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再传捷报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壮举。下图表示包括月球的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2.作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④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A.①④B.①③ C.②③ D.②④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迈出了第一步。以地球的数据为1,如下图为火星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4.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A.自转速度更快 B.四季更替轮回 C.表面温度更高 D.质量与体积小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题。5.“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条件D.稳定的太阳光照6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A.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B.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7.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许多地理现象和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①火山爆发②大气环流③水循环④板块运动⑤天然气形成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②④⑤9.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0.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有()①空间通信部门②航空航天部门②冶金工业部门④气候研究部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太阳活动可能影响地球气候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大气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大地磁暴预警: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简称磁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磁暴”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A.干扰卫星通信 B.威胁人类健康 C.引发强烈地震 D.全球气温升高1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磁暴和极光 B.太阳风和磁暴 C.日珥和耀斑 D.黑子和耀斑地磁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3月24日到3月26日连续3天在地球上发生了强烈磁暴现象。图示意地球磁暴。完成下面小题。14.本次强烈磁暴现象的主要诱因是(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15.伴随着强烈磁暴现象,地球上还可能出现(
)①美丽的极光②紫外线增强③通信信号扰乱④臭氧空洞增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9千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17.地震发生时,甲、乙两地的震感是(
)A.乙地先感知到左右摇晃,后感知到上下颠簸 B.乙地只感知到左右摇晃C.甲地先感知到上下颠簸,后感知到左右摇晃 D.甲地只感知到上下颠簸超深钻探对于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组成,矿产分布规律等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类钻探深度第一位的钻孔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262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关于地球内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均匀 B.乙属于地幔C.图中显示了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 D.甲是地球的岩石圈19.科拉半岛上超深钻井钻探过程中,探测到地层中的物质可信的是()A.大量的硅铝物质 B.大量铁、锰含量很高的液态矿物C.高温的岩浆 D.大量呈液态或熔融状态的铁和镍物质2022年10月9日,意大利斯特龙博利火山喷发,现场喷出滚滚浓烟,大量熔岩流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1.图中包含的各圈层(
)A.有明确的界面 B.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独立发展变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图1为“不同地质年代地层示意图”,图2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23.④的物质发源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4.地层中的煤炭,其根本能量来源于(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下图为地球各圈层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a、b、c、d代表地球的四个圈层。读图,完成下题。25.范仲淹有词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词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
)A.ab B.cd C.abd D.abcd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下左图甲为恐龙化石,乙为三叶虫化石,下右图为地质年代表(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下列关于图示化石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生物主要在海洋活动 B.乙生物主要在陆地活动C.甲、乙生物都生活在暖湿时期 D.甲生物出现时间晚于乙生物27.研究古生物化石有助于()①研究气候变化②研究海陆变迁③研究生命进化过程④研究地球的起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地层中采集到了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轮叶化石(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灰峪村含有轮叶化石的岩层()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②含有哺乳动物的化石③是由生物遗体形成的④能记录地球演化历史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29.该地层形成时门头沟区的古地理环境最可能是()A.湿冷的草原地区B.温暖洁净的浅海C.温暖的湖滨环境D.干旱的陆地环境2023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成的古生物分队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地区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左图),为当时的6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0.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卓奥友峰地区的地理环境为()A.湿润的森林环境B.温暖的海洋环境C.干燥的沙漠环境D.寒冷的草原环境31.该物种生存年代最繁盛的生物是()A藻类B.爬行类C.哺乳类D.海洋无脊椎动物人们通常称地层和化石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读懂地球的历史,探求生命发展的规律。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关于两地各地层形成时间描述正确的是()A.F、Y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 B.G地层形成时期联合古陆形成C.F地层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 D.B、W不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33.F地层形成的地质时代()A.蕨类植物繁盛 B.联合古陆解体C.高大山脉形成 D.是主要成煤期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图示河流地貌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35.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青海湖北岸发育有许多冲积扇,沙柳河(落差1500米、长度105.8千米、流域面积1442平方千米)和泉吉河(落差1108米、长度65千米、流域面积567平方千米)形成的冲积扇最典型。下图示意青海湖北岸冲积扇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由M到N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趋势是()A. B.C. D.37.与泉吉河相比,沙柳河冲积扇面积大的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低,碎屑物质多 B.流域面积广,搬运能力较弱C.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多 D.年降水量丰富,河流汛期长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号称“天下第一曲水”。物极必反,河流“弯”到极限就会“裁弯取直”,图中断续的积水河道和有植被覆盖的“隐形”河道,是“裁弯”时留下的痕迹。据此完成小题。38.莫尔格勒河河曲主要形成于(
)A.河流出山口 B.河流的入海口 C.河流中下游 D.河流上游39.河流“裁弯取直”,易形成(
)A.冲积扇 B.牛轭湖 C.冲积平原 D.三角洲40.发生“裁弯取直”后的河流(
