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知识点(六)——化学中的“先”与“后”一、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1.实验仪器的组装顺序要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3.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4.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先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看是否有气泡冒出。6.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7.用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时,要先从水槽中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8.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9.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1)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2)实验结束时,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10.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11.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1)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2)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12.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13.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14.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15.检验混合物中多种离子时(1)检验溶液中含有OH、CO32时,应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检验CO32,后加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红色,检验OH。(2)检验某混合物溶液中同时含CO32、SO42和Cl时,应先检验CO32,之后检验SO42,最后检验Cl。二、化学反应中的“先”与“后”1.金属与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活动性差的金属后反应。2.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优先与活动性最弱的盐溶液反应,后与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3.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优先与盐溶液反应,金属中稍活泼的后与盐溶液反应。4.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优反应,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后发生。5.酸与两种盐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先发生产生“气体”的反应,后发生产生“沉淀”的反应。6.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先发生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后发生金属与酸的反应。模拟预测1.组装一套比较复杂的装置,组装的顺序一般是()A.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B.先下后上,先右后左C.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D.先上后下,先右后左【答案】A【解析】组装仪器时最左边的是发生装置,中间的是洗气装置,右边的是收集和实验装置,最右边的是处理装置,先左后右更符合实验的顺序,先上后下,更便于调节酒精灯、试管等实验仪器的高度。2.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的正确方法是()A.将酒精灯的外焰直接对准固体药品加热B.先将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固体药品加热C.先将试管均匀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内焰给固体加热D.用酒精灯的内焰直接给药品加热,可节省酒精【答案】B【解析】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对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流回试管底部,使其受热不均而炸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药品部位。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下列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
②把导管的一端插入盛有水的烧杯
③用手掌紧贴试管外壁,使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
④把手移开,观察导管里水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⑤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A.②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④D.②①③⑤④【答案】C【解析】将导气管的末端插入水槽中,用手握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微热,这样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在导气管末端会有气泡产生。在松开手或撤离酒精灯以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漏气。4.使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实验前需先检验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火焰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起始液面在50mL刻度线处)【答案】D【解析】A、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正确;B、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正确;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正确;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26mL,故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错误。5.如图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试管口塞棉花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C.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D.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答案】D【解析】A、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行导管,正确;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等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收集,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刚排出的是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错误。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如下操作步骤:①连接装置②加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收集;⑤装大理石;⑥验满。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③⑤②④⑥【答案】D【解析】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⑤②④⑥。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B.步骤:先倒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加二氧化锰C.制取: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取H2D.验满: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答案】A【解析】A.图中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正确;B.装药品时,应先装固体后加液体,错误;C.图中是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错误;D.验证氧气是否收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错误。8.氢气点燃前必须先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将其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判断其较纯净的现象是()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听到轻微的“噗”声C.未听到任何声音 D.试管炸裂【答案】B【解析】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微弱的“噗噗”的声音或轻微的爆鸣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未听到声音,氢气不一定纯净,也可能是氢气含量极少,导致未听到声音。9.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答案】B【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则不能明显的冒出气泡,影响判断,错误;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说法正确,正确;C、加入药品时一般要先固后液,例如本题中如果先加稀盐酸再加大理石可能会是酸液迸溅,而引起事故,错误;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错误。10.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①可燃物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答案】C【解析】A、先通O2,再通N2,不点燃酒精灯,木炭不会燃烧,不能说明可燃物与O2接触,错误;B、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木炭不能燃烧,不能证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C、先通O2,木炭不燃烧,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木炭能燃烧,说明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然后立即改通N2,木炭熄灭,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正确;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检验二氧化碳,错误。11.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A.Y>Z>X B.X>Y>Z C.Y>X>Z D.X>Z>Y【答案】D【解析】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比氢强,Y、Z的活动性比氢弱;②将Y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Z>Y;其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Y。1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答案】B【解析】A、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错误;B、由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有Cu2+、Zn2+,正确;C、滤渣中一定没有锌,所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错误;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可能有硝酸银,所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沉淀生成,错误。13.