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
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
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标题例题安排
例1用字母表示数
例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第1节用字母表示数
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例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等式基本性质一k
等式基本性质二
方程的解f解方程
例1工+1尸L
第2节解方程例2以父二h
例3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问题
例4列方程解乘除计算的问题
例1U.X—t及其应用
稍复杂的方程例2“h+H尸r及其应用
例3卜L及其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
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时安排:
L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一例3做一做,练习十第1一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
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
4、在学习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
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生活中、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
无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
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X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
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Xb=bXa(aXb)Xc=aX(bX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a・b)・c=a・(b・c)或(ab)c=a(be)
(a+b)Xc=aXc+bX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
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
(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a2表示什么?2a表示什么?
师强调:a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口答结果:3的平方5的平方6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xmXm0.1XO.1aX63XnxX8aX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第1一3题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一)
乘法交换律:aXb=bXaS=aXaC=aX4
可以写成:a・b=b・a或ab=baS—a2C=4a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
教学内容:教材P47—P48例4做一做,练习十第4一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理解式子的含义。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所表示的含义,知道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X3aX714+ba4-7aXa5-x0.6X0.6
二、新授。
导入: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而含有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数量。(板
书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教学例4(1):
(1)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指几名学生来猜)
师:老师不告诉你们实际年龄,只告诉你们我比XX同学大23,请你们算一算,XX同学在1
岁、2岁、3岁……到现在11岁时,老师各是多少岁?
跟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XX同学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
11+23=24
22+23=25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接着写,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师:这样的式子还能写下去吗?(师在表下补一栏,并打上省略号)
师:XX同学的年龄在变,老师的年龄也在变,但有没有不变的?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
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XX的年龄+23岁=老师的年龄
法2:a+23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23中,a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a+23表示什么?
(a表示XX的年龄,30表示老师比XX大的年龄,a+23即表示老师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5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2):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在月球上宇航员是跳着走路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表中的X表示什么?6X
呢?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出示举重记录的小资料”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限的。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6X=6X15=90,使学生掌握求含有字母算式值的正确写法。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独立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
1、独立完成P50第5题
2、独立完成P50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v=t=让学生掌握三种
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即:S=vt=150X30=4500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二)
例4⑴:例4⑵:
法1:XX的年龄+23岁=老师的年龄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6a
法2:a+23小朋友在月球上能
举起的质量是:
当a=ll时,老师的年龄是:6a=6X15=90
a+23=l1+23=34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P51—P52练习十第7一13题
教学目的:
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熟炼地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a+a=()aXa=()
(2)当a=5时,2a=(),a的平方=()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歹U,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
所表示的意义:
(1)30x
(2)30x+a
(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第8题
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
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5、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
让学生顺着往下念。
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
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abcs
X9
scba
五、作业:P52第13题
修改栏:
课后反思:
2.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由天平称与祛
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的指针就会在标尺中间,表示天平平衡,
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天平一边放上两个50克的祛码,一边放一个100克的祛码,问: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
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情况?试试着。[板书:50+50=100]
50+50=100是个什么式子?(等式)
那么这次咱们再来操作一次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
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
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祛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袪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
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
100+x>200o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祛码,天平往祛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
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祛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
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比一比100+X=250和原来学习的50+50=100以及上面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与第一个式子比含有未知数,与另两个式子比它是等式。
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
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
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
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
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四: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
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
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
50+50=100等式
1只空杯子=100克100+X〉200100+X<300
100+X=25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
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新知探究
(-)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
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
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
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o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观察挂图,如果设一个花盆的质量为A,1个
花瓶的质量为B,那么这幅图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4B
如果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上面的过程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B=4B-B。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
持平衡。(课件)
(-)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
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即c=2d(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
