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1页
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2页
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3页
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4页
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8702第1章建筑设计基本概念 350451.1建筑设计概述 317981.2建筑设计流程与原则 3327041.2.1建筑设计流程 358201.2.2建筑设计原则 488901.3建筑设计分类与风格 4201271.3.1建筑设计分类 4213211.3.2建筑风格 41138第2章项目管理基本原理 5273772.1项目管理概述 5253942.2项目生命周期与阶段划分 5271672.3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528025第3章设计准备阶段 695943.1项目需求分析 6225193.1.1收集项目背景资料:对项目背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了解,为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638293.1.2分析项目功能需求:根据项目性质、规模和业主需求,明确项目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使用人数等。 694233.1.3确定项目技术指标: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制定项目的设计技术指标。 6503.1.4分析项目预算和投资回报:结合项目性质和业主资金状况,合理预测项目投资预算和投资回报。 6283863.2设计任务书编制 6228373.2.1项目概述: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 631383.2.2设计目标:明确设计要达到的功能、品质、审美等目标。 675463.2.3设计原则:遵循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等原则,保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 6105953.2.4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具体设计内容。 6191763.2.5设计周期:明确各阶段设计任务的时间节点,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6191473.3设计团队组织与管理 6166993.3.1设计团队组建:根据项目规模和专业需求,选拔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人员。 6208163.3.2明确分工与职责:对设计团队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614953.3.3制定设计进度计划:结合项目总体进度要求,制定各阶段的设计进度计划。 7156463.3.4设计评审与质量控制:组织设计评审,保证设计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业主需求。 7202633.3.5设计变更管理:对设计过程中的变更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变更合理、有效。 73616第4章方案设计阶段 7235354.1设计创意与概念 7216314.1.1创意来源 7323214.1.2概念 7231294.2设计方案的形成与优化 7161064.2.1设计方案的形成 7224874.2.2设计方案的优化 7260154.3设计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8279794.3.1评价标准 8212924.3.2评价方法 8151114.3.3设计方案的选择 818030第5章施工图设计阶段 8279035.1施工图设计要求与规范 8107315.1.1设计要求 81245.1.2设计规范 9141365.2施工图设计内容与深度 9318515.2.1设计内容 9262595.2.2设计深度 9227885.3施工图审查与修改 952185.3.1审查 9312075.3.2修改 1021353第6章设计变更与优化 10301766.1设计变更原因与分类 10230336.1.1设计变更原因 104856.1.2设计变更分类 10106066.2设计变更流程与控制 10166666.2.1设计变更流程 11191186.2.2设计变更控制 1125246.3设计优化方法与策略 1139746.3.1设计优化方法 11286976.3.2设计优化策略 112078第7章项目进度管理 12101177.1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1253377.1.1进度计划概述 1293307.1.2进度计划编制方法 12877.1.3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12226027.2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12108747.2.1进度控制概述 1238417.2.2进度控制方法 12216567.3项目进度调整与优化 13238047.3.1进度调整 13246477.3.2进度优化 1318745第8章项目成本管理 1375138.1成本估算与预算编制 13321968.1.1成本估算 13268968.1.2预算编制 13227128.2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 14121718.2.1成本控制方法 14190368.2.2成本控制措施 14107478.3项目成本分析与调整 1443828.3.1成本分析 14182098.3.2成本调整 1410878第9章项目质量管理 14228229.1项目质量策划与目标 14184649.1.1质量策划原则 15150559.1.2质量目标设定 15211499.1.3质量策划内容 15285599.2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1540569.2.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1574429.2.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5288849.2.3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 15292339.3项目质量验收与评估 15274879.3.1验收标准与程序 15282729.3.2验收组织与管理 1597569.3.3质量评估与改进 15221289.3.4质量问题处理 1612702第10章项目沟通与协调 161766510.1项目沟通渠道与技巧 16812910.1.1沟通渠道 16146310.1.2沟通技巧 16470510.2项目协调内容与方法 16337410.2.1协调内容 162587910.2.2协调方法 161750410.3项目团队协作与冲突管理 172910110.3.1团队协作 171836110.3.2冲突管理 17第1章建筑设计基本概念1.1建筑设计概述建筑设计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功能要求、环境特点、经济条件及审美观念等因素,运用建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建筑物进行综合性创作的过程。它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美观、经济、安全及环保等方面。建筑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高效的居住和工作环境。1.2建筑设计流程与原则1.2.1建筑设计流程建筑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策划:明确项目背景、目标、规模、功能、投资及建设周期等。(2)前期调研:收集与分析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经济条件等相关资料。(3)方案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建筑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形态设计等。(4)初步设计:对方案设计进行深化,确定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材料、构造及设备配置等。