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学习_第1页
幼儿园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学习_第2页
幼儿园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学习_第3页
幼儿园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学习_第4页
幼儿园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研案例: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1.问题来源明确了幼儿主动学习是什么,主动学习与环境的关系之后,教师意识到类似图片中满满当当、五彩缤纷的环境并不会对幼儿的主动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相反有时候还会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这些看似丰富的环境恰恰折射出的是教师传统的儿童观、学习观。随着对幼儿认识的转变,教师尝试勇敢放手、退后,放权,尝试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空间、信任、尊重,企图激发幼儿自身内在学习动机。但是,当幼儿不再坐在那里等待教师分发玩具,不再只局限于高结构的拼拼插插,不再被局限在一个区域游戏,不再被过去的无限规则约束时,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乱。看到美工区的桌面上从始至终的一片狼藉;光影区里有剪纸的、绘画的、玩影子游戏的;建筑区里的积木不再只是被幼儿用来搭建,还被用来拼摆数字、角色扮演;各种频繁换区、走来走去、摆弄无趣、模仿等待的现象纷纷呈现出来…教师开始出现新的困惑,怎么放权了之后,比之前更混乱了呢?尽管有教师意识到这是放权之后的必然过程,可是很少有教师反思这种看似混乱的环境和游戏状态与幼儿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赋权是为了给幼儿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自由自主的精神环境,可是让真正的物质环境(包含的人、事、物)发挥支持主动学习的作用,显然完全放手、放任、放松是不行的。教师需要有意地创设一个开放的、有益于幼儿观察周围、走动探究、便捷使用的空间环境,要让环境发挥向幼儿发起无声邀请的作用。也就是说,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绝不是简单的放手,放手的同时教师要有比以往更全面的预知,这种预知也不是简单地投放材料,让幼儿来嗨玩嗨做,而是要综合考虑环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良好习惯养成的价值。通过对游戏现场的观察分析,在了解教师的实际困惑和想法之后,教研管理者决定带领教师进一步教研,并且这一次将问题聚焦到“教师放手后,如何让环境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此次教研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重点解决教师对于“乱”的认识问题,第二部分解决如何改变乱的现状,创设向幼儿发出无声邀请的环境。2、教研问题分析和诊断(1)有时环境的“乱”是彰显幼儿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放手,是为幼儿打破时间、空间、材料、规则的限制,放出了幼儿的感知和兴趣,放出了幼儿独特的想法和学习方式。可是放手之后,出现的一片狼藉、频繁换取、走来走去、模仿等待…是否真的就是乱了呢?其实,并不是。首先,所谓不破不立,不破除旧的,怎么建立新的呢。其次,正如教师们所言,由破到立,是有一个过程的,放权之后的混乱是由破到立的过程,是教师转变幼儿观的必然结果。再次,如果教师们转换视角,会发现这些乱其实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契机,频繁换区是因为幼儿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片狼藉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投入地做游戏,建筑区里的角色扮演是因为幼儿主动地将游戏与生活建立联系,原来这些乱不是真的乱。(2)放手不等于放任。之所以出现乱的现象,还有一种原因,即教师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放手之后该干什么,当我们通过放权为幼儿创立了自由自主的精神环境之后,幼儿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可是转变学习方式之后,真正的主动学习应该是幼儿积极自主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在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的过程。