)A.长度增长 B.通航能力减弱 C.流速减慢 D.洪涝灾害减轻第Ⅱ卷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及月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图1和图2分别示意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和月壳与月幔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1)分别说明图中X和甲所表示的地理含义。(4分)(2)简述地震波在穿过X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变化特征。(4分)(3)比较地震波在地壳、地幔和在月壳、月幔的传播速度的相同点。(4分)4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对应(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对应(图甲或图乙)。以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填沉积或侵蚀)地貌。(5分,每空1分)图甲所示地貌的沉积物从扇顶到扇缘,地面坡度逐渐,堆积物颗粒由到。(3分,每空1分)请将答题卡撕下,交卷时只交答题卡高一地理段考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41.(1)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地理段考参考答案【答案】1.C2.B【解析】1.读图可知,丁中有地球,且为中心天体,故为地月系;地球公转轨道位于丙系统中,故丙为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当中,故乙为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故甲为可观测宇宙。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①正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②错误。地球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③正确。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但这不是位置的描述,④错误。故选B。【答案】3.A4.D【解析】3.材料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说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地月系,A正确:但它会围绕火星运动,成为火星的卫星,仍在太阳系和总星系,BD错误;一开始就不属于河外星系,一直在银河系中,所以C错误。故选A。4.由材料比较,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小很多。质量、体积较小的天体,没有足够的引力,大气容易溢出,因此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D正确;自转速度、四季更替轮回、表面温度都对大气密度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答案】5.C6.A7.C【解析】【5题详解】“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只是中止了地球的自转,而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未改变,日地距离也没有改变,可知其安全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并未改变,地球如果停止了自转,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年,处于白昼的半球温度会变得很高,而处于黑夜的半球温度会变得很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适宜的温度条件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被称为“地球的盾牌”,A正确。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这与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关系不大,八大行星都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C错误;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外,不能阻挡小行星撞击,D错误;故选A。【7题详解】太阳系自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共8大行星。地球流浪至比邻星需要远离太阳,自内向外运行,因此要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运行轨道,C正确。水星、金星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侧,不会经过,AB错误。地球向外运行首先经过的是火星轨道,其次才是木星轨道,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有生命的条件: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地球上有液态水。【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①火山喷发和④板块运动是地球内力的影响;②大气环流、③水循环、⑤天然气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所以B②③⑤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①正确;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②不正确;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③正确;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是太阳辐射能量的源泉,④不正确;故选C。【点睛】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虽然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答案】10.B11.A【解析】【10题详解】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有空间通信部门、航天部门,太阳活动的耀斑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①②正确;不会影响冶金工业部门生产活动,③错误;黑子活动影响降水,与气候研究部门有关,④正确。故选B。【11题详解】读图可知,树木平均年轮的宽度与温度和降水有关,太阳黑子相对数量与温带乔木平均年轮宽度具有相关性,说明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A正确;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B错误;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与此图反映的信息无关,C错误;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极光不会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气候: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2、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3、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4、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答案】12.A13.D【解析】12.“磁暴”发生时,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物质会干扰电离层,从而干扰穿过其中的卫星通信信号,A正确;对人类健康、地震发生及全球气温升高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13.联系已学可知,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而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14.B15.D【解析】14.磁暴现象的主要诱因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增强,会扰动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B正确;太阳辐射、地壳运动、人类活动不会引起磁暴现象,ACD错误。故选B。15.伴随着强烈磁暴现象,说明太阳活动增强,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①正确;紫外线增强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②错误;太阳活动会破坏电离层,通信信号扰乱,③正确;臭氧空洞增大主要受人类活动(排放氟利昂等)影响,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16.B17.D【解析】16.结合所学知识,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因此图中①为地壳,②和③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属于地幔,②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③为软流层以下的地幔,④为地核。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9—41千米,海洋地壳平均5—10千米。由材料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海洋上,震源深度为59千米,震源位于②上地幔处,B正确,排除ACD;故选B。17.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由图可知,甲位于海洋,乙在陆地上,因此甲地只能纵波传播,只感知到上下颠簸,C错误,D正确;乙地横波、纵波都可以传播,纵波传播快,因此乙地先感知到上下颠簸,后感知到左右摇晃,AB错误;故选D。【答案】18.B19.A【解析】【1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深度为地下30千米--2900千米,乙属于上地幔部分,B正确;地壳厚度不匀,陆地大于海洋,A错误;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甲位于地壳,乙丙位于地幔,图中只包括了地壳和地幔两个圈层,C错误;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圈层,甲位于地壳,乙位于上地幔,甲和乙层顶部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科拉超深井钻探深度约为地下12千米,而陆地地壳的平均深度为39-41千米,钻井钻探过程中探测到地层中的物质在地壳中,矿物是地壳中的基本单元,故可能有大量的硅铝物质,A正确;由于地下12千米处位于地壳,位于地壳中的铁、锰矿物不会呈现液态,B错误;岩浆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中,软流层大约位于地下80km以下,C错误;大量呈液态或熔融状态的铁和镍物质应位于地球的外核,约为2900km以下,D错误。