(5)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绘制详细施工图纸,包括平面、立面、剖面、节点等。(6)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问题进行解答、修改和完善。1.2.2建筑设计原则(1)功能原则:满足使用功能,保证空间合理、舒适、高效。(2)安全原则: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消防、抗震等。(3)经济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4)美观原则:注重建筑物的艺术性、审美价值,体现时代特色。(5)环保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1.3建筑设计分类与风格1.3.1建筑设计分类建筑设计可分为以下几类:(1)民用建筑:住宅、学校、医院、剧院、体育馆等。(2)工业建筑:厂房、仓库、车间等。(3)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设施等。(4)特殊建筑:纪念性建筑、观景建筑、园林建筑等。1.3.2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古典主义风格: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等。(2)现代主义风格:现代、后现代、解构主义等。(3)民族风格: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如宫殿、寺庙、园林等。(4)地方风格:根据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形成的建筑风格。(5)绿色建筑风格:注重生态环保、节能低碳的建筑物。第2章项目管理基本原理2.1项目管理概述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的项目周期内,为实现项目目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项目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本章主要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指导。2.2项目生命周期与阶段划分项目生命周期是指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启动阶段: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可行性等,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2)规划阶段:制定项目计划,包括进度、成本、质量、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等方面。(3)执行阶段:按照项目计划实施项目,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控制。(4)收尾阶段:完成项目目标,总结项目经验教训,办理项目验收、结算等手续。2.3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是项目管理领域的权威标准,包括以下十个知识领域:(1)项目整体管理:协调各个知识领域,保证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2)项目范围管理:明确项目范围,保证项目团队的工作符合项目要求。(3)项目进度管理:制定和实施项目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时完成。(4)项目成本管理: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保证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5)项目质量管理:保证项目成果符合质量要求,满足客户需求。(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安排项目团队成员,提高项目执行效率。(7)项目沟通管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项目信息传递畅通。(8)项目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风险,降低项目风险对项目的影响。(9)项目采购管理:合理选择供应商,保证项目所需资源及时到位。(10)项目干系人管理:识别、分析和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争取他们对项目的支持。第3章设计准备阶段3.1项目需求分析在设计准备阶段,项目需求分析是的一环。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3.1.1收集项目背景资料:对项目背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了解,为设计提供基础资料。3.1.2分析项目功能需求:根据项目性质、规模和业主需求,明确项目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使用人数等。3.1.3确定项目技术指标: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制定项目的设计技术指标。3.1.4分析项目预算和投资回报:结合项目性质和业主资金状况,合理预测项目投资预算和投资回报。3.2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任务书是设计阶段的重要依据,本节主要介绍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内容:3.2.1项目概述: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3.2.2设计目标:明确设计要达到的功能、品质、审美等目标。3.2.3设计原则:遵循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等原则,保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3.2.4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具体设计内容。3.2.5设计周期:明确各阶段设计任务的时间节点,保证项目按期完成。3.3设计团队组织与管理设计团队的组织与管理对设计质量及进度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对设计团队组织与管理的内容介绍:3.3.1设计团队组建:根据项目规模和专业需求,选拔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人员。3.3.2明确分工与职责:对设计团队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3.3.3制定设计进度计划:结合项目总体进度要求,制定各阶段的设计进度计划。3.3.4设计评审与质量控制:组织设计评审,保证设计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业主需求。3.3.5设计变更管理:对设计过程中的变更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变更合理、有效。第4章方案设计阶段4.1设计创意与概念4.1.1创意来源在设计创意阶段,应充分挖掘项目背景、地域文化、功能需求等多方面信息,为设计提供丰富的创意来源。设计师需关注以下几点:(1)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等背景;(2)分析项目功能需求、使用人群、周边环境等因素;(3)关注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借鉴先进设计理念。4.1.2概念基于创意来源,设计师应提炼出核心概念,为设计方案的形成奠定基础。概念应遵循以下原则:(1)创意独特,体现项目特色;(2)概念明确,具有指导性;(3)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4.2设计方案的形成与优化4.2.1设计方案的形成根据概念,设计师需展开具体设计,形成初步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平面布局设计,合理组织空间,满足功能需求;(2)立面设计,塑造建筑形象,体现设计概念;(3)结构设计,保证建筑安全、经济、合理;(4)设备设计,满足使用功能,降低能耗。4.2.2设计方案的优化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多轮优化,提升设计品质。