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网能耗问题解决方案供热运行与节能管理培训_第1页
二次网能耗问题解决方案供热运行与节能管理培训_第2页
二次网能耗问题解决方案供热运行与节能管理培训_第3页
二次网能耗问题解决方案供热运行与节能管理培训_第4页
二次网能耗问题解决方案供热运行与节能管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解供热最后一公里2024汇报人二次网能耗问题解决方案

供热系统二次网建设和节能改造是关系到民生和环保的一件大事,解决的方案和措施也是各有千秋,因关注焦点和目标的不同,都在为自己的观点而发声。决策者要从中找出一个正确的方向,首先要找出二次网能耗浪费的原因在哪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目前,针对二次网能耗浪费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第一个问题:二次网水力平衡,因水力失调造成的能耗大约在30-40%。由于管理不同,能耗有所不同,但平均都不少。第二个问题:根据室外气温变化时,热源不能及时调整,造成多供的能耗,平均12.1%。第三个问题:二次网的热损失,全国平均在10%左右,是由于裸露的阀门阀件不易保温造成的。以上这些数据来源于2019《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河北同力阀门针对以上三个能耗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首先分享第一个水力平衡的问题。

目前供热管网因水力失调所造成的能耗1、

供热管网

因冷热不均现象产生的无效热量约占系统总热量的30%-40%,输送管网的无效电耗约占30%-60%。

同力公司于2018年对河北阜平190万平米的热网进行了改造,经过一年的运行,降低能耗33%,节煤金额700多万元,2019年在没有增添热源的情况下,又增供了30万平米,通过以上实际情况,也足以印证了水力失调造成的能耗非常大的事实。目前我国北方集中供热平均耗热量约为0.355JG/㎡。节能建筑平均耗热量约为0.28JG/㎡。二次网平均耗电量有1kWh/㎡就足够了。(2kWh/㎡的电耗折合650克标煤,占到供暖总能耗的4%,占到供暖成本的10%。供热单位可根据以上的指标,计算出实际运行当中的能耗情况,做为供热系统水力平衡节能改造的收益参考。)

我国北方供热面积庞大,约有150亿平米,如果水力失调状况得以改善,节约的能源是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是非常可观的。那么,从八十年代至今,这么多年来,供热系统普遍采用了原始的水力平衡调节设备(手动平衡调节阀),几乎每个系统都有设计和应用,那为什么水力平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和改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分享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水力平衡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思路。要重视平衡产品调试水力平衡是调节出来的1

水力平衡是一种技术,是人机对话一整套数据链来支撑的,调节仪器仪表的精度和阀门运行参数的匹配和统一,以及调试队伍的经验和人员素质,对水力平衡结果影响重大。同一款产品,调试队伍的不同,水力平衡结果和收益也截然不同,所以,水力平衡是一种技术,而不是一个单列的产品。针对解决水力平衡的问题,目前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安装上平衡阀,管网就应该平衡了,没有对调试工作进行良好的评判,事实证明,没有经过调试的平衡阀,形同虚设。

水力平衡是调节出来的,是服务的结果,调试服务的人工成本也是巨大的,不亚于材料的成本,这就是水力平衡问题没有得到良好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提示大家,一定要重视调试服务和调试成本。正确选用平衡产品2

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选用同一种水力平衡阀,平衡阀分为静态阀和动态阀两种类型,动态阀又分流量阀和压差阀,其性能特点主要是根据对应的调节运行模式来研发设计的,例如:对于热源主动变总量的运行系统适用静态平衡阀,流量阀和压差阀都不适用于此调节运行系统,自力式流量阀只适合定流量质调节运行系统。

以用户为主动变流量的运行系统只能采用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智慧供热就是这种模式,压差控制阀,可以把智慧阀控制的每个用户变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相互调节时不相互干扰,保持正常运行。如果没有压差阀的作用,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每个阀的调节就会影响其他用户的压力、流量、温度产生变化,打破已有的合适阀位,整个系统智慧阀门无法静止,频繁的动作极易造成执行器的损坏,同时舒适性、节能效果也将变得很差,可以想象我们热网中几万个、十几万个智慧阀不能静止,对系统良好无误的工作是个极大的挑战,今后的维护保养可不是个小任务,所以应该斟酌考虑,以免造成损失。采用质量较好,结构合理的平衡产品是解决水力平衡问题的关键3

