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求:历史术语精准、线索默写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复习世界史部分本册知识模块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古代的世界文明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10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殖民体系的形成与解殖运动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世界发展趋势区域代表文明形成前提实行制度文化成就两河流域
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制度;《
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
进位制、战车和车轮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
纸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制度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数字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制度文学:悲剧、喜剧、神话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60种姓壹汉谟拉比城邦叁君主专制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贰肆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阿拉伯莎草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伍陆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苏美尔目录一、古代的世界文明1.封君封臣制的影响①联系: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②区隔: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城市兴起的影响A.经济:促进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冲击封建主力量,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政治: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C.文化: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3.非洲文明区域国家时间特征东非阿克苏姆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位于红海沿岸)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10-15世纪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环印度洋贸易的发达,城市繁荣;伊斯兰教传入。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8-15世纪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南非津巴布韦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石头城(巨石建筑群)一、古代的世界文明区域文明时间成就中美玛雅文明15世纪中期衰落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
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
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
进位制,知道
的概念阿兹特克文明
兴起,
进入鼎盛时期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
”南美印加文明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实行中央集权政治;采取迁移人口、加强经济和人口管理等手段,削弱被征服者力量;重视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14世纪16世纪零金字塔象形20浮动园地一、古代的世界文明4.美洲文明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葡萄牙、西班牙荷、法、英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出现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市场拓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使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思想原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鼓励人们冒险和勇于开拓。宗教原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使人们积极投入到新航路的开辟活动中。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王室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积极支持航海活动。航海经验: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知识:地圆学说和季风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技术支持:造船技术不断提高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动
因条件2.早期殖民扩展的影响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全球贸易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引发了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2)对殖民地:①进步性: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殖民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②局限性:殖民者的掠夺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经济破坏和贫穷落后。(3)对世界: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①政治条件: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②经济条件: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③对外扩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④技术条件: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⑤人才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⑥市场条件: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4.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的大发展(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3)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4)社会生活的变化(城市化、生活改善、文化素养、女性教育、人口问题)(5)社会问题的出现与解决(6)世界格局的变化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掠夺全球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崛起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开始交融殖民扩张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世界市场逐步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武力侵略商品输出美国、德国崛起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资本输出1.文艺复兴的背景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①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②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③人才因素: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④地理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中海贸易的特殊地位。⑤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兴起的重要条件。⑥社会原因:人们对宗教信仰与旧有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2.文艺复兴的影响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①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②政治: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推动宗教改革的开展。③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封建神学对人们束缚,为启蒙运动打下思想基础。④文化:推动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①个人:对人的自然本性和原始欲望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②阶层:局限于资产阶级和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没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消极3.宗教改革的背景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1)思想原因: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在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2)宗教原因:教会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剥削日益不满。(3)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的阻碍。(4)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激起了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慨。4.宗教改革的影响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1)思想: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2)宗教原因:教会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剥削日益不满。(2)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3)政治:推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4)文化: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5.启蒙运动的背景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①思想: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②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1)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政治: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②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6.启蒙运动的影响5.启蒙运动的背景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①思想: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②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1)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政治: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②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6.启蒙运动的影响选民形式任命首相多数党领袖国王任命议会下议院上议院内阁组阁选举(立法权)(行政权)(统而不治)6.英国的政治制度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6.美国的政治制度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三权分立
相互制约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总统(行政权)国会(立法权)联邦法院(司法权)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6.法国的政治制度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立法权)
(行政权)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总统内阁任命(众议院同意)参议院众议院副署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行政权)7.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英国德国政体形式政体特征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确立标志美国法国政体形式政体特征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确立标志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虚位,议会至上立宪是虚,专制是实国王首相《权利法案》皇帝宰相《德意志帝国宪法》总统制共和制民主共和制分权与制衡总统总统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总统总统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8.资本主义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外部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部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自由放任加强国家干预滞胀危机减少国家干预体系化制度化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是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8.资本主义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三、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变化①直接原因:②发展需要:③社会原因:④制度互鉴:⑤经验借鉴: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苏联模式⑥深层原因:⑦理论指导: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深刻影响;战后,各国和平建设的普遍需求;社会运动、阶级矛盾缓和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苏应对危机成功经验的借鉴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必然选择。凯恩斯主义要求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本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二战以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展到多国苏联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苏联改革苏联解体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基础:马、恩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巴黎公社的意义与启示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1)经验①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最主要的)③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公职人员选举产生;限薪;监督)(2)教训①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③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历史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课堂探究】巴黎公社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与教训:4.十月革命的背景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1)物质前提:1861年农奴制改革完成后,俄国开始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发展落后:一是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二是垄断资本软弱,对西欧资本有较大的依赖性。(3)社会矛盾尖锐:俄国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约,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4)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矛盾,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4.苏联的探索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1917191819211928193619531991苏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形成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5.苏联的探索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农业工业贸易分配特点余粮收集制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全盘集体化大中小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工资制(平均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一调拨、计划供应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6.苏联的改革历程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时间1953-19641966-19771985-1991侧重结果败因相同点农业工业前期经济,后期政治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7.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内容指导思想性质目标政治前提特点结果以政治领域为主,全盘否定苏联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领导,推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以经济领域为主,在农村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全盘西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削弱、放弃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改革失败,过度政治改革,激进冒险,企图一蹴而就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后推广,稳妥推进改革失败,苏联解体改革成功,成就辉煌8.苏联解体的原因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④导火线:八一九事件。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8.苏联解体的启示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化启示:①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⑥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五、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格局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②主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③意识形态: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④导火线:巴尔干半岛问题复杂,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相继宣战。⑤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⑥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⑦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必然性可能性五、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①带来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②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③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④爱好和平: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五、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格局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③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较大发展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⑤加速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发展。⑥促进观念的变革,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妇女地位提高,颓废文化一度盛行。……五、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格局比较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协调关系国际格局建立基础主要矛盾相同点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破产两个战胜国间的妥协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①都是在原有的世界体系被破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都是根据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并且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五、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格局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③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较大发展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⑤加速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发展。⑥促进观念的变革,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妇女地位提高,颓废文化一度盛行。……1.殖民运动及其反抗的阶段六、殖民体系的形成与解殖运动课时课题代表国家(地区)内容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巴西、印度、马六甲、菲律宾、中国澳门早期殖民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巴西、中国澳门、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西属拉美、巴西、墨西哥、印度、伊朗、中国、埃及、苏丹、埃塞尔比亚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反抗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软硬件购销合同
- 详解投标人须知的招标文件核心内容
- 语文大专阅读理解卷
- 财务顾问合同服务亮点
- 货物采购招标文件模板要点
- 质量技能担保
- 购物卡采购合同版
- 购销合同延期的影响
- 购销合同门禁系统的技术实践经验
- 走读生自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保证书
- MOOC 机械设计-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警察校园突发事件安全讲座
- 煤矿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GB/T 43743-2024工业回用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导则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5的加减》
- 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2: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计算参考答案
- 初中图书目录
- 甲方与乙方的权利义务
- 流程让管理更高效(流程管理全套方案制作、设计与优化)
- 充电桩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