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1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1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1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1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1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好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静默地张开温顺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燥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开心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爱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视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奇而安静的气氛中,专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沟通。__①__,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亮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静静飞过,有桂花的芳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摩挲中渐渐沉入梦乡……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凉爽。小儿子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充满成一片浓浓的乡愁,覆盖在我的四周。家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假如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假如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__②__?1.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设问、通感、拟人 B.设问、排比、拟人C.比方、通感、对偶 D.比方、排比、对偶答案:A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芳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静静”“轻轻”“静静”等词,把动作表现得温顺,衬托出环境的静谧,渲染出美丽、温馨的意境,表现出音韵美。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答:参考答案:①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关键信息为月亮)②思念我这飘泊天际的游子吗(关键信息为思念、游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1分)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缄默。顺着这大道走去,走到终点,再转入林子里的小径,往烟雾浓密处走去,头顶是交枝的榆荫,透露着漠楞楞的曙色;再往前走去,走尽这林子,当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见了村舍,初青的麦田,更远三两个馒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条通道。天际是雾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这一带是此邦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默沉沉的起伏;山岭是望不见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与沃腴的田壤。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桥只是一带茂林,拥护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你只能循着那锦带似的林木想象那一流清浅。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__①__,有佳荫处有村舍。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地升起,揭开了这灰苍苍的天幕(最好是微霰后的光景),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渐渐地不见,仿佛是朝来人们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听。__②__,这初春的天气。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开心。顷刻间这田野添深了颜色,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顷刻间这周遭充满了早晨富丽的温顺。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春!”这成功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愉快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响。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比拟、比方、夸张 B.比拟、比方、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解析:选B文段中主要运用了比拟、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等是拟人,“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是比方、排比,“锦带似的林木”“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等是比方。5.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的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①原文是短句,句式活泼,有韵味。