优化内容包括:(1)空间布局调整,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舒适度;(2)立面细节优化,提升建筑美观性;(3)结构及设备方案优化,提高经济性和安全性;(4)综合考虑项目投资、施工技术、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优化。4.3设计方案的评价与选择4.3.1评价标准设计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标准:(1)符合项目功能需求;(2)体现设计概念,具有创新性;(3)经济合理,投资可控;(4)安全可靠,便于施工;(5)环保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4.3.2评价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1)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2)对比分析,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优缺点;(3)模拟分析,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预测;(4)公众参与,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提高设计方案的社会认同度。4.3.3设计方案的选择根据评价结果,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同时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应保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第5章施工图设计阶段5.1施工图设计要求与规范5.1.1设计要求(1)施工图设计应充分体现前期设计方案的原则和内容,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实施。(2)施工图设计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建筑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3)施工图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工艺、材料及设备的技术功能和施工可行性。5.1.2设计规范(1)施工图设计应遵循以下国家标准:a.《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d.《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e.《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52)f.《建筑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施工图设计还应符合地方标准及行业规定。5.2施工图设计内容与深度5.2.1设计内容(1)建筑部分: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构造等。(2)结构部分: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构件截面设计、基础设计等。(3)给排水部分: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热水系统等。(4)电气部分:包括供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等。(5)暖通部分:包括通风系统、空调系统、供暖系统等。(6)其他专业设计:包括室内外装修、景观绿化、建筑智能化等。5.2.2设计深度(1)施工图设计应达到以下深度:a.建筑部分:详细标明建筑物的各种尺寸、材料、构造及装饰要求。b.结构部分:明确标示结构类型、材料、构件尺寸及配筋。c.给排水部分:详细标明管道走向、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d.电气部分:明确标示电气线路、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e.暖通部分:详细标明管道走向、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2)施工图设计应满足施工、验收、审计等环节的需要。5.3施工图审查与修改5.3.1审查(1)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组织专家进行审查,保证设计符合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2)审查内容包括: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合理性、准确性、施工可行性等。5.3.2修改(1)根据审查意见,设计单位应进行修改,保证施工图设计满足要求。(2)修改后的施工图应再次进行审查,直至满足相关规定。(3)施工图修改过程中,应与项目管理团队密切沟通,保证设计变更对项目影响最小。第6章设计变更与优化6.1设计变更原因与分类6.1.1设计变更原因设计变更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业主需求变更:业主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提出新的功能要求,或对现有功能进行调整;(2)政策法规调整: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的变动,可能导致建筑设计需要做出相应调整;(3)技术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觉原有设计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技术优化;(4)成本控制:为控制项目成本,可能需要对设计进行优化,以降低投资;(5)施工条件变化:施工现场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设计需要做出相应调整。6.1.2设计变更分类设计变更可分为以下几类:(1)功能性变更:涉及建筑功能的调整,如房间划分、使用功能等;(2)结构性变更:涉及建筑结构的调整,如结构形式、材料等;(3)设备变更:涉及建筑设备系统的调整,如空调、给排水、电气等;(4)外观变更:涉及建筑外观、风貌的调整;(5)其他变更:包括施工工艺、材料等非主体结构的调整。6.2设计变更流程与控制6.2.1设计变更流程设计变更应遵循以下流程:(1)提出变更:业主或设计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设计变更;(2)评估变更:项目管理团队对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范围等进行评估;(3)审批变更:设计变更需经项目管理团队、业主审批;(4)实施变更:设计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设计修改,并提交施工方实施;(5)变更记录:对设计变更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项目总结和后续管理。6.2.2设计变更控制设计变更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控制变更次数和范围,避免频繁变更;(2)保证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3)变更前进行充分评估,明确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影响;(4)加强变更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保证各方对变更的认可;(5)做好变更记录和归档,为项目总结提供依据。6.3设计优化方法与策略6.3.1设计优化方法(1)价值工程法:通过对建筑功能、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求最佳设计方案;(2)类比法:借鉴类似项目的设计经验,进行优化;(3)专家评审:邀请行业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优化建议;(4)BIM技术: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模拟,发觉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优化。