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土地整治管理手册TOC\o"1-2"\h\u11196第1章引言 3162681.1土地整治的背景与意义 3294781.2三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与任务 32409第2章土地整治法律法规与政策 5309362.1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59142.1.1宪法 5187512.1.2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5132772.1.3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 5147292.1.4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5119392.2土地整治政策体系 5309542.2.1土地整治规划 5106282.2.2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 512392.2.3土地整治资金管理 564472.2.4土地整治技术规范 6246122.3政策实施与监管 6231652.3.1政策实施 6113202.3.2政策监管 6105982.3.3政策评估 6319172.3.4政策宣传与培训 631894第3章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 6166573.1土地整治规划原则与程序 6211633.1.1土地整治规划原则 6157903.1.2土地整治规划程序 698273.2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内容 749863.2.1设计依据 7105653.2.2设计目标 763033.2.3设计内容 783333.3土地整治工程量估算与预算 736503.3.1工程量估算 7241523.3.2预算编制 725960第4章土地整治工程实施 7249414.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751704.1.1招标文件编制 7143564.1.2招标投标过程管理 8178624.1.3合同签订与管理 8263294.2施工组织与管理 8170464.2.1施工准备 8230854.2.2施工过程管理 871534.2.3施工协调与沟通 8251504.3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 8156104.3.1质量监督 8293234.3.2隐蔽工程验收 8216284.3.3竣工验收 8273754.3.4工程保修 926162第5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977465.1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与设计 919165.1.1总体规划 9109415.1.2详细设计 9109095.2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 968525.2.1建设原则 9135485.2.2建设与改造内容 9145365.3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10162985.3.1水资源合理利用 1059745.3.2水资源保护 108272第6章土地改良与土壤肥力提升 1057816.1土地改良技术措施 10318986.1.1土地平整 10150406.1.2土壤改良 1039936.1.3水利设施建设 108646.2土壤肥力提升技术 10124246.2.1有机肥施用 11126176.2.2氮磷钾平衡施用 11290016.2.3微量元素补充 1165796.3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 1165676.3.1农药、化肥减施 11222426.3.2土壤污染治理 11117356.3.3土壤侵蚀防治 11274476.3.4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 1125036第7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11208987.1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11103257.1.1生态环境保护 1137877.1.2生态恢复 11174527.2沟渠整治与生态护坡 12124027.2.1沟渠整治 12128807.2.2生态护坡 12217157.3农村绿化与景观建设 12164867.3.1农村绿化 12250987.3.2景观建设 1230456第8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255868.1道路工程规划与建设 12324528.1.1道路工程概述 1261728.1.2道路工程规划 1285768.1.3道路工程建设 13202848.2供水与排水设施建设 13188778.2.1供水设施建设 13273428.2.2排水设施建设 13170968.3电力与通信设施建设 146458.3.1电力设施建设 14165758.3.2通信设施建设 1420590第9章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与评估 14149069.1项目进度监控与管理 1426869.1.1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14102849.1.2项目进度监控 14157139.1.3项目进度调整 1497149.1.4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4232659.2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15313959.2.1质量控制 15939.2.2风险管理 1577139.3项目效益评估与优化 15241069.3.1项目效益评估 1580649.3.2项目优化 1511993第10章土地整治成果巩固与长效管理 151630710.1土地整治成果保护与利用 152602510.1.1成果保护 162730210.1.2成果利用 161376110.2长效管理机制与政策建议 161899110.2.1长效管理机制 162453410.2.2政策建议 161881210.3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 162519710.3.1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72172710.3.2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17第1章引言1.1土地整治的背景与意义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自然资源,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质量不高、耕地碎片化等问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整治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工程技术、生态修复等手段,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整治对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三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与任务三农村土地整治主要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1)耕地整治耕地整治的目标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主要任务包括:(1)耕地整理:通过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灌溉排水设施完善等手段,提高耕地利用效率。(2)耕地质量提升:采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3)耕地保护:加强耕地保护,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2)宅基地整治宅基地整治的目标是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农民居住环境,保障农民权益。其主要任务包括:(1)闲置宅基地清理:对闲置、废弃的宅基地进行清理,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2)居住环境改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农民居住环境。(3)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3)集体建设用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目标是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主要任务包括:(1)优化用地布局: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合理分配集体建设用地整治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以上三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与任务,旨在提高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福祉提供有力支撑。第2章土地整治法律法规与政策2.1相关法律法规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的。本章主要概述与土地整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实际工作提供法律依据。2.1.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这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根本法律依据。2.1.2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了土地整治的目标、原则和程序,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2.1.3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国家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鼓励农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整治工作应充分考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2.1.4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土地整治工作必须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整治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2.2土地整治政策体系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土地整治规划国家及地方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了整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和保障措施。