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第十章 中国古代教育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第十章 中国古代教育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第十章 中国古代教育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第十章 中国古代教育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四版) 课件 第十章 中国古代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中国古代教育【本章要点】1.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2.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及其特征。本章目录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特征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本节主要内容一、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和学校的萌芽二、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选拔制度一、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和学校的萌芽原始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是原始人群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群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他们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制造简陋的工具,与自然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在这其中必须把群体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要求传给下一代和必要的人群。正是为了适应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原始先民们开始了对下一代的教育,使下一代懂得怎样创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怎样团结互助进行集体采集和狩猎活动,怎样同毒蛇猛兽及其他自然灾害进行斗争,以保证社会生产的进行和集体生活的安全,于是产生了原始状态的教育。原始教育的特点母系氏族公社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具有比较典型的形态,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母系氏族公社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方式的教育和宗教教育。母系氏族公社的教育表现出原始社会教育的显著特征:教育没有阶级性,男女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妇女、老年人是社会主要的教育者,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是口耳授受、观察模仿。古代学校的萌芽氏族公社末期产生了文字。文字的产生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传说中的学校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周礼·春官宗伯》记载:“成均,五帝之学。”汉代学者董仲舒断言,成均为五帝时期的大学。以传授乐教为主的成均之学完全有可能是我国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出现的最早的学校。《礼记·王制》云:“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即把庠分化成两个等级,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老人,显示出这一时期教育也有了等级上的差别。这种庠既是藏米的仓库,又兼作养老和教育活动的机构,是学校的萌芽。它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有组织的军事教育和礼乐、孝道教育活动。二、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一)古代的官学概念:所谓“官学”,就是指古代由各级官府兴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中心任务,旨在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明显的等级性。发展:奴隶社会发展的初期,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如夏、商);春秋时期200多年间,官学没有新的发展,私学逐渐兴起;汉代是中国古代官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官学在汉朝正式创办。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逐渐走下坡路。清朝末年,中央官学完全被学堂和学校取代。古代官学的分类根据中央官学各自所定的文化程度、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分为最高学府、专科学校和贵族学校三大类。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国家的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实用的专门人才。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唐宋明三代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是属于培养某种专业人才的专科学校。贵族学校在各代都有设立,如东汉的四姓小侯学,唐朝的弘文馆、崇文馆,宋代的宗学、诸王宫学及内小学,明朝的宗学,清代的旗学、宗学,都属于这一类型。古代的地方官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代的地方官学创设于西汉。(文翁兴学)东汉时,地方官学发展极盛汉末建安以来,经魏晋南北朝,割据战乱导致官学或兴或废隋唐时期,地方官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元代的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路、府、州、县四级均有相应的学校明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官学兴盛的时期。清代地方官学基本沿袭明制。(二)古代的私学时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诞生汉代私学分两部分:启蒙教育与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兴废无常,私学相对得以发展隋唐时期官学兴盛,私学也随之发达宋代私学教育和启蒙教育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辽、金、元各朝私学也很活跃明清时期继宋、元以后仍兴盛不衰,形式也无大的区别。总之,私学的产生是基于社会变革时期各个阶级阶层不断分化组合、吸引人才的阶级斗争的需要。春秋时期私学替代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就学、讲学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满足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孔子杏坛讲学图》(三)古代的书院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于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又吸收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它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自书院出现以后,我国古代教育便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即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足之势。直到清朝末年,它们之间虽有排斥,但更多的是互相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四)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1、察举制2、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察举制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察举,即由地方(也包括中央各部门)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经常性举行的科目,称作常科,一般是每年由州郡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另一类为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是孝廉科。察举常科中还有秀才、明经等科目。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按门第家世选拔与录用官吏的制度,由曹丕创建。“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的实施过程是:第一,设置中正官。第二,品第人物。第三,按品授官。在实施九品中正制的过程中,中正官是否“中正”是关键。但是后来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位居朝廷的大世族把持。他们品评士人,往往把门第家世作为唯一标准,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科举制科举是由中央政府或皇帝亲自考试以录取人才、委以官职的取士制度。隋朝开创,唐时完善,沿用至晚清,是以才学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学而优则仕”在制度上的保障,是封建荐才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它有利于人才辈出和政局稳定,也确有客观公正的制度特点,从而大大激起了士人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兴盛。但同时它也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构成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用不一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特征本节主要内容一、教育的作用二、教育的目的三、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四、教育原则和方法一、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两个方面。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的问题。中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开篇就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化民成俗,必由其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主张对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古代教育家往往是通过人性与教育的关系的视角来探讨的。古代关于教育与人性的讨论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董仲舒强调要改造“中民之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王充、王夫之等):“天下无不可变之性,无不可教之人”戴震:教育作用——一是化愚为智,二是去私解蔽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结果的一种设计和预想,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哪个社会所需要的人;二是根据特定的社会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具备怎样的素质,即知识、智能、品德、体质等身心素质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标准。教育目的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无目的的教育是不可能存在的。定义古代教育家的不同见解孔子力求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士、君和成人,达到改良社会政治的目的,他的弟子子夏提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的思想,提出教育是为了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荀子为适应战国后期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的培养目标。建社会后期一批反理学的教育家,如颜元等,都主张教育要培养有实学、理实事、善实行的“经世致用”的人才,认为“有人才则有政事,有政事则有太平”。三、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看来,之所以要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是由道德教育的作用决定的。道德教育可以使社会安定,社稷长存,秩序井然,保持稳定,使普通百姓“安分”、“守己”,使统治者“修己”、“正己”。中国古代教育家所提出的道德教育内容具有双重性:既存在直接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明显阶级性的内容,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压抑人性的自由发展,规范和强化了统治秩序;也有符合劳动人民要求的广泛的社会性内容,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准则和本民族的道德传统,体现了道德教育中某些规律性的特点,至今仍有可借鉴之处。即使是同一道德内容,也有双重性,如“忠”,既可以体现为维护皇权的“忠心”,也可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忠信”,而“忠信”对任何阶级和社会来说都是必要的。有些道德内容本来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当它被赋予新的意义后,就成为人们的美德,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道德教育的发展孔子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墨子以“一同天下之父”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以“兼爱”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的“仁”和“义”的道德教育内容汉代董仲舒把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推上巅峰。后世则不断在前人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四、教育原则和方法(一)因材施教(二)循序渐进(三)由博返约(四)学思并重(五)启发诱导五、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人文性综合性内省性辩证性【思考题】1.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有哪些?2.

中国古代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主要有哪些?3.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什么?4.

书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

在当代我国崇尚五育并举,德育为什么处于首位?6.

为什么修身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