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三章气团与锋天气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天气过程的时间变化很复杂,但是天气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从大量的个例中归纳出了一套关于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的最主要和最典型的特征,并且用这些特征对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作了系统的概括。1920年前后,挪威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温度场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与锋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从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天气分析和预报规则。§3—1气团气团的概念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在同一气团中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稳定度)几乎相同,天气现象也大致一样。气团的水平尺度可达几千公里,垂直范围可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常常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顶。气团形成与变性大气热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但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直接吸收得很少,而对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吸收却要多些。地球表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同时放射波长较长的长波放射。据估计,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所得到的热量仅相当于大气吸收地表面长波辐射所得到热量的1/8。可以认为,大气热量的主要是来自地球表面。大气中水汽也只能是来自地球表面水分的蒸发。所以,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对气团形成与变性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气团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即气团源地。(例如:广阔的海洋、巨大的沙漠或冰雪覆盖等性质的下垫面)。二是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例如移动甚少的反气旋)使大范围空气能长时间停留或缓慢移动在性质均匀的下垫面上,通过大气中各种尺度的湍流、系统性垂直运动、蒸发、凝结和辐射等物理过程与地球表面进行水汽和热量交换,经过足够长时间,才能逐渐获得与下垫面相适应的相对均匀的物理属性。另外,空气运动对气团形成也有很大影响。下沉辐散运动可以使大气中温度、湿度的水平梯度减小,增加大气中温、湿特性的水平均匀性。具有形成气团温、湿属性比较均匀条件的地区,称为气团源地。但大气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当气团在广大的源地上取得大致与源地相同的物理属性后,离开源地移至与源地性质不同的下垫面时,二者间又产生了热量与水分的交换,则气团的物理性质又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气团变性。当气团在新的源地上缓慢移动,基本取得新源地物理属性时,新的气团形成了。因此,老的气团的变性过程就是新气团形成的过程。SKIPIF1<0气团的分类SKIPIF1<01、地理分类法SKIPIF1<02、热力分类法热力分类法是根据气团温度和气团所经过的下垫面温度对比来划分的。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暖气团;一般含有丰富的水汽,容易形成云雨天气。但是,当其移向冷区(高纬度)时,不仅会引起流经地区地面增温,而且气团底层不断失热而逐渐变冷,气团温度直减率减小,气团趋于稳定,甚至有时可能发展成逆温层,以至暖气团中热力对流不易发展,往往呈现稳定性天气。如果暖气团中湍流作用较强,也可能形成层云、层积云,甚至毛毛雨、小雨。