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初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B.批判封建旧道德C.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推崇儒家思想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甲午中日战争3、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A.商鞅变法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隋朝建立4、题干: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提倡节俭,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5、下列哪一项不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思想流派?A.儒家B.道家C.兵家D.墨家E.禅宗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实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D.焚书坑儒7、以下哪项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A.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相互学习,交流融合B.北魏孝文帝改革,提倡汉化政策,促进了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C.隋朝时期,开凿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D.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使得各民族都有机会进入仕途8、下列关于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历史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施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B.采取“和亲”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C.任命魏征为宰相,实行“政治改革”,提高政府效率D.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9、下列关于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和东厂C.实行八股取士D.推行郡县制10、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新疆地区设置了哪个机构进行直接管理?A.理藩院B.伊犁将军C.驻藏大臣D.安西都护府11、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D.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12、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B.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材料一:《史记》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要改革,即商鞅变法。通过这次变法,秦国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确立,并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材料二: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视与借鉴,也是唐朝能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并简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5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揭示了什么历史观?并简要说明这种历史观在唐代的具体体现。(5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与唐太宗治国理念之间的异同点。(5分)第二题材料一:以下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2)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4)公元265年,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5)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6)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7)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8)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9)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0)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2、根据材料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哪个?建立时间是什么时候?3、根据材料一,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第三题阅读材料: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并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网络,加强各地联系。他还下令修筑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材料三:秦朝虽然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由于赋税沉重、徭役频繁以及法家思想的严苛统治,导致民众生活困苦,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秦朝迅速灭亡。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绩。(6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第四题材料一: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权分立,民族融合,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材料二: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地方割据,社会动荡不安。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随后,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分别占据一定地区,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材料三:420年,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史称“南朝”。北方的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材料四:这一时期,南方的江南地区,由于战争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南北人民的交往密切,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2、结合材料二,说明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其意义。部编版历史初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B.批判封建旧道德C.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推崇儒家思想答案:D.推崇儒家思想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倡导“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并且提倡使用更接近民众生活的白话文代替难懂的文言文。而推崇儒家思想恰恰与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思想革新背道而驰,因此选项D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A.鸦片战争解析:通常认为,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转折点,也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由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相比之下,其他选项虽然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它们发生的时间晚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各有侧重。3、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A.商鞅变法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隋朝建立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是秦国在战国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通过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度,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和军事的强大,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A选项正确。4、题干: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提倡节俭,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D解析: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强调实用主义。因此,D选项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荀子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但他们的主张与题干描述不符。5、下列哪一项不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思想流派?A.儒家B.道家C.兵家D.墨家E.禅宗答案:E.禅宗解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并非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兵家、墨家等。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实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D.焚书坑儒答案:B/C/D.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废除分封制而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以便利经济交流,并且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以消除异己思想。因此选项A实行分封制不是正确答案。7、以下哪项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A.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相互学习,交流融合B.北魏孝文帝改革,提倡汉化政策,促进了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C.隋朝时期,开凿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D.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使得各民族都有机会进入仕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选项A、B、C分别提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和隋朝时期,这些都是民族融合的表现。选项D提到的是唐朝时期的情况,与题目要求的时间段不符,因此选D。8、下列关于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历史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施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B.采取“和亲”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C.任命魏征为宰相,实行“政治改革”,提高政府效率D.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历史事件。选项A、B、D分别提到了贞观之治、和亲政策和科举制度,这些都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历史事件。选项C中提到的任命魏征为宰相并实行“政治改革”,实际上是唐玄宗时期的事情,因此选C。9、下列关于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和东厂C.实行八股取士D.推行郡县制答案:D解析:推行郡县制并非明朝特有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实际上,郡县制自秦朝起即已确立,并成为后世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基础之一。而选项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和东厂)以及C(实行八股取士)均为明朝时期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重要举措。10、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新疆地区设置了哪个机构进行直接管理?A.理藩院B.伊犁将军C.驻藏大臣D.安西都护府答案:B解析:清朝乾隆年间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之后,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设立了伊犁将军一职。这标志着清朝对新疆实现了较为稳定的统治。选项中的其他机构虽然也涉及到了清廷对于边疆民族事务的处理或特定区域的治理,但具体针对新疆设置的最高军政长官则是伊犁将军。例如,“理藩院”主要负责少数民族事务;“驻藏大臣”则专门用于管理西藏地区;而“安西都护府”实际上是唐朝时期在西域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划名称。11、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D.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确实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没有立即进入民主共和的新时代,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革命,最终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进入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12、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B.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确实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非直接源于新文化运动,而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特别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因此,C选项描述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材料一:《史记》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要改革,即商鞅变法。通过这次变法,秦国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确立,并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材料二: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视与借鉴,也是唐朝能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并简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5分)答案: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强调法令的严格执行与公平性,不因地位高低而有所偏颇。这一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揭示了什么历史观?并简要说明这种历史观在唐代的具体体现。(5分)答案:唐太宗的历史观强调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指导当前的政治实践。在唐代的具体体现包括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完善科举制度等措施,使得唐朝社会繁荣稳定。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与唐太宗治国理念之间的异同点。(5分)答案:相同点在于两者都重视法治与制度建设,都希望通过改革促进国家的发展。不同之处在于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强化国家机器的功能,实现中央集权;而唐太宗则更强调从历史中学习,注重文治与德治相结合。第二题材料一:以下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2)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4)公元265年,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5)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6)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7)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8)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9)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0)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2、根据材料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哪个?建立时间是什么时候?3、根据材料一,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答案:1、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东周建立、商鞅变法、秦统一六国、西晋建立、隋朝建立、唐朝建立、宋朝建立、元朝统一全国、明朝建立、明朝灭亡,清军入关。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秦朝,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21年。3、我国历史上有以下朝代:东周、秦朝、西晋、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第三题阅读材料: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并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网络,加强各地联系。他还下令修筑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材料三:秦朝虽然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由于赋税沉重、徭役频繁以及法家思想的严苛统治,导致民众生活困苦,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秦朝迅速灭亡。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绩。(6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灭亡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