②原文将描述炊烟形态、姿态和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增加画面感和节奏感,也更好地呈现康桥景物的特点。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①②参考答案:①有村舍处有佳荫②朝阳是难得见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1分)沿着堤坝向南走,可以看到一带蜿蜒起伏的山峦。春夏季节,那山是绿色的,其中还夹杂着点点的白色,那是白桦树荡漾在松林中的几点笑窝。山脚下,有一条澄澈而宽敞的河流。从河岸到堤坝,是一片茂密的柳树丛和几百棵高大的青杨。那些青杨间距很广、错落有致地四散开来,为这带风景平添了几分动人的风韵。初春的时候,残雪消融,矮株的柳树、高大的青杨,红了枝条,绿了身躯。那些青杨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而那丝丝柳枝,有如一群漫游在他们脚下的红鱼。__①__,那么它在春夏季节为大自然涂抹的是如梦似幻的温顺之色;到了秋天,它的画风发生了巨变,它借着秋霜的手,把山峦点染得一派绚丽,那绚丽的金黄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但这种绚丽持续不了多久,随着冷空气频频地入侵,落叶飘舞,__②__。但这种暗淡也不会让你的心灰暗很久,伴随着雪花那轻歌曼舞的脚步,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绚丽,它披上一件银白的棉袍,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安静的圣洁之美。我喜爱在黄昏时闲逛,喜爱看水中的落日,喜爱看风中的落叶,喜爱看雪中的山峦。7.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借代夸张反复 B.夸张比方排比C.比方拟人排比 D.借代拟人反复答案:C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初春残雪消融的时候,矮株的柳树的枝条是红的,高大的青杨的身躯是绿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①原文运用短句式,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与初春生气勃勃的特点相契合;②将“红”“绿”两个形容词用作动词,突出春天到来时柳树、青杨的改变过程,化静为动,更富有画面感;③最终两小句化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词句,更添诗意之美。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答:参考答案:①假如把老天比方为一个画师的话②山色隧然变得暗淡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1分)“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作而成的作品。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缺麻布,被捆缚在宣纸包袱着的圆形板上。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的抗拒张力。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生气,但它已无法挣扎,__①__,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仿佛,它们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天。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左下角,简笔水墨勾画出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同流合污。但即使是一粒沙,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他们能做的__②__。10.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排比、拟人、比方 B.排比、比方、夸张C.对偶、拟人、排比 D.比方、借代、排比答案:A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下角,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①“简笔水墨勾画”照应美术作品这一说法,点明白画境;②“在巨大的木板中”突显了渔人的渺小,契合作者在这幅美术作品前的观感。1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①②参考答案:①哪怕再稍稍用一点儿力气②唯有对母亲绵绵不绝的思念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1分)夏日傍晚微感闷热,我步出宾馆,独自走向黑石礁。海声,哗哗复哗哗,好像在倾诉着什么?更有螺号的哽咽,从远处隐隐传来。海,特别宽阔地呈现出她全部的金色光线,像鳞片,__①__。这座古老而新奇的水城,一下子摁亮它多数个灯盏,使天空布满了橙红色。无疑,这是一座梦幻般的城市。它所编织的人间故事,一网又一网地撒向大海。目及处,夕阳真是无限唯美。怪不得有人,独自由久久凭栏远眺。那人,乍看像一尊紫铜雕像,立在暮色中,纹丝不动。我想斯时,无尽的浪花,已尽收于他的一望里了。渔火几点,也已在他苍老的眸子里燃烧,虽然朦胧了一些,但也算清楚可辨。这时,我听见他长咳了几声。他的咳声,在夜风中扩散得很远。后来听说,他是来自南方的一位年迈诗翁。我是远远地注视着他的,他那一头苍苍白发,具有风云特有的韵致。白发缭乱着,像草原上的一丛白草,在随风飘逸,像一首婉约诗。时隔三十余年,又有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北戴河的望海亭里,也来凭栏远眺。海声照旧,渔火照旧,帆影亦照旧,朦胧在水波里。当一股湿湿的海风,拂过耳际时,我猛然想起,那个蓝色的大连湾,想起黑石礁,想起凭栏远眺的那位诗翁。或许,我现在的远眺里,已经有了他那时的内容与所感。所不同的是,__②__。既不惧怕独自凭栏,也不惧怕身后站着夕阳。这或许是岁月之钙,将这一身老骨强化了的原因吧?13.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拟人、比方、反复 B.拟人、比方、夸张C.比方、夸张、排比 D.夸张、排比、设问解析:选B“好像在倾诉着什么”运用了拟人手法,“像鳞片”“乍看像一尊紫铜雕像”“白发缭乱着,像草原上的一丛白草”运用了比方,“也已在他苍老的眸子里燃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既不惧怕独自凭栏,也不惧怕身后站着夕阳。