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

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

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15•湖南常德)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

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4.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北京人。

以下四幅头像中,哪一幅是北京人?()

5.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

A.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李冰主持建造②修建于西周时期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②都导致了乌孙与汉联姻

③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④都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A.①@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9.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

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10.秦朝统一后,为加强统治,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治者在地方设立的政府职位是

①太尉

②丞相

③御史大夫

④郡守

⑤县令。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

1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

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统一度量衡、文字,对后世影响深远

B.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C.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确定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12.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B.统一六国的货币、度量衡

C.修筑长城,徭役繁重D.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

13.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14.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请问:秦统

一后写“剑”字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15.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

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B.学习汉族的礼法

C.采用了汉族官制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16.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

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

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学说汉语

17.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

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它讲的是()

A.泗水之战,曹操以弱胜强B.官渡之战,蜀吴联合抗曹

C.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D.长平之战,刘备、孙权统一北方

18.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蜴群臣以汉衣,对30

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黜官职”。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

语④采用汉族官制⑤提倡与汉族通婚⑥学习汉族的礼法()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⑥

19.

“隋朝的重要在于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

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现出隋朝结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北周*陈朝北周北周■*隋朝/北周|

,____,Z3Z,____,,____,

A.Sb_R|丽]-梅丽]r丽1——D.1S.

A.AB.BC.CD.D

20.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东北“闯

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21.前秦、东晋之间的泗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泗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

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2.如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它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23.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24.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25.下列历史人物标号与事迹符合的是()

①汉武帝②北魏孝文帝

③武则天④关汉卿

A.①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地位

B.②进行系列改革,学习汉族文化

C.③善于用人纳谏,形成“开元盛世”

D.④北宋著名词人,风格豪迈奔放

26.“儿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

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

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法家理论

27.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后,围绕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

若干观点,下列哪个小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务属于犯罪行为,应依据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思过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28.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A.李时珍一一《本草纲目》B.徐光启一一《农政全书》

C.贾思勰一一《天工开物》D.苏轼一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29.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假如你要研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你会研习下列哪些人物的

思想主张()

①孔子②孟子③孙武。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30.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

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了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

时,你实际是运用了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31.“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

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

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32.“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D.无为而治

3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

育资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34.“塞翁失马”的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I》,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

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3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文字是()

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形文字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3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给人民带来的灾难B.加快了统一步伐

C.加剧了分裂D.不利于民族融合

37.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A.历史的倒退

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生产力的下降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8.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为此,中央台记者采访汉武帝,以下

是相关的采访记录:

(1)记者问:“陛下,为加强了中央集权。你接受谁的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的?”

汉武帝答:

(2)记者问:“陛下,你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上的统治?”

汉武帝答:

(3)记者问:“陛下,你通过哪些措施加强中央对货币的管理和增加国家的赚税?”

汉武帝答:。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

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一一《资治通鉴》

(1)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

(3)“魏主”改革有什么作用?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40.如图是一个水利工程示意图,它依自然水势而建,属世界遗产,历经2000多年,依然经受住8.0级的地震,

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位于哪条河流上?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什么美称?

(2)它是在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

(3)这项水利工程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域以考武(汉武帝)时始通……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鄢善以西数国……乃使吉(郑吉)并护

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指中原地区)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致税重刻,

诸国不堪命。建光(东汉光武帝的年号)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

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问题一:材料一记载的是西汉与西域关系的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这则材料反映西汉与西域的关系是怎样发

展的?

问题二:据材料二评述王莽对西域的政策的后果是什么?东汉明帝时是如何管理西域的?

问题三:依据材料三和四,“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是在哪一时期开通的?起点及终点分别是什么?依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42.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的史实有什么共同的目的?

43.读图,回答问题:

皇帝|

ZL-

太史

尉夫

郡守|

(1)如表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开创实践者是谁?依据右表说出该朝代在地方上实行什么

制度?

(2)上面制度的开创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统治、巩固统一?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汉时期,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

开始大量南迂,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逐渐可与

北方媲美。

(1)两汉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2)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3)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

的。

----胡适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的“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

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

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C项符合题

意;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A项不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B项

不符合题意;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所以在原始社会时期不可能出现蒸煮米饭,所以排除含

有④的选项BCD,故选Ao

3.(2015•湖南常德)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

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

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相耕地,种植水稻,过着定居生活,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4.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北京人。

以下四幅头像中,哪一幅是北京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相关史实.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外貌特征已经接近人

类,但是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他们的面部特征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颤骨高突,嘴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颗。

但是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此题符合北京人特征的头像是D。

5.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都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彼此之间的战争更频繁,规模更

大,并且都具有兼并的特点,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选项A符合题意;牧野之战发生

在商朝末年,是周武王灭商的战役。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

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综上所述

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故选I)。

7.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李冰主持建造②修建于西周时期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的秦国,②表述错误;

由李冰主持建造,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仔细审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

选C。

8.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②都导致了乌孙与汉联姻

③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④都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后,乌孙与汉联姻;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没有达到预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仔细审查①④符合题

意,故此题选Bo

9.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

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秦末以来长期战乱的破坏,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国力较弱,而匈奴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汉朝不得不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而经过几代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努力,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到汉

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反击匈奴的条件逐渐具备,故c正确。

10.秦朝统一后,为加强统治,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治者在地方设立的政府职位是

①太尉

②丞相

③御史大夫

④郡守

⑤县令。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

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

官称县令和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综上所述④⑤

符合题意。排除带有①②③选项的ABC三项。故选D。

1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

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统一度量衡、文字,对后世影响深远

B.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C.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确定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确定的

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发出

"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

不开。”的感叹,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o

12.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B.统一六国的货币、度量衡

C.修筑长城,徭役繁重D.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

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始皇规定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

统一全国货币,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请问:秦统

一后写“剑”字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I,秦统一以前,各诸侯国的文字不统一,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c项符合题

意,故此题选C。

15.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

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B.学习汉族的礼法

C.采用了汉族的官制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

帝”等。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学习汉族的礼法,以孝治国,故B符合题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了汉族

的官制、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

选B.

