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土地整治实施细则_第1页
农业土地整治实施细则_第2页
农业土地整治实施细则_第3页
农业土地整治实施细则_第4页
农业土地整治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土地整治实施细则TOC\o"1-2"\h\u32352第1章总则 44461.1土地整治的目的与意义 4102381.2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415141第2章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 4274402.1整治规划编制 4279012.1.1目的与原则 416622.1.2基础调查与评估 479862.1.3整治目标与任务 580912.1.4整治措施与布局 541602.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34112.1.6整治规划成果 5170742.2整治工程设计 5206852.2.1设计依据 5163452.2.2设计原则 564782.2.3设计内容 52752.2.4设计深度 5300882.2.5设计审查 5154382.3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5177212.3.1实施原则 5301332.3.2实施内容 665882.3.3实施计划 619542.3.4资金管理 61722.3.5风险防范与应对 66990第3章土地平整工程 641853.1土地平整要求 681503.1.1土地平整应根据地形、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保证土地整治效果。 6115713.1.2土地平整应达到以下标准: 6313733.1.3土地平整应遵循以下原则: 6305613.2土地平整方法与措施 6170723.2.1土地平整方法: 625753.2.2土地平整措施: 7112613.3土地平整施工管理 7169613.3.1土地平整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 778673.3.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 7125883.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以下工作: 7125893.3.4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保证土地平整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7159693.3.5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 755193.3.6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土地平整效果长期稳定。 724659第4章水利设施建设 7268944.1水源工程 7179144.1.1一般规定 7295224.1.2水源选择 8252494.1.3水源工程建设 891164.2输配水工程 854164.2.1一般规定 8162554.2.2输配水系统设计 8118324.2.3输配水工程建设 863364.3排水工程 8300164.3.1一般规定 827904.3.2排水系统设计 926124.3.3排水工程建设 918037第五章农田水利工程 9128995.1农田水利设施规划 9243095.1.1目标与原则 9207055.1.2规划内容 9312755.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939235.2.1建设标准 9128535.2.2建设内容 1087475.2.3建设要求 1024085.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 10111425.3.1管理体制 1015595.3.2运行维护 1067415.3.3监督考核 1032181第6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1039616.1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 1045936.1.1土壤质量评估 10248146.1.2土壤改良措施 10142646.1.3地力提升 11213196.2植被恢复与保护 1180046.2.1植被恢复 1192176.2.2植被保护 11198706.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149866.3.1农业生产环节 11315526.3.2农业废弃物处理 11213896.3.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210428第7章农村土地整治 12102737.1农村居民点整理 1285867.1.1目的与原则 12125967.1.2整理范围与标准 1298457.1.3整理措施 12210277.2农村集体土地整理 1210847.2.1目的与原则 1221037.2.2整理范围与标准 12164787.2.3整理措施 13212027.3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 1354227.3.1项目立项 1386107.3.2项目设计 13326727.3.3项目实施 1386437.3.4项目验收与评价 13298127.3.5项目后期管理 1318628第8章土地整治项目监管 13162868.1项目立项与审批 13135348.1.1项目可行性研究 13266638.1.2项目审批 14296668.1.3项目备案 149848.2项目实施监管 1437618.2.1施工准备 143618.2.2施工过程监管 14259018.2.3变更管理 14258718.2.4质量管理 1418018.2.5安全生产管理 1447718.3项目验收与评价 14225128.3.1项目验收 14229558.3.2验收评价 144528.3.3验收结果处理 14233138.3.4项目后评价 153598第10章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152389710.1法律责任 15201710.1.1违反农业土地整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主体包括但不限于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 15294510.1.2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152090810.2纠纷处理 151535210.2.1农业土地整治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当事人应当依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调解。 153042510.2.2行政部门接到纠纷调解申请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对行政调解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5213510.2.3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农业土地整治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151617110.3法律援助与维权途径 1595010.3.1当事人在农业土地整治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依法申请法律援助。 151489810.3.2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包括法律咨询、代理诉讼、代拟法律文书等。 15328510.3.3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5第1章总则1.1土地整治的目的与意义为加强农业土地资源的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制定本实施细则。土地整治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1.2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农业土地整治活动。基本原则如下:(1)坚持规划引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规模和布局。(2)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在土地整治中的主体作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耕地占补平衡。(4)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遵循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保证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5)坚持综合治理。结合区域实际,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现土地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有机结合。(6)坚持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土地整治科技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土地整治质量和效益。(7)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整治行为,保障土地整治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第2章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2.1整治规划编制2.1.1目的与原则整治规划编制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整治、注重实效的原则,旨在提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1.2基础调查与评估开展土地整治区域的基础调查与评估,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为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1.3整治目标与任务明确整治区域的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整治任务,包括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生态修复等方面。