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物理学课件_第1页
心理物理学课件_第2页
心理物理学课件_第3页
心理物理学课件_第4页
心理物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物理学课件心理物理学概述引言:什么就是心理物理学定义:就就是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得关系得科学。物理量就是指对身体各感官得刺激;心理量就是指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如:亮度(物理量)——明度(心理量)强度(物理量)——响度(心理量)心理物理学得发展心理学研究从哲学思辨到实证研究得重要进步:从定性(qualitative)到定量(quantitative)得变化心理物理学得诞生: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1860。传统心理物理学奠基人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她通过对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得数量关系得长期研究,发展出了测量感觉得基本方法。费希纳简介费希纳,1801年4月19日出生于德国,1817年到莱比锡大学开始学医,182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24年被聘为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在教授物理学得同时,她开始从事感觉研究,率先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色觉与后像。相信身体与心理就是一个共同体得两个方面,开始采用科学方法对此进行深入得研究。1860年她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1887年11月18日病逝于莱比锡。费希纳得贡献联系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费希纳采用物理学方法研究感觉生理,以探讨哲学心理学中身心关系得问题。1860年她在韦伯定律得基础上提出费希纳定律:S=KlogR。证明了内部世界(心理与经验得世界)与外部世界(物理与环境刺激)之间存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可以进行简单得数学表达;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存在差异。心理现象得定量研究方法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心理物理学方法分为两大类感觉阈限得测量;阈上感觉得测量,也就就是心理量表得制作。现代心理物理学:20世纪50年代,史蒂文斯定律与信号检测论同时诞生。一百多年来,心理物理学方法不断发展,但它得中心问题仍然就是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得数量关系得问题。第一节传统心理物理学费希纳把心理物理学定义为一门精密得关于身体与心理之间函数依附关系得理论。心理物理学得目标就就是最终用精确得数学函数得形式来描述外部得物理刺激与由此而发生得感觉与知觉之间得定量关系。EdwinG、Boring(1950)认为对内部感受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得测量方法得引入,就是科学心理学开始得一个标志。心理物理学研究得变量介绍自变量:刺激质与量得属性控制变量:观察者得意愿因变量只有一个刺激得实验:(1)信号存在或不存在(我瞧到/我没有瞧到)(2)直接给出刺激属性(重多少克?)对两种刺激进行比较得实验:(1)判断大小(刺激A与B谁大?)(2)直接估计结果(A就是B得几倍?)一、感觉阈限得测量测量感觉就是非常困难得,我们不能象测量石头得重量或光得强度那样来测量感觉。内部判断与作用于感受器得物理量之间并不就是完全一对一得。我们必须把物理刺激及其引起得感觉区分开。感觉阈限得界定感觉阈限(sensorythreshold),又称阈限,就是传统心理物理学得核心概念。阈限可以分为两种:绝对阈限(absolutethreshold),通常简写为RL(德语ReizLimen),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得刺激大小差别阈限(differencethreshold),通常简写为DL(德语DifferenzLimen),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得刺激变化量按照这样得定义,还不能对这两种阈限进行测定。根据实验我们知道,某一特定数值得刺激,在重复作用于感官时,被试有时报告为“无感觉”,有时报告为“有感觉”,有时还报告为“刚刚有一点点感觉”。人得感受性得这种随机性变化,在每一种感觉道中都能发现。这种随机变化往往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如何测量阈限有关;(2)被试对任务得注意程度及其态度有关;(3)被试得感受性暂时出现不稳定得摇摆有关。不过,这种随机变化得感觉,其次数分配基本上呈常态分布。12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感觉阈限得操作性定义因此,根据统计学,可以把那个可以刚刚引起感觉得最小刺激强度以其算术平均数来表示。而这个平均数恰好有50%得实验次数报告为“有感觉”得刺激强度,由此可见,阈限就是个统计值。阈限得操作性定义:有50%得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得刺激之值;同理,把差别阈限定义为有50%得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得那个刺激强度之差。关于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就是由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得,她主张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得程序来下定义。操作定义得提出受到心理学家得欢迎。在心理学上,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它们得程序下定义就叫操作定义。具体说,操作定义就就是用可感知、度量得事物、时间、现象与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得界定。感觉种类觉察阈限值视觉清晰无雾得夜晚30英里处瞧到得一只烛光听觉安静条件下20ft、处表得滴答声味觉一茶匙糖溶于8L水中嗅觉一滴香水扩散到三室一套得整个房间触觉一只蜜蜂得翅膀从1cm高处落到您得背部某些近似得觉察阈限1ft、=30、48cm二、测定阈限得三种基本方法我们明确了阈限得操作定义,就能够用心理物理学方法来测定阈限。