16.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

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

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学说汉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己学知识可知,“(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

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说汉语,ABC不符合题

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7.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

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它讲的是()

A.跳水之战,曹操以弱胜强B.官渡之战,蜀吴联合抗曹

C.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D.长平之战,刘备、孙权统一北方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中

"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

了。"判断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想要统一全国,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孙刘联军利用火攻

大破曹军,曹操元气大伤,逃回北方,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基础,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o

18.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赐群臣以汉衣,对30

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黜官职”。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

语④采用汉族官制⑤提倡与汉族通婚⑥学习汉族的礼法()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黜官职"”结合

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语、提倡与汉族通婚,仔细审查

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o

19.

"隋朝的重要在于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

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现出隋朝结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答案】C

【解析】

依据隋朝建立和统一的历史分析,杨坚于元年581年,逼迫北周静帝禅让帝位登基为帝,杨坚即隋文帝,建国

隋,北周灭亡。隋文帝于589年灭掉陈朝,至此隋朝结束西晋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中国的大一统。所以C项

符合这一历史进程,故选Co

20.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东北“闯

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方大量农民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

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c。

21.前秦、东晋之间的泗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泥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

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383年泗水之战后,前秦统治迅速瓦解,北方陷入混战状态,东晋统治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仔细审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2.如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它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了躲避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这是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

选C。

23.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有两种情形:一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二是中

原汉族南迁。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故C项正确;ABD项都是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的原因之一,但是和图示无关,排除。故选C。

24.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在洛阳建立魏,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

业,自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项位置格局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5.下列历史人物标号与事迹符合的是()

①汉武帝②北魏孝文帝

③武则天④关汉卿

A.①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地位

B.②进行系列改革,学习汉族文化

C.③善于用人纳谏,形成“开元盛世”

D.④北宋著名词人,风格豪迈奔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

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

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6.“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

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

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法家理论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与儒学有关,迎合孔孟之道,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7.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后,围绕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

若干观点,下列哪个小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务属于犯罪行为,应依据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思过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对七年级学生,还是末成年人,应培养他们的道德自觉性,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

合题意。故选A。

28.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A.李时珍一一《本草纲目》B.徐光启一一《农政全书》

C.贾思勰一一《天工开物》D.苏轼一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著作,贾思勰的著作是《齐民要术》。选项中C符合题

意,故选C。

29.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假如你要研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你会研习下列哪些人物的

思想主张()

①孔子②孟子③孙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许多流派的思想中都体现出了和谐的

一面。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协调统治者和百姓的人际关系,他还

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孙武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由此分析

①②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o

点睛:专题复习百家争鸣各派的思想主张,代表人物,列表格分析比较加深理解掌握。

30.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

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了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

时,你实际是运用了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坏事可能变成好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的观点的准

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

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故选Bo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思想家老子

31.“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

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

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该思想流

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所以c项正确;老子主张人们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

不符,排除A项;荀子主张礼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法治,与题干

“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

32.“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D.无为而治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功成事遂,姓皆谓:我‘自然判断是无为而治。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道教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思想主张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主张无为而治,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

3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

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的准确识记。由材料里”……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可以得出报告的精神是:教育要公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大教育家孔子曾经创办私

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庭聘夫,广收门徒,认为有教无类,正体现了报告的精神,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34.“塞翁失马”的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I》,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

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说明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

双方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

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所以“塞翁失马”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道家思想,故正确答案

为A。儒家主张仁政;墨家提倡节俭,反对战争;法家主张严刑峻法。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题干中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学生需要灵活运用道家

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文字是()

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形文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

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符合题意。A项是我国古代原

始社会的文字符号,B项是古巴比伦人人创造的,D项是古埃及文字通常写在纸草上,所以也被叫做纸草文字。

故选Co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3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给人民带来的灾难B.加快了统一步伐

C.加剧了分裂D.不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A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因为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命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

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

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加快了统一步伐,A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B。

37.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A.历史的倒退

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生产力的下降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Co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8.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为此,中央台记者采访汉武帝,以下

是相关的采访记录:

(1)记者问:“陛下,为加强了中央集权。你接受谁的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的?”

汉武帝答:

(2)记者问:“陛下,你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思想上的统治?”

汉武帝答:

(3)记者问:“陛下,你通过哪些措施加强中央对货币的管理和增加国家的赋税?”

汉武帝答:____。

【答案】(1)主父偃,推恩令.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

(2)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

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3)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统一铸五铢钱,加强中央对货币的管理:盐铁收归官营,增加国家的赋税。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

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

(3)“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答案】(1)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

(2)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④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3)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1)魏主是孝文帝,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2)本问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

服饰。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④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3)本问是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即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

基础。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40.如图是一个水利工程示意图,它依自然水势而建,属世界遗产,历经2000多年,依然经受住8.0级的地震,

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位于哪条河流上?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什么美称?

(2)它是在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

(3)这项水利工程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答案】(1)都江堰;岷江中游;“天府之国”

(2)战国时期;李冰父子(或李冰)

(3)防洪;灌溉;水运

【解析】

(1)第一问依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水利工程是都江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岷江流域;

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由战国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

(3)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主要用于灌溉,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

点睛: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一都江堰建立时间、建立者、主要作用,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域以考武(汉武帝)时始通……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都善以西数国……乃使吉(郑吉)并护

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王莽篡位,贬易候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指中原地区)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

诸国不堪命。建光(东汉光武帝的年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