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猜想正确的有()①0~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②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③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过量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A.1项 B.2项 C.3项 D.4项【答案】D【解析】①0~t1阶段,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铝和稀盐酸还没有反应,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正确;②t1~t2阶段,产生气泡变快,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且放出热量,正确;③t2时刻以后产气泡的速率下降,是因为稀盐酸的浓度降低,t3时刻,刚好不再产生气泡,则可能是稀盐酸过量,正确;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正确。14.取少量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B.烧杯中固体的质量C.溶液的pH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答案】B【解析】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取少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即盐酸有剩余,溶液中此时含有剩余的盐酸和生成的氯化钙。A、根据分析,向废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溶液中的溶剂逐渐增多,由反应前溶液中有溶剂即曲线的起点不为0,在纵坐标上,如图所示,错误;B、根据分析,向废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此时烧杯内没有固体,因此曲线起点不为0,随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会与废液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此时烧杯内固体增多,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固体不再增多,随之碳酸钠不断溶解达到饱和后再加入碳酸钠则无法再继续溶解,此时烧杯内固体质量再次增多,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曲线符合,正确;C、根据分析,加入碳酸钠之前溶液显酸性pH<7,向废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酸性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加入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至其完全反应pH=7,再加入碳酸钠,溶于水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此时pH>7,如图所示,纵坐标与曲线不符合,错误;D、根据分析,反应前废液中含有溶质,溶质不为0,如图所示,曲线起点在横坐标上,纵坐标与曲线不符合,错误。15.竞争无处不在,微观粒子之间的反应也是如此。将足量的Zn粉投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B.b点处的固体中含Ag和ZnC.取少量b点处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会有沉淀出现D.溶液先不变色,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答案】C【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锌先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锌和银,如果锌剩余,则与硝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Zn+2AgNO3=Zn(NO3)2+2Ag65216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Zn+Cu(NO3)2=Zn(NO3)2+Cu6564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即bc段。A、在a点时,硝酸银只有部分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生成的硝酸锌、没有反应的硝酸铜,此时溶液中含金属离子Zn2+、Cu2+、Ag+,正确;B、b点时表示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固体中含金属单质Ag和未反应的Zn,正确;C、b点时表示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不会生成白色沉淀,错误;D、根据分析,锌先和硝酸银反应,此时硝酸铜没有反应,溶液是蓝色,当硝酸银被完全反应,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无色的硝酸锌溶液和铜,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正确。16.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②c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③d点溶液的pH=7④c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SO42﹣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答案】C【解析】①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点溶液中,硫酸有剩余,含有硫酸、硫酸铜、硫酸钠三种溶质,错误;②c点时氢氧化钠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正确;③至d点,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d点溶液的pH=7,正确;④c点时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只有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质,错误;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不变,但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则SO42﹣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少,正确。17.已知CaCl2溶液显中性。向CaCl2与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用pH计测得混合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Cl﹣个数保持不变 B.AB对应反应为中和反应 C.BC对应反应无明显现象 D.CD表明Na2CO3属于碱【答案】A【解析】A、向CaCl2与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实验中Cl﹣个数保持不变,正确;B、AB对应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C、BC对应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错误;D、CD表明Na2CO3显碱性,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错误。18.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钾、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C.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钾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4.2g【答案】C【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不可能有硫酸钡,错误;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有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共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错误;C、由分析可知,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一定没有硫酸,可能含有硝酸钾,正确;D、到达
b
点时产生的沉淀质量为9.8g,设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Ba(OH)2+CuCl2=Cu(OH)2↓+BaCl217198x19.6g171/98=x/19.6gx=34.2g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4.2g,但还有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所以到达
b
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必然大于34.2g,错误。19.一瓶含有Na+、Cl、OH、CO32的溶液,现仅用一份样品溶液,选用下列提供的试剂与操作,逐一检验出其中的三种阴离子,正确的顺序是()①过滤②滴加足量AgNO3溶液③滴加足量Ba(NO3)2溶液④滴加足量Mg(NO3)2溶液A.②①③①④ B.②①④①③ C.③①④①② D.④①③①②【答案】C【解析】银离子和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碳酸盐沉淀,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钡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碳酸镁沉淀;要求逐一检验出其中的三种阴离子,则应该首先加入③滴加足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存在碳酸根离子;过滤取滤液,加入④滴加足量Mg(NO3)2溶液,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证明存在氢氧根离子;过滤取滤液加入②滴加足量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存在氯离子;则顺序为③①④①②。20.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代表溶质质量 B.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 C.O→P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D.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质量相等【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先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NaOH+H2SO4═Na2SO4+2H2O,8098142随着反应进行,溶质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CuSO4+2NaOH=Cu(OH)2↓+Na2SO4,1608098随着反应进行,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增大,乙代表溶质质量,正确;B、Q点时,硫酸和硫酸铜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正确;C、O→P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硫酸和硫酸铜消耗氢氧化钠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CuSO4质量大于H2SO4质量,错误。21.水是生命之源。(1)如图1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2所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3)若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综合运用①沉淀、②吸附、③过滤、④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1)氧气(2)A(3)氢气+氧气点燃水(4)①③②④【解析】(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2)水电解的过程微粒运动变化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顺序为①②③④;(3)若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则该反应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点燃水;(4)净水时整个过程应是一个环节比一个效果好,首先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大颗粒,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除去的是色素和异味,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能除去所有杂质,故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即①③②④。