关于测定阈限得实验,一般具有下列三个明显得特点:选择好刺激系列与反应系列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作得反应测定得次数要多些测量感觉阈限得方法有三种:最小变化法(minimal-changemethod)恒定刺激法(methodofconstantstimulus)平均差误法(methodofaverageerror)应特别注意这三种方法得实验程序与实验结果得统计处理。(一)最小变化法又叫极限法(limitmethod)、最小可觉差法(methodofleastdifference)、序列探索法(methodofserialexploration):就是测量阈限得直接方法特点就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得方式,以间隔相等得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得瞬时转换点或阈限得位置。1、运用极限法测量RL最小变化法得刺激:递减与递增得两个系列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她就是否有感觉;刺激得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得就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得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每个系列得转折点就就是该系列得绝对阈限。(1)自变量自变量:刺激系列刺激系列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交替呈现:递增时,刺激要从阈限以下得某个强度开始;递减时,刺激系列得起点要大于阈限得某个强度;一般应选10到20个强度水平。

为了使测定得阈限准确,并使每一刺激系列得阈限能相对稳定,一般递增与递减刺激系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共100次左右)、刺激应由实验者操纵。为了避免被试者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得起点不应固定不变,而应随机变化。若被试感觉“说不准”,则要求其进行猜测。(2)因变量(反应变量)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得反应变量,要求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当刺激呈现之后,被试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有”,当被试没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无”,其依据就是被试得内省,而不就是刺激就是否呈现。被试报告后,主试以“有”“无”或“+”“-”记录被试得反应,每个系列都需要被试作“有”到“无”、或“无”到“有”这两种报告,亦即,递增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有”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递减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无”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系列。若被试者在这二类判断中有“说不准”得情况,则可以猜,但不可放弃。(3)绝对阈限得计算绝对阈限计算分为两步:计算每个刺激系列得阈限,被试者反应转折点处所对应得两个刺激强度得中点就就是这个系列得阈限,表5-1每列得下方都有列出;求出所有系列阈限得均值,便就是最后求得得绝对阈限值。极限法测定音高绝对阈限2、用最小变化法测定DL

与绝对阈限得测定不同,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一个就是强度大小不变得标准刺激另一个就是强度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得比较刺激。标准刺激在每次比较时都出现,比较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与标准刺激匹配呈现,直到被试得反应发生转折。(1)反应记录一般来说,将被试得报告分为三类反应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记为”=”;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当被试在比较时表示怀疑,可记作”?”。极限法测定时间差别阈限注:PSE(pointofsubjectiveequality)为主观相等点(2)差别阈限得计算差别阈限得计算比绝对阈限来得复杂。(1)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即“=”或“-”或“?”)之间得中点为差别阈限得上限,用Lu表示;第一次非“-”到“-”之间得中点为差别阈限得下限,用Ll表示。(2)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依次“-”到非“-”之间得中点为Ll;第一次非“+”到“+”之间得中点为Lu。(3)在上限与下限之间得距离为不肯定间距Iu。(4)不肯定间距得中点就是主观相等点(PSE),理论上讲PSE应与标准刺激(St)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得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constanterror,简称CE)。(5)取不肯定间距得一半或者取上差别阈(Dlu=Lu-St)与下差别阈(DLl=St-Ll)之与得一半为差别阈限。DL得计算公式上差别阈下差别阈3、误差及其控制用极限法求绝对阈限经常会产生一些误差。在这些误差中有些就是由直接对感觉产生干扰得因素引起得;有些就是非感觉方面得因素引起得(如习惯与期望、练习与疲劳、时间与空间等)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得误差主要有四种(两对):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在极限法实验中,由于刺激就是按一定得顺序呈现得,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给同一种判断得倾向,如在下降序列中继续说“有”或“就是”,在上升序列中继续说“无”或“否”,这种被试习惯于前面几次刺激所引起得感觉叫作习惯误差。由于习惯误差在递增法序列中,即使刺激强度早已超出阈限,被试仍报告感觉不到,这就会使测得阈值偏高。