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7/3A/wKhkGWcN4aCARwzxAAOPHfMr4g0388.jpg)
![三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7/3A/wKhkGWcN4aCARwzxAAOPHfMr4g03882.jpg)
![三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7/3A/wKhkGWcN4aCARwzxAAOPHfMr4g03883.jpg)
![三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7/3A/wKhkGWcN4aCARwzxAAOPHfMr4g03884.jpg)
![三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7/3A/wKhkGWcN4aCARwzxAAOPHfMr4g03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手册TOC\o"1-2"\h\u28648第1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总则 334261.1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目的与意义 415221.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基本原则 4312281.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范围与对象 421150第2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体系 41672.1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组织架构 431152.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职能与任务 5124042.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管理制度 56154第3章农产品抽样方法与技术 6105363.1农产品抽样方法的选取 637383.1.1随机抽样法: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保证每个样本具有相同的被抽中概率。 66573.1.2分层抽样法: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从每层中随机抽取样本。 6117043.1.3整群抽样法: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组,随机抽取若干群组作为样本,对选中群组内的所有个体进行检验。 6315693.1.4系统抽样法: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保证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6145383.2农产品抽样流程与操作规范 649273.2.1制定抽样计划:根据抽样目的、任务和资源,明确抽样方法、样本量、抽样时间等。 6312843.2.2样本抽取:按照选定的抽样方法,从目标总体中抽取样本。 655143.2.3样本制备:对抽取的农产品进行预处理,如去皮、去核、切片等,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6310593.2.4样本保存: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和检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保存样本,防止变质和污染。 6310473.2.5样本运送:将样本安全、迅速地运送到检验机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6208503.2.6检验与数据分析:对样本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依据。 6294523.3农产品抽样技术要求 6146833.3.1样本量:根据总体大小、检验项目、检验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样本量。 7104383.3.2抽样工具:选用适当、干净的抽样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721573.3.3抽样人员:抽样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抽样流程和操作规范。 7166273.3.4抽样时间:根据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特点,合理选择抽样时间。 7116133.3.5抽样记录:详细记录抽样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抽样时间、地点、方法、样本数量等,保证抽样过程的可追溯性。 743183.3.6抽样环境:抽样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对样本造成不利影响。 7276633.3.7样本处理与检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样本进行处理和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72452第4章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与方法 790024.1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7168114.1.1制定原则 780174.1.2制定过程 7107684.1.3修订周期 7289734.2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的选用与实施 8118964.2.1方法选用原则 893794.2.2方法类型 8179624.2.3方法实施 8273784.3农产品质量检测指标体系 8246274.3.1安全性指标 857744.3.2营养性指标 8118614.3.3外观品质指标 8324904.3.4加工品质指标 8112954.3.5生态环保指标 821400第5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程序 8276655.1抽查前期准备 8249365.1.1制定抽查计划 8170975.1.2确定抽查对象和产品 885525.1.3抽查人员培训 9267445.1.4准备抽查工具和设备 9268645.2抽查实施流程 9110695.2.1抽样 928585.2.2样品处理与保存 9248525.2.3检测 9326895.2.4数据记录与汇总 9323775.3抽查结果处理与反馈 9325655.3.1结果分析 979245.3.2结果公示 9200485.3.3问题整改 9304985.3.4反馈与跟踪 9286515.3.5案件查处 109215第6章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 109996.1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 10106146.1.1风险评估原则 10317136.1.2风险评估流程 10170326.1.3风险评估方法 10243986.2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10305946.2.1预警体系架构 10248976.2.2信息收集 10212826.2.3预警分析 10239616.2.4预警发布 1155256.2.5预警响应 11164926.3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 11319256.3.1预警级别划分 11127696.3.2预警措施 11130446.3.3应对措施 1129155第7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11171057.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 11272087.1.1概述 1268637.1.2构建原则 12295437.1.3构建内容 12200357.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 12261677.2.1追溯编码技术 12249487.2.2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 12123837.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1291907.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124907.3.1实施措施 12291237.3.2监管措施 1310619第8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分析 13158048.1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整理与统计 1369598.1.1数据收集与清洗 1338108.1.2数据整理与分类 13162798.1.3数据统计与分析 13149098.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可视化分析 13213548.2.1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分析 1377308.2.2不合格项目分布分析 1396988.2.3区域质量差异分析 1456158.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应用与建议 14130218.3.1结果应用 14198418.3.2政策建议 14161918.3.3改进措施 149015第9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问题处理与整改 1443909.1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分类与处理 14270099.1.1问题分类 14273719.1.2问题处理 14134239.2农产品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5263779.2.1整改措施制定 15308409.2.2整改措施实施 1511209.3农产品质量问题整改效果的评估与跟踪 15113209.3.1整改效果评估 15280169.3.2整改效果跟踪 1527962第10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与国际合作 15677810.1国际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现状与趋势 152664210.