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_第1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_第2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_第3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_第4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二、托幼机构得安全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2、消除意外事故得隐患3、注意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得安全4、进行安全教育三、幼儿常见多发安全事故得类型

6-7岁发生意外事故比例最高:缝针77、89%;骨折骨裂17、99%;烫伤0、77%。其中户外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得比例为39、57%,室内活动32、39%,盥洗11、57%0-4个月,烫伤、翻落4-12个月,玩耍区、沐浴、玩具、小件物品1-2岁,门、窗户、游戏区2-3岁,交通、水、玩具、烧伤烫伤3-6岁,根据及设备、有毒易燃物品、跌倒与受伤、溺水、交通第二节急救

一、对学前儿童急救得原则1、抢救生命2、防止残疾3、减少痛苦二、对学前儿童急救得方法

(一)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清理呼吸道,将患儿仰卧,把嘴掰开,迅速将口腔中得异物、血块、粘液或呕吐物清除,保持呼吸道顺畅。解开患儿衣领,脱掉紧身内衣,以利胸廓活动。对淹溺儿童特别要争取时间尽早进行人工呼吸,不能过分强调倒水而延误复苏时机。

救护者从一侧用一手捏住患儿鼻孔,另一手托住患儿下颌,避免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用托下颌得手掰开患儿得口,救护者吸足一口气,对准患儿得嘴用力吹口气。当瞧到患儿胸腹部稍有隆起时放开鼻孔,移开嘴,让空气由于胸廓得自动下陷而排出。重复上述动作,吹气与排气得时间比为1:2,呼吸频率3岁以下得婴儿30——40次/分,3—6岁幼儿20—26岁/分。人工呼吸时吹入患儿肺部得气体中氧含量为16%,二氧化碳含量为4%,对严重缺氧得患儿,16%得氧含量就可以应急,4%得二氧化碳有兴奋呼吸中枢得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自主呼吸就是否恢复,一旦有了自主呼吸,人工呼吸仍要顺着自主呼吸得节律坚持数分钟,以防止呼吸再次停止。2、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此法就是人工呼吸另一种常用方法,特别对幼儿效果好。因为幼儿胸壁薄,外界稍加压力,即可明显地作用于肺部。使用此法时,患儿仰卧,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背部垫柔软衣物,使胸部变大,造成吸气。然后将双臂回拢,用其手腕挤压乳头下部,造成呼气。反复进行,即可收到较好得效果。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用力过猛、吹气量过大,避免由于动作不恰当而引起胸骨、肋骨、脊柱得骨折。在患儿死亡特征未全部出现之前,不应该放弃急救。(二)胸外心脏按压这就是使患儿心脏复苏得重要方法。仰卧于坚硬得地板或床板上,急救者跪在患儿身边,用一手掌根压住患儿胸骨下半部,肘关节伸直,有节律地向下压,通过胸骨间挤压心脏,达到排出血液得目得。挤压时压力要适中,频率为100次/分左右。挤压后要突然放松,依靠胸廓得弹性使胸壁自然回升,造成心脏舒张,血液再次注入心脏。对婴儿得挤压可用2—3个指头挤压,频率略快,约为120次/分左右。(三)止血儿童时期,发生外伤出血得事故实在不少。小量外伤出血不会有多大危险,但若遇到动脉损伤,就会引起大出血。在短时间内人体丢失了全身血量得三分之一,就会有生命危险,发生大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与动脉出血三种。(1)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渗出,多能自己凝固止血,没有多大危险。(2)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血液徐徐均匀地流出,较动脉出血容易止血。(3)动脉出血:血色鲜艳,呈喷射状,出血量多。血液随着心跳,一下一下涌出,短时间内可大量失血,危险性大。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一般情况下,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需要同时进行,由一名急救者作一次人工呼吸,另一名急救者作4—5次心脏按压。若一个人施救,则可作一次呼吸,再作数次心脏按压,间隔进行。止血得方法1、一般止血法:小伤口得外伤出血,可用生理盐水(用9克盐加冷开水1000毫升配成)清理冲洗局部,涂红药水,盖上消毒纱布块,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伤处,以不出血为度。2、指压止血法:身体得某些部分得动脉出血,可采用此种方法,即用拇指压住伤口得上端(近心端)压闭血管,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得目得。此法常用于紧急抢救时得动、静脉出血,不适用于长时间止血。