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的劣质产品,基本上不起作用,部分项目只盯在产品材料成本上,在市场上购买劣质的工程阀、或招标较便宜的产品,就是为了应付设计和验收。安装上以后,调不了、也不会调,即使厂家来调试服务,也是形式主义,走个过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新建工程,如果供热公司的技术人员,不严以把控,很难取得良好的预期。另外,对于平衡产品的设计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适用于目前供热系统实际工况,也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就这个问题开始分享交流,并推荐一种较好的平衡产品,以便大家参考。01球型平衡阀的研发背景1:原始水力平衡调节阀在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原始水力平衡调节阀包括T40型调节阀、KPF型调节阀、SP数字锁定平衡阀等手动平衡阀系列,其共同特点是:把原截止阀的平面阀芯改为锥度阀芯,增加了刻度显示,锁定功能和测试功能。那么,这些原始的水力平衡调节设备,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缺陷呢?T40型调节阀KPF型调节阀SP数字锁定平衡阀18

从原始平衡调节阀内部结构图片上可以看到,其调节装置都是锥度阀芯,调节原理都是通过改变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间隙,从而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这种设计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两个方面的缺陷。阀座与阀芯间隙阀芯的设计形状

一:因为阀芯的设计形状造成的问题和缺陷:因为阀芯是锥度阀芯,它与阀座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上窄下宽的喇叭口形状的水流通道,因为水流方向又是低进高出的,杂质很容易在窄的区域内形成卡堵,那么这个卡堵就变成了影响用户供热效果最严重的因素之一。

二:因为阀芯与阀座调节间隙大小造成的问题和缺陷: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计算出这个调节间隙具体是多少?

计算阀芯与阀座调节间隙的大小,首先要确定阀门的流量。根据流量,就能计算出不同压差下,通过这个流量需要的孔径。只有知道了孔径的大小,才能换算出等同于这个孔径面积的阀门调节间隙。

以DN50原始平衡阀为例:计算不同压差下通过一定流量所需要的阀门调节间隙:

首先确定流量大小:供热系统流量的选用,一般是按经济比摩阻30Pa/m-70Pa/m之间来选用的,从下面“热力网路水力计算表”中可以查出:DN50阀门选取最大比摩阻70.0Pa/m时,流量为3.0m³/h21流量确定以后,根据公式:就能计算出,DN50阀门前后压差1米-10米时,通过3.0m³/h所需孔径的大小。请看右图计算结果:DN50阀门,1米和10米压差下,流量3m³/h时所需孔径与阀门口径对照图:

左边图中,直径11.28的圆孔,是在10米压差下计算出的孔径。

右边图中,直径20的圆孔是1米压差下计算出的孔径。通过和DN50阀门口径对比,可以看出这个孔径是非常小的。23换算方式:用DN50口径的面积减去20mm孔径的面积,求出锥度阀芯直径,再用50mm口径减去阀芯直径,除以2,就是DN50原始平衡阀在1米压差下,所需要的阀门间隙只有2.1mm。下面再把孔径换算成阀门间隙24根据以上计算方式,就可以计算出,DN50原始平衡阀在不同压差下,流量3m³/h的阀门调节间隙。请看计算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1m压差下2.1mm的间隙是阀门最大调节间隙,这个间隙已经足够难调节的了,10m压差下阀门间隙0.65mm,更增加了阀门的调节难度。几乎是无法调节了,调试仪表也无法显示出真实的数据。0.65mm2:用实际工况中消除多余压头来说明平衡阀调节间隙的问题:

例如,

图一中小区供热管网有5个用户,图二是用户水压图,用户的资用压差是P1-P2。由于管网中的压力需保障末端用户的资用压头,就得克服管网阻力,提高水泵扬程,那么,前端用户1,2,3,4,就会有多余的压头P2-P3,消除这些多余压头,就得依靠图3中的调节阀门来完成,目的是,使近端的用户不过流。系统越大,管线越长,近端P2-P3的压头就会越大,阀门调节的间隙就会越小,这个调节间隙也就是吃掉多余压头,达到所需流量的间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阀门前后1m,2m—10m不同的压差下的调节间隙。