2.1.4整治措施与布局根据整治目标与任务,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并进行合理布局,保证整治效果。2.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对整治项目进行投资估算,明确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保证项目顺利实施。2.1.6整治规划成果编制整治规划报告、图纸及相关附件,为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2.2整治工程设计2.2.1设计依据依据整治规划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整治工程设计。2.2.2设计原则遵循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原则,保证整治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2.2.3设计内容(1)土地整理设计:包括土地平整、田块划分、道路规划等;(2)农田水利设计:包括灌溉排水、水源工程、节水设施等;(3)土壤改良设计:包括土壤肥力提升、土壤结构调整等;(4)生态修复设计: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5)配套设施设计:包括农业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2.2.4设计深度整治工程设计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2.5设计审查组织专家对整治工程设计进行审查,保证设计符合规划要求和实际需求。2.3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3.1实施原则遵循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原则,制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3.2实施内容(1)工程施工:按照设计文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工程实施;(2)工程监理:对整治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3)工程验收:组织相关部门对整治工程进行验收,保证工程合格;(4)运营管理:建立健全整治工程后期运营管理体系,保证工程效益。2.3.3实施计划制定整治工程实施的时间表,明确各阶段任务和完成时限。2.3.4资金管理加强对整治工程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3.5风险防范与应对分析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第3章土地平整工程3.1土地平整要求3.1.1土地平整应根据地形、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保证土地整治效果。3.1.2土地平整应达到以下标准:(1)地块坡度适宜,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量;(2)地块大小、形状、布局合理,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3)地块排水条件良好,降低内涝风险,保证农业生产安全;(4)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地形地貌。3.1.3土地平整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科学规划,优化设计,提高土地整治效果;(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证土地整治质量。3.2土地平整方法与措施3.2.1土地平整方法:(1)挖掘法:通过挖掘土方,降低高处地面的高度,实现土地平整;(2)填筑法:通过填筑土方,提高低处地面的高度,实现土地平整;(3)综合法:结合挖掘和填筑法,调整地面高程,实现土地平整。3.2.2土地平整措施:(1)改良土壤:根据土壤性质,采取施肥、深翻、客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水利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灌溉、排水系统,保证土地整治后的水利设施正常运行;(3)生态保护: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采取植树造林、绿化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4)农田防护: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3.3土地平整施工管理3.3.1土地平整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3.3.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3.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以下工作:(1)设立施工标志,保证施工安全;(2)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4)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3.4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保证土地平整质量符合规定标准。3.3.5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3.6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土地平整效果长期稳定。第4章水利设施建设4.1水源工程4.1.1一般规定本节规定农业土地整治中水源工程的建设内容。水源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水资源条件,保证工程安全、经济、合理,并满足农业灌溉需求。4.1.2水源选择(1)优先选择地表水作为灌溉水源,充分利用当地水库、河流、湖泊等水源。(2)地表水源不足时,可合理开发地下水,但应遵守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关规定。(3)鼓励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4.1.3水源工程建设(1)水源工程建设应包括水源取水、水源保护、水源调配等内容。(2)水源工程应满足农业灌溉设计保证率要求,保证灌溉水量稳定。(3)水源工程建设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2输配水工程4.2.1一般规定本节规定农业土地整治中输配水工程的建设内容。输配水工程建设应保证输水安全、减少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2.2输配水系统设计(1)输配水系统设计应合理布局,缩短输水距离,降低输水损失。(2)输配水系统设计应根据灌溉需求,合理确定设计流量、管径及管道材料。(3)输配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2.3输配水工程建设(1)输配水工程建设应包括渠道、管道、泵站等设施。(2)渠道建设应采取防渗、加固措施,提高渠道输水能力。(3)管道建设应选择适宜的管材和施工工艺,保证管道安全、耐用。(4)泵站建设应合理选择泵型、泵站规模,保证泵站运行稳定、高效。4.3排水工程4.3.1一般规定本节规定农业土地整治中排水工程的建设内容。排水工程建设应解决农田内涝、渍害等问题,改善农田生态环境。4.3.2排水系统设计(1)排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布局排水沟渠。(2)排水系统设计应保证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农田渍害。(3)排水系统设计应兼顾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排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3.3排水工程建设(1)排水工程建设应包括排水沟渠、泵站等设施。(2)排水沟渠建设应采取防渗、加固措施,提高排水能力。(3)泵站建设应选择适宜的泵型、泵站规模,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4)排水工程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护岸、植被恢复等措施。第五章农田水利工程5.1农田水利设施规划5.1.1目标与原则(1)目标:保证农田水利设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高农田灌溉排水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原则: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保证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1.2规划内容(1)开展农田水利现状调查,分析区域水资源条件、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确定农田水利规划目标、规模和标准,制定合理的灌溉排水系统布局。(3)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灌排工程等。(4)制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序和投资估算。5.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5.2.1建设标准(1)符合国家和地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2)充分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水利设施升级需求,提高设施适应性。5.2.2建设内容(1)水源工程:包括水库、塘坝、提水泵站等,保证农田灌溉水源的稳定供应。(2)输配水工程:建设渠道、管道、渠系建筑物等,提高输水效率和节水能力。