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真题专题分类汇编9-19-第十九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_第1页
10年高考真题专题分类汇编9-19-第十九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_第2页
10年高考真题专题分类汇编9-19-第十九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_第3页
10年高考真题专题分类汇编9-19-第十九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_第4页
10年高考真题专题分类汇编9-19-第十九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十九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考点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2022福建,1,3分)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A.血缘政治的完善 B.铸铜技术的进步C.分封制度的成熟 D.中原文化的扩展答案D2.(2021湖南,1,3分)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答案C3.(2022辽宁,1,3分)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答案A4.(2022重庆,2,3分)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A.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B.蜀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中C.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D.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答案B5.(2023北京,1,3分)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A.重视选贤任能 B.尊重个性自由C.强调多元互鉴 D.注重仁义道德答案D6.(2023海南,4,3分)“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答案D7.(2022湖南,6,3分)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答案C8.(2022湖北,6,3分)英国公使馆1861年进驻北京后,非常重视中文学习。公使馆负责汉文处的威妥玛将自己的汉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译员的教材,建设汉文处图书馆,归档与总理衙门往来的一切中文资料。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A.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B.近代西方文明的兼容与创新C.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输出D.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与研究答案D9.(2022重庆,8,3分)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答案D10.(2022全国乙,29,4分)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答案D11.(2024黑、吉、辽,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西方旅游史(16—21世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6分)【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文化素养提高;英国文学名人辈出。(7分)(2)影响:带动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传播文化;提升民众对文化的热爱;提升国人文化素质;唤起记忆、增强文化自豪感。(6分)【解析】考查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影响。(1)据本题时空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可知,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据材料"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等可归纳出,民众生活水平、文化素养提高。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文学名人辈出。(2)据材料"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归纳出传播文化;提升国人文化素质。据材料"1847年......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归纳出提升民众对文化的热爱。据材料"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可归纳出带动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据材料"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归纳出唤起记忆、增强文化自豪感。12.(2024北京,20,9分)端午故事材料一端午节由来已久,其起源有纪念屈原、吴越民族图腾祭、恶月恶日避毒除害等说法。古代各地的端午习俗包括,“以五彩丝系臂”祈求“不病瘟”“采艾以为人(人形),悬门户上,以攘毒气”,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屈原,“蹋百草”“斗百草”“龙舟竞渡”,出嫁女“归宁(回娘家)”等。材料二20世纪以来中国端午节大事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新历法,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旧习俗择要存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1922年,《杭州青年》发表《整洁节(端午)卫生大运动宣言》“利用旧习惯里端午节除毒的社会心理”,举行卫生大运动1928年,民国政府废止阴历,严禁机关、学校、团体循旧历习俗放假1940年,抗敌文协为纪念屈原,将端午节定为“诗人节”“向国内推广实行”1941年,《屈原》新剧上演,纪念国殇民国年间,各地县志多有关于当时端午习俗的记载,如山西“插艾,食角黍(粽子),饮雄黄酒……游郊”;广东“各家裹角黍,各乡竞龙舟”1984年,国家体委在广东举办首届“屈原杯”龙舟赛;随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也开始举办龙舟赛2006年,端午节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端午习俗申遗成功,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释端午节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9分)【参考答案】端午节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天人合一、以孝为本的内涵。其起源于纪念楚国士大夫屈原,在抗战期间设立诗人节,出演《屈原》剧目,体现了爱国主义;各地风俗以艾草为人形,以祈祷躲避暑热,体现出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内涵;在端午节出嫁女回娘家的习俗体现出以孝为本的文化内涵。端午节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连绵不绝、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影响广泛的特点。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历经千年,到今天依然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到了近代,端午节内容不断丰富,增加了卫生等新内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广泛、辐射力强的特点。【解析】考查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然后提炼“内涵”及“特点”,最后,结合选择性必修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的内容,组织答案。如,依据“起源于纪念屈原”可以提炼出历史悠久的特点,也能看出其爱国主义内涵。13.(2022海南,1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1)在下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6分)答案(1)传播路径:战国时期,中国发明司南;宋元时期,随着中外交往交流的不断深入,指南针逐渐传播到阿拉伯地区,后又经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并在15—16世纪被欧洲人广泛应用于航海活动与殖民活动中;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倭寇使用“旱针盘”,指南针可能出现东传。(2)历史影响:①便利了全世界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往来。②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地理大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更进一步,全球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也凭借先进的航海技术开启殖民扩张历程,逐渐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欧洲社会转型的进程加快。14.(2023新课标,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参考答案示例一:中原地区对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阐述:中原地区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古史相传,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黄帝、炎帝结成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中原是多个王朝的统治中心,很多王朝定都在这一地区,开创了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等政治制度;唐朝中叶之前,中原一直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小农经济高度发展,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灿烂的农耕文明。中原孕育了多种文化,如河洛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孔孟之道、建安文学等光耀后世。总之,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示例二:江南地区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阐述:略考点2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1.(2024安徽,11,3分)中古时期,一部取材于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史实的文学作品写道:“我的宝剑啊,你何其不幸!虽则我要死了,但仍旧不舍你!靠了你,我踏过多少山野,靠了你,我赢得了多少战争,靠了你,我征服了无数土地,由白发的查理统治到今朝。”这一表述旨在()A.揭示战争真相 B.抒发乡土情怀C.传播神话故事 D.歌颂骑士英雄【答案】D考查点:中古西欧文化。【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古西欧文学主要是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而骑士文学中的叙事诗主要颂扬国王的武功伟业和骑士英雄的传奇,这与材料中文学作品描述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赢得战争、征服土地等信息相符,故选D项。A项无中生有材料并未提及战争真相B项偷换概念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并不是乡土情怀C项解读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的史实,不是神话故事2.(2024山东,10,3分)图1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2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陶罐上的短语“对抗并彻底击败北方之年”为国王奉献陶罐那一年的名称。图11“哮喘咳嗽年”,因这年哮喘病大流行而命名。2“流星年”,因这年有很多流星出现而命名。3“和平年”,因这年两个部族达成和平协议而命名。图2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答案】D考查点:史学素养。【解析】根据图1可知,古埃及国王奉献该陶罐的那一年,“对抗并彻底击败北方”;根据图2可知,印第安人因为哮喘病大流行而将当年命名为“哮喘咳嗽年”,因为出现了很多流星而将当年命名为“流星年”,等。从这些年名中可以推知当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即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故D项正确。材料虽然体现了埃及和北美印第安人的纪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没有信息佐证两地之间存在着文明交流,故A项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