2.2.2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保证项目规范、高效、安全进行。2.2.3土地整治资金管理国家设立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对土地整治项目给予支持。资金管理要求专款专用、严格监管,保证资金使用效益。2.2.4土地整治技术规范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土地整治技术规范,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2.3政策实施与监管2.3.1政策实施各级及相关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组织实施土地整治工作,保证政策落地。2.3.2政策监管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监管制度,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2.3.3政策评估定期对土地整治政策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2.3.4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强土地整治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各级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政策顺利实施。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依法、有序、高效推进。第3章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3.1土地整治规划原则与程序3.1.1土地整治规划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综合效益。(2)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合理确定整治目标和措施。(3)体现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生态脆弱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土地整治。(4)保障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5)强化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土地整治水平。3.1.2土地整治规划程序(1)开展前期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土地整治现状和潜力。(2)确定整治目标、规模、布局和重点区域。(3)制定整治措施和实施方案。(4)组织专家评审,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5)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报告,报批实施。3.2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内容3.2.1设计依据(1)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成果。(3)前期调研成果和基础数据。3.2.2设计目标(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3.2.3设计内容(1)土地平整:包括田块调整、坡改梯、零星地整理等。(2)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水源工程、渠道衬砌等。(3)道路工程:包括农村道路、机耕路、生产路等。(4)生态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林网建设、湿地保护等。(5)其他工程:包括村庄整治、设施农业、废弃物处理等。3.3土地整治工程量估算与预算3.3.1工程量估算根据设计内容,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各项工程量进行详细估算,包括土方工程、水利设施、道路工程、生态工程等。3.3.2预算编制依据工程量估算结果,结合当地市场价格、工程费用标准等因素,编制土地整治工程预算。预算内容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工程费、预备费、其他费用等。第4章土地整治工程实施4.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4.1.1招标文件编制在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编制工程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包括工程概况、投标人资格要求、投标文件要求、工程量清单、合同条款等内容。4.1.2招标投标过程管理保证招标投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核,组织投标答疑会,接受投标文件,组织开标、评标、定标,公布中标结果。4.1.3合同签订与管理中标后,应及时与中标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工程范围、工程量、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价款、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加强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管理。4.2施工组织与管理4.2.1施工准备组织设计交底会,明确施工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配置等。办理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4.2.2施工过程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保证施工安全、环保、文明。对施工进度、质量、投资进行监控,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2.3施工协调与沟通加强与各参建单位、部门、村民等的沟通协调,保证工程顺利进行。4.3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4.3.1质量监督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4.3.2隐蔽工程验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4.3.3竣工验收工程完成后,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保证工程投入使用。4.3.4工程保修工程验收合格后,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进行保修。保修期内,及时处理工程质量问题,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第5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5.1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与设计5.1.1总体规划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应结合区域水资源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规划内容应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灌排工程、水肥一体化工程等。5.1.2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应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具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工程设计:包括水源选址、水源地保护、取水设施设计等。(2)输配水工程设计:包括输水管道、渠道、泵站等的设计,保证输水安全、高效。(3)灌排工程设计:包括灌溉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农田渍害。(4)水肥一体化设计: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合理配置水肥设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5.2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5.2.1建设原则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水系的影响。(3)提高设施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保证工程质量。(4)强化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2.2建设与改造内容(1)水源工程建设:包括水库、塘坝、泵站等水源工程的新建、扩建和改造。(2)输配水工程建设:包括输水管道、渠道、泵站等设施的新建、改造和维护。(3)灌排工程建设:包括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的新建、改造和维护。(4)水肥一体化建设:包括水肥一体化设施的新建和改造。5.3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5.3.1水资源合理利用(1)优化灌溉制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推广节水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田灌溉用水量。(3)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合理调配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3.2水资源保护(1)加强水源地保护: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防止水源污染。(2)水环境治理:开展农田退水治理、湿地建设等工程,改善农田水环境。(3)水资源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第6章土地改良与土壤肥力提升6.1土地改良技术措施6.1.1土地平整对地形进行整治,实现田块规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灌溉效率。具体措施包括填挖土方、修筑梯田等。6.1.2土壤改良针对性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保水能力。主要包括深翻、轮作、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6.1.3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和排水系统,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包括修建渠道、泵站、水闸等设施。