气体交换严重障碍伴高碳酸血症或持续低氧血症)、循环支持(血流动力学障碍、外周灌注不足)和加强监护与治疗可认为是重症肺炎。CURB-65标准:我国推荐使用CURB-65作为判断CAP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的标准,包括意识障碍、尿素氮>7mmol/L、呼吸频率≥30次/分、血压异常和年龄≥65岁五项指标,根据评分决定治疗方式。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CAP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为重症肺炎,主要标准包括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和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次要标准包括呼吸频率≥30次/分、PaO2/FiO2≤250mmHg、多肺叶浸润、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血尿素氮≥7.14mmol/L、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综合判断:应结合病人年龄、基础疾病、社会经济状况、胃肠功能、治疗依从性等综合判断病情。诊断与鉴别诊断CURB-65共五项指标由4项指标英文首字母与年龄65岁组成,满足1项得1分:①意识障碍(confusion,C);②尿素氮(uremia,U)>7mmol/L;③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30次/分;④血压(bloodpressure,B),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⑤年龄≥65岁。CURB-65评分0~1分,原则上门诊治疗即可2分建议住院或严格随访下的院外治疗3~5分应住院治疗结合病人年龄、基础疾病、社会经济状况、胃肠功能、治疗依从性等综合判断CURB-65评估严重程度:若CAP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收住ICU治疗。主要标准:①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②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PaO2/FiO2≤250mmHg(1mmHg=0.133kPa)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⑤血尿素氮≥7.14mmol/L(20mg/dl)⑥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病原体: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呼吸道标本易受污染,采集时应尽可能在抗菌药物应用前进行,避免污染,及时送检,以指导治疗。确定病原体的方法:痰:采集方便,是常用标本。合格标本为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浓度≥10⁷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10⁴cfu/ml为污染菌;介于两者之间建议重复培养;如连续分离到相同细菌,10⁵~10⁶cfu/ml连续2次以上,也可认为是致病菌。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病原体:确定病原体的方法:经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受口咽部细菌污染机会较少,吸引物细菌培养浓度≥10⁵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低于此浓度多为污染菌。防污染样本毛刷:细菌≥10³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菌≥10⁴cfu/ml,防污染BAL标本细菌≥10³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经皮细针吸检和开胸肺活检:敏感性和特异性好,但为创伤性检查,用于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无效或其他检查不能确定者。。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病原体:确定病原体的方法:尿抗原试验:包括军团菌和肺炎链球菌尿抗原。血清学检查:测定特异性IgM抗体滴度,急性期和恢复期之间抗体滴度有4倍增高可诊断,多为回顾性诊断。分子诊断学技术:核酸检测技术包括实时荧光PCR、数字PCR、等温扩增技术、核酸即时检测技术等,适用于不同情况;病原体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NGS)适用于特定情况。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核酸检测技术有利于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诊断以传统培养方法为主,在特定情况下考虑进行mNGS。。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病原体:现状:尽管有许多病原学诊断方法,仍有40%~50%的肺炎不能确定相关病原体,大多数肺部感染治疗初始是经验性的,但对于某些肺炎仍应积极确定病原体以指导治疗。临床估计病原体的依据:可根据各种肺炎的临床和放射学特征估计可能的病原体。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06.治疗及预防第二节治疗控制感染:关键环节:包括经验性治疗和抗病原体治疗,应根据地区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结果、病人情况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药物选择: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CAP病人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住院的CAP常用常用呼吸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HAP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药物重症肺炎用药:重症CAP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HAP可用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等联合呼吸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怀疑有MDR球菌感染可联合万古霉素等。
治疗控制感染:重症肺炎用药:总体原则:重症肺炎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足量、联合用药,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会导致病死率升高。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可用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联合呼吸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怀疑有MDR球菌感染可选择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治疗控制感染:治疗时机: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怀疑肺炎时应立即给予首剂抗菌药物,越早治疗预后越好。治疗途径转换: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停药指征:抗感染治疗一般在热退2-3天且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停药,疗程视病情严重程度、缓解速度、并发症及病原体而异,不以肺部阴影吸收程度为停用指征。不同类型肺炎的疗程:通常轻、中度CAP病人疗程5-7天重症以及伴有肺外并发症病人可适当延长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较慢者疗程延长至10-14天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易导致肺组织坏死的病原体,抗菌药物疗程可延长至14-21天。
治疗控制感染:病情改善表现:大多数CAP病人在初始治疗后72小时临床症状改善,包括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社交媒体时代下的职场礼仪与形象维护
- 科技在提升红色旅游景区品牌形象中的运用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铁塔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甲苯二异氰酸酯行业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物料搬运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烟草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氦气行业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枕头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节电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
- 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应聘登记表员工招聘登记表
-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共识 课件
- 常见婚姻家庭纠纷及调解的技巧课件
- 完整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ppt
- 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
- 中共一大及其意义
- 软件测试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医疗医学品管圈PPT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