冷气团:一般形成干冷的天气。如果从源地移向暖区(低纬度)时,气团底层因不断吸热而增温,气团温带直减率趋向增大,层结稳定度减小,对流运动容易发展,可能发展成不稳定天气。如果冷气团来自海洋,水汽较多,可能出现积状云,产生阵性降水天气。气团的地理分类名称符号主要天气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冰洋(南极、北极)大陆气团Ac气温低、水汽少、气层非常稳定,冬季入侵大陆时会带来暴风雪天气南极大陆、65SKIPIF1<0以南冰雪覆盖的极地地区冰洋(南极、北极)海洋气团Am性质与Ac相近,夏季从海洋获得热量和水汽北极圈内海洋上、南极大陆周围海洋极地(中纬度或温带)大陆气团Pc低温、干燥,天气晴朗,气团底层有逆温层,气层稳定,冬季多霜、雾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的西伯利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一带极地(中纬度或温带)海洋气团Pm夏季同Pc相近,冬季比Pc气温高,湿度大,可能出现云和降水主要在半球中纬度海洋上,以及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热带大陆气团Tc高温、干燥、晴朗少云,底层不稳定北非、西南亚、澳大利亚和南美一部分的副热带沙漠区热带海洋气团Tm底层温暖、潮湿,且不稳定,中层常有逆温层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赤道气团E湿热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在南北纬SKIPIF1<0之间的范围内我国境内的气团活动与气团天气我国境内出现的气团多为变性气团。冬半年:通常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它的源地在西伯利亚和蒙古,称它为西伯利亚气团。这种气团的地面流场特征为很强的冷性反气旋,中低空有下沉逆温,它所控制的地区为干冷天气。当它与热带海洋气团相遇时,在交界处则能构成阴沉多雨的天气,冬季华南常见这种天气。热带海洋气团,可影响到华南、华东和云南等地。北极气团也可南下侵袭我国,造成气温剧降的强寒潮天气。夏半年,西伯利亚气团在我国长城以北和西北地区活动频繁,它与南方的热带海洋气团交绥,是构成我国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要原因。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被它持久控制的地区,就会出现严重的干旱和酷暑。1955年7月下旬我国华北,受该气团控制后,天气酷热干燥,有些地方最高温度竟达SKIPIF1<0以上。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又称季风气团)可造成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大量降水。春季,西伯利亚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二者势力相当,互有进退,因此是锋系及气旋活动最盛的时期。秋季,变性的西伯利亚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海洋气团退居东南海上,我国东部地区在单一的气团控制之下,出现全年最宜人的秋高气爽的天气。§3—2锋的概念与锋面坡度运动着的空气在大尺度环流作用下,在一些地区产生气流辐散,而在另一些地区则有气流汇合,在大规模的气流汇合区可能有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在天气图上表现为温度的水平梯度加大。天气图上温度水平梯度大而窄的区域,如果它又随高度向冷区倾斜,这样的等温线密集带通常称为锋区。所谓锋区,就是密度不同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过度区。因为密度不能直接测量出来,气压水平差异又比较小,所以密度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温度的不同。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表现为温度差异很小,而水汽含量差异却特别大。锋区的水平宽度约为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一般是上宽下窄。在天气图上由于比例尺小,锋区的宽度表示不出来,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面,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当观测记录增多,锋面完全可以在高空图、空间剖面图,甚至在测站稠密的地面图上显示出来。