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
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
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
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
式子表示就是cX2-2dX2o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
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
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
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
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
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
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练习。
1、画图
(1)第一幅图:天平平衡。左边有一个长方体盒子和2个正方体盒子,右边有5个小正方
体盒子。
第二幅图:天平左边有一个长方体盒子,右边打?号,请学生画图。
(2)第一幅图:天平平衡。左边有一个圆,右边有三个三角形。
第二幅图:天平左边有三个圆,右边打?号,请学生画图。
2、填空并说明理由。
(1)X+3=5
X+3-3=5()
(2)5X=20
5X4-5=20()
(3)X-6=76
X-6+6=76()
(4)X4-11=3
X4-11X11=3()
四:小结: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7、58页例1及“做一做”中相关部分练习,练习十一第4题、第5
题(前两排)、第6题(第一排)、第7题(第一排)。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能根据题目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会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4、结合具体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5、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检验。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
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
了。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能用一个方程来
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x+3=9
X是多少方程的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学生先自己思考,
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9-3=6。
(2)想6+3=9,所以X=6。
(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
(4)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就能得出X=6。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说明第(4)种用到了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方法
之一,所以要重点掌握。
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师板书:x+3-3=9-3
化简,即得:x=6
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
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
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6就是方程X+3=9
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板书的过程就是求方程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方程的
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检验的方法及格式。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呢,还需要验算。怎样验算呢?(将x=3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
两边是否相等)
师示范书写格式:方程左边=x+6
=3+6
=9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验x=2是不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
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P59页做一做第1题第一幅图。第2题第1排。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解方程首先要写“解”,
X每步都不能离,
所有的等号要对齐,
检验的习惯要牢记。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9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会解形如ax=b及x+a=b方程的解,初步学会a-x=b及a+x=b
方程的解。
2、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解形如ax=b或x+a=b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解形如a-x=b及a+x=b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解方程,并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集体核对)
X+1.9=10X—1.9=10
二、新知学习(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
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
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展示、订正。
要求学生验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方程左右两
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三、反馈练习
1、基本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第(2)小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
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3)完成“做一做”第2题第二排三道小题。(强调验算)
2、拓展练习:
17—X=15214-X=3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解法,重点引导学生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
17-
X=1521+X=3
解:17-X+X=15+X解214-XXX=3X
15+X=17
3X=21
15+X—15=17—153X4-3
=21+3
X=2
X=7
[课堂记录:以第一题为例,学生中普遍的解法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
X=17-15,X=2。当我提出要求必须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后,学生想到的方法是
17—X—15=15—15,2—X=0,所以X=2,因为只有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为0。最后,全班
仅一名学生(林晓蒙)在独立探索后想出上述方法]
[课后思考:其实学生的第二种方法既运用了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与教材中一般是等式两边
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的方法一脉相承,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可惜,今天这“妙招”却被我平淡的评价语言给埋没了。]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练习十一5一7题。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3、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步骤,能够正确地列方程解答比较
容易的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
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3.
(1)出示题目。(课件)
出示洪泽湖的图片,介绍到: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下游,风景
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
了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
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下面,我们来就来
看一则有关大坝水位的新闻。谁来当主持人,为大家播报一下。
“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
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警戒水位、今日水位及其关系。警戒水位是指江河
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危险的水位。
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2)分析,解题。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警戒水位、今日水位、超出部
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一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一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评讲、交流。(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x+0.64=14.14
②14.14-x=0.64
(3)14.14-0.64=x
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如第一种,学生根据的是“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这一数量关系(由于左右相等,
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
对于第二种,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因为x是被
减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
对于第三种,可让学生让算术解法与之作比较,让其发现,大同小异,因此,在列方程的过
程中,通常不会让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教师引导评价:第一种方法最直接,也便于解答。
(4)小结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是怎样来列方程的?
将未知数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练习。
1、解决“做一做”中的问题。
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
用方程解决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方法,评讲,特别提醒:别忘了检验。
2、独立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一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一超出部分二警戒水位③
x+0.64=14.14
x+0.64-0.64=14.14-0.64
x=13.5
答:警戒水位是13.5米。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4,练习十一的第9-11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答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列出ax=b的方程解答比较容易
的问题。
2、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列出ax=b的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例题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多少水吗?如果想要知道每分钟浪费的水,你能想
到什么办法?
介绍教材中一位少先队员的做法:拿桶接了一段时间,然后称出其一共接了多少质量的水。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4的情境图,组织学生审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
提问:半小时的接水量表示什么?
