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教学设计_第1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教学设计_第2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教学设计_第3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教学设计_第4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飞向太空的航程》名师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通讯写作的特点;(二)文化传承与理解:1.了解中国探索太空的理想和进程;2.体会科学家用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二、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1.对于新闻稿的学习,是学生较为缺失的部分,而本文正是很好的示范。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拟写新闻稿时,存在用语不够准确等问题,削弱了文章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积累专业术语,更好地报道事件,写清事实的真相。2.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详实丰富,品读起来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民族情节,从而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抱负。(二)教学目标1.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议论、抒情在新闻中的作用。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法,讲述文体知识,讲解文本切入,讲读重点语段,讲演文本透视,因此,可以说,不管哪种教学法,大多伴之以讲授法。[拟用于文体知识、学生经过讨论和点拨之后,仍无法理透的文本内容。]2.谈论法(即问答法):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此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拟用于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的突破]3.课堂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主要疑难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讨论或辩论,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累积多人的智慧,生成答案,实现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都得到提高。[拟用于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的突破]4.练习法:学练结合,力争学以致用。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检测)、课中(当堂达标)和课后(教学反馈)练习,学生运用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5.读书指导法: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切换到书本中,对当今一线教师来说,可谓迫在眉睫的。学生掌握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拟用于拓展延伸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四)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共一课时1.导入新课:“飞天梦”,不仅是多少意气书生的诗和远方,也关乎中华民族的航天理想。在追梦的路上,不断有人从一个向往蓝天的孩子变成一名飞行员,又从一名飞行员成长为一名航天员,最终从首飞航天员成为航天员管理者。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背后有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无不展现着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而默默奉献的航天大军的风采神韵。今天,就让我们怀着诚挚之心、敬仰之情,和中国航天一起起航。3.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事件、地点和场面,点明了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了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第二部分(4-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主体部分作者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时间为维的方式来组织材料。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第5、6段,写背景。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第11-13段,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大量的准备工作,计划搁浅了。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新的航天征程开始。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第三部分(27-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2)本文主旨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详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地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3.问题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完成)(1)本文新闻标题有什么含义?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作用。新闻标题的作用既要按照新闻标题的功利性作用来整体做答题布局,还要按照新闻内容来做新闻标题在本新闻中具体含义的探索。答案示例: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导语部分包含哪些新闻要素?谈谈导语部分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答案示例:时间:2003年IO月I5日上午9时整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人物:杨利伟事件:“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表达效果: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议论抒发自豪感和赞美之情,点明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并指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新闻背景。美国记者沃尔特·福克特在《新闻写作》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背景材料’一词都用于表示那种为读者完全理解的一篇报道所需的事实信息。它从基本的信息,如新闻事件所涉及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和住址等,一直到与此前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记者只要提出正确的问题一般差不多肯定可以获得的信息。”要使背景成为一景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把背景写精,可以为写好背景做大量积累,但是要抽取精华;二是把背景写准,背景是为说明事件的“为什么”,一定要写准,不可道听途说;三是把背景写活,打破背景格式化的写法;四是把写景写短,不可为了突出背景而把背景写成了主体;五是把背景写散,把背景散于文章之中,就会不见背景而有背景,不写背景而成背景。答案示例: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作文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历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材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4)“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段话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答案示例:承上启下,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梦想”说明要做到“飞天”并不容易;“几百年”“近半个世纪”说明时间之长,也突出了实现“飞天梦想”的过程艰难。(5)“今天,已经可以透露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为什么要补叙这个“秘密”?答案示例:指出了第一枚液体火箭的成功发射在中国奔向太空的航程中的重大意义,用“8000米”这个微乎其微的数字反衬了这关键一步的重大意义。(6)“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金色秋日”有什么含义?文章为什么把万户和杨利伟并提?答案示例:“金色的秋日”除了实指10月份,还是喻指,表明经过四十多年的辛勤劳作,中国航天人终于迎来了收获的秋天。这里把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和“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并提,表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探索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在古今对比中显现了现代人对“神舟”五号成功飞天无比的喜悦和自豪。(7)拓展讨论:对明朝万户为实现飞天梦想,被自己制造的“火箭”炸死这一事件,有何看法?(材料: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受封官职为万户,名为陶成道的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围观的人们纷纷表示这简直是太疯狂!果然,万户刚滑出去没多远,火箭爆炸了。万户飞天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火箭飞行第一人“万户”在中国文献中找不到。)观点一:万户是一个英雄。飞天是万户的梦想,他虽然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失败了,但其用于追求梦想的壮举和首创精神依然值得称赞。观点二:万户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行为看似是一个壮举,其实是一个闹剧。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以为人像鸟儿一样煽动“翅膀”就可以飞行,实在太幼稚可笑了。观点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人类的梦想如果只停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