锋区与暖气团的界面称为暖界面,在空间剖面图上称为上界面,锋区与冷气团的界面称为冷界面,或下界面。2006年4月12日08时700hpaSKIPIF1<02006年4月12日08时500hpa天气图SKIPIF1<02006年4月13日08时700hpaSKIPIF1<02006年4月13日08时500hpaSKIPIF1<0二、锋面的坡度由于湍流、辐射、分子扩散等作用,锋面及两侧的密度水平分布是连续的(如图a),但在天气图上因图的比例尺太小,狭窄的锋区有时表示不出来,成为一条线(如图b)。锋区两侧有密度不连续,亦称为密度的零级不连续P3P3P2P1P0P0P1P2P3P4P3P2P1(b)一级不连续(a)零级不连续(b)一级不连续(a)零级不连续锋面坡度公式:SKIPIF1<0称为马古列斯(Margules)锋面坡度公式。用状态方程SKIPIF1<0代入上式得SKIPIF1<0上式中:SKIPIF1<0:冷气团的绝对温度。SKIPIF1<0:暖气团的绝对温度。SKIPIF1<0:冷气团中平行于锋线的地转风分量。SKIPIF1<0:暖气团中平行于锋线的地转风分量。令: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代入上式得:SKIPIF1<0。略去第二项,得简化公式:SKIPIF1<0可得以下结论: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当锋面南移时,其坡度变小;在赤道上SKIPIF1<0,SKIPIF1<0,故没有锋面存在的可能。锋面两侧温差愈大坡度愈小;当温差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实际上就不会有锋面。当锋面两侧风速差SKIPIF1<0时,锋面坡度SKIPIF1<0,锋面亦不存在。(如图2.4)锋面存在时,SKIPIF1<0,因为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均大于零,所以SKIPIF1<0,即SKIPIF1<0,也就是说锋面两侧平行于它的地转风分速应具有气旋式切变。而且锋面坡度与锋两侧风速差值(即风切变)成正比。风速差值增大,锋面坡度亦增大;风速差值减小,锋面坡度亦减小。然而,温差SKIPIF1<0和风速差SKIPIF1<0是相互联系的,当温差SKIPIF1<0增大时,风速差SKIPIF1<0也往往增大,有相互抵消作用。因此,锋面坡度也就改变得不多。据统计,我国南方锋面坡度约为SKIPIF1<0,在北方锋面坡度约为SKIPIF1<0。其中冷锋坡度较大,暖锋和准静止锋坡度较小。三、锋的分类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空气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四种。根据锋伸展的不同高度,可将锋分为:对流层锋、地面锋和高空锋三种。根据气团的不同地理类型,可将锋分为冰洋锋(北极锋)极锋和副热带锋(热带或赤道锋)三种。下面,根据第一种分类法对锋讨论。、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所在的位置。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冬半年更为常见。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变性程度不同,或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在主锋后面又可形成一条副锋。副锋和主锋在同一个冷气团内。但一般来说,主锋两侧的温差较大,副锋两侧的温差较小,而且延伸高度也较低。(2)、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所在的位置。暖锋多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系在一起。(3)、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少时,称为准静止锋。事实上,绝对静止是没有的。在这期间,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互相对峙着,有时冷空气占主导地位,有时暖空气占主导地位,使锋面来回摆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6小时内(连续两张图上),锋面位置无大变化的锋定为准静止锋,简称静止锋。在我国华南和云贵高原地区常见到冷锋由于受到山脉阻挡和适当流场共同作用而形成准静止锋。新疆的天气预报员普遍认为当冷空气进入北疆后,由于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的阻挡,使冷空气在天山北麓堆积,当冷空气灌满北疆盆地时,锋面所伴随的天气现象也随之消失。