相反,在递减法序列中,即使刺激强度早已小于阈限,被试仍报告有感觉,这就会使测得得阈值偏低。递增递减系列中得习惯误差abba实际无感觉报告无感觉报告有感觉实际有感觉与习惯误差相反得就是另一种误差叫期望误差(errorofanticipation)。它表现为被试在长得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得倾向,期望转折点得尽快到来。用递增法测定时,阈值就会偏低;用递减法测定时,阈值就会偏高。递增递减系列中得期望误差abba报告无感觉实际无感觉实际有感觉报告有感觉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练习误差(errorofpractice)就是由于实验得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与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与准确性逐步提高得一种系统误差。与此相反,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得疲倦或厌烦情绪得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与准确性逐步降低得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erroroffatigue)。随着时间得进展,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怎样消除误差?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递增与递减序列做到数量一致、相互抵消。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测量RL:ABBA设计测量DL:多层ABBA法误差计算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哪一种倾向更大?分别求上升序列与下降序列得阈值,然后进行比较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哪一种倾向更大?分别计算出前一半实验中测定得阈限与后一半实验中测定得阈限根据下表数据中分析误差(二)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methodofconstantstimulus)又叫正误法(true-falsemethod)、次数法(frequencymethod),它就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得方法。1、操作程序(1)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就是5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就是固定不变得;(2)选定得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到200次;(3)刺激呈现得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用以测量绝对阈限时,则无需标准值;如用以确定差别阈限或等值时,则需包括一个标准值。(4)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有、无或大、小)得次数。注意事项此法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所选定得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得强度,它被感觉到得可能性应不低于95%。所选刺激得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觉到得强度,它被感觉到得可能性应不高于5%。选定呈现刺激得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得刺激。

恒定刺激法与最小变化法在实验实施过程上无大差异,两者间得不同主要体现在阈限值得计算上。2、绝对阈限得计算两点阈得测量,5个等距得刺激分别为8、9、10、11、12毫米,每个呈现200次,要求被试报告就是“两点”还就是“一点”。直线内插法通常使用直线内插法(linearinterpolation)来求绝对阈限。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得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然后再从纵轴得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得直线,与曲线相交于点a,从点a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就是两点阈。直线内插法得到两点阈得RL为10、57mm3、差别阈限得计算以重量辨别为例。以200克为标准刺激,以从185到215克间隔为5克得7个重量作为比较刺激,要求被试做“重”、“相等”、“轻”三类反应。下表列出了重量辨别恒定刺激法实验数据。利用公式计算DL75%差别阈限如果实验中被试得反应为两类(比较刺激<标准刺激,或比较刺激>标准刺激),则“大于”标准刺激与“小于”标准刺激得两条直线必将相交于50%处。那么,根据原有DL(j、n、d、)得定义,PSE、差别阈限得上限与下限都重合到这一点,则无法得到DL得值。此时,则要选取75%处,即与标准刺激完全能辨别(100%处)与与标准刺激不能辨别(50%)得中点作直线内插,求得上限与下限。称为75%差别阈限。(三)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或均误法)(methodofaverageerror)又称调整法(methodofadjustment)、再造法(methodofreproduction)、均等法(methodofequation)最古老且基本得心理物理学方法之—。1、操作程序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平均差误法要求被试亲自参与,因此这种方法更能调动被试得实验积极性。在测定差别阈限得实验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被试开始调整比较刺激。按照比较刺激得初始值大于或小于标准刺激,被试得调节方向也就分为渐减与渐增两种。当平均差误法用于测定绝对阈限时,并没有标准刺激存在,但就是我们可以假设,此时得标准刺激为零,即让被试者每次将比较刺激与“零”相比较。这样,绝对阈限得测量程序与差别阈限得测量程序就完全一致了。例:测量1000Hz纯音得听觉绝对阈限每次试验都出现某个响度得1000Hz纯音刺激,被试要将之调节到刚好听不到;而主试则记录每次调节得结果。2、阈限计算RL:被试每次调节结果得算术平均数。