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含解析)新人教_第1页
(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含解析)新人教_第2页
(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含解析)新人教_第3页
(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含解析)新人教_第4页
(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含解析)新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高练出高分】(广东专用)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含解析)新人教版课时·考点梯度练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 ()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探究主题“大唐长安商业”,结合所学唐代城市商业特点:市坊分开,晚唐夜市繁荣等,A、B、C三项皆符合题意,D项草市是指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因商业上需要自然形成的市,不符合探究课“长安”城的主题要求。2.某同学在写一篇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 ()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注意题眼“宋代”“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B、C两项都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不符合宋代的情况,排除;D项是草市,始于南北朝时期,应排除。3.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3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景玛提欧·利奇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A.三省长官与他商议国事B.阅读活字印刷的《红楼梦》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D.出海航行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答案C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可判断利玛窦在中国的时间是1583~1610年,都是在中国明代,可知选择C项。4.年8月我国航母总设计师吴晓光在谈到重视海洋、确保海洋合法权益时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探究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的原因有 ()①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④指南针的发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我国传统文化”“淡薄”,分析原因方法多从经济、思想、科技三个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故选A。5.“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土地的平均分配”“避免……土地兼并”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应是均田制。6.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A.以商业职能为主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业限制被打破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故选B。7.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答案D解析“海禁”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限制外国人来华贸易,并不禁止海外贸易,故选D。8.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都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宋会要》记载,宋代在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铜币进行交易。考古发现,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由此可推论 ()①宋代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②《宋会要》的记载基本属实③宋代金属货币在当时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通用④宋代金属货币大量外流客观上有利于纸币使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由“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直接推论出③项;海外贸易中大量金属货币的使用,给经济贸易带来不便,有利于纸币使用,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宋会要》的记载基本属实,故②③④项正确,①项“世界贸易中心”说法是错误的。10.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括 ()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C.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D.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答案D解析捐资、募勇抗倭与A项相一致;一贾不利再贾三贾等反映了B项;数月不沾鱼肉反映了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诚义的信息。故答案为D项。11.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包含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明朝”时候商品经济发展,题干材料中描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因此属于经济发展冲击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12.据《宋史·张逊传》载:太宗二年:“阁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人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C.商业收入成为北宋重要财源D.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答案C解析据“听商人人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理解分析可得出结论。13.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明神宗实录》(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点:坊市分离;商业繁荣但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文化多元。成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包容开放;丝路畅通。(2)现象:市民文化繁荣。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3)政策:“海禁”政策。影响:阻碍经济发展,阻塞东西方文化交流,造成中国落后。解析本题考查的主题是“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以唐、宋、明时期的史实予以证明。第(1)问,唐朝长安的城市特点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如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有来自各国的人士和各国的文化,“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原因可以结合唐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状况分析说明;第(2)问,材料反映了宋都东京市民文化的繁荣,这与商品经济发达、市民兴起有关;第(3)问,从材料信息看,该政策为“海禁”政策,其影响教材有明确的表述。14.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材料二“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材料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教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引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答案(1)宋代打破了坊市的时空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2)关系:“市”从属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唐朝时,在坊市制度下,“城”“市”分开,但“城”外出现草市;到宋朝,“城”“市”界限打破;明清时期,市镇出现,突破“城”与“市”的限制。(3)经济: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私人海上贸易频繁;思想: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评述: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