(4)、锢囚锋暖气团、冷气团和更冷气团(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造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我们将冷锋后部冷气团与暖锋前冷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锢囚锋。锢囚锋又可分为三种:暖式锢囚锋、冷式锢囚锋和中性锢囚锋。如果暖锋前的冷气团比冷锋后的冷气团更冷,其间的锢囚锋称为暖式锢囚锋;如果冷锋后的冷气团比暖锋前的冷气团更冷,其间的锢囚锋称为冷式锢囚锋;如果锋前后的冷气团属性无大的差别,其间的锢囚锋称为中性锢囚锋。§3—3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特征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过渡带,在此过渡带内,气象要素与天气将发生急剧的变化。下面我们将对锋附近的温度、气压、变压、风场以及锋面天气等分布分别进行讨论。一、锋面附近温度场的特征水平方向上温度特征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远比其两侧气团中大,在等压面图上等温线相对密集,锋区走向则与地面锋线基本平行。所以等压面上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很明显地指示锋区的特点。等温线越密集,则水平温度梯度越大,锋区越强。由于锋面在空间是向冷空气一侧倾斜,所以高空图上的锋区在地面锋线的冷空气一侧。(如图)等压面高度越高,向冷空气一侧偏移越多。对比同一时刻各等压面上锋区的位置,大致可以决定锋面的坡度。各等压面上的锋区位置相对越近,锋面坡度越大。根据等压面图上高空冷暖平流的性质可以确定锋面的类型。若在等压面图上,锋区内有冷平流,则地面所对应的是冷锋;若有暖平流则地面对应的是暖锋;如果无平流或仅有弱的冷、暖平流,而地面锋区在24小时内又移动很少,则可定为静止锋。锢囚锋附近的温度分布比较复杂,共同特点是原在低空的暖空气完全为冷空气所代替,暖空气则被抬举到高空,在等压面图上反映有暖舌。在暖舌两侧等温线比较密集。不同类型的锢囚锋暖舌在各高度上的位置也不同。如果暖舌位于地面锢囚锋的前方,则为暖式锢囚锋;如果暖舌位于地面锢囚锋的后方,则为冷式锢囚锋;当暖舌在各高度上的位置基本不变,只是其宽度随高度有所增大,则为中性锢囚锋。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测站密度不够,等温线分析又不十分准确等原因,锢囚锋的类型很难确定。垂直方向上锋区内温度分布特征锋区内温度的垂直梯度特别小。对某个测站而言如果它上空有锋面,则因锋的下面是冷气团,上面是是暖气团,因此当探空气球通过锋面时,可以观测到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即锋面逆温)或温度直减率很小的现象。如图所示。因为在冷、暖气团内部,温度随高度递减,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所以等温线在气团内部呈准水平。当等温线由冷气团穿越锋区时出现曲折。冷、暖气团间温差愈大,锋面逆温愈强或过渡去愈窄,通过锋区时等温线弯曲得愈多。位温梯度与温度梯度的关系位温的水平梯度、垂直梯度与温度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有如下关系:水平方向:SKIPIF1<0;垂直方向: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在等压面上水平位温梯度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完全一致,仅有数值上的差异。对流层中,一般情况下,当大气层结稳定时,气团内温度随高度递减,即SKIPIF1<0,且SKIPIF1<0故SKIPIF1<0,即位温随高度增大,在锋区内,通常SKIPIF1<0,即为逆温或等温,因此在锋区内SKIPIF1<0值比气团内大得多。即SKIPIF1<0值在锋区内也比气团内部大得多。所以在剖面图上,锋区内等位温线特别密集,等位温线越密集表示锋区越强。综上所述:锋区内位温三维梯度比气团内大得多,其方向由水平与垂直位温梯度合成。等位温面随高度向冷区倾斜与锋面倾斜方向一致,在绝热条件下于锋面平行,在近地面层因辐射、湍流等因素影响,大的过程是非绝热的,等位温线与锋面不平行。如果大气中有蒸发凝结现象,位温就不保守,这种情况下宜使用假相当位温。二、以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时,锋面附近气压场、风场和变压场的特征。气压场特征若锋面是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则紧靠锋面两侧的气压是连续,即:SKIPIF1<0的,但气压梯度不连续。