故选A。【点睛】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莫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为地幔;一般认为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答案】20.A21.B【解析】20.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外力沉积沉淀于地表土壤,溶解于水体中(水圈),而后被植被(生物圈)吸收,后归还给地表,低洼处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岩石圈),迁移顺序依次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由已学可知,图中包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融合,界面模糊,A错误;各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正确;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C错误;岩石圈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能的释放,D错误。故选B。【答案】22.A23.B24.C【解析】22.三叶虫位于古生代,根据图例,图中①层为古生代,A正确;②③晚于古生代,BC错误;④表示岩浆活动,岩浆活动穿过了中生代与第四纪,晚于第四纪,D错误。故选A。23.④表示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中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结合所学,甲为地壳,乙为地幔并未外地核,丁为内地核,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层下,经过地壳隔绝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从根本上来看煤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并非太阳活动,C正确D错误。火山喷发、地壳运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不是煤炭的能量来源,AB错误。故选C。25【答案】D【详解】由上题可知,a向b蒸发水汽,a为水圈,b为大气圈;水圈向c渗透水,则c为岩石圈;d向大气圈供氧,d为生物圈,词中描写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碧云天”为大气圈,“黄叶地”为生物圈和岩石圈,“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为水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答案】26.D27.A【解析】【2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甲图为恐龙化石,恐龙活跃于中生代,生活在陆地上,乙图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主要活跃于古生代,生活在海洋中,AB选项错误;从图中来看,中生代时期暖干为主,C错误;明显恐龙要晚于三叶虫,D正确。故选D。【27题详解】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有助于研究地球气候的演化、研究海陆变迁、研究生命的进化过程等,但和研究地球起源无关,因为地球起源之初几乎没有古生物存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点睛】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其中时间表述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带。不同地质时代,自然地理特征出现明显不同,影响不同生物演化。【答案】28.D29.C【解析】【28题详解】含有轮叶化石的岩石属于沉积岩,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能够记录地球的演化历史,①④正确;轮叶属于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故含有轮叶化石的岩层属于古生代晚期,哺乳动物主要出现在新生代,②错误;化石是生物的遗体形成的,题干问的是岩层,③错误。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29题详解】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主要生长在陆地环境,据此可排除B项;温暖、湿润的环境应更适宜蕨类植物的生长。因此,轮叶化石形成时,门头沟区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温暖的湖滨环境,适宜蕨类植物生长,C正确,湿冷的草原地区,以草类为主,蕨类植物分布应较少,A错;干旱的陆地环境,蕨类植物生长稀少,形成化石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C。【点睛】生物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答案】30.B31.B【解析】【3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地区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说明此时该地最可能是温暖的海洋环境。故选B。【31题详解】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属于中生代,爬行动物统治地球,B正确;藻类与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古生代,AD错误;哺乳类繁盛在新生代,C错误;故选B。【点睛】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如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答案】32.A33.D【解析】【32题详解】据图示可知F地层和Y地层所包含的生物化石类型完全一致,这说明F、Y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A正确;G岩层中有哺乳类动物化石,应是在新生代,而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B错误;F地层内含有恐龙足迹化石,这说明该地质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应为中生代,C错误;B、W所包含的生物化石类型完全一致,这说明B、W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D错误。故选A。【33题详解】据图示可知F地层内含有恐龙足迹化石,这说明该地质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应为中生代,中生代对应繁盛的植物是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繁盛于古生代,A错误;联合古陆开始解体于中生代,完全解体于新生代,B错误;高大山脉形成是在新生代,C错误;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茂,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D正确。故选D。【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答案】34.A35.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特征。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地貌是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图乙河床T岸陡,是侵蚀形成的对应的是凹岸,P岸缓,是堆积岸对应的是凸岸;①③连线符合。【34题详解】图示可流是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地貌是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风力搬运的是沙石,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风化作用是对岩石的破坏,图示地貌与风力搬运、流水溶蚀、风化作用无关。选A正确。【35题详解】图乙河床T岸陡,是侵蚀形成的对应的是凹岸,P岸缓,是堆积岸对应的是凸岸;①③连线符合;②④连线不符合凹凸岸的特征。选C正确。【答案】36.A37.C【解析】【3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随着流水来到河流的出山口处,随着地势变缓、水流流速减慢,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由图可知M地势高、N地势低,由M到N沉积物平均粒径由大变小,故选A。【3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与泉吉河相比,沙柳河流域面积广,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对地表的侵蚀能力强,携带沉积物多,冲积扇面积大,B错误,C正确;沙柳河与泉吉河所处流域植被和气候差异较小,河流汛期长短差别也较小,AD错误。故选C。【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靠一件代发协议
- 补充协议与主合同的衔接
- 版合同协议范本
- 购销合同中印花税的计算方式
- 厨房电器设计合同
- 物流采购合同的合同收益分析
- 政府采购中的空调合同
- 招标监理机构招募
- 医疗设备动态
- 医药制造业企业定位与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
- 2022年云南省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专题培训ppt70
- 医疗医院护士护理礼仪培训PPT课件课件.pptx
- 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管理办法55305
- 出香港货物发票样板样本空白
-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卡
- 脑心综合征课件
- 《稻草人》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 消防检测维保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方案
- DT电动推杆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