这是岁月之钙,将这一身老骨强化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原句用“或许”及问句,以商议探讨的语气来表情达意,显得委婉而富有情趣,并且能够引发读者的思索。1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①②参考答案:①闪闪耀烁地推向天际②对身后的夕阳,我没有了那种淡淡的感伤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1分)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迎接早春的心情,就像陈酿了很久的浓酒,刚刚开启,香气馥郁而醇烈,殷切的期盼鉴赏。轻品了一口,就沉醉在春天的意境里,只愿沉迷不醒,静心守候那一份安稳与安静。享受春风拂面的温馨,温顺而细腻,观赏春雨润物的情怀,倾心而无私。绵绵丝雨轻轻落下,__①__,朦胧而幽远,就连落地溅起的水花都特别的淡雅美丽,清风细雨复苏了万物,在睡梦中醒来,投入到春天的怀抱中。一缕阳光,漫铺小院;一朵白云,飘浮天际;一阵煦风,吹拂脸颊;一滴甘露,滋润精灵;一株芳蕾,香艳绕庭。春光悄无声息地到来,飘过山野,穿过小巷,闲逛于林间花丛,喜迎春天的问候。轻启窗扉,惠风和畅,在悠闲的时间里,安坐于小院,慢抚琴弦,弹曲天籁,倾心倾听,妙不绝耳,__②__。环目四周,心境旷然,闲庭信步,独享其中,沉醉在春天的浪漫中。静静地安守着小院,仰视天空,任阳光随意地倾泻,无声地落地,呵护着一花一草。青苔漫上了台阶,爬山虎饰满了院墙,娇妍的花蕾点缀在青翠之间,尽显纯净的妩媚。春风染绿了经年的暖枝,春雨滋润了稚嫩的盆栽,仿若台阶石凳都有了朝气,小院到处充满着春的气息。一把藤椅,一杯清茶,尽享着这一切属于春天的美景。16.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比方、比拟、夸张 B.比方、拟人、排比C.比拟、夸张、对偶 D.排比、拟人、通感解析:选B“迎接早春的心情,就像陈酿了很久的浓酒”等是比方,“清风细雨复苏了万物,在睡梦中醒来,投入到春天的怀抱中”是拟人,“一缕阳光,漫铺小院;一朵白云,飘浮天际;一阵煦风,吹拂脸颊;一滴甘露,滋润精灵;一株芳蕾,香艳绕庭”是排比。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青苔布满了台阶,爬山虎爬上了院墙,花蕾点缀在青翠之间,尽显妩媚。”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①原句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漫上”“饰满”写出了青苔与爬山虎不断延长生长的过程,具有动态美。②描写更加细致传神,内涵丰富。“娇妍的花蕾”中“娇妍的”写出了“花蕾”的美丽,“纯净的”限定“妩媚”,丰富了“妩媚”的内涵,使景物的特点更加详细可感。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①②参考答案:①形成薄薄的雨帘和淡淡的雨雾②美丽的音符融入春天的节奏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1分)秋不似夏天那般的张扬似火,秋很安静,安静到连夏天活跃无比的蝉也被秋偷换成了蟋蟀。乍看,初秋并不美,在北方的秋天并不像南方那样丹桂飘香,也不像海边有肥美的螃蟹。初秋没有深秋的菊花傲霜,也没有中秋的皎洁明月。虽初秋不美,但它也不像大人口中的“萧瑟”,它也是欢乐的。初秋的树叶起先落了,但它只是准备储存养分准备过冬;初秋的草丛起先枯黄,__①__;初秋的花败了,但它坐拥日趋成熟丰美的果实。秋天不似春天,春天的味道是潮湿的泥土与青草味;夏天的味道是花朵的香甜与树木的木味;冬天的味道是爆竹与干冷的气息。秋没有冬与春交接的料峭,没有春天与夏天草木的勃勃朝气,可它有自己的味道与美妙的事物。秋有果实的甜味,有粮食的香味,有风的干味,有云的冷味。它有中秋的月,深秋的菊,晚秋的霜,南方的桂,沿海的螃蟹。它就像一朵花,那一整朵的花似一个年份。这朵花有四片花瓣,第一片是粉色,其次片是绿色,第三片是金色,第四片是白色,而第三片是秋。假如它是一片叶,而整个枝杈的叶子也似一个年份。这个枝杈有四片叶子,第一片是墨绿色,其次片是血红色,第三片是夜蓝色,第四片是灰黑色,而第三片叶子是秋。我要说,秋恒久是一年里最好的季节,恒久是那个最神奇、最安静、最干净的季节。秋前的夏是生命的中年,__②__。秋见证了生命的终结与新生,而它,也在静默孕育着属于自己的生命。19.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拟人、比方、夸张、象征B.拟人、比方、夸张、反复C.比方、拟人、排比、通感D.对比、排比、反复、夸张解析:选C“它就像一朵花”运用比方的手法。“安静到连夏天活跃无比的蝉也被秋偷换成了蟋蟀”运用拟人的手法。“秋有果实的甜味,有粮食的香味,有风的干味,有云的冷味”运用排比的手法。“冬天的味道是爆竹与干冷的气息”运用通感的手法,以嗅觉写味觉。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秋很安静,不似夏天那般热情,蝉不知不觉地换成了蟋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①强调的意味更浓。原句先说秋天和夏天的不同,再说秋天很安静,再写随着季节的不同,景物也发生改变。改后就达不到这种强调意味。②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换”运用拟人手法,说明景物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③运用被动句式,“蝉”被换成“蟋蟀”,写出了季节的改变是不随着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①②参考答案:①但它只是为了来年新春的萌发②而秋后的冬是生命的终点与起点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11分)家乡的小河,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溪。小河流经之地溪草茂密,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的庇护下仿若一条蜿蜒的银带一路向前。在河岸较窄的地方,一个石板桥横亘于小河之上。小桥长不足十米,宽不足两米,三根桥柱坚固地支撑着上面厚重的桥板,远远看去,小桥厚厚墩墩,牢固无比。小桥很平常,但老辈人讲过许多皇帝下江南从今路过的故事。__①__,但这座小桥相承的石板路曾经是古驿道却是千真万确的,那桥面被时间的刀锋深深地剜出的一道道痕迹就是明证。小桥两头岸石叠加,依岸而立,两棵参天的榕树紧紧拥抱着坚硬的岸石,使小桥有了坚固的基石与依靠。小桥一端的榕树下,__②__,房子虽小,却特别精致,青瓦粉墙,房内沿墙根修有马蹄形的石凳,老辈人说那是专为路人休憩而准备的。小河中的流水经验一路的艰辛与洗涤,明澈而亮丽,清爽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