每分钟滴水量、30分钟、半小时的滴水量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每分钟滴水量X30=半小时滴水量
半小时滴水量+每分钟滴水量=30
半小时滴水量+30=每分钟滴水量]
3、根据等量关系式,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我们应该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板书:设每分钟滴水量为X克]
怎样根据等量关系列出议程,与同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设每分钟滴水量为X克,与已知条件“共接水1.8千克”单位不一致,应该怎样解决
呢?
[板书:L8kg=1800g]
组织学生列出方程,并在课本上完成解题过程的填空。提醒学生要验算。指名学生回答,集
体订正。
[板书:解;设每分钟滴水量为X克。
每分钟滴的水X30=半小时滴的水
1.8kg=1800g
30x=1800
30x^-30=18004-30
x=600
与同位交流验算的过程,集体核对。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指名口答。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
方程解答。
2、实践运用
学校买来20米长的布,准备做16件儿童表演服。每件儿童表演服用布多少米?
王老师买奖品,其中有42棵练习本,是日记本的3倍。日记本有多少本?
四、全课小结: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解方程
例4
解:设每分钟滴水量为X克。
每分钟滴的水X30=半小时滴的水
1.8kg=1800g
30x=1800
30x^-30=18004-30
x=600
验算(略)答(略)
修改栏:
课后反思:
3.稍复杂的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三5页例1。练习十二的第『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
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解方程。
X-2.5=10
0.4X=12
3.2+X=40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其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这个月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导入:
1、同学们见过足球吧?(出示1个足球)那你们观察过足球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例1)一起观察挂图,问:同学们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师:几位同学的观察能力都很强。老师还知道:那款黑白相间的足球是1970年墨西哥世
界杯的比赛用球,此后的一系列世界杯用球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三、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怎样解决黑色皮有多少块
呢?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一部分学生用算术的方法解答,在学生讲解题思路时,老师可以用线路图表示;另一部
分学生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还有另外的学生找到另外的等量
关系式,列方程。)
师:第一小组的同学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能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很善于动脑。其他同学依据不同的数据关系列出
较复杂的方程,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
2、小组合作探究稍复杂方程的解法:
1)生:我们还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X2=白色皮的块数+4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最后求出X=12,还要检验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
师:这位同学特别会想办法,利用我们原来学过简单方程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有
检验方程的好习惯。但像2X-20=4和2X-4=20这样的方程能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简单的
方程再解答吗?
2)(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两个不同方程的解法步骤,并检验)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几个小组解答较复杂的方程都是先转化成简单的方程,然后用学过
的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最后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大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步骤是什么呢?
(生答完特点后,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并写答语。)
四、巩固拓展:
1、解下列方程
4X+13=365
8+4X=56
3X—2=28
2、说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故宫的面积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
猎豹的速度比大象的2倍还多30千米。
亚洲的面积比大洋洲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时间的4倍还多13天。
3、P66第二题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P66-P67练习十二1、3、4
板书设计:稍复杂的方程
例1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黑色皮的块数X2-白色皮的块数=4
2X-20=4
2X-20+20M+20
2X=24
2X+2=24+2
X=12
验算:方程左边=2X—20=2X12—20=4
方程的右边=4
左边=右边
所以X=12是方程的解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二的第5一—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答形如ax±b=c的方程。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方程解答一个量比另一个量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巩固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解答下列方程。
6X+24=304X-10=23.5X2+5X=37
2、列方程解答下列各题。
一个数的3倍加12等于27o
21比X的6倍少3。
3、实践运用。
(1)2004年亚洲人口约39亿,比欧洲人口总数的5倍还多4亿,欧洲人口大约有多少?
(2)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共获得32枚金牌,比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7倍少3枚,1988
年中国队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二第7题。
出示第7题的主题图,问:“98.6度,没发烧”这么高的温度怎么还没发烧,你们知道吗?
