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T教学课件2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T教学课件2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T教学课件2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T教学课件2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T教学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束心情,我们又启程了上课前(一)预习:(通读全文后)

1、读题注:有助于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2、解决生字词:借助书下注释以及工具书,为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3、结合课后习题思考课文,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二)课前准备:

1、预备铃课前3分钟回座位。

2、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关于作业每天练字10分钟每人准备一本随笔本(最好是硬皮),听默本(两本),一个大作文本,每人准备一本汉语字典或词典;学探诊目标红对勾坚持每天阅读课外读物不少于3000字(10-15页);认真准备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内1、潜心阅读,感知文本。2、踊跃发言,探究文本。3、合作交流。(切忌一窝蜂,有秩序、有目的,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提炼自己的观点)4、记好笔记:记录要点,写字工整。

5

把字写得工整美观,笔划清楚。6

、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响亮。锦囊一课外①广泛而大量的阅读——阅读文章、报刊、文学作品。

②美文、诗词的背诵。③看有益的影视节目。

④上网搜集资料信息,有所取舍的精读,定期整理读书笔记、摘抄。⑤写日记、周记、心得体会。将习作与优秀范文进行比较,突破自己的写作瓶颈。锦囊二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优秀的习惯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人!1.你在新学期有什么新设想?语文的弱项在哪里?什么原因?想怎么解决?2.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对老师有什么要求、建议?(结合你的情况,将你的想法写在随笔本上)

本册单元内容

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说明文教学理所应当成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第一单元:战争生活第二单元:凡人小事第三单元:园林古迹第四单元:科学世界第五单元:古人志气第六单元:山水之美第一单元战争生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时代背景: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字词辨析要塞()阻塞()堵塞()塞子()荻港()获得()溃退(

)歼灭()阡陌()纤维()锐不可当():当真()sàisèsèsāidíhuòkuìjiānxiānqiāndāngdàng不可抵挡。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检查预习èwúdíkuìjiānsuíjìngèyúlíngpángbó阻遏()芜湖()荻港()溃退()歼灭()绥靖()()鄂()负隅顽抗()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豫()锐不可当()要塞()yùdāngsài2、新闻的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新闻的有关知识:1、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的一种文章样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狭义新闻,即消息。

4、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及时迅速、语言简明准确。3、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高度概括事件(迅速了解新闻主要内容,要看标题)

简洁明了的叙述事件。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较详细了解新闻内容,要看导语)

导语后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详细地的了解新闻内容,要看主体)

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从属部分,一般插在主体中,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

是新闻的结尾,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找出本文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导语主体电头标题思考题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课文分析二、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并加以分析:1、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时间队伍地点兵力

*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20日夜—21日夜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安庆——芜湖九江——安庆芜湖——江阴30万35万35万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3、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的?时间上:20日夜-----21日下午5点----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渡江部队: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内容上:过渡句(一、二层之间,二、三层之间)

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这几层意思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安排。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人的抵抗均甚微弱,东路军所遇到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军后写。画渡江示意图:你能根据新闻的主体部分绘出三路军渡江的示意图吗?看图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九江江阴安庆芜湖西路军(35万)中路军(30万)东路军(35万)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越过”只表示经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突破”表明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言简意赅。

“共”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揣摩语言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小结:可见这则新闻的语言用词准确精练,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穿插,相益得彰(如“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各有妙处。拓展延伸1、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标题导语: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体:“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保障制度等工作。”2、请根据下列新闻内容补上新闻标题标题:

(新浪9月1日讯)飓风“卡特里娜”连日来横扫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为密西西比河注入了大量雨水并造成新奥尔良洪水泛滥,飓风可能已经造成美国数百人死亡。据估计,飓风“卡特里娜”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将是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标题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标题之二:飓风“卡特里娜”重创美国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1949年4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