如果想让环境中所包含的人、事、物皆能发挥支持主动学习的教育作用,这样的环境必然是有准备的,而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那怎样既能让环境发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又能让环境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3.教研方案目的:1.分析游戏中的看似混乱的环境照片,转变视角、理解乱与幼儿主动学习的关系。2、对比不一样的环境创设图片,探究如何创设无声邀请的环境。准备:物质准备:教师提前收集觉得混乱的环境照片;教研管理者准备教研走进现场的观察记录表以及向幼儿发出无声邀请的环境图片,《教研活动通知单》等材料。经验准备:首先,请大家复习上次教研内容,巩固儿童观。其次,话题预知“乱中的学习""创设向幼儿发出无声邀请的环境”,让教师提前结合自己的班级环境进行预思考,查询相关资料,对幼儿游戏的乱以及有准备的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园长共25人主持人:教研主任1,提前发放《教研活动通知单》,使教师明确目标聚焦研究的主体及重点,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研过程的兴趣。2,拨“乱”反正。(1)观察图片,说说你的感受,让教师表达自己看完图片之后的想法,感受“乱像横生”的游戏现场。(2)提出问题:为什么你觉得乱?激发教师表述乱像背后各自的思考(3)引领教师转变思考的角度,重新观察图片,再次感受图片中的乱。(4)讨论提升对乱的认识,总结梳理乱与幼儿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3、对比分析,创设无声邀请的环境提出问题“当出现你认为乱的环境之后,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提出问题“放手、主动学习、环境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引导教师思考,教师持表走进活动室,有目的地观察并记录,讨论环境中幼儿的学习以及教师背后的思考。主持人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向幼儿发出无声邀请”的新图片,请教师们对比思考,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总结梳理创设向幼儿发出无声邀请环境的特点及规律。4.教研过程(1)围绕图片,进行讨论。主持人:这些是老师们提供的觉得很乱的照片,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受?教师1:确实挺乱的,尤其第二张图片,感觉桌上一片狼藉,很无序。教师2:用积木拼摆数字,虽然挺有新意,但是感觉太简单了。教师3:光影区本来是研究影子的地方,大家坐在那儿玩剪纸,然后还有画画的,空间又小,还有好几个人,看着拥挤,显得混乱。主持人:你们为什么觉得它很乱?我们给幼儿时间、空间,为什么就乱了呢?教师4:过去都提前划分好区域、制定区域目标和计划,幼儿来玩就行了。现在是幼儿自己决定想做什么、在哪里做、用什么做、怎么做,但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5:以前会准备好很多玩具,有买的、有做的,幼儿一进区就直接拿个喜欢的玩具开始玩,玩会儿、有作品了,时间也就到了,正好结束。现在游戏时间长了,显然这些简单的玩具不能满足幼儿自己的想法,所以就乱了。教师6:当老师把空间、材料、游戏内容、方法步骤、规则都预定好时,幼儿做事就特别有顺序,现在尊重幼儿自己的想法,而方法、步骤、规则都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就乱了。教师7:以前老师做足了功夫才让幼儿去玩,现在幼儿先开始玩了,而且玩得常常让人意想不到,富有个性,所以教师支持不过来,帮了这个就忽略了那个,一个上午下来,总会有一些幼儿的想法没有完全实现。(2)转变视角,新的认识。主持人:刚刚很多老师说,这些游戏现场看着确实挺乱了,而且,有老师也说到,这种乱可能是我们打破时间、空间等之后的必然过程,是因为我们提供的材料不够丰富的问题导致幼儿出现了混乱,还有因为没有规则了,幼儿就混乱…那.现在,我想请大家换一个角度,如果我现在问大家,在这些图片里,你能看到幼儿的学习吗?看到怎样的学习?教师1:还是有的,比如第一张,我就觉得拼摆数字挺有创意的。而且,因为刚刚听班里老师说,这些数字是幼儿搭建公交车站的时候,辅助的站台号,还是挺不错的。教师2:感觉每名幼儿好像都很认真地干自己的事情,都挺专注的。教师3:虽然光影里有剪纸画画的,但是,每个人也都在干自己的事情,而且,好像剪纸也是为了更好地玩光彩游戏……(3)总结提炼,梳理新的认识。主持人:所以虽然有时候我们看似很混乱的环境,其实这里面是幼儿主动学习留下的痕迹。只是我们习惯了用之前的那种观察幼儿游戏的方式去解读。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把自己当成幼儿来到这样的环境里,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视觉上的混乱过程。可是这些乱恰好反映了幼儿正在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乱是应该被接纳的乱。实录片段2。(1)承上启下,重新审视。主持人:刚刚我们讨论的图片,是我特地挑选出来的觉得不是真的乱的图片,可是在真实的实践中,很多时候,是需要老师自己去辨识什么是真的乱,什么是假的乱。