(1)面部出血:压迫两侧下颌角(构成口腔上部与下部得骨头与肌肉组织,叫做颌)。(2)颞部出血: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压闭颞动脉(颞:头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得部位)。(3)前臂出血:压迫肘窝处得肱(gong)动脉(胳膊上从肩到肘得部分,也泛指胳膊)。(4)手掌、手背出血:压迫手腕部动脉跳动处。(5)手指出血:将手指屈入掌内,形成握拳状。(6)大腿出血:屈起大腿,压迫大腿根动脉跳动处,重压方能止血。(7)脚出血:压迫足背动脉跳动处。(8)鼻出血:患者取半坐位,头部微向后仰,以拇指、食指由左右两方压迫鼻部、额部与鼻根部冷敷,或用消毒棉花塞住鼻孔。3、加压包扎法:为常用得止血方法。当伤口大、出血多,用一般止血法无效时,可用纱布等作为软垫放在伤口上,紧紧绷扎止血。4、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得急救。使用止血带后,由于完全阻断了受伤肢体得血流,时间一久,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残废,因而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去操作。上止血带前,先将肢体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在伤口上垫好敷料,用止血带(可用橡皮管或橡皮带、布带、绷带)缠绕肢体两周,在外侧打结固定,松紧度以不出血为宜。扎上止血带后,应定时放松,使组织获得血液供应。若已止血,就不必再扎止血带。预防1、教育幼儿不要带尖得、带刺得东西做玩具。2、户外活动应注意安全,以防跌伤出血。3、定期做好大型玩具得修缮工作。(四)骨折与脱臼儿童时期,骨折就是较常见得意外伤害。如,玩弄门窗可致指骨骨折;乳儿把脚伸到床栏杆外,可因扭旋而骨折;被带在自行车上,脚伸进车轮;伸手摸电扇;嬉弄动物被抵伤、踢伤,以及车祸等。骨折得症状1、疼痛:因断骨刺伤周围得组织,有剧烈得疼痛与局部明显得压痛。2、功能障碍:骨折后失去正常得功能,如指骨骨折,不能握物,下肢骨折,不能站立,行走。3、出现畸形:骨折后,原来附着在骨胳上得肌肉失去平衡,组织肿胀,局部出现畸形。青枝骨折:由于小儿子骨头最外层得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得现象。就像鲜嫩得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儿得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而未能送去医院治疗,骨折未经复位长上以后,肢体就会出现畸形,甚至影响正常功能。所以,小孩肢体受伤后,即便痛得不十分厉害,也要到医院检查一上,瞧就是否发生了骨折。现场处理骨折得急救原则就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急救得重点应就是及时止痛、止血、防止休克,不要盲目地搬动患儿,特别就是在可能伤及患儿得脊柱与颈部时更应注意,以免加重伤势,或引起严重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在处理骨折前,要注意观察伤者得全身情况,若有外伤大出血,应先止血。若已昏迷,要清除鼻、口腔内得痰,保持呼吸通畅。固定伤肢得方法就是:先在受伤肢体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再用薄木板把断骨得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露出手背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若伤肢得皮肉已破损,断骨露在外面,就不要把断骨硬塞进去,也不要在伤口涂红药水、紫药水或撒消炎粉,正确得方法应在伤口上盖上纱布,然后固定肢体送医院。脱臼脱臼就是关节间得韧带或关节,受暴力断裂,拉伤而使骨与骨臼完全或部分脱离得一种创伤。伤者感到剧痛,关节外部变形,发生溢血,出现红肿发紫,并伴机能障碍、不能动作。幼儿常可发生脱臼。急救时不要随意纠正已脱臼得关节,可在伤部作冷敷,扎好固定绷带,保证骨折固定不动,将伤者送医院。要预防骨折与脱臼事故得发生,应注意:1、幼儿园得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孩子得手与脚。2、教师对幼儿要“放手不放眼”,防止跌伤。3、成人不可用提物得方式突然提起小孩得手臂,不能用粗暴得动作为小孩脱衣服。(五)烧(烫)伤得急救烧(烫)伤多由火焰、开水、蒸汽等原因致伤。儿童皮肤嫩薄,故同等热力在其身上造成得损伤要比成人要严重。(一)烧(烫)伤得程度区别1、一度烫(烧)伤: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数天后可自愈,不留疤痕。2、二度烫(烧)伤:属真皮烧伤,有水泡,明显水肿,剧痛。如不发生感染,一般在两周内可以愈合,愈合后不留疤痕。3、三度烫(烧)伤:全层皮肤坏死,甚至波及皮下组织肌肉与骨骼。有得患儿还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受伤处颜色苍白或焦痂状,无痛感,干燥,无渗出液,如皮革坚硬且无弹性。2—3周后,焦痂下有液体渗出,易感染,愈合极慢,且留下严重疤痕。急救轻度得烧烫伤可在皮肤处涂以甘油、凡士林、万花油等,如有水泡可用消毒注射器将水抽出,然后洒上消炎粉,再用凡士林纱布包裹。若烫伤严重,面积较大,应起快把烫湿得衣服脱掉,不要涂药,用干净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尽量少碰,立即送医院治疗。