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国际合作机制 161169610.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国际合作案例分析与实践 16第1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总则1.1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目的与意义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其主要意义如下:(1)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3)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基本原则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抽查工作。(2)科学性原则:采用科学、合理、公正、高效的抽查方法,保证抽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公正性原则:对被抽查对象一视同仁,保证抽查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4)严谨性原则:加强监督抽查全过程管理,保证抽查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1.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范围与对象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范围包括:蔬菜、水果、粮食、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对象包括:(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单位;(2)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经营单位;(3)农产品出口企业及进口企业的国内销售环节;(4)其他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单位。第2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体系2.1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组织架构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组织架构按照层级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各级组织架构分别设立相应的监督抽查机构,负责本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1)国家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构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2)省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组织实施、结果汇总和分析报告。(3)市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具体实施、数据上报和问题查处。(4)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基础工作、现场抽样和日常监管。2.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职能与任务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职能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制定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确定抽查品种、范围、数量和频次。(2)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保证抽查过程客观、公正、透明。(3)对抽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通报,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4)指导、督促和检查下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提高监督抽查效果。(5)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维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权益。2.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管理制度为保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管理制度。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构应按照年度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保证抽查任务的完成。(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程序管理制度。明确抽查程序,包括抽样、检测、数据处理、结果通报等环节,保证抽查过程的公正、公平。(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监督抽查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4)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档案管理制度。对抽查过程中的文件、资料、数据进行归档管理,保证资料的真实、完整、可追溯。(5)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提高监督抽查的透明度。(6)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问题查处制度。对抽查发觉的问题,依法进行查处,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3章农产品抽样方法与技术3.1农产品抽样方法的选取农产品抽样方法的选取是保证监督抽查工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应根据农产品的种类、生产特点、流通环节及监管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抽样方法。常用的农产品抽样方法有以下几种:3.1.1随机抽样法: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保证每个样本具有相同的被抽中概率。3.1.2分层抽样法: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从每层中随机抽取样本。3.1.3整群抽样法: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组,随机抽取若干群组作为样本,对选中群组内的所有个体进行检验。3.1.4系统抽样法: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保证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3.2农产品抽样流程与操作规范为保证农产品抽样过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抽样流程和操作规范如下:3.2.1制定抽样计划:根据抽样目的、任务和资源,明确抽样方法、样本量、抽样时间等。3.2.2样本抽取:按照选定的抽样方法,从目标总体中抽取样本。3.2.3样本制备:对抽取的农产品进行预处理,如去皮、去核、切片等,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3.2.4样本保存: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和检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保存样本,防止变质和污染。3.2.5样本运送:将样本安全、迅速地运送到检验机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2.6检验与数据分析:对样本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依据。3.3农产品抽样技术要求为保证农产品抽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下技术要求需予以遵循:3.3.1样本量:根据总体大小、检验项目、检验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样本量。3.3.2抽样工具:选用适当、干净的抽样工具,避免交叉污染。3.3.3抽样人员:抽样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抽样流程和操作规范。3.3.4抽样时间:根据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特点,合理选择抽样时间。3.3.5抽样记录:详细记录抽样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抽样时间、地点、方法、样本数量等,保证抽样过程的可追溯性。3.3.6抽样环境:抽样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对样本造成不利影响。