23.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①中现象_____________;②中现象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试管①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木炭常用于冶金工业,写出木炭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案】(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2)产生的气泡是装置中的空气(3)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2CuO高温2Cu+CO2↑3C+2Fe2O3高温4Fe+3CO2↑(4)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解析】(1)酒精灯加网罩可以集中火焰,提高温度。(2)刚开始预热时,由于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则试管②中产生的气泡是装置中的空气。(3)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为黑色,铜为红色,则试管①中现象是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②中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高温4Fe+3CO2↑。(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可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24.已知木炭粉(C)与某红棕色粉末(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铁(Fe)。某同学设计如下图装置测定红棕色粉末(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纯净而干燥的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如果3.2g该红棕色粉末与木炭粉充分反应,测得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a(OH)2]增重1.32g,反应生成的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3)0.96g30%【解析】(1)实验前,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可能会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影响实验结果,故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纯净而干燥的N2,目的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3)木炭粉(C)与某红棕色粉末(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铁(F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高温4Fe+3CO2↑,测得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a(OH)2]增重1.32g,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故反应生成的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32g×32/44×100%=0.96g;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三氧化二铁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到了二氧化碳中,故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6g/3.2g×100%=30%。25.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一段时间后,在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在做这个实验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①通入CO之前应先_________。②D处排出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___________,以免__________。【答案】(1)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2)CO+CuO△Cu+CO2(3)验纯或检验CO的纯度将D导管口气体点燃、进行尾气处理、者放一个气球一氧化碳污染空气【解析】(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B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3)在做这个实验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①通入CO之前应先验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以防发生爆炸;②D处排出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氧化碳有毒,应设计尾气的处理装置,以免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26.(1)将一定量的锌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A.金属活动性B.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Zn和RC.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无色(2)某金属粉末含有Mg、Al、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取24g该金属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2g氢气,则该金属粉末的组成有______种情况。【答案】BC7【解析】(1)A、将一定量的锌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根据化学反应质量关系,65份质量锌生成铜64份质量,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由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首先发生的反应,溶液质量是增加的,然后发生反应溶液质量是减小的,说明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然后是R与氯化铜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R,正确;B、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R,Zn一定没有,因为锌完全反应后,R才与氯化铜反应,错误;C、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无色是错误的,假如R是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错误;(2)设生成2g氢气,单独消耗镁质量为x,消耗铝质量为y2HCl+Mg=MgCl2+H2↑242x2g24/2=x/2gx=24g6HCl+2Al=2AlCl3+3H2↑546y2g54/6=y/2gy=18g铜、银与盐酸不反应金属粉末组成镁;镁、铝、铜;镁、铝、银;镁、铝、铜、银;铝、铜;铝、银;铝、铜、银。27.在老师指导下,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某气体a的成分,a中含水蒸气、氯化氢、甲烷、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夹持仪器未画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已知:Ⅰ.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Ⅱ.①H2+CuOCu+H2O;②CH4+4CuO4Cu+CO+2H2O(1)检验a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2)用装置B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X试剂可选(填数字序号)。①AgNO3溶液②NaOH溶液③石蕊溶液④酚酞溶液(3)装置C中的试剂是,它的作用是。(4)必须先通气体a,验纯后,才能点燃酒精灯,否则可能。(5)若反应后装置E、F分别增重4.2g、4.4g,则a中一定含有;装置D中的现象是。(6)装置G的作用是。【答案】(1)A(2)①(3)浓硫酸干燥气体(4)爆炸(5)甲烷和氢气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6)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以免影响检验结果【解析】(1)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检验a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A。①AgNO3溶液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可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②NaOH溶液与氯化氢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③氯化氢可使石蕊溶液变红,但溶于水使紫色石蕊变红的还可以是二氧化碳,因此不能可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④氯化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因此不能可检验a中是否含氯化氢。该实验是检验混合气体的成分,D装置的作用是利用氢气与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E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和吸收是否有水生成,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B装置检验氯化氢后,气体中会混有水蒸气,为避免影响氢气和甲烷的检验,应将气体干燥后再通过D装置,因此C装置中应盛装浓硫酸,对气体进行干燥。(4)玻璃管中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氢气和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酒精灯前必须先通气体a,将空气排尽,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以防爆炸。(5)反应后装置E、F分别增重4.2g、4.4g,即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4.2g、4.4g,因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一定含有甲烷,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甲烷的质量为4.4g×1244÷1216=1.6g,再根据氢元素质量守恒,则甲烷生成水的质量为1.6g×216÷2(6)氢氧化钠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G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以免影响检验结果。28.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气体总质量/g1.12.22.22.22.22.22.22.2沉淀总质量/g002.55.0mn9.09.0(1)表中n=___________。(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9.0(2)氯化钙和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九级工伤赔偿标准理赔与赔偿合同3篇
- 2025版化工产品采购合同商务英语版3篇
- 2025年A4规格劳动合同样本编制服务合同6篇
- 别墅安装制作合同
- 2025版报废车辆收购与处理合同3篇
- 个人2022转正述职报告七篇
- 网络红人形象代言合作合同王律师
- 生猪购销合同
- 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筑工程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体育场馆新风系统建设合同2篇
- 工程伦理分析-切尔诺贝利
- 外墙用水泥纤维板接缝位置开裂问题及处理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都师范大学)】章节测试含答案
- 《鼻负压置换术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3600字》
- 发动机机械系统2.0升ltg-9.66维修指南车下
- 哈尔滨市商品房买卖合同书(最终定稿)
- 信号与系统 西安邮电 习题答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参考
- 天津工业大学《工程力学》2017-2018-1期末试卷及答案
- 能力素质,胜任力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