根据目前供热系统的实际工况,消耗掉5m-6m的压差是很常见的,需要的阀门调节间隙可以由前面的计算结果获知。图一图二图三原始水力平衡阀因调节间隙小而引发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DN50原始平衡阀,1米--10米压差下。

通过3m³/h流量,调节间隙在2.1mm到0.65mm之间,形象的讲0.65mm只有三张白纸的厚度,这样小的一个阀门间隙,洁净水质和管道干净的情况下,是可以满足用户流量需求的。

但实际当中,供热系统大于0.65mm的杂质是非常多的,势必会在阀芯与阀座这个间隙内形成聚集,造成堵塞,使用户无法得到应有的流量。

最后,只有开大已经调节好的阀门来解决,那么已经调试好的水力平衡就会破坏,使水力失调现象无法得到良好改善。

0.65mm

下宽上窄容易集聚杂质

以上算出的阀门调节间隙,是原始DN50平衡阀,能提供1000㎡供热面积的流量需求,但在实际当中,供热面积低于1000㎡的也不在少数,那么所需流量会更小,其阀门间隙也会更小。

针对阀门调节间隙大小问题,虽然设计选型对阀权度有所要求,不低于50%,但在现实当中很难做到,因为逐年并网改造,热网增容,或设备选型给未来留有足够富裕等因素,使这种要求在解决水力平衡设计中应用很少,不如从水力平衡调节设备研发制造上,加以改进,更切合实际,方法可行.

针对原始平衡调节阀存在的种种弊端,同力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通过大量的数据性实验和科学性分析,自行设计出一种:既能消除多余压头,又能保证有足够流道宽度的水力平衡调节设备---球型平衡阀。

02球型平衡阀的研发内容球型平衡阀改变了原有锥度阀芯调节间隙的设计结构,变成调节W口孔径大小的工作原理,增加了杂质通过量的能力,从而彻底解决了原始的平衡调节设备适用性不强等问题。(2):球型阀芯W口的设计是球型平衡阀的核心W口的设计也是球型阀芯设计当中最重要的一环:首先要确定阀芯孔径的大小,先从热力网路水力计算表查得,实际每个管径对应的比摩阻最大时的流量,通过实际工作压差计算出阀门孔径,再用算出得基础数据,通过计算机计算、建模,就设计出一个W口球型阀芯的基本结构。(3):球型阀芯W口设计原理球型阀芯W口的调节孔,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由下面的V形段,第二部分是由上面的W形段。V形段的长度是按70%来确定的,其余30%W段来满足大流量时的需求,给阀门调节留有足够的余量。球型阀芯V形口夹角的计算依据:是按最大压差和最小压差下的流量,计算出的孔径大小,和V形段的长度来确定的,流量不同,夹角就不同,再通过计算机计算,建模:就能算出不同口径球型平衡阀的V形夹角。这样就设计出,具有优良调节能力的W形阀口,需要高阻力时,就调节V形段,需要低阻力时,就调节W形段。(供热和空调W口夹角是有区别的)。(4):W口球型阀芯与原始锥度阀芯的性能对比:

以DN50为例,同样是1米压差下,通过3m³/h流量所需要的孔径20.07mm。左边图:是用20.07mm孔径,换算出的锥度阀芯与阀座2.1mm调节间隙,右边图:是球型阀芯用20.07mm孔径,换算出的V形流道。通过两种对比明显体现出:球型平衡阀流道宽度增加了,杂质通过量能力提高了,优越性、适用性更强了。在实际应用当中选择哪一种设计结构更切合实际,可一目了然。2.1mm间隙流道宽度20.07mm孔径换算出锥度阀芯2.1mm的间隙20.07mm孔径换算出的球型阀芯V形流道(5):球型平衡阀的调节曲线:

W口球型平衡阀,等百分比下抛物线调节曲线,是在等压差下实际测得,使调节更精确!调节阀的理想调节特性,是指阀门前后压差固定时,调节阀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6):球型平衡阀的阻力系数:依据GB/T30832-2014国家标准,通过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请看右图测试结果:从其它不同口径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球型平衡阀阻力系数都是非常小的。

同力球型平衡阀的功能特点球型平衡阀设有测试阀,连通智能仪表,通过手机APP软件,就能获取流量,即可达到精准的水力平衡调试。

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蓝牙通讯,即可读取正在运行当中的球型平衡阀的开度、温度、流量等信息,便于远程调控和管理。