6.3.2设计优化策略(1)提高设计质量:从源头上减少设计变更的可能性,提高设计质量;(2)加强设计前期调研:充分了解项目背景、业主需求、政策法规等,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3)鼓励创新:在满足功能、安全、环保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鼓励设计创新;(4)实施动态管理: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5)加强团队协作:加强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团队的协作,共同推进设计优化。第7章项目进度管理7.1项目进度计划编制7.1.1进度计划概述项目进度计划是对项目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和逻辑关系进行系统描述的文档。本节主要介绍如何编制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7.1.2进度计划编制方法(1)甘特图法:通过条形图展示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始、结束时间及持续时间,直观反映项目进度。(2)网络图法:利用节点和箭线表示工作及其逻辑关系,进行项目进度分析。(3)关键路径法:识别项目中影响整体工期的关键工作,以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7.1.3进度计划编制步骤(1)确定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2)估算各项工作持续时间。(3)确定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4)绘制进度计划图表。(5)分析进度计划,保证其可行性。(6)审核并批准进度计划。7.2项目进度控制方法7.2.1进度控制概述项目进度控制旨在保证项目按照预定进度计划推进,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7.2.2进度控制方法(1)进度跟踪:定期检查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2)变更控制:当项目进度出现偏差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变更措施。(3)沟通协调:加强与项目团队、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保证项目进度信息畅通。(4)风险管理:识别可能导致进度变化的因素,制定应对措施。7.3项目进度调整与优化7.3.1进度调整(1)当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时,需及时调整进度计划。(2)分析偏差原因,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3)重新制定或更新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完成。7.3.2进度优化(1)识别项目进度中的瓶颈和关键环节,分析优化潜力。(2)通过压缩工作持续时间、调整工作逻辑关系等方法,提高项目进度效率。(3)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进度优化方案。(4)审核并批准优化后的进度计划,保证项目顺利推进。第8章项目成本管理8.1成本估算与预算编制8.1.1成本估算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旨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预测和评估。成本估算应遵循以下步骤:(1)收集项目相关信息,包括项目规模、工程量、技术难度等;(2)分析项目特点,识别项目成本影响因素;(3)选用合适的成本估算方法,如类比估算、参数估算、专家评审等;(4)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估算;(5)对成本估算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成本估算报告。8.1.2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在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分配和控制。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保证预算编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2)完整性原则:预算应涵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费用;(3)可行性原则:预算编制应考虑项目实际情况,保证预算的可行性;(4)动态调整原则:根据项目进展和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预算。8.2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8.2.1成本控制方法(1)挣值分析法:通过对比计划价值(PV)、实际成本(AC)和挣值(EV),评估项目成本绩效,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2)成本偏差分析法:分析成本偏差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3)趋势预测法:根据历史成本数据,预测项目未来成本走势,为成本控制提供参考。8.2.2成本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控制责任;(2)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保证成本数据的准确性;(3)采用成本控制软件,提高成本控制效率;(4)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总结成本控制经验,改进成本控制方法;(5)加强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和分包成本。8.3项目成本分析与调整8.3.1成本分析(1)对比分析: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找出成本差异;(2)因素分析:分析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3)结构分析:分析成本构成,查找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4)趋势分析:分析成本变动趋势,为项目成本调整提供依据。8.3.2成本调整(1)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制定成本调整方案;(2)遵循成本调整原则,如合理性、可行性等;(3)按照规定程序,报批成本调整方案;(4)实施成本调整,跟踪调整效果,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9章项目质量管理9.1项目质量策划与目标9.1.1质量策划原则在项目质量策划阶段,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管理原则、预防为主原则、持续改进原则及客户满意度原则。9.1.2质量目标设定依据项目特点及需求,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方面。9.1.3质量策划内容详细阐述项目质量策划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控制流程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制定、质量培训计划及质量信息管理等方面。9.2项目质量控制方法9.2.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在设计阶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设计评审、设计变更控制、设计标准化和设计验证。9.2.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现场质量检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质量验收。9.2.3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设备选型、供应商评估、进场验收、储存保养及使用监控等环节。9.3项目质量验收与评估9.3.1验收标准与程序明确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制定严格的验收程序,包括自检、互检、专检及终验等环节。9.3.2验收组织与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