3.3.7样本处理与检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样本进行处理和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4章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与方法4.1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与修订4.1.1制定原则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和动态性原则。保证标准内容科学合理、操作可行,并适应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发展需求。4.1.2制定过程(1)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和技术规范,分析农产品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2)组织专家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进行研讨,明确检测项目、指标和限值;(3)开展实验验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4)公开征求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5)报批、发布和实施。4.1.3修订周期根据农产品质量监管需求、技术发展及实际情况,定期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进行修订。4.2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的选用与实施4.2.1方法选用原则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的选用应遵循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和便捷性原则。4.2.2方法类型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检测法和感官评价法等。4.2.3方法实施(1)明确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检测操作、结果计算等;(2)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具备相应技能和操作水平;(3)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仪器设备校准、试剂耗材管理、检测过程监控等;(4)实施检测结果的质量评价,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4.3农产品质量检测指标体系4.3.1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4.3.2营养性指标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要求。4.3.3外观品质指标主要包括形状、色泽、口感、质地等感官品质的评价。4.3.4加工品质指标针对加工农产品,评价其加工功能、保质期、包装等指标。4.3.5生态环保指标评价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水源、空气等。第5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程序5.1抽查前期准备5.1.1制定抽查计划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及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明确抽查任务、目标、范围、时间等。5.1.2确定抽查对象和产品根据抽查计划,结合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确定抽查的对象和产品,包括种植、养殖、加工、销售、餐饮等环节的农产品。5.1.3抽查人员培训对参与抽查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证其熟悉抽查程序、抽样方法、检测标准等相关知识。5.1.4准备抽查工具和设备提前准备好抽样工具、检测设备、记录表格等,保证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5.2抽查实施流程5.2.1抽样根据抽样方法和标准,对农产品进行随机抽样,保证抽样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和公正性。5.2.2样品处理与保存对抽取的样品进行编号、登记,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和保存,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质量。5.2.3检测将抽取的样品送交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5.2.4数据记录与汇总对抽查过程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抽样地点、时间、样品编号等信息,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5.3抽查结果处理与反馈5.3.1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下一步监管工作提供依据。5.3.2结果公示将抽查结果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公示,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督的透明度。5.3.3问题整改对抽查中发觉的问题,督促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整改,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5.3.4反馈与跟踪将抽查结果反馈给被抽查单位,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3.5案件查处对抽查中发觉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第6章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6.1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6.1.1风险评估原则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原则,保证评估结果准确、合理。6.1.2风险评估流程(1)确定评估对象:针对不同农产品及生产环节,明确需评估的质量风险因素。(2)收集数据: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风险数据。(3)风险识别:分析质量风险来源,识别潜在风险因素。(4)风险分析:运用定性、定量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5)风险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划分风险等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6.1.3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运用专家咨询、现场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农产品质量风险进行定性评估。(2)定量评估:运用统计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农产品质量风险进行定量评估。6.2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构建6.2.1预警体系架构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包括信息收集、预警分析、预警发布和预警响应四个部分。6.2.2信息收集收集农产品质量风险相关数据,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信息,以及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预警信息等。6.2.3预警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预警模型、方法等,评估农产品质量风险。6.2.4预警发布根据预警分析结果,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范围、预警措施等。6.2.5预警响应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农产品质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6.3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6.3.1预警级别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划分为不同级别,如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等。6.3.2预警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采取以下措施:(1)红色预警:暂停销售、使用,召回问题产品,开展全面调查,采取紧急措施。(2)橙色预警:加强监管,提高检测频率,对高风险产品进行重点监控。(3)黄色预警:加强风险监测,提醒消费者注意,指导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4)蓝色预警:关注风险动态,及时收集信息,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6.3.3应对措施根据预警级别和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加强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风险的监管力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2)改进生产技术:指导生产者采用先进生产技术,降低质量风险。