球型平衡阀的锁控功能改变了目前市场上原始的锁控结构。锁芯:为变截面椭圆形设计,需专用扳手才能打开,可避免他人随意更换开度,保持调试成果。马蹄式数字钥匙,如果没有钥匙无法获知阀门开度信息。锁控安全,操作方便,不易仿制,起到双重保护,锁控装置采用低造价设计结构,成本更低。更容易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具有关断刻度指示,实现全关断,零泄漏功能。(4)全开补偿功能:

W口V形段边缘部分遮挡面积,所增加的阻力,由阀门边管四周圆孔进行补偿,具有良好的全流通能力,和普通球阀阻力一样。(5)球型平衡阀的前瞻性设计:

预留智慧化供热接口:

如用户开始启用的同力球型平衡阀,是通过手机APP软件进行平衡调试的,再想改造升级为智慧供热,只在原球型平衡阀预留的智慧供热接口上,加装电动驱动器、控制模块,连通供热平台,即可实现智慧供热技术远程调控,无需更换阀门硬件,可为供热企业节省大量的改造资金,为以后智慧供热打下基础。

同力球型平衡阀在管网全生命周期内不用更换阀门,与管道同寿命。(1)球型平衡阀的材质:球芯和阀杆为304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强,不易生锈。阀座为强化特氟隆PTFE材质,耐温200度。阀体为20#无缝钢管与管道同材质。(2)阀座:带有蝶形弹簧补偿功能,低扭力阀座设计。克服、补偿热力管网轴向应力,具有防抱死功能。(3)阀杆

一般调节阀最容易发生漏水和损坏的就是阀杆,同力球型平衡阀的阀杆具有它的独特性:①采用无槽阀杆设计,保证了阀杆强度。②多层组合密封,无泄漏,不用更换任何填料。③无需加注润滑油、低扭矩。④免维护。

03球型平衡阀的使用情况和业绩2019年河北同力公司为供热市场提供了16万台球型平衡阀1:使用业绩:2019年河北同力公司为供热市场提供了16万台球型平衡阀太原热力中标10000台:济南热电中标入围:

左边是太原热力公司,同力球型平衡阀10000台的中标通知书;右边是济南热电集团,同力公司中标入围通知书。还有郑州热力总公司、天津、哈尔滨等区域的热力公司,进行了有关合作,产品运行良好。目前国内供热面积过亿平米的有四个:北京、太原、济南、郑州,有三个已经和同力公司展开密切合作。2:球型平衡阀部分调试现场:2019年河北同力公司为供热市场提供了16万台球型平衡阀3:球型平衡阀部分调试现场:2019年河北同力公司为供热市场提供了16万台球型平衡阀5:球型平衡阀部分调试现场:2019年河北同力公司为供热市场提供了16万台球型平衡阀5:球型平衡阀部分调试现场:2019年河北同力公司为供热市场提供了16万台球型平衡阀水力平衡收益

我们可以粗算一下,一台DN50的平衡阀能提供一千平米供热面积,一千平米供热收费大约是23000元(供热收费按每平米23元钱计算),如果按其中的一半作为供热成本,根据以上推算,降低能耗30%,就能节省大约3400元,而且是每年的收益,一台DN50的球型平衡阀只需600-700元钱,包括调试的费用。以上这些只是水力平衡的收益,另外还有易保温,减少热损失的收益,还有节省的法兰,螺栓,垫片等材料的收益,以及减少的施工费用等收益。所以说安装球型平衡阀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几乎没有一个投资项目比供热企业做水力平衡收益更大的了。

通过以上分享的内容得出结论:原始水力平衡调节阀系列,因调节间隙小而造成的堵塞问题,不适用于目前热力管网水质不良的实际工况,这就是这么多年来,原始水力平衡调节阀在供热系统中普遍采用,却没有使水力平衡问题得到改善的根本原因。球型平衡阀改变了原来的调节间隙的结构,增加了流道的宽度,增强了杂质通过量的能力,从而彻底的改变了原始平衡阀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实现了二次网平衡和节能降耗的目标。

