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节用动态演变的视角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思维教师用书_第1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节用动态演变的视角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思维教师用书_第2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节用动态演变的视角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思维教师用书_第3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节用动态演变的视角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思维教师用书_第4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节用动态演变的视角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思维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用动态演化的视角分析地表形态的改变(综合思维)命题视角(一)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典题感悟](2024·天津等级考)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依次,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2)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缘由在于甲地()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困难[解析]第(1)题,砂岩、页岩、石灰岩均为沉积岩,一般而言,越向下,沉积岩形成的时间越早。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处发生断层且该处地层最上层为石灰岩,其他几处中石灰岩均位于最下层,因此该处应当是最老的岩层;④处地层最上层为页岩,位于石灰岩层之上,③处位于砂岩岩层之下,所以④处较①处岩层新、较③处岩层老;②处黄土地层位于最上层,形成时间最晚。故A、B、C错误,D正确。第(2)题,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某地,因此与西南地区相比,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的缘由最有可能是该地水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形成,A正确;由于两地是同类岩层,因此岩石的可溶性无差异,B错误;地表植被茂密与否对岩溶地貌形成的影响较小,C错误;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质构造困难程度关系较小,D错误。[答案](1)D(2)A[技法指导]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化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岩层新老关系的推断方法(1)依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一般沉积岩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2)依据生物进化规律推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洁到困难、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困难、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洁、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依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依据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推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变质岩的形成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2.地质构造的推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2中丙)。(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推断背斜与向斜最牢靠的依据。(4)看岩层是否受力裂开且沿断裂面有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看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裂开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3.地壳运动性质的推断方法(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验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验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验了水平挤压作用。(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验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以及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验了沉积作用。(3)若某个年头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头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头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针对训练](2024·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最有可能发觉溶洞的河谷是()A.①B.②C.③ D.④2.图中断层()A.形成后始终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解析:1.A2.D第1题,读图可知,①河谷下半部有石灰岩分布,溶蚀作用下易形成溶洞等喀斯特地貌,A对。第2题,图示甲处断层被花岗岩切断,说明断层在花岗岩之前形成,而且花岗岩连续完整,没有出现断裂,说明花岗岩形成后断层没有活动,A、B错;断层上面还覆盖有砂砾岩和砂岩,且断层带上没有发育成明显的河谷,说明断层对现代河谷下切影响较小,C错;砂砾岩、砂岩和断层之间发育了侵蚀面,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比侵蚀面早,D对。下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断层①②与岩层③④形成的先后依次可能是()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4.图中()A.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B.乙处物质干脆来源于地表C.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D.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解析:3.A4.B第3题,断层①左侧只有花岗岩,而右侧花岗岩形成时间早于各沉积岩层,说明断层①出现早。③岩层处发生明显位移,说明岩层③形成后被断层②切断,再有上方岩层④沉积。第4题,图示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乙处物质干脆来源于地表,丙处位于向斜构造的顶部,丁处岩石先由外力沉积后因变质作用形成。命题视角(二)冲淤平衡原理的应用[典题感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改变大,但河面宽度改变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改变特征,并说明缘由。(2)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缘由。[解析]第(1)题,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含沙量低→主要发生在春季→4—6月份水位上升、河床加深→侵蚀为主。第(2)题,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集中→河流含沙量高→8月水位下降、河床变浅→淤积为主。[答案](1)深度增加。