因为:由锋面坡度SKIPIF1<0,和静力学方程SKIPIF1<0,得SKIPIF1<0,当SKIPIF1<0,及SKIPIF1<0,时锋面存在,又因为冷、暖空气密度不同SKIPIF1<0,所以,SKIPIF1<0,即锋面两侧的气压梯度不连续。锋线处在低压槽中,等压线通过锋面时有气旋性弯曲。变压场特征空间各点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在某位面上的分布情况,称为变压场。在日常工作中,所用的是3小时变压与24小时变压在地面上分布的变压场。以密度的零级不连续来模拟锋面时,地面气压的变化主要由两个因素影响:热力因子:即为地面以上整个气柱中密度平流(即温度平流)。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冷空气密度比暖空气大,若整个气柱中以冷平流为主时,地面气压将上升;若暖平流为主时,地面气压将下降。暖锋前有暖平流故地面减压,暖平流愈强,地面降压愈多;冷锋后有冷平流故地面加压,冷平流愈强,地面加压愈大;冷锋前和暖锋后或静止锋附近温度平流很弱,故由密度平流所引起的变压不明显。动力因子:地面以上整个气柱内速度水平散度的总和。若整个气柱散度总和净值为辐散,气柱质量减少,地面气压下降;若整个气柱散度总和净值为辐合,地面气压上升。但通常情况下,锋面前后的气团中各地的动力因子都差不多,所以,锋面附近的气压变化主要是由密度平流所引起的。锋面两侧的地面变压特征:在暖锋前有暖平流,故有负变压,在暖锋后的暖区中,平流很弱,故变压很小;同理,冷锋后有冷平流,有正变压,而锋前平流很弱,变压很小;静止锋附近温度平流很弱,故变压不明显。风场特征锋面附近的风场具有气旋性切变。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向偏离等压线向低值区吹。一般情况下,锋面附近气流是辐合的地面锋线也是气流的辐合线。三、以密度的一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时,锋面附近的气压场、风场和变压场的特征以密度的一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时,锋区附近气压和气压梯度都是连续的。气压场特征锋区内等压线的气旋式曲率比锋区外大得多,或锋区内的反气旋式曲率比锋区外小得多。在实际工作中,分析等压线时,等压线通过锋面仅以较大的气旋曲率表示。风场特征因锋区两侧气压梯度是连续,按地转风原理,锋区两侧地转风也是连续的,因锋区两侧等压线的气旋式曲率比锋区外大得多,所用锋区内风场的气旋式切变比锋区外大得多,锋处在低压槽中。锋区内反气旋式切变比锋区外小得多。锋区内风的垂直变化:因锋区中的温度水平梯度比锋区两侧气团中大得多,故锋区中的热成风比锋区外大得多。锋区又是倾斜过渡区故锋区上下,风的垂直切变很大。在地面暖锋前面的测站,因为高空暖锋锋区内及附近有暖平流,故风随高度作顺时针改变。暖平流最强且热成风最大的高度,就是高空暖锋锋区所在处。在地面冷锋后面的测站,因为高空冷锋锋区内及附近有冷平流,故风随高度作逆时针改变。冷平流最强且热成风最大的高度,就是高空冷锋锋区所在处。如果只有热成风很大,而没有明显的平流时,可能是静止锋。锋面附近的变压场特征在密度的一级不连续面中,锋区附近的气压梯度是连续的,但锋区附近的变压梯度是不连续的。即锋区内变压梯度比锋区外大。这就是说,在地面锋区中,等变压线密集,在锋区外,等变压线稀疏,变压值也较小。锢囚锋附近的变压场是由冷、暖锋二者的变压场共同造成的,其分布就更复杂一些。低低低低高高SKIPIF1<0高高锋面附近的湿度场特征一般来说,暖空气来自南方比较潮湿的地区或洋面,气温高、饱和水汽压大、露点高;冷空气来自北方内陆,气温低、水汽含量小,露点温度也低,所用锋面附近露点温度差异比温度差异显著。锋面天气锋面天气主要是指锋面附近的云和降水,它们是随着季节、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的。锋附近的云和降水特征冷锋天气:冷锋天气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冷锋后的坏天气(又称为第一型冷锋天气);另一种是冷锋前的坏天气(又称为第二型冷锋天气)。第一型冷锋天气(锋后坏天气):其特点是:700百帕的槽线落后于地面锋线,移动缓慢,锋面坡度不大(约SKIPIF1<0),暖空气沿着锋面缓慢向上滑升。如果暖空气湿而稳定,则锋前的天气由晴转为多云天气,冷锋过后,风雨交加,700hpa高空槽过后大雨即停,转为中云天气,500hpa高空槽过后才会转为晴或高云天气。如果锋前暖空气层结不稳定,在锋线附近常出现浓积云、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第二型冷锋天气(锋前坏天气):其特点是:地面锋线位于700hpa高空槽附近或槽后,移动较快,锋面坡度大(约SKIPIF1<0)其低层的坡度特别陡峭,有时甚至向前突出一个冷空气的“鼻子”,迫使前方的暖空气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而在冷锋的上段,坡度较小,且位于高空槽后,在槽后冷平流的影响下,暖空气沿锋面下滑。