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名师课堂课件_第1页
【天津】《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名师课堂课件_第2页
【天津】《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名师课堂课件_第3页
【天津】《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名师课堂课件_第4页
【天津】《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名师课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高二年级语文主讲人赵悦天津市实验中学资料资料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现代生活中人们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每天都离不开新闻报道,那些被报道出来的人事物,同时也有了新的价值,因为新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它或许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辱时刻,或许展现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新闻,不但在展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在记录着历史。(一)知识要点关于新闻1.新闻的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2.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3.新闻的要素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因素、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4.新闻的特点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

关于人物通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常见的写法有:(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别了,“不列颠尼亚”资料1.回望历史,了解背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记者们真实准确地报道了盛大庄严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不列颠尼亚”,即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它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150多年管治的终结,中国的这段屈辱终被洗刷。资料2.阅读文本,感受庄严。思考:(1)阅读文本,划分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明确:导语(第1段),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管治的终结。主体(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结语(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2)精读主体部分,概括这一部分写了哪些仪式或场景。明确:①2-4段,英国的告别仪式拉开序幕,先举行末代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②5-6段,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③7段,第二次降旗仪式。④8-9段,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⑤“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3)赏析新闻标题的独特之处,品味这篇消息的语言特色。明确:①标题采用主谓倒装的句式,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文章主题。②运用借代,“不列颠尼亚”指代英国,妥帖生动。③巧用双关,字面意思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意是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④“别了”,委婉的语气中有嘲讽的意味。(4)文中三次降旗的意义是否相同?阅读文中写到的三次降旗仪式,分析三次降旗的意义。明确:第一次降旗是末代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港督旗帜,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不由港督来管治。第二次降旗是当天香港岛的每天一次的降旗。这标志着被英国管治了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标志着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管治,标志着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5)分析下列语句中所体现出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融合的特点。①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②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③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明确:背景材料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一项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的现实意义。作者没有直接说出仪式的历史意义,但情感和评价暗含其中。

(6)这篇消息的写作视角很独特,请试分析。明确: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的庄严或庆祝活动的热烈,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香港这个独特的视角,新颖而别致。在这个视角下,作者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回国这一系列事件过程中,穿插对英国人驻港、管治香港的历史的回顾,两相对照,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总结:这篇消息报道了香港经历沧桑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不懈追求。使我们感受到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资料1.走近人物,了解背景。焦裕禄,山东淄博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影视作品资料2.梳理文本,读懂人物。(1)梳理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明确: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调研。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2)第五节中“他没有死,他还活着”,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他还活着”有几层含义?明确: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3)文中有很多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没有死,他还活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明确:这几个小标题是按照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按照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每一节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例如第一节“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焦裕禄身先士卒下乡调研,表现他忘我工作的品质。每个标题都是焦裕禄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资料

请同学谈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有哪些特色?反馈与评价明确:①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②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生动的刻画了出来。③运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生动表现焦裕禄的可贵品质。总结:

“焦裕禄精神”是一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精神,被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对焦裕禄同志,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