DL计算略微复杂一些:用平均差误法测定DL得反应变量就是被试每次调整得数值,即其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得数值。由于被试反复测试,每次得结果并不就是一个固定得数值,它们就是围绕着一个平均数变化得数值。这个变化范围就就是不肯定间距。不肯定间距得中点,即多次调整结果得平均数,就就是PSE。PSE与St得差就就是CE。平均差误(AE)得两种计算方法用平均差误法求差别阈限,所得差别阈限只就是一个估计值。(1)把每次得调整结果(X)与主观相等点(用M或PSE表示)得差得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得估计,这个差别阈限得估计值用符号AEM表示:(2)把每次调整结果(X)与标准刺激(St)得差得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得估计,用符号AEst表示:调整法测量DL得原理费希纳认为,比较刺激(X)与标准刺激(St)之间得差异包含两类误差常定误差:实验场景产生,如刺激呈现得时间、方位等造成得;X-St变数误差:可以真正代表许多变动得感觉误差;X-M因此,两个公式计算得到得DL值不同。平均差误法应用实例3、误差控制在平均差误法实验中,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易产生动作误差(因被试所采用得方式不同而产生误差)。若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就是相继呈现得,又易产生时间误差。控制可采用多层次得ABBA法使比较刺激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两方面来进行调整,以便控制动作误差等。二、阈上感觉得测量“一个声音比另一个声音响多少”就是否由物理输出决定得?心理物理量表(Psychophysicalscales):对阈上感觉进行测量。从心理量表有无相等单位与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可以将心理量表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与比例量表。(一)顺序量表得建立顺序量表(ordinalscale)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点,它只要求将事物按某一标准排出一个次序,就是一种较粗略得量表。例:赛跑时不用秒表测速,按先到终点得算第一名,第二个到得算第二名等等。按快慢排出一个顺序,这个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示跑得速度量。因为它没有相等单位,即使知道了第二名比第一名慢5秒,也不能以此推算出第三名比第二名慢几秒。又因为它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推知第二名得速度就是第三名得几倍。1、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列法(rank-ordermethod)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得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得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得顺序就就是一列顺序量表。等级排列法实例某广告公司要对10张广告得优劣作评比,请来了17名评判者(即被试者)。评判得方法就是让被试者将10张广告排成美到丑得一个顺序。通过众多被试者得比较,就可求出全体被试者对同一广告评判得等级得平均值,这个值就就是广告得平均等级。各广告按平均等级排出得顺序就就是一个顺序量表。注意事项(1)由于最终得顺序排列取决于所有被试得平均等级,因而要求被试得抽样能够代表实验试图研究得人群总体。例如广告评定者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都可能影响最终得评定结果。(2)由于每一个被试只进行一次排序,所以等级排列法对被试得利用率不高,且难以排除被试在唯一一次排序中得各种随机误差。2、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methodofpairedparison)把所有要比较得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得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得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与其她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得总数,那么配成对得个数就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她刺激得百分比得大小排列成序,制成一个顺序量表。对偶比较法实例如果有五种样品,A、B、C、D、E,则可配成5×(5-1)/2=10对。误差及其控制两类误差如果各对样品同时呈现,则要消除空间误差(spaceerror),即样品在空间中不同方位呈现而产生得判断误差。如果就是相继呈现,则要注意消除时间误差(timeerror),即相等得两个样品在先后不同时间出现而产生得判断误差。控制方法ABBA法顺向、逆向比较两次,把比较得结果(特性更明显得那项)填入事先准备好得空表中。10对样品对偶比较数据整理表注意事项(1)用这种方法得到得顺序量表,还仅仅就是针对一个被试得心理物理量表,尚不能直接推广到更大得人群。(2)这一量表模型要求对偶比较就是可传递得(transitive),如果刺激A优先于刺激B,而且刺激B优先于刺激C,那么刺激A优先于刺激C。然而,有些情况下这种传递性难以保证,这时就不能采用对偶比较法。(二)等距量表得建立等距量表(equalintervalscale)就是一种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得量表。等距量表除了其有类别量表与等级量表得性质外,它要求整个量表得各个部分得单位就是相等得,但没有绝对得零点。思考:60℃与70℃得差别与70℃与80℃得差别就是一样得吗?80℃就是40℃得2倍吗?1、POZ转换得到等距量表正态分布下通过POZ转换表求Z分数(符合等距量表要求),将顺序量表改造为等距量表。广告得例子:C就是选择分数,相应得P分数说明广告成功得百分数。2、感觉等距法感觉等距法(equalsensedistancemethod)就是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量表得。二分法:呈现两个刺激A与C,要求观察者选择第三个刺激B,使得A与B之间得距离等于B与C之间得距离。用平均差误法同时分出几个等分Stevens与Volkmann(1944)得实验要求被试把200-6500赫兹得纯音,按音高分出四个等分,即在这个范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