云系及降水区分布于地面锋线附近,云雨区比较窄,一般约为几十公里到100公里。这类冷锋天气,由于暖气团的属性不同,其天气有显著的差异,不像第一型冷锋那样典型。当暖空气比较潮湿,且层结不稳定时,由于受到冷空气的强迫抬升,在地面锋线附近产生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并出现雷暴和阵雨性降水天气。由于冷锋上段的暖空气下滑,通常无云,只是在锋下冷空气中出现晴天积云、层积云。此类冷锋的云雨区很窄,降水区一般只有几十公里。此类冷锋过境,往往是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但时间短暂,锋线一过则天空晴朗。这类冷锋常出现于夏半年。如果暖气团比较稳定,锋线前由较远处向锋线一般依次出现:卷云、卷层云、高层云或复高积云、降水性高层云或雨层云或层积云等。连续性降水,但天气区狭窄,出现的天气强度较强。当暖气团比较干燥,凝结高度较高时,锋上只出现高云和中云,甚至少云天气,锋后常有大风和风沙天气,常称为“干冷锋”暖锋天气暖锋是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空气方向移进,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一方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另一方面沿着锋面向上滑升,故为上滑锋。由于暖锋锋面坡度较小(约为SKIPIF1<0),加之暖锋通常位于高空槽前暖平流较强的区域,因此,暖空气往往沿锋面上滑到很高的高度。所以,在暖锋上产生广阔的云系和大面积的降水区。如果暖空气的层结是稳定的,当暖锋移来时,依次看到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雨层云中一般都有降水,降水区在暖锋前部,宽约300~400公里。云层在锋线附近最厚,往前逐渐变薄,离地面锋线越远云层越薄,云低越高。在锋下靠近地面锋线的冷空气中,由于雨滴的蒸发,水汽增多,同时由于低压槽中空气的辐合作用和乱流作用,常产生层云、碎层云、碎积云等。如果暖气团潮湿且处于对流不稳定时,则锋上可产生积雨云,有阵性降水或雷阵雨。如果暖空气较干燥,锋面上有时仅出现一些中、高云,甚至无云。准静止锋天气我国的静止锋天气往往是冷锋演变而成,其天气大多数和第一型冷锋相似。但静止锋坡度较小(约SKIPIF1<0),云雨区比第一型冷锋宽广,一般为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较弱。夏半年,暖气团不稳定时,静止锋亦可出现对流云和阵雨天气。在冬半年,当静止锋坡度很小时,暖空气要爬升到距离地面锋线一定的距离才能形成降水。因此,降水不一定靠近地面锋线。锢囚锋天气锢囚锋是由冷锋赶上暖锋或是两条冷锋迎面相遇,把暖空气抬到高空而在原来锋面下面又形成的新锋面。它的云系也是由两条锋面的云系合并而成,所以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及降水去多位于锢囚锋附近,云系多为高层云(雨层云)、复高积云和层积云等。锢囚锋的外围多高云(卷云和卷层云)降水区一般从地面锋线到700hpa槽线。锋面天气的输送带模式所谓输送带,是指以移动性天气系统为坐标系的相对气流,它们是系统产生云和雨区的主要气流。输送带一般分两类:暖输送带和冷输送带。暖输送带暖输送带是一支位于冷锋前方边界内的暖湿气流,输送方向主要是与冷锋平行,但其有少量的分量与锋面垂直,跨越锋面,该分量虽小,但它对锋面附近天气的影响却很重要,可以产生两类完全不同的锋面天气。暖输送带分两类:向后上滑暖输送带和向前上滑暖输送带。(1)向后上滑暖输送带:这类输送带的上升运动发生在冷锋附近和冷锋上方。(2)向前上滑暖输送带:主要上升运动发生在地面冷锋前方的暖区中,继而在暖锋上方倾斜上升。冷输送带暖输送带支配着中纬度锋面中云和降水的形成,而冷输送带是形成锋面云系的次要气流,这支气流来源于气旋的东北部的反气旋辐散流出的气流,位于地面暖锋前和暖输送带之下,相对移动的气流向西运动,使原为冷干的空气,因接受从暖输送带中落下来降水物迅速蒸发而变湿。§3—4锋面分析锋是大气活动中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锋区斜压性很大,有利于垂直环流的发展与能量转换,锋面附近常常有比较剧烈的天气变化和气压系统的发生发展。因此锋区和锋线的分析在天气分析与天气预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空等压面图上,只要正确掌握温度记录的分析与判断,分析高空锋区存在与否并不困难。然而,由于地面气象要素受下垫面局地影响,使得锋附近要素场特征并不象理论上说的那样明显,有时难以辨别锋面存在,具体位置确定就更困难。