缘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2)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思维建模]1.冲淤平衡:冲淤平衡是指在肯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的。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河床淤积;反之冲刷。由于流域来水来沙条件常常改变,河床处于不断冲淤的过程之中,平衡只是相对的、短暂的。2.冲淤平衡关系3.冲淤原理的应用(1)应用:冲淤平衡原理可用于分析河床、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形态的改变,河道的演化,海岸线的改变等。(2)河流不同部位的冲淤表现河床演化河道输沙不平衡是河床演化的根本缘由。冲淤作用导致流程方向上河床高程的改变称纵向变形,其影响河床的深浅;与水流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则称横向变形,其影响河床的宽度改变及河流在平面上的摇摆。溯源侵蚀使河床变长,下蚀使河床变深,侧蚀使河床变宽,积累使河床变浅、变窄河口河床受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者的强弱“此消彼长”。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同时也引起了海岸线进退改变河口海底丰水期,流水作用强,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积累为主;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注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针对训练]深泓点是指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海拔改变能反映河床的冲淤状况。黄河某河段几乎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初春时上游来水受冰坝阻挡,导致该河段水位上涨,形成凌汛。下图示意某年3月17日至30日该河段S处在凌汛洪峰前后流量与深泓点海拔的改变。据此完成1~2题。1.该河段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2.该时段,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A.持续发生淤积 B.先冲刷后淤积C.先淤积后冲刷 D.持续发生冲刷解析:1.B2.C第1题,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为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河段为兰州以下至内蒙古河口和下游旧孟津以下河段,是河流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故本题选B。第2题,读图,当流量下降时,深泓点海拔先上升后降低,深泓点海拔上升,则以沉积作用为主,深泓点海拔降低,以侵蚀作用为主,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先淤积后冲刷,故该题选C。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按水文站可划分为三段:石—巴河段、巴—三河段、三—头河段。这些河段冲刷的临界水沙条件大致为洪水期平均流量>2000米3/秒,含沙量<10千克/米3。河道的冲淤调整主要发生在汛期,1987年以来,上述河段汛期水沙量占全年比例均大量削减。图甲为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示意图,图乙为黄河干流内蒙古各河段多年平均冲淤量改变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3.推断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年份大致是()A.1979年 B.1989年C.1999年 D.2009年4.1973—2017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段()A.石—巴河段冲淤状况与水沙量关联明显B.巴—三河段先淤积后冲刷C.三—头河段冲淤改变与汛期流量呈正相关D.全河段先冲后淤最终平衡5.影响石—巴河段冲淤状况最主要的缘由是()A.河道采沙增加 B.河段落差较大C.水利枢纽建设 D.河流补给削减解析:3.D4.D5.C第3题,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通过计算可知,2010—2017年为0左右,说明冲淤达到平衡,故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年份大致是2009年。故选D。第4题,这些河段冲刷的临界水沙条件大致为洪水期平均流量>2000米3/秒,含沙量<10千克/米3,从图中可以看出,1973—2017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石—巴河段冲淤明显,说明其与水沙量关联小,A错误;巴—三河段先冲刷后淤积再冲刷,B错误;三—头河段冲淤明显小于全河段冲淤量,说明与汛期流量不呈正相关,C错误;全河段先冲后淤最终平衡,D正确。第5题,石—巴河段冲淤量为正值,说明淤积严峻。河道采沙增加、河段落差较大、河流补给削减都会使淤积量削减,A、B、D错误;水利枢纽建设使水流速度减慢,淤积量增加,C正确。eq\a\vs4\al([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岩层形成的先后依次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C.3 D.43.第一次褶皱形成于()A.断层乙形成之前 B.岩层甲形成之后C.断层乙形成之后 D.岩层丙形成之后解析:1.B2.B3.A第1题,沉积岩位置越往下形成时间越早。乙处岩层有明显位移,图示地质构造中,乙断层形成最早。断层形成后,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沉积层形成,然后岩浆侵入,形成丙岩层。此后又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新的沉积层甲形成,B对。第2题,沉积岩层在形成时是水平岩层,图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乙断层形成前,岩层倾斜,说明有褶皱形成。甲岩层旁边岩层也是倾斜的,说明上覆沉积岩层形成后,又受挤压,形成褶皱。图示形成褶皱次数是2次,B对。第3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岩层形成的先后依次是乙—丙—甲,乙断层形成前,岩层倾斜,说明乙断层破坏了已经发生褶皱的、倾斜的岩层,因此第一次褶皱形成于断层乙形成之前,A正确。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远远望去,宏伟壮丽,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形成(下图为其形成过程图),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据此完成4~6题。4.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该处地壳运动的整体方向为()A.先上升再下降 B.先下降再上升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5.成景阶段峡谷和方山不同地貌的形成缘由是()A.岩层厚度差异 B.沉积物质差异C.地壳运动差异 D.外力侵蚀差异6.该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有()①流水侵蚀②冻蚀作用③雨水淋溶④冰川积累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4.B5.D6.A第4题,依据图中信息,丹霞地貌的形成分为成岩、造山、成景三个阶段。成岩阶段红色碎屑积累,积累发生在低地,该时期(或之前)地壳下降;造山阶段地壳上升形成山地(高地);成景阶段主要为外力作用阶段。故选B。第5题,对比造山和成景阶段的图示可知,成景峡谷处发生断层,岩石裂开,简洁被侵蚀。方山处岩层虽有断裂但基本完整,相比较不易被侵蚀。地表形态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但是该题设问针对成景阶段,主要为外力侵蚀的差异。D正确。第6题,结合信息“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可知,该处受到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温度改变引起的冻蚀作用。雨水淋溶是将表层土壤中盐分物质淋溶至下层;此处地貌以侵蚀为主,没有积累作用。A正确。(2024·福州质检)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验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三角洲区域图,完成7~8题。7.在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