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绪论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绪论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绪论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绪论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绪论【本章要点】1.

文化内涵的界定及其结构与功能。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特征。3.

研修中国文化的价值与基本方法。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化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时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既成为世界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其丰厚博大而构成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了民族于宇宙自然、于人类社会、于人本体独特的认知。轩辕皇帝像(一)中国“文化”的命名及含蕴“文化”是中国语汇系统古已有之的词语。“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进一步衍化为文字、文籍、文章、文学等更为广泛的概念及意义。“化”本义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后延伸出造化、大化等意义,进而引申出伦理德行的化成。汉朝刘向第一个把“文”“化”两个字合成一个词来使用。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西方人怎么理解“什么是文化”?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含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强调了文化的继承性。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的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二)西方关于“文化”的阐释钟敬文先生:“凡人类(具体点说,是各民族、各部落乃至于各氏族)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地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也有精神的东西(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等),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资的活动(如打猎、农耕、匠作等)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本书界定归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也就是“人化”。具体来说,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也可以这样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是凝结在一切器物、典章、行为之中的精神。(三)“文化”的具体内涵玉璜二、文化的分类长期以来,人们使用的“文化”概念,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有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价值四层次说;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四层次说(一)物态文化(二)制度文化(三)行为文化(四)心态文化三、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并满足个人和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一)记录功能文化从被人类创造的第一天起,就有着记录的功能。(二)认知功能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规范的。(三)教化功能文化被人们创造以后,就成了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一、强大的生命力二、求稳惧乱的农业文化心态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四、君主专制与民本主义结合的政治文化五、中庸之道的社会心理习惯六、以人为本的仁者风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强大的生命力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它的一部分。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境内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吸收。延续力,是指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把今天和昨天、明天紧密地结合起来。凝聚力,是指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凝聚力等方面。佛塔二、求稳惧乱的农业文化心态(一)务实精神的群体趋向。(二)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三)循环与恒久的变异观念。《清明上河图》(部分)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家族由若干具有亲近的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自进入文明时期以来,我国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亲的血缘连接的,而若干出自同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家族的责任和义务,而忽视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呈现出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的宗法集体主义。为了强化这种模式,在形式上往往依赖祠堂、家谱和族田三要素。四、君主专制与民本主义结合的政治文化君主专制与民本主义相辅相成,彼此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这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政治意识上富于特色的表现。君主专制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除少数异端思想家如阮籍、鲍敬言等人有过犀利的非君论之外,多数学派的思想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尊君思想。“民本主义”是中国农业社会“重农主义”的孪生兄弟。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相互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以“爱民”、“重民”、“恤民”为旗帜的民本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极端形态——“残民”、“贱民”、“虐民”的暴政思想和绝对君权论是相互对立的,历来抨击暴政的国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引述过民本主义的精辟词句。另一方面,民本主义又与君主专制主义的一般形态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五、中庸之道的社会心理习惯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一种思想。中庸思想给中国古代各阶级人们的思想、言行和人生态度都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成一种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心理。这种思想传统和社会心理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并长期作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主导原则。传统的中和思维被用于个性的塑造,尽管理论家对中和、中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要求个性的适中、恰当,达到中和之美、中庸之美。在传统文化看来,个人的修身养性和立德如果达到了中庸,就是实现了道德的最高标准。“中庸之道”的影响力首先,它是经世治国和治民的大道。其次,它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重要的意义。再次,它也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论。其四,中庸的“中”是就“主—客”、“人—我”的特定关系与个人的具体境遇而言的,时过境迁,其标准也会改变其五,在审美价值观上,它强调“中和之美”。六、以人为本的仁者风范“以人为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重视人文精神,而且重视人文教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养,还表现为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养还有一个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这就是它的经学传统。特点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目的我们今天学习中国文化,既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为了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懂得在我国古代一些典籍里出现,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中国”、“华夏”、“炎黄子孙”等称谓的来历,去探求“黄土高原”、“黄河”、“黄帝”、“黄袍”等黄色的“国色”意识形成的偶然性及必然性,去审视“枕山、环水、面屏”的中国乡村,去走进历史隧道解读“中国古都”的百科全书,去感受“万里长城”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去学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中国人的气节,去寻找“中国神话”所透出的民族性格童年的轨迹,去“中国文学”的长河中畅游,体悟东方意境的神韵,去追随龙的图腾,找回我们的精神家园。意义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我们开阔文化视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对这样的学习、研究对象,掌握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思考题】1请阐述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与功能。2以比较的方法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特征。3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论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4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扩展阅读】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