6.2土壤肥力提升技术6.2.1有机肥施用增加有机肥料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包括施用农家肥、绿肥、生物有机肥等。6.2.2氮磷钾平衡施用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供肥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6.2.3微量元素补充通过叶面喷施、种子处理等方式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促进作物生长。6.3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6.3.1农药、化肥减施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优化施肥结构,降低化肥施用量。6.3.2土壤污染治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问题,采取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技术进行治理。6.3.3土壤侵蚀防治采取植被恢复、梯田建设、水土保持等措施,降低土壤侵蚀风险。6.3.4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为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第7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7.1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7.1.1生态环境保护(1)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2)保护水源地,保证农村饮水安全。(3)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农业面源污染。7.1.2生态恢复(1)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制定生态恢复方案。(2)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恢复生态系统功能。(3)加强生态恢复后的管理与维护,保证生态效益持久稳定。7.2沟渠整治与生态护坡7.2.1沟渠整治(1)清理沟渠淤泥,提高沟渠输水能力。(2)优化沟渠布局,减少水流阻力。(3)加强沟渠衬砌,防止水土流失。7.2.2生态护坡(1)选用适宜的植物进行护坡绿化,提高坡面稳定性。(2)采用生态护坡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注重护坡植物的后期养护,保证生态护坡效果。7.3农村绿化与景观建设7.3.1农村绿化(1)加强村庄绿化,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2)推广农田林网建设,增强农田生态功能。(3)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保持乡村绿化特色。7.3.2景观建设(1)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景观节点。(2)优化景观布局,提高乡村景观质量。(3)加强景观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功能。第8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8.1道路工程规划与建设8.1.1道路工程概述农村道路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农村道路工程的规划与建设。8.1.2道路工程规划(1)规划原则遵循安全、便捷、经济、环保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等因素进行道路规划。(2)规划内容包括道路等级划分、道路线形设计、交叉口设计、公共交通设施布局等。(3)规划步骤①调查分析现状,确定规划目标;②制定道路网规划方案;③进行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④编制道路工程规划报告。8.1.3道路工程建设(1)建设标准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道路工程设计,保证道路质量。(2)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等。(3)建设步骤①施工前期准备,包括招投标、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等;②施工过程管理,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安全;③工程验收,保证道路工程符合规划与设计要求。8.2供水与排水设施建设8.2.1供水设施建设(1)水源选择与保护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源,并采取措施保护水源。(2)供水设施规划与设计包括供水管网布局、水源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3)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保证供水设施正常运行,加强水质监测和设施维护。8.2.2排水设施建设(1)排水设施规划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用水量等因素,合理规划排水系统。(2)排水设施设计包括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等。(3)排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加强排水设施施工管理,保证排水畅通,减少水污染。8.3电力与通信设施建设8.3.1电力设施建设(1)电力设施规划根据农村用电需求,合理规划电力线路、变电站等设施。(2)电力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电力工程设计、施工,保证供电安全可靠。(3)电力设施运行管理加强电力设施维护、检修,提高供电服务水平。8.3.2通信设施建设(1)通信设施规划结合农村人口分布、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通信网络。(2)通信设施建设包括光缆、基站、接入网等设施的建设,提高通信覆盖率。(3)通信设施运行管理加强通信设施维护,保障通信畅通,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第9章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与评估9.1项目进度监控与管理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依赖于有效的进度监控与管理。本节主要阐述项目进度监控与管理的方法与措施。9.1.1项目进度计划制定根据项目目标、任务分解和时间节点,制定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及责任人。9.1.2项目进度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定期召开项目进度会议、现场巡查等方式,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情况,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9.1.3项目进度调整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9.1.4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管理效率。9.2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为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的质量,降低项目风险,本节重点介绍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9.2.1质量控制(1)制定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2)强化过程控制,对项目各阶段进行质量检查,保证项目质量。(3)定期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9.2.2风险管理(1)识别项目风险因素,包括政策、市场、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2)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3)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风险事件。9.3项目效益评估与优化项目效益评估与优化是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项目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9.3.1项目效益评估(1)经济效益评估:分析项目投资回报、土地利用效率等指标,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2)社会效益评估:考察项目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3)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版水泥砖年度供应协议
- 2024年度农业产品采购预付款合同
- 2024年度租赁融资与债务重组合同
- 2024年度企业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度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服务项目3篇
- 2024中国移动海南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石油运输限公司校园招聘16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河北衡水分公司校园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烟草总公司海南省公司海口雪茄研究所招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社会学研究方法13撰写研究报告课件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5课 做守法公民(善用法律)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 2023-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
- 公司安全生产知识(多选题)
- 应变超声心动图
- 电梯设备故障记录表
- 中医体质与养生
- 竣工验收证书(模板)
- 焊工安全安全责任承诺书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工业课件(37张)
- 以德国VMT公司的盾构机为例浅谈盾构机姿态的控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