学生试着回答后师述:中国用的是摄氏温度,还有一些国家用华氏温度。华氏温度=摄氏温
度XI.8+32。
根据书上的提示,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核对。
2、练习十二第8、10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核对。
3、小结。
问:上面这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如何解答类似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简要小结。
三、延伸拓展
1、出示练习十二第11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再在班上进行交流。
学生讲完后老师简要概括:(36—4a)4-8是一个除法算式,当它的结果是0时,说明被除
数是0,即36-4a=0,当它的结果是1时,说明被除数与除数相等,即36-4a=8»解答这
两个方程,可以利用加减法的关系,即减数=被减数一差,把4a先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
4a等于多少,再求a等于多少。
2、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5、6、9题。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例2,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
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
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3.学生在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含有小括号的方程并解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气慢慢变凉,而且比较干燥,同学可以多吃些水果缓解干燥,你
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生自由发言(三人左右)
师结合武汉气候的实际情况作出评价。
二、探究新知:
1.师:我们看看妈妈买了些什么水果?仔细观察,你能得到那些信息?
(出示P69例二图片)
根据图片你能提什么样的问题?
(生: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师:你能根据其中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吗?组内互相议一议,派代表发言。
2.学生独立列方程,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并求解。(一生上台演板)
师:请你把思考方法给大家讲讲,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补充、纠正。
3、生二:根据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X2=总钱数还可以这样列方程:(2.8+X)X2=10.4
师:请同学认真观察这个方程怎么解?小组内先讨论,再派代表发言。
师:把(2.8+X)看作一个整体,两边同时除以2,先求出2.8+X是多少,再算X等于多少。
4、同学把这个方程解完,学生演板后,教师组织讲评。
5、同桌互相说一说第二种等量关系和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出示:(48+X)X3=840
让学生根据这个方程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
2、P71第三题.
如何看水表?水表上的读数表示水表安装以后的用水总吨数,上个月的读数和这个月的读数
之差就是这个月的用水吨数。
以101室为例,让学生算一算,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师板书:(这个月的读数一
上个月的读数)X单价=总价]再根据上面的理解完成102室的计算,并把表填写完整,集
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P71练习十三2、3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3,练习十二第4-7题。
教学目标:
L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互助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
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证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列方程和解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学校科技小组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倍,设女生有X人,男生有()人,男
女生共有()人,男生比女生多()人。
追问:如果这里设男生为X人,女生有多少人该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呢?对比两种不
同设法,你觉得哪种更便于理解呢?
2、妈妈的年龄是孩子年龄的3.5倍,设孩子的年龄为X岁,妈妈的年龄为()
岁,妈妈和孩子共()岁。妈妈比孩子大()岁。
3、
4.5X+X=()5
.8X-X=()
4、在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1)海洋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3)海洋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让学生计算出第(2)个问题,集体订正,说一说运用了什么等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1、结合以上信息组成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利用数量关系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三)请
同学们独立解答。
2、学生质疑,互动交流,学习新知。
预设问题:
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
2)你们是根据哪个条件设未知数?设谁为X较合适?为什么?
3)问题中包含怎样的等量关系?
4)怎样列方程?
3、汇报交流:[板书:X+2.4X=5.1]
4、师:用方程解,一般设一倍量为X,那么几倍的量就可以用几X表示。根据题中另一个
条件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方程。
5、怎样解这个方程?试一试吧!
6、为什么这样解?
7、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求解?
8、师:我们做的对吗?怎样检验?(……)
还可以怎样检验?
9、比较算术方法和方程解,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三、巩固拓展:
1、将例题改为: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少2。1亿平方千
米,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说等量关系式。
2、P727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P72练习十三4、5、6
修改栏: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稍复杂方程的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三第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烟叶运输道路运输许可证办理合同3篇
- 电机控制课程设计要求
- 硅钢片课程设计
- 服装拉链课程设计
- 2024年度第二节专用合同条款:XX影视制作合作协议3篇
- 现代种苗学课程设计
- 物流管理系统web课程设计
- 电磁现象课程设计
- 2024年文化园区开发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3篇
- 疫情期间的课程设计
- 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5篇)
-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文解读学习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期末测试模拟练习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上海市徐汇区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品质年度总结及来年计划
- 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 2024年执业药师资格继续教育定期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钢棚钢结构施工方案
- 新版第三类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