(3)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4)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质量风险发生。第7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7.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7.1.1概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一种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进行追踪和监控的系统,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信任度。本节主要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7.1.2构建原则(1)全程追溯: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2)信息共享:保证各环节信息共享,提高追溯效率;(3)公开透明:追溯信息对社会公众开放,接受监督;(4)多方参与:企业、协会、消费者共同参与,形成合力。7.1.3构建内容(1)制定追溯体系相关法规政策;(2)建立农产品追溯信息平台;(3)实施农产品追溯编码制度;(4)加强追溯体系基础设施建设;(5)推进追溯体系标准化和规范化。7.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7.2.1追溯编码技术追溯编码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条形码、二维码和RFID技术在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7.2.2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1)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农产品生长环境和品质;(2)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3)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追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7.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和无关数据;(2)数据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追溯提供依据;(3)数据可视化:将追溯信息以图表形式展示,便于理解和分析。7.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实施与监管7.3.1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建立健全追溯制度,保证追溯体系有效运行;(3)开展追溯体系试点和推广;(4)加强培训,提高农产品追溯能力;(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追溯体系建设。7.3.2监管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追溯责任;(2)建立健全追溯体系监管机制;(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4)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追溯体系国际竞争力。第8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分析8.1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整理与统计8.1.1数据收集与清洗在进行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这包括对数据源的核对,剔除重复、错误和异常的数据,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1.2数据整理与分类根据监督抽查的目的和需求,将整理后的数据按照产品种类、生产区域、检测时间等进行分类。同时对各类数据进行编码,便于后续的统计与分析。8.1.3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包括合格率、不合格率、问题产品分布等。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8.2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可视化分析8.2.1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分析采用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展示不同种类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的变化趋势,以便直观地了解各类农产品的质量状况。8.2.2不合格项目分布分析通过饼图、堆叠柱状图等,展示不合格农产品中各不合格项目的分布情况,找出质量问题的关键点。8.2.3区域质量差异分析利用地图、热力图等形式,展示不同区域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的差异,分析地域因素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8.3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应用与建议8.3.1结果应用将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企业,督促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8.3.2政策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农民素质等。8.3.3改进措施针对分析中发觉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加大农业投入、优化生产技术、强化检测能力等。通过以上分析,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9章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问题处理与整改9.1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分类与处理9.1.1问题分类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针对发觉的问题,应进行以下分类:(1)一般性问题:指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一般性因素,如生产环节的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等;(2)严重性问题:指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如非法添加、超标使用农药等;(3)系统性问题: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监管体系不健全等。9.1.2问题处理针对不同类别的质量问题,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一般性问题:及时通知生产主体进行整改,并给予技术指导和培训;(2)严重性问题:依法进行查处,对涉及的生产主体进行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3)系统性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完善监管体系。9.2农产品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9.2.1整改措施制定根据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2)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3)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意识;(4)完善监管制度,强化质量监管。9.2.2整改措施实施(1)明确整改责任主体,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2)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3)对整改不力的生产主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4)及时总结整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9.3农产品质量问题整改效果的评估与跟踪9.3.1整改效果评估对农产品质量问题整改效果进行以下评估:(1)农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提升;(2)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然植物纤维及人造纤维编织工艺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柔印CTP合作协议书
- 自动化仪表考试培训试题2
- 2025年二手车带牌转让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房屋租赁协议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个人车辆转让协议参考样本(三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情境基础小练新人教版
- 2025年互联网信息网站公告服务协议(2篇)
- 2025年代理销售商品房协议样本(三篇)
- 2025年个人旅游协议格式版(2篇)
- 柴油机油-标准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三开学第一课 中考动员会 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
- 2024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