(3)灌排工程:完善灌排系统,提高农田排水能力,降低农田内涝风险。5.2.3建设要求(1)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2)采用先进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5.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5.3.1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责,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5.3.2运行维护(1)制定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维护规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加强设施检查、维修和保养,提高设施使用寿命。(3)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用水管理水平。5.3.3监督考核(1)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监督考核制度,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2)落实奖惩措施,提高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加强社会监督,及时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6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6.1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6.1.1土壤质量评估对农业土地进行土壤质量评估,明确土壤类型、肥力状况、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为后续土壤改良提供依据。6.1.2土壤改良措施根据土壤质量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调整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3)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学肥料对土壤的负面影响;(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5)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微生物接种剂、生物肥料等,促进土壤生物活性。6.1.3地力提升(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排水条件;(2)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土壤侵蚀;(3)开展轮作、套作等多样化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土壤的污染。6.2植被恢复与保护6.2.1植被恢复(1)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活动;(2)加强退化草地、沙化土地的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3)推广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发挥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6.2.2植被保护(1)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减少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2)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保护植被生长;(3)制定严格的植被保护制度,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行为;(4)开展植被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植被保护意识。6.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6.3.1农业生产环节(1)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2)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3)加强农田废弃物处理,如秸秆还田、农膜回收等;(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6.3.2农业废弃物处理(1)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秸秆饲料化、生物质能源等;(2)建立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如堆肥场、生物质发电站等;(3)推广农业废弃物还田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6.3.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1)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状况;(2)开展农业生态环境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第7章农村土地整治7.1农村居民点整理7.1.1目的与原则为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遵循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7.1.2整理范围与标准(1)整理范围:包括农村居民点内的宅基地、公共设施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2)整理标准: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保证整理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合理、功能齐全。7.1.3整理措施(1)拆除闲置、废弃的房屋和设施,清理乱占、乱建的用地;(2)调整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4)推进农村居民点绿化、美化,提升居住环境。7.2农村集体土地整理7.2.1目的与原则为提高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效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民利益的原则,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整理。7.2.2整理范围与标准(1)整理范围:包括农村集体土地中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2)整理标准: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集体土地整理后的耕地面积、质量、布局等,保证土地资源合理配置。7.2.3整理措施(1)调整土地权属,明确土地界址;(2)整合零散、碎片化土地,提高土地利用规模;(3)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4)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7.3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7.3.1项目立项(1)项目申报:由当地或相关部门组织申报;(2)项目审批: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项目审批。7.3.2项目设计(1)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任务、投资估算等;(2)进行项目设计,包括土地整理布局、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等。7.3.3项目实施(1)按照项目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土地整理;(2)加强项目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3)开展项目监理,保证项目合规、有效实施。7.3.4项目验收与评价(1)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2)项目评价: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改进工作。7.3.5项目后期管理(1)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后期管理制度,保证土地资源持续有效利用;(2)加强土地用途管制,防止土地资源浪费;(3)定期开展土地整治效果监测,保证项目成效。第8章土地整治项目监管8.1项目立项与审批8.1.1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在立项前,必须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目标、规模、范围、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可行性研究应保证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农业土地整治政策,同时充分考虑农民利益。8.1.2项目审批项目立项申请材料应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审批部门应在收到申请材料后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立项,并颁发项目批准文件。8.1.3项目备案项目立项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备案,保证项目信息的公开、透明。8.2项目实施监管8.2.1施工准备项目实施前,应完成施工图纸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队伍选择等工作,保证项目具备施工条件。8.2.2施工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