以上我们分享了二次网供热能耗第一个问题--水力平衡的解决方案和基本思路。第一要做好调试服务,第二要正确选用水力平衡阀,第三要根据供热现状选择较好的平衡产品,做好以上三点是解决水力平衡的关键。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室外温度变化时,热源不能及时调整,所造成的平均12.1%的能耗,需要智慧化供热技术的方案来解决,因为课件时间长,我们再另选机会分享。关于供热二次网能耗第三方面问题:二次网热损失:全国平均在10%左右,它给供热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是非常痛惜的,下面,我们开始分享二次网热损失的解决方案与基本思路: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的研发与应用1、原始热力入口装置的现状与研发背景2、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的研发内容3、安装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的收益和使用业绩01原始热力入口装置的现状与研发背景1、我们同力公司从事供热阀门20多年,在对阀门进行调试服务过程中,经常见到这些裸露的阀门,因没有采取保温措施,在供热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损失。

这些阀门管件由于结构形状(手轮,提篮,涡轮),调节装置,连接方式等因素,造成了不易保温,甚至无法保温的现状。

这些因阀件漏水,在阀门井中被水浸泡过的阀门管件,损失的热量会更多。这些杂乱无章的设计,和粗糙笨拙的施工,虽然也简单的做了一些保温,但几乎起不到保温的作用。

如果我们供热行业的新建工程和节能改造工程,还按照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施工,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供热事业节能降耗的目标,很难得以实现。

2、原始热力入口装置暴露的问题:(1)这些裸露的阀门管件损失的热量到底有多少?(2)造成这种热损失的原因:除了阀门结构形状(手轮,提篮,涡轮)

连接方式等不易保温外,还有哪些其它因素?(3)以上这些问题,要通过怎样的良好方案来解决?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目前正在应用的《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热力入口装置设计规范的依据。左边图是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天津,内蒙古6省市采用的《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右边图是北京《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中,原始热力入口装置设计规范示意图:

(2)图片中就是按建筑标准图集,设计安装的一套原始热力入口装置,裸露的阀件包括:闸阀,过滤器,控制阀,法兰等。3、按建筑标准图集设计的热力入口装置阀门的应用情况

热力入口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断阀门,均采用闸阀、蝶阀,截止阀或球阀,在实际应用中:(1)闸阀因阻力低,价格适中,用量比较多。(2)软密封蝶阀价格便宜,用于新建监管较差的工程,高质量硬密封蝶阀的价格很贵,也有一定的用量。(3)原来球阀是三片式的,价格较贵,但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焊接球阀因质量好,价格适中,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4)截止阀多数用于蒸汽管道,在供热管网中因阻力大,又没价格优势,很少应用。(5)过滤装置采用的是Y型过滤器,不能在线排污。(6)调节装置采用的是自力式压差控制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或手动调节阀。4:根据建筑标准图集所设阀门管件,具体计算一套原始热力入口装置造成的热损失:计算方法:以安装一套DN50口径室外热力入口装置为例(1)首先计算出每种阀件裸露的表面积,然后折算成等同于这个表面积的DN50管径的长度。(2)根据室外平均温度下,每米DN50裸管的散热量,就能计算出一套热力入口装置,所造成的热损失。(3)再用热损失的大小,换算出能提供多大的供热面积。(1)计算一个DN50闸阀的热损失一个DN50闸阀的表面积折算成DN50管径长度的计算表:(2)计算一个DN50过滤器的热损失一个DN50过滤器的表面积折算成DN50管径长度计算表:(3)计算一片DN50法兰的热损失一片DN50法兰的表面积折算成DN50管径长度计算表:(4)计算一个DN50控制阀的热损失一个DN50控制阀的表面积折算成DN50管径长度计算表:

(5)每米裸管长度损失的热量在室外平均温度-2时,一米DN50裸管长度的散热量是438.67w.(6)一套裸露室外的DN50原始热力入口装置热损失计算表:综合以上计算结果,一套裸露在室外的原始热力入口的热损失为4913W(7)一套DN50室外热力入口的热损失折算成可供的供热面积:

通过计算可得出结论:一套原始DN50室外裸露热力入口装置的热损失折算成供热面积,能保证122.9㎡面积的供热需求。(8):原始热力入口装置因热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所占比例:以上剖析了一套原始DN50的热力入口装置的热损失,得出的数字已然让人吃惊,而在实际供热中,大量安装热力入口装置造成热损失的价值更是惊人。

