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题3】人格化的“自然”:自我的印记》教学课件_第1页
《【阅读专题3】人格化的“自然”:自我的印记》教学课件_第2页
《【阅读专题3】人格化的“自然”:自我的印记》教学课件_第3页
《【阅读专题3】人格化的“自然”:自我的印记》教学课件_第4页
《【阅读专题3】人格化的“自然”:自我的印记》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化的“自然”:自我的印记阅读专题3学习目标打通整个单元,联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登泰山记》《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发现古今写景名篇中自然的人格化,体会自然与自我的通融。分别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登泰山记》中的自然景致。根据相应的特点分类,并概括各自对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情、心境和境遇;罗列《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中作者对同一自然景致在不同阶段的描写或认知,并总结各自对应了怎样的心境和心情。以上预习都可以通过表格来完成。预习任务目录任务一风物与人物01任务二心变与境变02任务一风物与人物1.导入秋天的时候,你有没有近距离去观察或感受过哪些自然景物,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直观感受季节与人的关系,关联感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登泰山记》中客观的自然景致和主观的作者之对应。2.讨论: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自然与自我有什么样的具体呈现?示例:自然景致特点对应的人物性情《故都的秋》蓝白牵牛花冷、淡喜欢枯淡之景枯草、落蕊秋蝉、秋雨清、静、悲凉享受物哀之美注意:要围绕预习进行讨论,结合课文及朗读相关句子来探讨景物各自的特点。比起大家普遍认为的“落寞”和“伤秋”,突出郁达夫对枯淡景致的“喜欢”和对物哀之美的“享受”。3.补充:这椽破屋是郁达夫真实租住的吗?这些景色是真实目睹的吗?明确:从第三自然段中的关联词和副词“即使”“就是”“也能”等中体会这些场景是虚构的,是呈现人物性情的“画境”。4.讨论: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自然与自我有什么样的具体呈现?示例:自然景致特点对应的人物性情《荷塘月色》荷花、月色宁静不宁静蝉声、蛙声热闹寂寞探讨“走向荷塘”之前的心情,抓住第一段首句的“不宁静”,正是因为有这个不宁静的底色,朱自清才会尤其珍重荷花、月色的宁静,才会有后文部分语段呈现的清冷甚至阴森的景象,有“热闹”“寂寞”的反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原因,抓住第三段“平常的自己”和“另一世界”,试着揣摩未进荷塘的朱自清是怎样的自己、身处怎样的世界。孙绍振认为是生活重负。钱理群认为是政治上的迷惘。不论原因如何,结论是一致的:他在荷塘得到了暂时的宁静。补充学者观点5.拓展:据人回忆,当年清华园确实有一个荷塘,可是其地杂草丛生,断砖残瓦,冷落凄凉,朱自清为什么偏偏描绘出了那么静美的荷塘?明确:通过文本中有关梦和睡眠的字句,如文章开头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酣眠”“小睡”“渴睡人的眼”作比,从而感受到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6.讨论:姚鼐《登泰山记》中的自然与自我有什么样的具体呈现?示例:自然景致特点对应的人物性情《登泰山记》日观峰、西边群峰傲立、若偻被四库馆汉学派排挤日出盛大新气象辞官回乡围绕预习进行讨论。写作这篇记之前姚鼐的经历: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姚鼐先是被推荐为记名御史,后又荣入四库馆。但姚鼐信奉程朱理学即宋学,被以戴震为核心的四库馆汉学派排挤。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天,姚鼐毅然作别官场,借衰病养亲之名辞去刑部郎中及所任纂修官。朗读第三段的最后一句,关注和“一人被众人排挤”对应的景致,体悟“傲立——被排挤”的对应;补充姚鼐在这次登山之后的人生:姚鼐次年初回京即整理行装举家南归,之后40年孜孜不倦于教育、写作、治学,终成“桐城派”集大成者。可以说,泰山是给他继续前行的力量的“胜境”。日出时间:十二月廿九日(除夕),感受日出代表了姚鼐生命中的盛大新气象。7.整合:这三位作者当初为什么去这三个地方?他们又是以怎样的心态离开的?《故都的秋》,不远千里赶来,不愿离开、用寿命交换,自然和自我是彼此呼应的、一体的、契合的,故都是郁达夫的生命理想;《荷塘月色》,忽然想起,暂时离开这个不宁静的世界到那个宁静的世界,不得不回;《登泰山记》,冒着风雪穿谷越界,在人生低谷时,抛下人世的蝇营狗苟去看泰山日出的盛大气象。《荷塘月色》《登泰山记》中的自然和自我是互补的,但是前者是短暂的慰藉,后者成为滋养和力量。任务二心变与境变1.讨论: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草木不同时间段的描写分别对应了怎样的心境?示例:《我与地坛》草木(描写)心境最初几年十五年中母亲逝世后荒芜,树干上蝉蜕寂寞,草叶上露水决绝古柏镇静,草木飘摇、安卧,味道清纯、熨帖树林安静、落叶安详失魂落魄安然自适彻悟母亲苦难伟大围绕预习进行讨论。需要从相应语段感受作者心境,如地坛的荒芜、“树干上蝉蜕寂寞、草叶上露水决绝”的描写背后是失魂落魄的第一阶段;第七自然段同样的草木,不同气味、不同模样的背后是史铁生日趋安然的心境;注意到“安详的落叶”和“树林安静”的描写和母亲逝世的关联,点明作者的彻悟,从只看到自己的苦到看到母亲的苦,从而领悟到“众生皆苦”,进而思考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如何勇敢地活下去。2.讨论:苏轼《赤壁赋》中对水月的认知和对应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示例:《赤壁赋》

水(认知)月(认知)心情客吹洞箫前万顷茫然空明流光乐客吹洞箫后羡无穷不得长终哀主客问答后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喜围绕预习进行讨论。面对月光下平静阔远的江面,苏轼最初“饮酒乐甚”,但后来出现了情感变化,反思其中的感慨:长江的“无穷”仍然只是空间上的无穷吗?其实是从空间上的无穷,到时间上的无穷,才有了与“羡”对应的“哀”;而重新回到喜乐的状态,是对自然的重新认知,风声必须入耳才得以成为风声,月色要入人眼才得以成为月色。在宏大的宇宙里,人的淋漓生气就出来了。长江再无穷,明月再长终,都需要“得遇”,有人才可以“共适”。3.思考:你觉得客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明确:也许客不过是主人苏轼的分身,是在江月茫茫中与自己争辩后的一份释然。这篇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同一时期,苏轼因为作诗讽刺王安石的新法,被逮捕进京下狱,后来被贬官到黄州。他之所以号“东坡”,是因为当时在东面的山坡上自己耕种,但若是年成不好,连饱暖都不可得。越是在现实中穷困潦倒,精神层面就越是超脱。4.比较:与之前三篇自然与人的契合、互补相比,《我与地坛》《赤壁赋》两篇呈现了怎样的状态?《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不同阶段的心境使得他对草木的描写也随之不同。《赤壁赋》中苏轼的心情则随着对水月的不同认知而改变。两者都可以概括为“心变境变”,心在境前,心变境变。心境不同,所见景致不同;认知不同,面对同样的景致,心情不同。学生选取自然与人契合、互补、心变境变三种可能性的一种,进行相应的模仿式散文写作,尝试在自然的细节和感官描写中投注自己的性情、心境或境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