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群文阅读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教学设计 (统编版)_第1页
第2单元群文阅读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教学设计 (统编版)_第2页
第2单元群文阅读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教学设计 (统编版)_第3页
第2单元群文阅读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教学设计 (统编版)_第4页
第2单元群文阅读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教学设计 (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单元群文阅读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设计思路本节课旨在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相关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文本的写作特色和主题思想,使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评价。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实用性,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阅读中。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文本语言的能力,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2.思维发展与提升: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和综合,形成独立的见解。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群文阅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提升文学创作和鉴赏水平。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阶段的文学理论知识,能够识别不同文学体裁和风格。

-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学生在之前的阅读训练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文学作品充满好奇心,对深入探究文本内涵表现出浓厚兴趣。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阅读。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偏好合作讨论,需要在课堂上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面对复杂文本时,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学生可能会感到信息量较大,难以有效整合和比较不同文本。

-部分学生可能在文学批评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缺乏信心和经验。教学资源-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统编版)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群文阅读指导资料

-文学作品补充阅读材料

-在线课程平台(如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电子书籍、在线论坛、电子词典)

-教学辅助工具(思维导图软件、讨论小组分组工具)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一篇精彩文本片段,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提问学生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和感受,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群文阅读。

2.新课讲授(15分钟)

详细内容:

-讲解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从不同角度阅读和理解多篇文章。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文章的共性和差异性,讲解如何通过比较分析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分析教材中的一组文本,示范如何提取关键信息,整合不同文章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综合理解。

3.实践活动(15分钟)

详细内容:

-分发三篇与教材相关的文章,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记录下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疑问。

-让学生选择两篇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简要写下自己的发现。

-安排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组内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讨论如何将不同文章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详细内容举例回答: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主题、写作风格、人物描写等),讨论教材中的文章在这一角度上的特点。

-举例回答:小组A从主题角度分析,发现文章A和B都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问题,而文章C则侧重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举例回答:小组B从写作风格角度分析,认为文章A和B具有较为明显的现实主义风格,而文章C则带有更多的象征主义色彩。

5.总结回顾(5分钟)

详细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

用时总计:45分钟知识点梳理一、文学体裁与风格

1.教材中涉及的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2.各体裁的特点及代表作分析:

-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如《红楼梦》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

-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如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情感表达。

-诗歌:韵律、节奏、意象,如杜甫《登高》的意象运用。

-戏剧:对话、冲突、舞台指示,如曹禺《雷雨》的冲突和人物关系。

二、文学主题与思想

1.教材中的主题类别:人性、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

2.各主题的代表作及分析:

-人性:鲁迅《阿Q正传》中的人性弱点,余华《活着》中的人性光辉。

-爱情:李商隐《无题》中的爱情悲剧,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爱情观。

-友情:巴金《家》中的友情描写,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感。

-家国情怀:岳飞《满江红》中的爱国情怀,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家国情感。

三、文学技巧与表达

1.文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文学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3.具体技巧分析:

-比喻:鲁迅《祝福》中的比喻手法,如“祥林嫂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拟人: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拟人手法,如“天上的街市热闹非凡”。

-记叙: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记叙方式,生动描绘荷塘夜景。

-议论: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议论,对历史人物的评述。

四、文学背景与文化

1.文学背景: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2.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历史事件等。

3.具体分析:

-作家生平: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时代背景,如《狂人日记》的写作背景。

-传统节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中秋节文化。

-历史事件: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历史事件背景。

五、群文阅读策略

1.阅读技巧:快速浏览、精读、批注、归纳总结等。

2.阅读方法:比较阅读、主题阅读、批判性阅读等。

3.具体应用:

-快速浏览: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筛选关键信息。

-精读:深入分析文章细节,理解文章深意。

-比较阅读:找出不同文章的共性与差异,提升理解力。

-批判性阅读:对文章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独立见解。板书设计1.文学体裁与风格

①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②文学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

③代表作:鲁迅《呐喊》、朱自清《背影》、杜甫《春望》、曹禺《雷雨》

2.文学主题与思想

①主题类别:人性、爱情、友情、家国情怀

②重点文章:《阿Q正传》、《红楼梦》、《背影》、《满江红》

③重点词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3.文学技巧与表达

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②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③重点句式: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

4.文学背景与文化

①作家生平:鲁迅、郭沫若、杜甫、曹禺

②文化内涵:中秋节、传统节日、历史事件

③重点知识点:作品创作背景、作家文学成就、文化传统影响

5.群文阅读策略

①阅读技巧:快速浏览、精读、批注、归纳总结

②阅读方法:比较阅读、主题阅读、批判性阅读

③实践应用:文章信息提取、文本对比分析、独立见解形成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中的《红楼梦》节选,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情感关系,并描述其情感变化的线索。(答案: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情感关系错综复杂,从初见时的相互吸引,到后来的情感纠葛,情感变化的线索贯穿整个节选,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2.比较《阿Q正传》和《祝福》中的主人公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答案:《阿Q正传》中的阿Q自卑又自大,体现了作者对国民性的批判;《祝福》中的祥林嫂则是苦难与无助的象征,作者通过她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3.以《登高》为例,探讨杜甫诗歌中的家国情怀,并解释其艺术价值。(答案:《登高》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其艺术价值在于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4.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意境创造,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答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描绘中秋夜月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意境,其影响在于成为中秋节的文化符号,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民间习俗。)

5.结合教材中的《呐喊》自序,探讨鲁迅的文学创作观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答案: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表达了对文学的社会功能的看法,认为文学应该揭示社会问题,激发人们的觉醒。他的创作实践了对文学的理解,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文学语言的革新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引入了跨学科的思维,将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哲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多元视角理解文本,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2.我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在线平台和电子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学习材料,同时也鼓励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

3.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提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发现对学生学习进度的监控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学节奏。

2.在教学组织上,课堂讨论有时过于发散,缺乏有效的引导,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期末考试,未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

(三)改进措施

1.针对学习进度监控的问题,我计划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