怎么分辨呢?出现真的乱的时候怎么办呢?为什么会出现真的乱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一张表格,走进教育现场—-活动室去看一看。(2)走进现场,观察记录。教研组织者带领教师来到一个大班美工区制作现场,为教师准备记录表格,请教师根据所看,思考并完成各自的表格。记录者幼儿在做什么?班级:在哪里做?时间使用什么工具材料?这些工具材料如何摆放?我的想法(3)针对所见,分享交流。主持人:每个人说一说,你看到的环境中的问题。教师1:环境和材料都是开放的,可以看出来,幼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2:观察这个区域里游戏的幼儿时,发现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找东西上了,走来走去地寻找工具、材料、图书等,而专注、投入地做自己想好的事的时间并不多。拉师了:开放的环境是可以邀请幼儿自由来游戏的,但却看不到规则。教师4:幼儿普遍在剪纸,是否可以提供与剪纸相关的图片、作品、工具、提示,帮助幼儿把想法、做法相对聚焦,不至于让游戏的专注度和效率下降。教师:环境里看到老师提供了一筐白纸、黑色线描笔、很多剪刀,但实际上幼儿普遍喜欢用彩色纸剪或拓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粘贴,但老师显然没有看到幼儿的这些兴趣,也就没有及时调整。教师6:游戏过程中,老师是可以迅速调整或改变已经准备好的环境的,这样才能使学习持续下去……主持人:可将以上问题整理一下,寻求每个问题的指向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期待是什么。(4)提供新图片,对比讨论,发现规律。主持人:请老师们再看一幅图片,与同伴边观察边讨论,使用表格记录下发现和想法。在这个环节,需再次使用表格记录,记录表可以两人一张,这样可以帮助大家形成表达、倾听、讨论、共享的思想交流习惯。主持人:图片中1主持人:怎么有什么?(5)回顾问题,共商策略。主持人:请大家根据之前我们共同列出的问题,讨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并尝试将这些策略分类。教师1:让我们感觉特别热闹但有些混乱的美工区里,可以提供两人一个的小篮,用来装纸屑,这是是为了保持签洁、养成随时收拾垃圾的习惯。教师2:针对幼儿在室内走来走去特别喧闹的问题,解决策略是先观察走来走去的幼儿在干什么?找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把他们需要的工具、材料重新摆放,放到离幼儿操作、制作较近的地方,而且要相对集中按类别放,这样便于幼儿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减少因为寻找而浪费的时间,也减少影响干扰他人游戏的现象。这个策略其实是在建立规则。教师3:美工区的幼儿都在画自己特别喜欢的公主,但她们需要参考图书、欣赏的困片。解决策略是,在桌子中间放几个立体展示板或幼儿熟悉的公主娃娃,供幼儿细致观察和写生。这个策略意在支持、更精深更持久的学习。教师4:每名幼儿都从旁边的柜子里拿了剪刀、纸、胶棒、胶条、水彩笔,每人都据了一片,特别乱。可以把这些肯定要用到的工具材料按区域所支持的人数准备好,放到一个大的分类盒里,几把剪刀、几个胶棒、两个胶条台、1套水彩笔,可供这几名幼儿使用又方便取放,自己的桌面上则只有画纸。这个策略在鼓励分类、建立随用随拿用完放回的好习惯。主持人:大家的发言简明、聚焦。大家看我的记录是不是可以发现,这么多策略其实指向环境支持作用的六个核心:建立规则、培养习惯、支持学习、鼓励拓展、便于交流、共享空间。所以,今天的教研活动之后,大家是否对如何调整自己班的环境以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有新的思考?可以按今天总结的六个核心去评估自己班级的环境,班级教研要跟上,有针对性地具体分析自己班的问题寻找策略,使我们每个班的环境都起到邀请、支持主动学习的作用。小贴士走进现场式教研的小窍门走进现场的教研活动方式中,教研组织者可以选择相对丰富、有层次的班级环境,便于教师记录更多内容从而提炼出规律。持表格进班的教师要控制好时间,为分析研讨做准备。这样走进现场的教研活动属于行动研究,会调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但在教研活动前,可以给教师提供"教研活动通知单”,告之目标、步骤和要求,便于节约时间使教师迅速进入研究状态。-5,教研活动效果与反思本次教研设计得非常缜密,体现了“发现一思考一梳理”、实践伴随思考、尊重教师思想的原则,使每位参与者都在动脑动口积极分享,达到共同建构、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目标。表格与现场、画面呼应的方法,也使从感性认识迅速回归于理性思考,建立逻辑思维模式,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反思能力得以提高。教研管理者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表格中的问题罗列要体现逻辑性,要明确教研预期目的等。本次教研活动后,教师回到班里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