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版_第1页
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版_第2页
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版_第3页
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版_第4页
期中模拟卷(考试版)A4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七上第111课。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器,这些石器看上去比较简单、原始,但它们其实分了很多种类,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石钻。由此可知,北京人(

)A.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能够直立行走C.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D.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3.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人物 B.他们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C.传说他们有许多创造发明 D.他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4.以下是河南博物院一次主题展览中的文物,下列最契合本次展览主题的名称是(

)A.金色王朝 B.琢玉成器 C.鼎盛中华 D.水墨风采5.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今天的楷书,据此可知(

)A.汉字发展一脉相承 B.汉字演变由简到繁C.汉字传承发生异变 D.唯一方式象形造字6.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商汤灭夏 B.平王迁都 C.武王伐纣 D.东周开始7.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人口大量减少 B.国家逐渐走向统一C.国家疆域扩大 D.诸侯地位一落千丈8.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9.下列对春秋时期社会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①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②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③争霸战争有利于民族交融

④争霸战争不利于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战国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意志坚定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D.维护了贵族的利益1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

)A.诸侯也有能力制造出九鼎来装饰 B.西周的分封制C.诸侯取代周天子统治国家 D.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12.“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战国时期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思想繁荣C.兼并战争,社会变革 D.统一中国,中央集权13.春秋时农业工具仍以木、石制品为主,耕作工具多为木制的耒耜;到战国时,不仅木、石工具渐渐消失,就是青铜工具也日益减少。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各国炼铜技术日渐走向衰落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C.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14.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

)A.老庄之学 B.孔孟之道 C.墨家学说 D.法家理论15.下表是小王制作的《秦灭六国过程简表》。请你判断表格中“▲”处应填的内容是(

)A.灭晋 B.灭鲁 C.灭宋 D.灭齐16.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7.下列情景在秦朝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朝廷中,大臣齐呼“皇帝万岁” B.中央官员太尉正在向秦始皇上奏折C.官员宣读贝币成为标准货币的文书 D.秦始皇命人用小篆起草诏书18.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间,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由此可以联想到的是(

)A.楚汉之争 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垓下之战19.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从下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秦朝全国人口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修筑长城坑杀儒生死刑赋税2000万人70多万人40万人460多人10多种农民要上缴三分之二收获物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罚

④频繁的农民起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府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措施有(

)①轻徭薄赋

②以德化民

③奖励军功

④勤俭治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第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考古学家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粟的遗迹。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继续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力图拓展疆域。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始皇派大将李斯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1)依据材料,归纳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4分)材料二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民心安定。后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2)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6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齐桓公和刘邦能够成功的共同原因。(2分)2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1)根据材料一,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秦国的一位农民,是否支持变法。为什么?材料一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直接导致该局面的出现。(3分)(3)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4)你认为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4分)24.阅读材料,完成相关探究活动。(20分)材料一

墨子孟子庄子韩非(1)以材料一中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风潮,这一风潮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影响?(6分)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横线上写出与之对应的代表人物。(4分)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__________________B.“无为而治,顺应自然”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