下面简单介绍如何灵活应用上节所介绍知识,确定锋面的位置与性质的基本思路。地面锋线过去位置的应用锋面的强度与移动速度有一定的连贯性,根据这个原则,将前6小时或12小时锋面的位置描在待分析的天气图上,根据过去几张图的连续演变,结合地形条件,就可以大致确定本张图上锋面的位置。再结合分析高空锋区(在平原地区分析850hpa、700hpa等压面,高原地区分析500hpa等压面上锋区),就可判断地面图上锋面的类型。根据锋面向冷区倾斜的原理,地面锋线应位于高空等压面图上等温线相对密集区的偏暖空气一侧,而且地面锋线要与等温线大致平行,高空锋区有冷平流时,它所对应的是冷锋;高空锋区有暖平流时,所对应的是暖锋,如果有冷锋赶上暖锋,高空又有暖舌,则所对应的是锢囚锋,高空锋区中冷、暖平流均不明显时,所对应的是静止锋。分析地面天气图上各气象要素场以确定锋面的位置温度锋面的主要特征应是锋面两侧有明显的温度差异,冷锋后有负变温而暖锋前有正变温,但在大气底部气团的温度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使某其地的气温不能正确代表气团的属性,因而使锋面两侧温差并不明显,甚至冷锋过后还可能升温;而在另一些没有锋面存在区域温差却较明显,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仔细分析。造成锋面两侧温差不明显有以下几种情况:锋面两侧辐射条件对气温的影响。锋面两侧蒸发凝结对气温的影响。锋面两侧垂直运动对气温的影响。当冷锋从高原下到平原,冷锋后的冷空气下沉运动较锋前暖空气强烈得多,增暖也较暖空气中为多,使冷暖空气间温差减小。冬季,近地面层的冷空气膜。夏季海陆差异:夏季冷锋自大陆移到海面上,由于海面温度比较低,有时会使冷锋后的气温反而比锋前高。以下几种情况常出现较大的温差,但实际上并不存在锋面,即所谓的虚锋现象。1、冬季的海陆温差;2、高原与平原温差;3、风的差异:冷气团边缘的大风造成的升温和冷气团中心的低温之间的温差。露点一般来说,暖空气来自南方比较潮湿的地区或洋面,气温高、饱和水汽压大、露点高;冷空气来自北方内陆,气温低、水汽含量小,露点温度也低,所用锋面附近露点温度差异比温度差异显著。在没有降水发生的条件下,露点温度比温度更为保守,能更好地表达气团的属性,对确定锋的位置很有用,但是如果锋面附近一侧有降水发生,那么锋面附近的露点差异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气团属性的差异了。气压与风若锋面是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则紧靠锋面两侧的气压是连续,但气压梯度不连续。锋线处在低压槽中,等压线通过锋面时有气旋性弯曲。等压线通过锋面时会有折角,而且折角指向高压,锋面两侧的风有气旋式切变。如果等压线与锋线平行,则锋面两侧等压线密集程度一定不同。而两侧的风向虽没有差异,但风速仍有气旋式切变,这种等压线互相平行,仅是梯度不同,而风场具有气旋式切变的气压场型式称为隐槽。如果以密度的一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则锋面两侧的气压和气压梯度都是连续的,只是变压梯度不连续。应用卫星云图照片分析锋面锋面云系在卫星云图照片上,锋面往往表现为带状云系,称之为锋面云带。这种云带一般长达数前公里;宽度则各处差异很大,窄的只有2~3个纬距,宽的达8个纬距左右,平均4~5个纬距左右。锋面云带常常是多层云系,最上面是卷状云,下面是中云或低云。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暖空气主动地沿锋面上升,此类锋的云带较宽,我们把具有完整云带的锋称为“活跃的锋”,它一般都出现在强斜压性区域。另一类是是冷空气主动下沉,迫使其前面的暖空气抬升,云图上表现为带窄,甚至断裂,也可能没有云带,我们把云带不明显的锋称为“不活跃的锋”上图是洋面上锋面云带模型,它反映的锋面云系有以下一些特点。冷锋、静止锋云系在云图上,冷锋分为活跃冷锋和不活跃冷锋两种。图2.23中。在500百帕槽线(细虚线)以东的冷锋是活跃冷锋,它有一条宽、亮而又连续完整的云带。其平均宽度在3个纬距以上,云带边界很清楚,尤其是靠近冷空气一侧边界,最为显著。云带为多层云系,由稳定性云和不稳定性云组成。活跃冷锋与强的斜压区相联系。在强的斜压区内一般有明显的温度平流(冷平流)和强的风速垂直切变。高空风大体上与活跃冷锋相平行,这同强的斜压性条件配合起来,就造成了一条完整的云带。在500百帕槽线后面的冷锋段为不活跃冷锋,锋面云带与活跃冷锋有明显的不同,常出现狭窄、断裂而不完整的云带。不活跃冷锋斜压性比较弱,因而冷平流和风的垂直切变甚少,高空风大体上与锋垂直,所以云带断裂,这种云带主要由底层的积状云和层状云组成,而中、高云很少。有时也可出现一些卷云。在陆地上,不活跃冷锋上可以无云或云量很少。当活跃冷锋移动甚缓或变成准静止锋时,从锋面云带南部边界伸出一条条积云线(e),这些枝状云系可用来定锋面南边副高脊线位置(f)。在活跃的静止锋中,高空风大体上平行于锋,云图上表现为一条宽的云带。