以某个均为6层供热小区,1梯2户,总共12户,每户平均供热面积100㎡为例,具体计算因DN50原始热力入口装置造成的热损失,给供热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所占比例。(1)所占比例一套裸露室外DN50热力入口装置的热损失折算出的供热面积,占总供热面积比例计算:122.9㎡÷(100㎡×12户)=10.24%。也就证明,仅仅一套原始热力入口装置就有10.24%的热量被损失掉,也就意味着造成大约10%的无效热量。(2)经济损失如果一个拥有上千万供热面积的供热公司,热费以河北省为例,每年约2.6亿,热损失为10%,就会有2600万元价值的热费损失。(退一步讲,即使有的小区单元热力入口装置,没有按照标准图集安装足够多的阀件,按安装了一半计算,热量损失的价值也高达1300万)(1)一套室内裸露的(DN50)热力入口装置的热损失计算表:(2)一套室外阀门井中(DN50)热力入口装置的热损失计算表:

通过以上的计算结果表明,因原始热力入口装置不易保温造成的热损失,符合2019《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庭院管网热损失普遍在10%左右的结论。而造成热力入口装置热损失巨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阀门结构形状和连接方式不易保温,没有对热力入口装置的热损失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忽

视了热量损失的问题;

2:用阀习惯、标准图集设计依据滞后;没有按照目前科技进步的发展,推荐较好的新型产品作为

设计依据。

3:对阀门产品的认知不够,未能选择保温效果更好的产品。施工安装粗糙、管理粗放等原因。02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口装置的研发内容与改进措施1、研发内容(1)将原始热力入口装置的闸阀改进为钢制全焊接球阀:

有效解决了铸铁闸阀因手轮,提篮,法兰。和阀体高度等因素造成的不易保温,以及保温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等问题。(2)将原始热力入口装置的Y型过滤器,改进成全焊接钢制过滤器:

有效的改善了Y型过滤器因外观形状,排污限制,连接方式等,不易保温的问题。改进后的全焊接钢制过滤器不但易保温,还具有杂质粗细分离,在线排污等功能。(3)将原始平衡调节阀,改进成全焊接球型平衡阀:

改变了原始平衡调节阀因手轮及阀体结构,以及调解,测量,锁控等装置,造成的不易保温问题。改进后的全焊接球型平衡阀:增加了流道的宽度,增强了杂质通过量的能力,解决了老式数字平衡阀因调节间隙小而堵塞的问题,改善了多年来因水力失调造成的巨大能耗。(回水)(4)根据需要,回水组可以更换任何不同的调节阀:

解决了老式自力式调节阀系列因体积,高度,宽度,调节,维护,连接等造成的不易保温等问题。改进后的钢制焊接压差控制阀或钢制焊接动态流量平衡阀,调节性能,调节精度,调节装置,节能效果,使用寿命等都得到良好的改善和提高。(5)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可以直接按上智慧阀(B组-回水组):(6)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的前瞻性设计(B组-回水组):

如果以后改进为智慧化供热技术,不用更换阀门,只需在预留的智慧化接口上,安装电动驱动器,控制模块,连通供热平台,即可实现智慧化供热技术的远程调控。(7)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保温效果:改进后的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保温效果好,即可现场保温,也可以在工厂内预制保温。①保温后的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施工现场图:②保温后的钢制焊接热力入口装置应用现场图:(8)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与原始热力入口装置的应用效果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外观还是节能收益,哪一种更适用于供热行业节能降耗的需要,可一目了然。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应用现场图原始热力入口装置应用现场图(9):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热损失计算表: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热损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2、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与原始热力入口的对比分析热损失材料价格重量施工时间施工成本(1):热损失对比:一套DN50原始热力装置入口的热损失是4913w,损失的热量可保障122.9㎡的供热面积,而应用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的热损失只有35.9w。(2):热力入口材料成本对比分析(按全国工程预算定额):应用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要比原始热力入口每套节约材料成本价格477元。(3):热力入口装置施工成本计算对比分析表:应用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要比原始热力入口每套节约施工费用819元。(4):热力入口施工时间对比:安装原始热力入口装置施工时间:一个师傅配备两个技工共三人,平均每两天的时间,可以完成3套的安装任务。而安装预制保温整体式热力入口装置施工时间:同样用一个师傅配备两个技工共三人,平均每两天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