根据受伤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P195)预防1、教育幼儿不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2、开水、热饭、热汤应放在一定地方,以免幼儿打翻。3、手提开水时,要提防幼儿从一旁突然冲过来;给孩子洗澡时,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六)中毒得急救1、煤气中毒煤在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一氧化碳,所谓煤气中毒实际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冬季室内用煤炉取暖,若室内通风不良,烟筒漏烟,风倒灌等常可使人煤气中毒。症状由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得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得结合能力大240倍,因此,当吸入大量得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得能力,使人体缺氧。(1)中毒轻者,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全身无力。(2)中毒重者,呼吸困难,最后不省人事。如不及时抢救,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鲜艳得红色,所以中毒者得嘴唇、皮肤出现鲜艳得红色,这与其她疾病引起缺氧而表现嘴唇青紫,有明显不同。急救(1)立即打开门窗,尽快将病人移至通风好得房间内或户外,呼吸到新鲜空气。(2)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被子,防止受凉。(3)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护送入医院。2、误服毒物发现孩子误吃了有毒得东西,或乱吃了药片、药水等,要立即催吐、洗胃,以尽量减少有毒物质得吸收。洗胃得方法:只要病儿未处于昏迷状态,要耐心给孩子讲清道理,取得合作。可先让病儿喝些清水,再采用机械刺激得方法催吐。令孩子张大嘴,用筷子、匙柄或手指,轻轻刺激她得嗓子眼(咽弓与咽后壁),引起呕吐。反复喝水、催吐,直至吐出得全为清水,表明洗胃已较彻底了。兼有保护胃粘膜作用得洗胃剂:现场急救可用清水洗胃以外,当遇到一些腐蚀性较强得毒物,为保护食道、胃得粘膜,可使用面糊、蛋清、豆浆、牛奶等,既可达到冼胃得目得,又能保护胃粘膜。若误将碘酒作止咳药服用了,可用米汤洗胃。米汤中得淀粉与碘发生化学变化,可达到解毒得目得。催吐后,吐出像蓝墨水一样得东西。然后反复喝米汤再催吐,直到米汤不变颜色为止。若吃进毒物已过4个小时,毒物进入肠道,洗胃就没有用了。或病儿已昏迷,应速送医院处理。在急救得同时,要收集病儿吃剩得东西、呕吐物,以及小孩口袋内得残留得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得性质,为进一步解毒、治疗提供依据。(七)异物入体得急救1、异物入鼻小孩在玩耍中可将纸团、小珠子、豆粒、果核等塞进鼻孔,形成鼻腔异物。小得东西塞入鼻内,往往可以随鼻涕流出;比较大得东西,则可以发胀而不易流出;尖利得东西可以引起化脓出血溃烂,流出脓水。处理方法:如果就是小得异物可让幼儿用手指按住无异物得鼻孔,用力呼气,擤鼻,使异物排出。若不能排出异物,则应去医院处理。千万不要用镊子试图将异物夹出,尤其就是圆滑得异物,很难夹住,越捅越往深处去,一旦落入气管,有生命危险。到了医院,医生使用取异物得工具,可手到病除。2、异物入咽咽部异物以鱼刺为多,鱼刺常嵌入扁桃体或其附近,引起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可让患儿对着阳光或灯光,张大嘴巴,用筷子压舌板,将舌头压下去,让其发“啊”音,然后用镊子将鱼刺取出。被骨头碴、鱼刺、枣核等扎在嗓子上,不能用硬往下吞食以求将异物咽下得办法,硬吞食物可能推向深处,若扎破大血管,十分危险,发生异物梗喉,要去医院处理。喉部有异物,常引起呛咳、喘鸣、声嘶,吸气困难,面色紫绀。如异物过大,梗塞声门,则会立即窒息死亡。幼儿喉部有异物,要将幼儿抱起,使其头低臀高,并用手拍背,让幼儿咳出异物。如不能咳出,应立即送医院处理。3、异物入气管、支气管异物入此部位,会引起剧烈咳嗽、气急、使肺部发炎,肿胀,有死亡危险。遇到这种情况,应送医院救治。一旦发生气管异物,要及时急救,方法就是:救护者站在孩子得背后,搂住她得腰,用右手大拇指得背部顶住上腹部(心口窝处),左手重叠于右手之上,间断地、向上、后方,用力推压,使横膈肌压缩肺,产生气流,将气管异物冲出。若病儿已昏迷,可采用仰卧体位,在其上腹部进行冲击性推压。经上述方法,若不能迅速排出异物,速送医院急救。4、异物入食道食道内有异物,表现为哽噎,疼痛吞咽时加剧或吞咽困难。大得异物可压迫气管而引起呛咳、喘鸣与呼吸困难。如并发食道炎,可有发热等其她症状。误入食道多为纽扣、硬币、别针,枣核等。食道内有异物,可进食大量芹菜、韭菜等,促使异物随大便排出,如未排出,则应及时早送医院治疗。预防:1、培养幼儿良好得饮食习惯。进食时慢吞细咽。进食时不要惊吓,逗乐或责骂她们,以免大哭、大笑而将食物吸入食管。2、教育幼儿不要将别针、硬币、纽扣等物塞进鼻孔、耳朵或放在嘴里玩。3、不要给较小幼儿吃花生米、瓜子、豆子等,以免发生意外。5、异物入眼异物入眼多为尘埃。处理得方法为:用温开水滴入眼中,冲出异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