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计算课教学反思参考7篇
计算课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例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算式,通过用圆形纸片直观表示两个加数,利用分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直接出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算式,通过动作直观说明计算的道理,便于学生掌握算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也能解释清楚算理,部分学生却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济源市要帮助学生明白算理。
2、本节课需要借助实物的演示才能理解算理,所以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的`机会,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再在组内说一说,然后通过练习题,找找规律,最后看看学生自己有什么发现。由于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经历,所以很快就理解了例题的算理,因为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比较充分,所以本节课的巩固练习正确率较高,整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3、存在的不足:
(1)学生用学具操作验证结果的过程,处理的有点仓促,应该多预留点时间,让孩子们充分的理解过程,学生汇报的时候,应该多找几个孩子,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2)练习中的题目,增加一些情景题,或许会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4、今后努力的方向:
(1)更加深刻的分析教材,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2)设计好教学流程,关注学生,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有备学生。
(3)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4)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计算课教学反思篇2
在这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理解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的生活应用,加深学生对只有相同单位的钱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二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三是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要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通过深入地学习,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也只有在使用中才会熟悉人民币,才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模拟购物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思维交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同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了“互补”,达到了共同提高,合作学习的目的,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计算课教学反思篇3
我将本课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引入,通过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猜想: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二个层次为例题教学。从个体的尝试到小组间的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始终紧扣“简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展开。实践自己探究出的新知,是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解题后再交流,使小组合作落到实处,也进一步扩充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渠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新手环节,我组织学生猜想,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是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成为了声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个体尝试到小组间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计算课教学反思篇4
组合图形面积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日常生活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大胆地尝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复习铺垫,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在学习新知之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复习,回忆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最深刻。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经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把教学过程组织得更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开始,我用动态演示几个基本图形的组合,巧妙地让学生理解了组合图形的定义;理解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时,我用生动地分解组合图形,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让数学回归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中,我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设计了让学生解决“做一面中队旗至少要用多少布”的生活问题,课后巩固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生活中铺地板的实际问题,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体验、感悟了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课教学反思篇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知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因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成了本次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上课结束,我回顾自己的几个重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点反思:
1、同桌两人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共同探究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摆长方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不会用小正方形摆长方形,有的同学摆了但却没有完成相应的表格填空,有的小组各摆各的,看到这些小组的活动情况,我反思: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了?是我的活动要求没有明确?还是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自我?这样的小组合作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活动要求,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的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但在观察同学们完成的表格时,我急于过渡到下个教学环节,而忽略了让全班同学一起来看一看,找一找其中的规律,让学生分别看一看表格中三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让他们了解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事实上,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经历,都能获得经验。学习过程是一种经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我觉得十分重要。40分钟也留给我一些遗憾。为了使学生们的思维不受限制,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我在设计时都是给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把他们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最后我想说: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去锻炼……相信我们的孩子会闪烁出“智慧。
计算课教学反思篇6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方法的过程,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有两个知识点,第一让学生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第二根据数学信息能够求经历的时间。
本节课,第一个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不错,我先从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全班同学都会算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二个知识点,我完全放开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小明从家7::30出发,到校时间是7:45,小明从家到校用了多长时间?有的孩子通过列算式的算法算出一共花了15分钟,有的列7:45-7:30=15、还有的同学直接列成45-30=15(分。孩子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个孩子举手说:“老师还可以这样想,我先把7:45看成750,7:30看成730,再745-530=15”,这时我尊重学生的有个性的回答,赞成可以这样想。但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的时候问题来了,当学生完成“做一做”的时候部分学生还是按刚才的.思路求经过的时间,8:40——9:00经过多长时间?孩子用同样的方法求出60分。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备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深刻去思考各种预设,预设的不够好,那课上生成问题你处理的不太好。
在以后的备课或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多预设,读懂教材,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这样我才能上好一节课。
计算课教学反思篇7
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的教学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虽然学生还没有学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是可以正确计算出来的。但是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
1、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反复强调了“现在时间”和“经过时间”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现在时间,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是经过的时间。我还把课本上的几时=()分,改成了几小时=()分。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说法,可是费了不少的时间。
2、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如: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应该怎样列式呢?但是我以为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和11:20+25分=11:45,这两种写法都可以,后来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得到了比较合理的答案: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因为如果写成11:20+25分=11:45的话就是时刻加时间等于时刻,这就不对了,而写成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话,就是时间加时间等于时间,但是11时45分又可以看成是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热能源打井施工合同模板
- 宾馆餐饮部炊事人员招聘协议
- 铁路给水设施改造施工协议
- 消防队电工设施保障招聘合同
- 学校卫生维护合同
- 商场喷淋管道施工协议
- 住宅小区散水施工合同
-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协议
- 高校交通运输采购合同规范
- 主题公园花园施工合同样本
- 肿瘤病人的膏方治疗
- 电梯安装管理制度
- 三方合作新能源协议范本
- (正式版)JTT 728.2-2024 装配式公路钢桥+第2部分:构件管理养护报废技术要求
- 2024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答案 (四套全)
- 煤矿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安装试验规定
- (全新)中职单招机械类技能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技术售后人员年终总结
- MOOC 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豆芽发芽生长过程观察》ppt文档全文预览
- 口腔科护理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