在这类准静止锋面云带上(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出气旋波。不活跃的准静止锋,一般出现在较低纬度,云带走向大体上是东西向的,锋区中云带断裂,趋于消失,云带中只有高云,没有中、低云。暖锋云系活跃的暖锋云带最宽,在云图照片上常呈现一大片高空卷云覆盖区,活跃的暖锋具有强的斜压性,由于暖锋云带和暖区云系相连接,因而就不易确定地面暖锋(d)的位置。活跃暖锋云系由层状云和积状云组成,上面还有一层卷层云。关于不活跃暖锋(地面天气图上分析出来的)在很多卫星云图上没有云带。这或者由于没有什么热成风涡度平流,或者由于水汽供应不足,或者由于斜压性太弱所造成。锢囚锋云系锢囚锋云带是指一条从暖区顶端出发按螺旋形状旋向气旋中心的云带。暖区顶端的位置定在锋面云带凸起部分,即卷云的下面。目前气象员分析锢囚锋时,只把锢囚锋画到气旋北部或西北部,并不把锢囚锋绕到气旋中心。在图2.23,a点为锋面云带与急流轴(粗箭头)相交的地方,在急流轴前面,锋面云带凸起部分是一片纹理光滑的云区,而在急流轴北边的云区中,却出现多起伏的积状云,这种差异可用来确定锢囚点和暖区顶端的位置。在ac段,锋面云带与急流云系相重合。锋面位置在卫星云图上活跃的冷锋位置若系第一型冷锋(向后上滑)要定在云带的前边界上,若系第二类冷锋(向前上滑),要定在后边界。不活跃的冷锋,如果云带后部边界很清楚,则定在后边界上。此外如果活跃的锋面云带后部边界不清楚会云带很宽,可以从锋的两侧云系结构的差异来确定锋的位置,锋定在云由稠密变到稀疏的分界地区。在分析云图时,有时锋面云带很不明显,而且也不容易定出其走向,这时要判断锋的存在或确定其位置,可以分析锋后冷气团内的云和锋前暖气团中云的差异。在冷气团中,尤其是洋面上,会出现积状云,而且往往是闭合的或未闭合的细胞状云系;在暖气团中,则有积状云和层状云同时出现。在卫星云图上确定暖锋的位置较困难。有冷暖锋存在的气旋,云区在暖区顶端向冷区一侧凸起,暖区顶端就定在凸起部分,暖锋可定在云区凸起部分的某个地区。在高纬度地区还可以利用云区中的纹理来确定锋,锋与纹线互相平行。对一个成熟的锢囚锋来说,锢囚锋要定在云带后边界附近,静止锋定在云带的前边界附近。冷锋定在云带的中间部分。锢囚锋生在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一种在一般理论中没有提到过的现象,即有时候会发现类似于锢囚锋的锋面云带。这种云带是锋生作用,而不是由锢囚锋过程所造成的。人们把这种现象称做“锢囚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5840-3:2021/Amd 1:2025 EN Cardiovascular implants - Cardiac valve prostheses - Part 3: Heart valve substitutes implanted by transcatheter techniques - Amendment 1
- 【正版授权】 IEC TR 61597:1995 FR-D Overhead electrical conductors -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stranded bare conductors
- 【正版授权】 IEC 60364-4-41:2005 EN-D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4-41: Protection for safety -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 shock
- 2025年部门工作方案演讲稿
- 护理新生儿评估与处理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 单位食堂2025年度工作方案
- 高中班主任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度工作方案书
- 酒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军事无线电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光纤放大器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护理礼仪中的称呼礼仪
- 校长在高考动员大会上讲话:高考不是独木桥人生处处有航道
- 观赏鱼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2025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最新mywife系列全部姓名资料
- 暖通设备公司喷粉前处理涂装生产线投标文件技术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